王玉萍

来源 :艺术沙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k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5年出生,山东淄博人。2003年至2007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获学士学位。2010年至2013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花鸟专业研究生工作室,获硕士学位。


  《艺术沙龙》:您怎样评价“70后”“80后”画家的艺术创作?
  王玉萍:“70后”“80后”的画家现在已经成为当今画坛的新生力量,而且这种力量也在日益壮大中,甚至可以说,这一群体的艺术创作代表了当今艺术发展的方向和水准。我觉得,我们这一代的画家群体,适逢中国发展变化最快的几十年,也随着自身年龄的变化,在成长中难免会有困惑。来自西方大众消费文化的强烈冲击,使得每一个画家都不得不作出思考,快速发展的工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以及在这种快速发展下凸显的各种社会问题。困惑和探索相伴而行。所以我觉得“70后”“80后”的这一批画家是有责任感的一代,无论每个人的艺术表现风格是怎样的,在这些作品背后都有着他们对自我的探寻、对文化发展的探寻。


  《艺术沙龙》: 怎样理解中国画的传承与创新?关于时代性,您有什么看法?
  王玉萍:中国画的创新是建立在良好的对历代优秀传统的传承基础之上的。“水有源,故其流不穷;木有根,故其生不穷。”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源流可寻,任何事物想要发展也都不可能自断其根。中国画在经历了数千百年的发展之后,已经形成了一脉有勃勃生机的清泉,历朝历代的画者都会在继承前代优秀传统的同时将绘画向前再推进一步。所以,在此意义上,“传统”这个词汇并不表示过时,它是不断发展的。
  关于时代性,就像上一题目中我所提到的,生活在当下的时代语境中,我们自身就是时代下的人,其他任何一个时代的画家都不会面临我们所面临的问题,因此在他们的笔下也一定不会有我们面临的困惑。石涛曾说:“笔墨当随时代。”这是一个活在时代中的清醒者。只要我们不关闭我们的感官和思想,我想,我们是无法脱离时代性的。所以“时代性”,这是一个自然的状态,是不需要刻意为之的。
  《艺术沙龙》:您更在意市场认可还是学术认可?
  王玉萍:当然是在意学术认可啦。因为只有追求学术,才能知道自己是否在绘画发展的脉络中。
  《艺术沙龙》:您怎样看待学生比老师的画价高?
  王玉萍: 这种情况的出现一般有几个方面的原因:一种是学生的作品成就更高,更获学术和市场的认可;一种是学生的市场运作比较好。
  《艺术沙龙》:请聊聊您最喜欢的艺术家。
  王玉萍:我喜欢的艺术家有很多,大多是古代人,最喜欢的可能是徐渭吧。虽然我绘画的风格并没有向他靠拢,也没有他那样跌宕起伏的人生,但这都不能成为妨碍我敬佩他的原因。我敬佩他,不单单因为他是一个少有的奇异之才,不单单因为他精通诗文、戏曲、绘画、书法、军事、谋略,更重要的是他的自然、洒脱。无论位居高堂、身陷囹圄,还是浪迹天涯,虽不得志,心中的一腔热血却从未熄灭。游历四方之时又将军事谋略悉数传授后学。晚年潦倒窘困,却不愿谄媚权贵,将毕生见识和愤懑写成戏曲、诗词,绘成笔底明珠。在他的绘画中,你很难用既定的绘画章法去框定他的笔墨和布局,但是那种洒脱的气势会足以感染你,使你感慨。
  《艺术沙龙》:媒体宣传对您有意义吗?您觉得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网络等哪种媒体更适合展示您的作品?
  王玉萍:宣传就是把东西拿出来跟大家分享,如果没有宣传,那谁也不会知道你有什么东西,而且媒体的影响范围更广,所以媒体宣传是很重要的。我觉得上面那些媒体,可能除了广播用来展示作品都是很好的,因为广播没有图像,别人不容易有直观的印象。
  《艺术沙龙》:您如何评价“为艺术家在杂志上办展览”的期刊立意?您认为在当下,这种期刊是否仍有存在的意义?
  王玉萍:我认为这种“为艺术家在杂志上办展览”的期刊立意是符合当今广大读者的需求的。当代环境下,各种类型的期刊杂志众彩纷呈,极大地丰富和开阔了读者的眼界。能够用这种方式将画家的作品系统地呈现出来,既丰富了期刊的内容,又使读者能够了解画家和他们的作品。
  《艺术沙龙》:您认为互联网对自己最大的好处是什么?
  王玉萍:互联网带给我很多的便利,比如与亲人朋友联络、购物、阅读、了解新闻等,自己的作品也可以通过互联网被别人看到。


