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不久,日本新首相安搬进了戒备森严的首相官邸。据披露,日本首相官邸安全措施十分严密,整座建筑覆盖着5厘米厚的防弹玻璃,对出入人员的管理也是非常严格,据说即使首相本人忘带通行证,也进不了自己的办公室。实际上,面对不容乐观的安全环境,各国元首、政府首脑官邸都高度戒备,尤其是那些大国的元首官邸。那么,这些官邸到底怎样设防,保镖们又是怎样警戒的呢?
克里姆林宫:监视设备不计其数
俄罗斯总统官邸在克里姆林宫,是一座辉煌雄伟的古老建筑,始建于1156年,最初名为“杰季涅茨”,即“城堡”,后来改称为“克里姆林宫”,即“内城”之意。这里过去是历代沙皇的宫殿,后来成为前苏联的政治中心,苏联解体后,又成为俄罗斯总统工作和生活的地方。克里姆林宫是俄罗斯的心脏,也是俄罗斯人的骄傲,因此这里也是俄总统安保工作的核心地区。
克里姆林宫在沙皇时期就是一座防守极严密的城堡,厚厚的城墙长达2235米,墙上的5座顶端有“克里姆林宫红星”的塔楼是宫殿门楼,还另有13座较小的塔楼分布在宫墙各重要之处。据报道,俄总统官邸共有567个房间,其中楼房的第三层是总统办公的地方,此外还有娱乐室、卧室、两个图书馆和两个小剧场。
从17世纪起,克里姆林宫的大门就是用木料和金属做成的双层门。现在,这些大门还设有3个相互连接的汽车拦截器,其中1个是金属网,能兜住汽车轮子,有效地阻止飞驶的汽车冲进大门,并且还能阻止高压电流通过。克里姆林宫每一个入口处除安装了类似机场的安检设施之外,墙上还安装了专门的传感器,每一个移动物体都由数十个传感器控制监控,对有毒物品、放射性物品等进行严密的监测。任何人都休想偷偷地溜进去,或者将危险物品带进去。
克里姆林宫看起来十分宁静,即使在它前面红场边的大商场,也没有那么喧哗。人们只看到门边有哨兵在站岗,有士兵在红场及宫墙外安静地巡逻,却不知道城墙及附近的高层建筑,都安装了不计其数的监视器,时时刻刻监视着附近的一切。有一次,一个小伙子深更半夜想在靠近城墙根的地方“方便”,突然一束强烈的探照灯落在他脸上,随即墙上的扩音器也响了起来:“公民,请你到厕所去!”紧接着,就有民警出现在他面前,把他带到了红场边上的警卫分局。1999年,莫斯科遭受罕见飓风袭击,泄露了克里姆林宫的一个小秘密。当时,几棵被飓风拦腰折断的大树倒在了克里姆林宫的城墙上,警卫人员冒着大雨爬上城墙,他们并不是在防止有人顺着大树爬进去,而是在紧急抢修被飓风破坏的监视设备。这些设备隐藏在城墙内,由俄总统安全局的专家负责,每十天半月就要仔细检查一次,以保证其正常运行。
在克里姆林宫上空,严禁私人飞机通过和进行任何跳伞活动。由于克宫坐落在一个小山丘上,其地理位置也得天独厚,气流正好从它旁边绕过,如果有人想利用热气球飞入克宫,也是非常困难的事。
在克里姆林宫地下有纵横交错的暗道,每一条暗道都置于严密的监控之中,任何人都不能从此进入宫殿。由于宫殿城墙外有一段是莫斯科河,宫中的一些暗道与河相通,俄总统安全局为此组建了一支蛙人队伍。蛙人的任务是,检查河中所有与克里姆林宫管道相通的地方,负责在水下保护总统官邸。据称,蛙人们对所有孔道都了如指掌,就是闭着眼睛也能找到。
据报道,为了保护总统的绝对安全,俄内政部已将驻扎在莫斯科近郊的一个内卫部队独立师划归总统直接领导,全面负责克里姆林宫官邸的安保工作。该师约有800人,装备有BTR-80T和BTR-70装甲输送车、BMP-3步兵战车以及新式的反坦克武器。
白宫:三道防线保滴水不漏
