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饮食健康方面,更加注重农产品质量。尤其是近年来农产品的供求关系和城乡居民的安全消费意识的不断增长和提高,逐渐转变了人们过去对农产品需求在供给方面的满足,而是过渡发展到了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重视,人们更加倾向于对于农产品是否对身体健康有帮助的加以关注,农产品质量安全已经成为时下人们关注的焦点。因此,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成为最现实有待解决的问题。只有解决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才能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并提升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和质量。
关键词 农产品质量安全;影响因素;建议措施
中图分类号:F322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08.036
在人们食品的供给中,农产品是最主要的原料供给,这也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基础。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的问题事件层出不穷,带给人们在农产品食用方面的安全质量隐患。尤其是农产品所表现出来的化学性、生物性污染非常突出,这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多方面的因素所造成,本文根据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因素展开探讨,并提出可行性的解决对策。
1 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因素
1.1 缺乏完善的法律监管保障体系
目前,在质量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包括缺乏对农产品安全质量检测的标准数量,既没有完善而完备的质量检测的配套设施,也没有建立完整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作用下,导致在农产品质量安全上也就相地存在没有专业而严格按照规范执行的检测人员。例如,在部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检测中,没有规范的市场准入制度,使很多本不合格的产品直接进入了市场销售渠道中。此外,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法律法规也没有形成,导致遇到质量安全问题也没有规范的执法依据和准则,执法力度不够,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这其中不乏生产有毒有害的农产品或者是使用农药、添加剂等问题。
1.2 农产品产地所聚集造成的环境污染,影响了农产品质量安全
环境直接决定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我国化工业的快速发展,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企业发展竞争压力大,企业为了最大可能地争取企业发展的经济效益,在企业生产和经营管理的过程中,缺乏对农业标准化生产的科学管理,导致农产品生产的周遭环境产生了各种重金属、化肥及农药等各种重污染现象,在这种环境下生产的农产品很难真正意义上保证其质量安全,也就无法给人们带来农产品饮食的健康。
1.3 农药、化肥等的滥用、乱用
如果因为对农业投入的品种类型没有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或者投入超量,可能就会给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带来一定的隐患,特别是农药、化肥或者兽药的使用。在这几年的农产品发展过程中,出现过不少因为非法使用违禁药物的问题,导致农产品药物残留超标。而且,很多农产品种植生产中没有合理使用农药,因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都是老年人,所以在农产品质量安全上的管理水平和安全质量的意识较疏浅,导致从事农业生产的主体科学文化素质总体还处于较低的水平,没有采取科学、合理的有效农产品病虫害防治手段来生产种植农产品,还有部分农户为了加快农产品在病虫害方面的治疗效果,没有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来使用农药,甚至出现超剂量、超范围使用。而且还有一些农产品发生病虫害没有非常专业的田间农作物的管理方式,知识凭借经验办事,导致出现各种滥用、乱用农药的问题。另外,还有化肥的过量使用问题,很多种植农作物因为农家肥无法在效果上达到与肥料的影响效果相同,所以为了省事省力就大量施用化肥减少了传统农业中有机肥的投入,使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质量变劣,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造成严重影响。
2 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2.1 制定有效的措施防止农业环境的污染
相关部门要严格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需求,来制定有效的产地环境管理的规范和污染防治措施,必须对各种直接向农产品产地排放工业废弃物以及城市垃圾或者其他有毒、有害物质予以明文条例的禁止规定,加大农业生态环境的管理力度,并对生产种植农产品的环境进行净化规范化,尤其是加强对重点规划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要进行重点保护和治理。另外,要严格对化肥、农药、添加剂等农资的使用与安全管理进行严格的监督。
2.2 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
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是当前有效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关键监管的约束力,其所相关的部门较多,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有一定的协调任务难度。所以其首要任务是加强组织领导,发挥政府在职能上的主观能动性,并建立完善的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的标准体系,使农产品安全质量的生产、销售以及流通到食用的安全性。并对农产品在种植生产一直到销售到人们食用的过程进行各个环节的严格管控,不能疏漏任何一个管理环节。
2.3 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的技术培训与宣传
农民对农产品的种植安全质量的问题,其很大程度上是与人们在农产品种植技术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上的意识有着直接的关系,这也决定了最终生产出来了农产品是否符合人们对农产品食用的安全性标准。所以首要任务是积极扩大发展对农业科技示范户和种养大户的培育,并做好对农产品种植质量安全的知识宣传;同时,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对种植户进行农产品种植技术的培训与引导。并广泛而深入地向农民和生产加工企业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讲解,并让其了解农产品种植的相关安全知识;同时,对当前最先进的农产品生产的技术技能予以掌握,这些宣传与培训工作必不可少,能有效增强和提升人们对农产品生产的质量安全意识,提高安全生产技术水平,并在国家规定的标准化原则基础上来对农产品进行安全而高质量的生产,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保障整个农产品的供给,并提高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水平。
3 结语
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是当前人们最重视的一个问题,其必须在我国有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检验,并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这就要求农产品的种植生产过程中,要着眼于当前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和发展要求,在保障高产量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农产品的质量,从而提升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推进。
参考文献
[1]梁昌卫.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因素及采取的对策[J].植物医生,2012(6):6-8.
