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高校出现了一些由心理问题引发的恶性事件,引起社会各界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近来,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感受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光是高校的责任,也是家庭及大学生本人的责任。很多家长发现子女上学期间心理经常会有一些错误的看法甚至是不合理的行为,盲目认为:孩子出现心理障碍,心理困扰是学校的责任,会责骂学校及工作人员,造成学生、家长与学校之间的关系对立,导致无法解决此问题,改善不了学生心理状况。
归根到底,家庭教育,不会因为大学生离开家到校园生活而影响力减小。大学生离开父母独立生活并且大学生已到独立的年龄,认为家庭教育无足轻重而不注重家庭教育的作用的做法,是不符合我国大学生的实际情况的。家庭从始至终对大学生有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可能是原来家庭教育结果的延续,也许是目前家庭的辐射作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认识到家庭对学生的影响,从而实现家庭和学校的正性合理作用。
1.家庭和学生的关系
首先,大学生是家庭一员,他们和家庭是一个特定的社会关系,在家庭中大学生有确定角色—社会角色,承担相应的的义务和责任;其次,大学生和家庭成员间存在复杂的心理关系。源于生物性的亲情—血缘,这使家庭成为大学生性情塑成的场所,他们的思想,情感,受家庭熏陶;家庭权威人物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影响很大,大学生人格会被权威雕琢,所以影响大学生对生活事件的反应,实际是家庭对其的缩影,大学生呈现的心理状况,在某种意义上是反映家庭状况,或是家庭矛盾的出口。
2.家庭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双重性
一些从事家庭治疗的国外心理学家认为孩子能否成功走出家庭是心理健康的先决条件,即他的视线能从家庭到外面世界来进行自己的生活。但中国大学生与家庭有着自身独特的关系特点,与家庭的复杂关系对他们的影响不能简而言之,脱离和依附家庭可能造成心理困扰,家庭给予大学生们的是复杂的心理体验。
2.1家庭是大学生发展与赖以生存的土壤
中国的教育体制决定了大学生的经济来源于家庭供给,所以家庭是维持大学生生活的保障。他们心安的享受父母提供自己物质,一旦失去物质来源,就会表现出不快。父母没有怨言、义无反顾为他们提供物质需求,满足大学生物质条件。一旦孩子有需求,家庭会伸出温暖的手,成为大学生们的精神支柱与坚强后盾。
2.2家庭对大学生有回报的要求
家庭对大学生的回报要求是普遍客观存在的,作为大学生父母,希望自己所付出的能有所回报。回报的形式是多样的,从指向性看,他可以是大学生自己,父母本人,也可以是家庭以外的人或社会。由于这种回报需要具有的多样性,使得这种回报隐匿了家庭与大学生关系的必然性。因此,我们家庭是“无私的奉献”。然而,这种回报却又是实际存在的,大学生们必须要承受这些压力,首选,他成为大学生奋发进取的动力。其次,它产生紧张感使大学生们不能摆脱的困惑,如果大学生的心理满足不了时,就会成为行动的阻力,影响大学生的自我心理健康发展。
2.3当家庭出现矛盾时,作为家庭成员的一份子的大学生会卷入其中
家庭是社会组成的小单元,会因自身和各种社会的原因发生变故,引发矛盾问题。当家庭有危机时各个成员都会有反应。大学生在家庭中有微妙的地位,一方面,是经济的依赖者;另外,有延伸知识向权利的趋势。所以,处理接听矛盾过程中,尤其是没有良好的策略时,会把大学生推向前沿。使用孩子这一武器,让他们承担本来不该承担的责任。家庭问题带给大学生的影响,会有严重的消极作用,导致大学生的心理危机。
在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重申的思想是“健康第一”,总结了经验与教训。在现代社会所倡导的“健康第一”中,包含了现代人对心理的重视,不仅关注人的身体健康,也关心人的社会适应能力与心理健康。对这一观点各院校人员意见一致,家长们也赞同,那是不是学校和家庭着力推进心理健康的进程呢?事实上,家庭与学校对大学生的心理教育的作用力是多样的。在各种合力下,家庭有不同的形态。
第一类:幼稚型家庭,有完整的家庭结构,但家庭成员中,尤其是权威成员存在人格缺陷,当家庭成员出现某些生活事件时,会用幼稚的方法来解决,或退缩,或回避,或有其他不冷静的行为,这种家庭会削弱学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第二类:成熟型家庭,不管家庭结构是否完整,但成员对待生活困扰的方式是正确的,对大学生精神上的支持远高于物质的支持。如果大学生心理困惑时会有所察觉,并提供心理帮助,寻求积极的解决方法,这种家庭可以起到强化学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从而形成正向的增长合力。
第三类:放任型家庭,孩子进入大学后,就不关心其生活和学习。家长无视其责任,认为孩子已步入大学,懂得多,不用自己管,学校会管。如果孩子学习压力大、人际交往困难、就业困惑、心理困扰时,不能洞察其内心变化,缺少对孩子的关心。目前,大多家庭只是一个孩子,但是一个老师有几十几百个学生。只要父母和老师能够关爱孩子,共同努力,那么出现问题的几率就很小。
第四类:高压型家庭,过多干涉大学生个人生活,觉得大学生是永远长不大的孩子,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都必须按照父母说的做,造成父母与子女关系紧张。有些孩子会放弃自己的想法,遵从父母,缺乏主见,形成自我同一型障碍;有些家庭对孩子的要求偏颇,太看重孩子学习,接受不了孩子落后的成绩,大学生的心理无法承受,造成大学生心理困扰,更使学生背负过多压力,导致恶性循环。这种家庭类型和心理健康教育相抵触,甚至对立。
【参考文献】
[1]周传志,載庆洲.谈建立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新型关系[J].漳州师范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107-111.