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的宾夕法尼亚大道南侧,有一幢庄严雄伟的白色建筑,那就是举世闻名的白宫。白宫是美国人的骄傲,是美国的心脏,是美国最高权力的象征,也是美国特工局最重要的警卫目标,堪称世界上防卫技术最先进、戒备最森严的地方。
对白宫的警卫远在华盛顿之外就开始了,里外共分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设在华盛顿东南约10多公里处的马里兰州,即著名的美军安德鲁空军基地。该基地驻有8000人,装备有先进的F-16、F/A-18战斗机及P-3巡逻机等,负责华盛顿上空的巡逻保卫,总统“空军一号”就停在那里。远离华盛顿200公里的弗吉尼亚州兰利空军基地,负责在必要时对安德鲁空军基地进行空中支援,它部署了大量的高炮和雷达系统,以及数百枚地对空导弹,紧紧地监护着白宫的上空。
第二道防线是华盛顿陆军军区,负责白宫地面安全,军区司令部位于市区波托马克河与阿纳科斯蒂亚河的交汇处。该基地始建于1791年,是美军历史最悠久的军事设施之一。司令部下属的第三步兵团绰号“老近卫军”,它既是美国陆军的仪仗队,也是首都的卫戍部队。一旦白宫及周围地区出现情况,这支部队便会凭借便利的交通和先进的装备,迅速前往救驾。
白宫的最后一道防线,就是美国特工局的总统保镖,这是美国总统密不透风的盾牌。据悉,白宫约有2800名特工,每天24小时值班,他们按“纵深防御”原则,分为三个保卫圈,部署在各战略要点上。其中,外圈有500多人,他们穿着制服,携带武器,控制着可能达到白宫的出入口;中圈部署在白宫主要建筑物附近,特工们不仅随身携带武器,还在手边隐藏有手提机关枪等防卫武器;内圈的特工均着便服,部署在总统办公室及住处门口。
白宫占地7.3万平方米。“9·11”事件后,它已成为一座戒备森严的堡垒,周围筑有厚厚的水泥围墙,围墙上安装由红外报警和动力报警组成的联合报警系统,无论是人还是动物攀越围墙,都会自动报警。为防范装有炸药的车辆闯入,大门前还筑有高60公分的水泥隔离墩。大门也是用特殊防撞材料做成,耗资近55万美元。
白宫的防护能力很强。里面先进雷达、地对空导弹、防化武器等一应俱全,还配备了肩扛发射的“红眼睛”防空武器。在白宫7.6公顷的园地上,无论是草丛、玫瑰丛、灯罩内,还是地面上,都装有小型录像机和电子传感器。白宫地下警卫指挥中心还有先进的通讯设备,能与全国各地保持联系,并能随时掌握总统行踪。白宫内有132个房间,到处都有报警器,更是关卡重重,戒备森严。总统住房在第二层,其电梯与楼梯入口处都有特工把守,不让人随便进入。在总统的办公桌下装有紧急按钮,只要用膝盖轻轻一碰,贴身保镖就会立即出现。即使在洗手间里,也装有报警装置,卡特总统刚入主白宫时,曾将紧急按钮误以为马桶水闸开关而引起过一场虚惊。
在白宫特工中,有100名技术专家,负责侦察窃听器、武器、放射物资及其他有害物质。从空气到总统衣食,都必须做到“百毒不侵”,因此,特工们的化验无处不在,每小时都会对空气进行检测,以防细菌及病毒的入侵;总统的食物也是检测重点,特工们先用荧光镜做透视,若有疑点,就用X光作进一步检查。即使是一只桔子,也要切片化验后,才能让总统食用。据说,尼克松特别喜欢吃鲜河蟹,但经过三道关卡的切片化验后,活蟹早已成为死蟹了,鲜美味也早没有了,气得尼克松有时会摔掉手中的叉子。
爱丽舍宫:宫底藏有核按钮
爱丽舍宫始建于1788年,曾是法国的王宫。1873年成为法国的总统府,此后成为历届总统的官邸。这是一座依马路而建的两层楼环形建筑,其中心有个巨大、美丽、典雅的花园,总面积达1.1万平方米,共有365个房间,整个建筑显得冷艳豪华。