  《艺术沙龙》:过去的一年中,您邂逅了哪些好书?
  王玉萍:有很多书是常读常新,也会经常翻出来再读,比如石涛的《苦瓜和尚画语录》、黄宾虹的《古画微》等。最近在读王世襄先生的《锦灰堆》,虽然先生将自己的众多杂文自嘲为“锦灰堆”,尽是些弃之不用的东西,但其内容却不是如此。先生博学多识,当年有“京城第一玩家”的美名,所涉猎范围包括竹刻、髹饰、明式家具、漆器、鸽子、葫芦、蟋蟀等,并精通音乐、画理,在各个领域都有专门著述。所著《中国画论研究》分类翔实、条理清晰,解释画理旁征博引,最为可贵的是其自己的见解,观点明确,且极明了中国绘画的文化精髓,并不像有些理论家所著某某美学史那样只是罗列历代论述,到自己论述之时也未见得全在正统文脉之中。先生此书亦是学画者极好的理论必读书目。
  《艺术沙龙》:对未来一段时期的创作,您有何打算?
  王玉萍:明人陶宗仪曾说:“凡画,气韵本乎游心,神采生于用笔。”画面的气韵是由内心的状态决定的,神采取决于用笔的高低,因此,在今后的创作过程中,除了对绘画技法的不断学习和实践,更为重要的是提升自身的素养,对于历代优秀的文化遗产和理论著述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去参悟其中的道理,以期能够探寻那绵延数千年而不绝的文脉。























其他文献
伊灵象大多数中国画家的经历一样,是自写实主义开始进入艺术大门的。他的学画经历正值中国门户开放之始,中国艺术在其发展过程中,吸收了西方现代艺术的各种样式后,逐渐摆脱了写实主义。伊灵80年代初自写实而变形,进而走向抽象。对于中国艺术的进程看,抽象所具有的革命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但对于整个世界艺术史来说,抽象在60年代的西方几乎已穷尽了它的各种可能性,所以建立更个人化的风格是最重要的。1983年至1987
期刊
何灿波的艺术起步于1990年代初,从那时起就形成自己的基本图式。90年代初是中国当代艺术的一个转折点,这种变化既有从80年代中国现代艺术运动的整体转型,也有在内部和外部条件的作用下产生的新问题。何灿波的艺术也是一样,既承接了80年代的转型,也融入了90年代的新潮流。  何灿波以水墨作画,但在观念上受西方现代艺术的影响,并非传统的中国画。80年代的新潮美术以思想解放为特征,追求艺术自由,激扬文化批判
期刊
1971年出生,浙江杭州人。1998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现为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中国花鸟画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政协诗书画之友社会员、浙江省国际美术交流协会会员、浙江省青年书法家协会会员、陆抑非艺术研究会会员、浙江画院花鸟画工作室研究员。  《艺术沙龙》:怎样理解中国画的传承与创新,关于时代性,有什么看法?  刘伽郡:中国画即为水墨画,水为魂,墨为色,以法书的点线用笔、抽象的结构变
期刊
1976年出生,河北任丘人。1992年就读于河北轻工业学校装饰美术专业。1996年考入南开大学东方文化艺术系,主修中国画。2000年继续攻读山水画研究生,获硕士学位。现为北京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副教授。  《艺术沙龙》:你怎样评价“70后”“80后”画家的艺术创作?  徐桂香:“70后”“80后”的画家成长在一个资讯发达、物质丰富的开放时代,博综群览与多方交流使其艺术创作呈现出选
期刊
1982年出生,台湾台东人。2010年毕业于东海美术系研究所。2012年至2014年在台中二十号仓库为驻村艺术家。2014年至今就读于台湾师范大学美术学系美术创作理论组博士班。  《艺术沙龙》:您怎样评价“70后”“80后”画家的艺术创作?  黄柏维:每个时代的创作者可能都有一些共同的特质。在台湾,“70后”“80后”艺术家的艺术创作有很多的面向。其中有个特质是我个人觉得有趣的,就是所谓无厘头式的
期刊
1983年出生,安徽五河县人。2005年至2009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花鸟工作室,获学士学位。2010年至2013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花鸟工作室,获文学硕士学位。  《艺术沙龙》:您怎样评价“70后”“80后”画家的艺术创作?  陈昭:“70后”“80后”的画家群体更加开放,接受事物的广度和深度都超过了老一辈艺术家,所以这一代的画家在创作上的眼界更为广阔,形式更为多样化。另一方
期刊
1980年8月出生,山东人,现居西安。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现为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陕西省西安市青年美术家协会会员。  《艺术沙龙》:怎样理解中国画的传承与创新?关于时代性,你有什么看法?  程晓彦:我始终认为作为个人的力量是无法与时代抗衡的,生活在当下,就要画当下的作品。传承与创新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传统代表过去,我们要寻根,要学习,对于未来我们肩负创新,为自己的作品找一个立足的点。对抗
期刊
1985年出生,山东人。2010年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
期刊
策展人:张京  学术主持:郑薇 张浩然  主办方:艺海廊桥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开幕酒会:2014年8月31日15:30  展览日期:2014年8月31日  至9月15日  展览地址:(艺海廊桥沙龙)北京草场地国际艺术区330号2F  参展艺术家:  (油画篇)袁广 王文生 岳鹏 华继明 詹洋 马克(法国) 缇娜 (比利时)  (水墨篇)郑强 何唯娜 林彬 崔雪涛 王文生 李嘉儒  2014年8月3
期刊
1980年出生,天津人。2007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获硕士学位。现为北京工笔重彩画会会员、上海戏曲人物画会会员、北京文化部国韵文华书画院特聘画家、文化部艺术市场美术馆签约画家、独立策展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