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不应遗忘差生

来源 :职业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mzhou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效课堂要素之一是教学效率。课堂是师生共同创造的,它是全员参与的过程。打造高效课堂要关注每一个学生,更需要关注差生,因为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实施素质教育。
  关键词:高效课堂;素质教育;差生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素质教育的特征为: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德智体全面发展,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全体受教育者的素质,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是师生共同创造的一个“场”,它是一个灵动的即时生成过程(王玲玲,2004)。课堂上没有差生的参与是不现实的,不让差生参与的课堂是素质教育所不允许的,更不是高效的课堂。实施高效课堂的今天,差生转化工作更为重要,更为紧迫。
  一、打造高效课堂,教师应转变观念,做好差生转化工作
  在大部分的教师眼中,“优生”因其守纪律、听课认真、成绩好,自然受到教师的喜欢;而调皮捣蛋、不守纪律,成绩不好的差生易于引起教师的厌恶。教师泾渭分明的态度,影响了师生间的感情,也极大地挫伤了一些所谓的“差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差生并非天生的“差”,他们只是应试教育下的畸形产物。差生之所以“差”固然有其自身原因,但并非一切都是孩子的错。青少年的生理特点和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是不甘寂寞的,他们时时在寻找表现自我的机会,由于课堂上受到冷落,为了引起别人的重视,他们常常靠上课讲话,出洋相,干扰正常的教学秩序等方法达到一鸣惊人的效果。然而这样愈发引起教师的反感。有的学生干脆就自暴自弃,有意破坏纪律,干扰教学,甚至寻衅滋事,渐渐地沦为一个“朽木不可雕”的角色(孙云晓,1993)。平日里教师也懒于答理他们,甚至一些教师直接了当地要求“差生”:只要不说话,不影响别人,看小说,睡觉啦,干啥都行。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差生的形成。传统的应试教育,忽视经济、政治、社会发展对人的发展的内在需要,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对象,不是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而是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被淘汰的学生过多。在这种教育下,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发挥,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偏离现代社会人才培养的轨道。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从根本上克服这些弊端,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尽快地从应试教育的束缚中解脱。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给每一位学生机会,让他们有兴趣学习,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使课堂教学全面丰收(皮连生,1990)。
  二、打造高效课堂,应理性地认识差生,以发展的观点对待差生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差生是正常的、客观的,没有差生的想法是不现实的,也是唯心的。作为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采用简单的一刀切的教学是行不通的,应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针对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充分发挥个性(孙云晓,1993)。同时坚持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待差生,所谓的差生与优生相比有其不足之处,但也并非是一无是处,应辩证地认识。看问题应一分为二,即要看到其缺点不足,又应充分发掘其闪光点,既不夸大,也不缩小,不要只盯着过去,应着眼于未来。作为中学生,也就是十五、六岁的年龄,思维活跃,勇于尝试,善于创新,虽然纪律观念,法制观念有待完善,人生价值观尚未形成,恰身处人生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不可而知。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社会影响等,都起着重要作用。学校不仅教学生以知识,更重要地是教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王玲玲,2004)。
  三、打造高效課堂,应关注差生心理,促进差生转化
  学生无小事,眼中无差生,公平中成长的孩子才会正直。学生所表现出来的不尽如人意,除了自身的智力因素外,更多的是心理因素。法国文化教育学家斯普林格曾说:“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性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一直到精神生活运动的根。”(邹进,1996)教师在开启和拓展学生的心灵和智慧,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和竞争意识等方面,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待学生,仅仅是好意和责任还不够,为人师表,应该了解学生的知识和精神需求,并且以最适当的方式满足学生的需要。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提高人的素质,并不是选拔一小部分人,帮助他们成功。对于那些并没有达到教师预期效果的“差生”的关爱才是真正的雪中送炭,他们才需要格外精心的关爱和呵护。在教学中改变原来的终结性评价和只注重好、中、差的划分的做法,根据不同的需要给予不同的机会,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王玲玲,2004);关注差生,要求每位学生都要珍视自己的潜能,闪耀自己的光彩,始终相信:自己会比现在更出色。学生是“即将开放的花朵”作为教师应该适时进行浇灌、培育,以促使这些“花蕾”绽放出最美丽的花朵,散发出醉人的芬芳。