在爱丽舍宫中,有一条长20米、宽3米的地下走廊。顺着这条走廊下去,可以看到地下室十几扇紧闭着的门,这里就是法国战时的心脏——战时最高指挥中心,总统下达使用核武器命令的指挥部。总统有专用通道可以进入这个地下办公室,该办公室布置的非常朴素,桌上摆着信纸、削尖的铅笔和天蓝色的电话机。这部电话直通法国战略空军指挥中心及国防部作战中心。在离桌子两米处远,有1架电影放映机,还有3台监控器,其中两台分别与战略空军地下指挥部和国防部联系。一旦总统在这里发出命令,带有核弹头的导弹能从陆地、天空和海洋,发射到世界的任何一个地方。
爱宫作为法国的政治中心,自然是法国安全部门警戒最森严的地方。为了保密起见,宫里电话交换台有两条线路,法国有权使用3位数电话号码的官员,均被收入印有“保密”字样的电话本。另一条线路的保密程度更高,由国防部直接控制。这两条线路全部是自动化的,即使恐怖活动也不能干扰它们与外界联系。宫里的保安措施十分严密,为防止恐怖分子将爆炸物运进宫内,在宫殿的主门廊下,竖立着一个高1米、直径20厘米的圆柱体,严防汽车炸弹闯入。进入宫殿的汽车必须在这里接受检查,在检查确认没有危险后,保安人员就会按电钮将圆柱体降入地下,汽车才可以通过这道门进宫。
据报道,爱宫保安工作分工很明确:外面由警察负责警卫,宫内交由共和国卫队负责。荷枪实弹的警察不分昼夜地在宫外巡逻,不给不法分子任何可趁之机。宫内有数百名共和国卫队成员守卫,他们分成3班,每班执勤8小时,全天候守卫宫殿的6个出口、花园及其他建筑。一旦总统要在宫里台阶上送别外宾,或在例行高级领导人会晤之后送出总理时,人们就会发现,宫殿周围所有房屋都有特工,在附近楼宇的房顶上,狙击手们端着带有瞄准镜的卡宾枪严阵以待。这一带的居民都知道,只要爱丽舍宫一有什么活动,那么最好别到自己家的阳台上去。
白金汉宫:千名保安严防死守
举世闻名的白金汉宫是英国君主在伦敦的王宫,它座落在伦敦泰晤士河畔威斯敏斯特区的圣詹姆斯公园西侧,因1703年由白金汉公爵建造而得名。1761年,被乔治三世为皇后买下,称“女王宫”,1825年乔治四世重建,并采纳了建筑学家约翰·纳什的意见,正式建为宫殿,并将其改作王宫。1937年,维多利亚女王登基后成为居住在这里的第一任君主。此后,英国历代君王都居住在这里。现在,白金汉宫是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官邸。
白金汉宫内有361个房间,其中包括女王的私用电影院、狗舍、78个洗澡间和盥洗室。宫外有占地18公顷的王宫花园。除王宫前面的卫兵换岗仪式,是可供游人参观的外,还有王宫南侧的女王美术馆和皇家马厩也是让游人参观的。
多年来,白金汉宫一直是英国安保工作的重点。为了防御恐怖分子的袭击,白金汉宫附近的草坪、空地及停车场都暗藏多部摄像机,对四周的环境进行全天候监视,只要有可疑的人来到这里,就会自动将其行动拍摄下来。这些地方还装有先进的感应器,可监测周围空气中是否含有炸药离子,如有异常,感应器就会发出警报。
为防止恐怖分子用生化武器袭击,白金汉宫周围部署了大量防化武器,并设有专门的保安控制室,有多名专家在那里工作。他们每天早、午、晚三次用先进仪器,监测宫内外的空气和饮用水,严防恐怖分子用毒气或细菌污染空气和水。宫殿附近还安装有雷达及毒刺式导弹,以对付恐怖分子驾驶直升机袭击。此外,宫里还有一批专门搜索炸弹的警犬,防止恐怖分子在宫内或其附近放置炸弹。
据悉,白金汉宫有1000多名保安人员,另外还有67名贴身警卫人员,其中皇家卫队士兵43人,“特别行动处”警察24人。每逢女王外出观看赛马时,贴身警卫乔装打扮,身穿燕尾服,头戴大礼帽,混迹于人群之中,时刻睁大警惕的眼睛,注视着周围的细微动静。另据披露,皇室成员乘坐的火车专列已改装成“铁路上的坦克”,车厢外面包了一层厚厚的金属外壳,能抵挡火箭弹的袭击。专列里有先进的通讯系统,可与皇家卫队保持热线联系。