[2]彭立荣.家庭教育学[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33.
归根到底,家庭教育,不会因为大学生离开家到校园生活而影响力减小。大学生离开父母独立生活并且大学生已到独立的年龄,认为家庭教育无足轻重而不注重家庭教育的作用的做法,是不符合我国大学生的实际情况的。家庭从始至终对大学生有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可能是原来家庭教育结果的延续,也许是目前家庭的辐射作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认识到家庭对学生的影响,从而实现家庭和学校的正性合理作用。
1.家庭和学生的关系
首先,大学生是家庭一员,他们和家庭是一个特定的社会关系,在家庭中大学生有确定角色—社会角色,承担相应的的义务和责任;其次,大学生和家庭成员间存在复杂的心理关系。源于生物性的亲情—血缘,这使家庭成为大学生性情塑成的场所,他们的思想,情感,受家庭熏陶;家庭权威人物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影响很大,大学生人格会被权威雕琢,所以影响大学生对生活事件的反应,实际是家庭对其的缩影,大学生呈现的心理状况,在某种意义上是反映家庭状况,或是家庭矛盾的出口。
2.家庭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双重性
一些从事家庭治疗的国外心理学家认为孩子能否成功走出家庭是心理健康的先决条件,即他的视线能从家庭到外面世界来进行自己的生活。但中国大学生与家庭有着自身独特的关系特点,与家庭的复杂关系对他们的影响不能简而言之,脱离和依附家庭可能造成心理困扰,家庭给予大学生们的是复杂的心理体验。
2.1家庭是大学生发展与赖以生存的土壤
中国的教育体制决定了大学生的经济来源于家庭供给,所以家庭是维持大学生生活的保障。他们心安的享受父母提供自己物质,一旦失去物质来源,就会表现出不快。父母没有怨言、义无反顾为他们提供物质需求,满足大学生物质条件。一旦孩子有需求,家庭会伸出温暖的手,成为大学生们的精神支柱与坚强后盾。
2.2家庭对大学生有回报的要求
家庭对大学生的回报要求是普遍客观存在的,作为大学生父母,希望自己所付出的能有所回报。回报的形式是多样的,从指向性看,他可以是大学生自己,父母本人,也可以是家庭以外的人或社会。由于这种回报需要具有的多样性,使得这种回报隐匿了家庭与大学生关系的必然性。因此,我们家庭是“无私的奉献”。然而,这种回报却又是实际存在的,大学生们必须要承受这些压力,首选,他成为大学生奋发进取的动力。其次,它产生紧张感使大学生们不能摆脱的困惑,如果大学生的心理满足不了时,就会成为行动的阻力,影响大学生的自我心理健康发展。
2.3当家庭出现矛盾时,作为家庭成员的一份子的大学生会卷入其中
家庭是社会组成的小单元,会因自身和各种社会的原因发生变故,引发矛盾问题。当家庭有危机时各个成员都会有反应。大学生在家庭中有微妙的地位,一方面,是经济的依赖者;另外,有延伸知识向权利的趋势。所以,处理接听矛盾过程中,尤其是没有良好的策略时,会把大学生推向前沿。使用孩子这一武器,让他们承担本来不该承担的责任。家庭问题带给大学生的影响,会有严重的消极作用,导致大学生的心理危机。
在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重申的思想是“健康第一”,总结了经验与教训。在现代社会所倡导的“健康第一”中,包含了现代人对心理的重视,不仅关注人的身体健康,也关心人的社会适应能力与心理健康。对这一观点各院校人员意见一致,家长们也赞同,那是不是学校和家庭着力推进心理健康的进程呢?事实上,家庭与学校对大学生的心理教育的作用力是多样的。在各种合力下,家庭有不同的形态。
第一类:幼稚型家庭,有完整的家庭结构,但家庭成员中,尤其是权威成员存在人格缺陷,当家庭成员出现某些生活事件时,会用幼稚的方法来解决,或退缩,或回避,或有其他不冷静的行为,这种家庭会削弱学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第二类:成熟型家庭,不管家庭结构是否完整,但成员对待生活困扰的方式是正确的,对大学生精神上的支持远高于物质的支持。如果大学生心理困惑时会有所察觉,并提供心理帮助,寻求积极的解决方法,这种家庭可以起到强化学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从而形成正向的增长合力。
第三类:放任型家庭,孩子进入大学后,就不关心其生活和学习。家长无视其责任,认为孩子已步入大学,懂得多,不用自己管,学校会管。如果孩子学习压力大、人际交往困难、就业困惑、心理困扰时,不能洞察其内心变化,缺少对孩子的关心。目前,大多家庭只是一个孩子,但是一个老师有几十几百个学生。只要父母和老师能够关爱孩子,共同努力,那么出现问题的几率就很小。
第四类:高压型家庭,过多干涉大学生个人生活,觉得大学生是永远长不大的孩子,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都必须按照父母说的做,造成父母与子女关系紧张。有些孩子会放弃自己的想法,遵从父母,缺乏主见,形成自我同一型障碍;有些家庭对孩子的要求偏颇,太看重孩子学习,接受不了孩子落后的成绩,大学生的心理无法承受,造成大学生心理困扰,更使学生背负过多压力,导致恶性循环。这种家庭类型和心理健康教育相抵触,甚至对立。
【参考文献】
[1]周传志,載庆洲.谈建立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新型关系[J].漳州师范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107-111.
[2]彭立荣.家庭教育学[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