[2]钱永忠,王敏,吴建坤,等.试论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高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农业质量标准,2012(2):38-41.
[3]许志辉,胡云娟,倪华等.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因素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2(20):347,351.
(责任编辑:刘昀)
关键词 农产品质量安全;影响因素;建议措施
中图分类号:F322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08.036
在人们食品的供给中,农产品是最主要的原料供给,这也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基础。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的问题事件层出不穷,带给人们在农产品食用方面的安全质量隐患。尤其是农产品所表现出来的化学性、生物性污染非常突出,这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多方面的因素所造成,本文根据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因素展开探讨,并提出可行性的解决对策。
1 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因素
1.1 缺乏完善的法律监管保障体系
目前,在质量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包括缺乏对农产品安全质量检测的标准数量,既没有完善而完备的质量检测的配套设施,也没有建立完整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作用下,导致在农产品质量安全上也就相地存在没有专业而严格按照规范执行的检测人员。例如,在部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检测中,没有规范的市场准入制度,使很多本不合格的产品直接进入了市场销售渠道中。此外,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法律法规也没有形成,导致遇到质量安全问题也没有规范的执法依据和准则,执法力度不够,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这其中不乏生产有毒有害的农产品或者是使用农药、添加剂等问题。
1.2 农产品产地所聚集造成的环境污染,影响了农产品质量安全
环境直接决定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我国化工业的快速发展,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企业发展竞争压力大,企业为了最大可能地争取企业发展的经济效益,在企业生产和经营管理的过程中,缺乏对农业标准化生产的科学管理,导致农产品生产的周遭环境产生了各种重金属、化肥及农药等各种重污染现象,在这种环境下生产的农产品很难真正意义上保证其质量安全,也就无法给人们带来农产品饮食的健康。
1.3 农药、化肥等的滥用、乱用
如果因为对农业投入的品种类型没有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或者投入超量,可能就会给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带来一定的隐患,特别是农药、化肥或者兽药的使用。在这几年的农产品发展过程中,出现过不少因为非法使用违禁药物的问题,导致农产品药物残留超标。而且,很多农产品种植生产中没有合理使用农药,因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都是老年人,所以在农产品质量安全上的管理水平和安全质量的意识较疏浅,导致从事农业生产的主体科学文化素质总体还处于较低的水平,没有采取科学、合理的有效农产品病虫害防治手段来生产种植农产品,还有部分农户为了加快农产品在病虫害方面的治疗效果,没有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来使用农药,甚至出现超剂量、超范围使用。而且还有一些农产品发生病虫害没有非常专业的田间农作物的管理方式,知识凭借经验办事,导致出现各种滥用、乱用农药的问题。另外,还有化肥的过量使用问题,很多种植农作物因为农家肥无法在效果上达到与肥料的影响效果相同,所以为了省事省力就大量施用化肥减少了传统农业中有机肥的投入,使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质量变劣,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造成严重影响。
2 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2.1 制定有效的措施防止农业环境的污染
相关部门要严格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需求,来制定有效的产地环境管理的规范和污染防治措施,必须对各种直接向农产品产地排放工业废弃物以及城市垃圾或者其他有毒、有害物质予以明文条例的禁止规定,加大农业生态环境的管理力度,并对生产种植农产品的环境进行净化规范化,尤其是加强对重点规划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要进行重点保护和治理。另外,要严格对化肥、农药、添加剂等农资的使用与安全管理进行严格的监督。
2.2 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
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是当前有效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关键监管的约束力,其所相关的部门较多,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有一定的协调任务难度。所以其首要任务是加强组织领导,发挥政府在职能上的主观能动性,并建立完善的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的标准体系,使农产品安全质量的生产、销售以及流通到食用的安全性。并对农产品在种植生产一直到销售到人们食用的过程进行各个环节的严格管控,不能疏漏任何一个管理环节。
2.3 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的技术培训与宣传
农民对农产品的种植安全质量的问题,其很大程度上是与人们在农产品种植技术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上的意识有着直接的关系,这也决定了最终生产出来了农产品是否符合人们对农产品食用的安全性标准。所以首要任务是积极扩大发展对农业科技示范户和种养大户的培育,并做好对农产品种植质量安全的知识宣传;同时,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对种植户进行农产品种植技术的培训与引导。并广泛而深入地向农民和生产加工企业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讲解,并让其了解农产品种植的相关安全知识;同时,对当前最先进的农产品生产的技术技能予以掌握,这些宣传与培训工作必不可少,能有效增强和提升人们对农产品生产的质量安全意识,提高安全生产技术水平,并在国家规定的标准化原则基础上来对农产品进行安全而高质量的生产,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保障整个农产品的供给,并提高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水平。
3 结语
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是当前人们最重视的一个问题,其必须在我国有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检验,并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这就要求农产品的种植生产过程中,要着眼于当前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和发展要求,在保障高产量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农产品的质量,从而提升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推进。
参考文献
[1]梁昌卫.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因素及采取的对策[J].植物医生,2012(6):6-8.
[2]钱永忠,王敏,吴建坤,等.试论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高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农业质量标准,2012(2):38-41.
[3]许志辉,胡云娟,倪华等.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因素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2(20):347,351.
(责任编辑:刘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