(本文责任编辑:刘万镇)
克里姆林宫:监视设备不计其数
俄罗斯总统官邸在克里姆林宫,是一座辉煌雄伟的古老建筑,始建于1156年,最初名为“杰季涅茨”,即“城堡”,后来改称为“克里姆林宫”,即“内城”之意。这里过去是历代沙皇的宫殿,后来成为前苏联的政治中心,苏联解体后,又成为俄罗斯总统工作和生活的地方。克里姆林宫是俄罗斯的心脏,也是俄罗斯人的骄傲,因此这里也是俄总统安保工作的核心地区。
克里姆林宫在沙皇时期就是一座防守极严密的城堡,厚厚的城墙长达2235米,墙上的5座顶端有“克里姆林宫红星”的塔楼是宫殿门楼,还另有13座较小的塔楼分布在宫墙各重要之处。据报道,俄总统官邸共有567个房间,其中楼房的第三层是总统办公的地方,此外还有娱乐室、卧室、两个图书馆和两个小剧场。
从17世纪起,克里姆林宫的大门就是用木料和金属做成的双层门。现在,这些大门还设有3个相互连接的汽车拦截器,其中1个是金属网,能兜住汽车轮子,有效地阻止飞驶的汽车冲进大门,并且还能阻止高压电流通过。克里姆林宫每一个入口处除安装了类似机场的安检设施之外,墙上还安装了专门的传感器,每一个移动物体都由数十个传感器控制监控,对有毒物品、放射性物品等进行严密的监测。任何人都休想偷偷地溜进去,或者将危险物品带进去。
克里姆林宫看起来十分宁静,即使在它前面红场边的大商场,也没有那么喧哗。人们只看到门边有哨兵在站岗,有士兵在红场及宫墙外安静地巡逻,却不知道城墙及附近的高层建筑,都安装了不计其数的监视器,时时刻刻监视着附近的一切。有一次,一个小伙子深更半夜想在靠近城墙根的地方“方便”,突然一束强烈的探照灯落在他脸上,随即墙上的扩音器也响了起来:“公民,请你到厕所去!”紧接着,就有民警出现在他面前,把他带到了红场边上的警卫分局。1999年,莫斯科遭受罕见飓风袭击,泄露了克里姆林宫的一个小秘密。当时,几棵被飓风拦腰折断的大树倒在了克里姆林宫的城墙上,警卫人员冒着大雨爬上城墙,他们并不是在防止有人顺着大树爬进去,而是在紧急抢修被飓风破坏的监视设备。这些设备隐藏在城墙内,由俄总统安全局的专家负责,每十天半月就要仔细检查一次,以保证其正常运行。
在克里姆林宫上空,严禁私人飞机通过和进行任何跳伞活动。由于克宫坐落在一个小山丘上,其地理位置也得天独厚,气流正好从它旁边绕过,如果有人想利用热气球飞入克宫,也是非常困难的事。
在克里姆林宫地下有纵横交错的暗道,每一条暗道都置于严密的监控之中,任何人都不能从此进入宫殿。由于宫殿城墙外有一段是莫斯科河,宫中的一些暗道与河相通,俄总统安全局为此组建了一支蛙人队伍。蛙人的任务是,检查河中所有与克里姆林宫管道相通的地方,负责在水下保护总统官邸。据称,蛙人们对所有孔道都了如指掌,就是闭着眼睛也能找到。
据报道,为了保护总统的绝对安全,俄内政部已将驻扎在莫斯科近郊的一个内卫部队独立师划归总统直接领导,全面负责克里姆林宫官邸的安保工作。该师约有800人,装备有BTR-80T和BTR-70装甲输送车、BMP-3步兵战车以及新式的反坦克武器。
白宫:三道防线保滴水不漏
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的宾夕法尼亚大道南侧,有一幢庄严雄伟的白色建筑,那就是举世闻名的白宫。白宫是美国人的骄傲,是美国的心脏,是美国最高权力的象征,也是美国特工局最重要的警卫目标,堪称世界上防卫技术最先进、戒备最森严的地方。