  四、打造高效课堂,应以普遍联系的观点找出差距,以量变、质变的观点改造差生
  转化差生,应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即由量变到质变。量变是质变的条件和必要准备,而质变则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赵敦华,2001)。转化差生同样要经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从点点滴滴做起,从一个字词、一个英文字母做起,从一件小的好事做起,脚踏实地、日积月累,最终实现跨跃式的发展。一次家长会上,一个成绩较差而家庭条件较为优越的学生的家长,慷慨许诺:儿子期中考试,如能进入班级前十名,奖金五千;进入前五名,奖金一万。家长的心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大幅度提高成绩,显然也是不可能的。完全可以这样说,每一分成绩的取得,都必须付出艰辛的努力。一份汗水,一份收获,日积月累差生才能够“脱贫”。
  亚斯贝尔斯说过:“教育本身就是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教育是人本教育,抓住了学生的心灵,教育就成功了一半。”(杨文娟、尤文建,2005)摘掉有色眼镜,给那些所谓的“差生”以足够的爱心、恒心和信心。素质教育一定能取得丰硕的成果,我们所打造的课堂才是真正高效的。
  参考文献:
  [1] 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 孙云晓.孙云晓教育作品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3] 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4] 王玲玲.有效学习的心理因素分析[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4,(4).
  [5] 邹进.现代德国文化教育学[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
  [6] 杨文娟,尤文建.用爱塑造学生的心灵[J].班主任,2005,(4).
其他文献
【关键词】优化生态 创新创业 “双创”升级版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创新创业是改善经济结构、推动产业升级的动力引擎,是释放民智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活力之源。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企业创新创业,“双创”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必然形态。产业发展不但要形成“双创”模式,更要打造“双创”升级版,要从人才、技术、制度、资本、资源上体现“双创”,同时更要将产业元素进行整合,形成多主体联动、制度完善、
湖北谷城沈垭天主教堂自清朝以来一直是天主教在鄂西北的活动中心,当时在全国颇有影响,在罗马教廷档案中也曾有所记载.笔者采用田野考察的方法,对沈垭天主教堂的历史发展进行
通过实施四级机考与四级笔试的对比实验,对大学英语四级机试的效度进行了实证性的论证,并通过几所高校进行的问卷调查验证了四级机试的反拨效应。研究证明四级机助考试是一项效
【摘要】我国有着肥沃的文化土壤,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雄厚的国力奠定了文化自信的心理基础,彰显着我国的文化自信。新时代,加强文化自信,必须要深入推动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积极推动对外文化交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关键词】文化自信 时代内涵 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一个国家、民族、政党,如果不能认可本国的文化,不能对自身的禀赋有着毫不动摇的认可度,那
【摘要】“为官不为”正在成为当前政府密切关注与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中国经济社会的改革进入到了深水区,不论是经济企稳、市场秩序加固,还是培育更多积极的社会力量,为社会民生提供保障,都需要各级官员积极思考和展开行动。  【关键词】“为官不为” 反腐败 治理思路  【中图分类号】D630.9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八大之后,我国社会进入经济增长更加平稳、结构调整更加顺畅、改革步伐更加稳健的新常态之中
以职业分类为基础,以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占有状况为标准,中国社会分层给成人高等教育带来机遇和空间,探讨新的社会分层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心理,对于提高大学生的
摘要:实践教学体系是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体系设计中的重要环节,是突出“校企合作”指导思想的重要表现,也是将人文社会科学与技术教育结合的典范。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应坚持整体优化原则、课程模块化整合原则、实用性原则。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运转,需要目标体系的引导、内容体系的构建、保障体系的支撑。  关键词:实践教学体系,校企合作;整体优化;模块化整合    实践教学体系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