对白宫的警卫远在华盛顿之外就开始了,里外共分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设在华盛顿东南约10多公里处的马里兰州,即著名的美军安德鲁空军基地。该基地驻有8000人,装备有先进的F-16、F/A-18战斗机及P-3巡逻机等,负责华盛顿上空的巡逻保卫,总统“空军一号”就停在那里。远离华盛顿200公里的弗吉尼亚州兰利空军基地,负责在必要时对安德鲁空军基地进行空中支援,它部署了大量的高炮和雷达系统,以及数百枚地对空导弹,紧紧地监护着白宫的上空。
第二道防线是华盛顿陆军军区,负责白宫地面安全,军区司令部位于市区波托马克河与阿纳科斯蒂亚河的交汇处。该基地始建于1791年,是美军历史最悠久的军事设施之一。司令部下属的第三步兵团绰号“老近卫军”,它既是美国陆军的仪仗队,也是首都的卫戍部队。一旦白宫及周围地区出现情况,这支部队便会凭借便利的交通和先进的装备,迅速前往救驾。
白宫的最后一道防线,就是美国特工局的总统保镖,这是美国总统密不透风的盾牌。据悉,白宫约有2800名特工,每天24小时值班,他们按“纵深防御”原则,分为三个保卫圈,部署在各战略要点上。其中,外圈有500多人,他们穿着制服,携带武器,控制着可能达到白宫的出入口;中圈部署在白宫主要建筑物附近,特工们不仅随身携带武器,还在手边隐藏有手提机关枪等防卫武器;内圈的特工均着便服,部署在总统办公室及住处门口。
白宫占地7.3万平方米。“9·11”事件后,它已成为一座戒备森严的堡垒,周围筑有厚厚的水泥围墙,围墙上安装由红外报警和动力报警组成的联合报警系统,无论是人还是动物攀越围墙,都会自动报警。为防范装有炸药的车辆闯入,大门前还筑有高60公分的水泥隔离墩。大门也是用特殊防撞材料做成,耗资近55万美元。
白宫的防护能力很强。里面先进雷达、地对空导弹、防化武器等一应俱全,还配备了肩扛发射的“红眼睛”防空武器。在白宫7.6公顷的园地上,无论是草丛、玫瑰丛、灯罩内,还是地面上,都装有小型录像机和电子传感器。白宫地下警卫指挥中心还有先进的通讯设备,能与全国各地保持联系,并能随时掌握总统行踪。白宫内有132个房间,到处都有报警器,更是关卡重重,戒备森严。总统住房在第二层,其电梯与楼梯入口处都有特工把守,不让人随便进入。在总统的办公桌下装有紧急按钮,只要用膝盖轻轻一碰,贴身保镖就会立即出现。即使在洗手间里,也装有报警装置,卡特总统刚入主白宫时,曾将紧急按钮误以为马桶水闸开关而引起过一场虚惊。
在白宫特工中,有100名技术专家,负责侦察窃听器、武器、放射物资及其他有害物质。从空气到总统衣食,都必须做到“百毒不侵”,因此,特工们的化验无处不在,每小时都会对空气进行检测,以防细菌及病毒的入侵;总统的食物也是检测重点,特工们先用荧光镜做透视,若有疑点,就用X光作进一步检查。即使是一只桔子,也要切片化验后,才能让总统食用。据说,尼克松特别喜欢吃鲜河蟹,但经过三道关卡的切片化验后,活蟹早已成为死蟹了,鲜美味也早没有了,气得尼克松有时会摔掉手中的叉子。
爱丽舍宫:宫底藏有核按钮
爱丽舍宫始建于1788年,曾是法国的王宫。1873年成为法国的总统府,此后成为历届总统的官邸。这是一座依马路而建的两层楼环形建筑,其中心有个巨大、美丽、典雅的花园,总面积达1.1万平方米,共有365个房间,整个建筑显得冷艳豪华。
在爱丽舍宫中,有一条长20米、宽3米的地下走廊。顺着这条走廊下去,可以看到地下室十几扇紧闭着的门,这里就是法国战时的心脏——战时最高指挥中心,总统下达使用核武器命令的指挥部。总统有专用通道可以进入这个地下办公室,该办公室布置的非常朴素,桌上摆着信纸、削尖的铅笔和天蓝色的电话机。这部电话直通法国战略空军指挥中心及国防部作战中心。在离桌子两米处远,有1架电影放映机,还有3台监控器,其中两台分别与战略空军地下指挥部和国防部联系。一旦总统在这里发出命令,带有核弹头的导弹能从陆地、天空和海洋,发射到世界的任何一个地方。
爱宫作为法国的政治中心,自然是法国安全部门警戒最森严的地方。为了保密起见,宫里电话交换台有两条线路,法国有权使用3位数电话号码的官员,均被收入印有“保密”字样的电话本。另一条线路的保密程度更高,由国防部直接控制。这两条线路全部是自动化的,即使恐怖活动也不能干扰它们与外界联系。宫里的保安措施十分严密,为防止恐怖分子将爆炸物运进宫内,在宫殿的主门廊下,竖立着一个高1米、直径20厘米的圆柱体,严防汽车炸弹闯入。进入宫殿的汽车必须在这里接受检查,在检查确认没有危险后,保安人员就会按电钮将圆柱体降入地下,汽车才可以通过这道门进宫。
据报道,爱宫保安工作分工很明确:外面由警察负责警卫,宫内交由共和国卫队负责。荷枪实弹的警察不分昼夜地在宫外巡逻,不给不法分子任何可趁之机。宫内有数百名共和国卫队成员守卫,他们分成3班,每班执勤8小时,全天候守卫宫殿的6个出口、花园及其他建筑。一旦总统要在宫里台阶上送别外宾,或在例行高级领导人会晤之后送出总理时,人们就会发现,宫殿周围所有房屋都有特工,在附近楼宇的房顶上,狙击手们端着带有瞄准镜的卡宾枪严阵以待。这一带的居民都知道,只要爱丽舍宫一有什么活动,那么最好别到自己家的阳台上去。
白金汉宫:千名保安严防死守
举世闻名的白金汉宫是英国君主在伦敦的王宫,它座落在伦敦泰晤士河畔威斯敏斯特区的圣詹姆斯公园西侧,因1703年由白金汉公爵建造而得名。1761年,被乔治三世为皇后买下,称“女王宫”,1825年乔治四世重建,并采纳了建筑学家约翰·纳什的意见,正式建为宫殿,并将其改作王宫。1937年,维多利亚女王登基后成为居住在这里的第一任君主。此后,英国历代君王都居住在这里。现在,白金汉宫是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官邸。
白金汉宫内有361个房间,其中包括女王的私用电影院、狗舍、78个洗澡间和盥洗室。宫外有占地18公顷的王宫花园。除王宫前面的卫兵换岗仪式,是可供游人参观的外,还有王宫南侧的女王美术馆和皇家马厩也是让游人参观的。
多年来,白金汉宫一直是英国安保工作的重点。为了防御恐怖分子的袭击,白金汉宫附近的草坪、空地及停车场都暗藏多部摄像机,对四周的环境进行全天候监视,只要有可疑的人来到这里,就会自动将其行动拍摄下来。这些地方还装有先进的感应器,可监测周围空气中是否含有炸药离子,如有异常,感应器就会发出警报。
为防止恐怖分子用生化武器袭击,白金汉宫周围部署了大量防化武器,并设有专门的保安控制室,有多名专家在那里工作。他们每天早、午、晚三次用先进仪器,监测宫内外的空气和饮用水,严防恐怖分子用毒气或细菌污染空气和水。宫殿附近还安装有雷达及毒刺式导弹,以对付恐怖分子驾驶直升机袭击。此外,宫里还有一批专门搜索炸弹的警犬,防止恐怖分子在宫内或其附近放置炸弹。
据悉,白金汉宫有1000多名保安人员,另外还有67名贴身警卫人员,其中皇家卫队士兵43人,“特别行动处”警察24人。每逢女王外出观看赛马时,贴身警卫乔装打扮,身穿燕尾服,头戴大礼帽,混迹于人群之中,时刻睁大警惕的眼睛,注视着周围的细微动静。另据披露,皇室成员乘坐的火车专列已改装成“铁路上的坦克”,车厢外面包了一层厚厚的金属外壳,能抵挡火箭弹的袭击。专列里有先进的通讯系统,可与皇家卫队保持热线联系。
(本文责任编辑:刘万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