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是国人心中不朽的经典。其极具文学价值,包含丰富的文学理论与哲学内涵。其中对于“三”的运用可以说是全书的亮点。作者非常注重“三”的运用,“三”运用在作品中得到了成功地实践并产生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发掘“三”的魅力,必将要从“三”的运用与作品的紧密关系和“三”的运用所具有的巨大价值两个角度出发来看待这部经典。
关键词:“三”的运用;历史融合;人物形象;情节;神秘色彩;文化认同
作者简介:亓冠鹏(1997.10-),山东省莱芜人,泰山医学院本科生。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1--01
《三国演义》对“三”的运用及精彩描写让人赞不绝口、惊叹不已,如果从书名的四个字中选出能代表全书的一个字,那么最合适的莫过于三。整本书围绕“三”产生的一系列故事可以说是全书的精华所在,其艺术价值及对全书的贡献不言而喻。
《三国演义》中“三”的运用是贯穿始终的,从纷乱相争到三国鼎立,再到司马家族最终统一天下,三国鼎立、三分天下的情节部分可以说是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而全书的脉络及线索则是如何一步步演变成三国鼎立及三国间的明争暗斗。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几次大战平定北方之后,率大军南下欲实现天下一统,刘备与孙权见势立马抱团,孙刘联合。赤壁之战诸葛亮借东风用计火攻,终以少胜多大败曹操,三国鼎立之势基本形成。后孙刘争斗不断,诸葛亮北伐屡次失利,蜀汉日渐衰微,终被吞并。司马家族篡权,废魏帝自立。蜀吴唇齿相依,蜀灭吴难自保,亦亡国,天下统一。不难发现,支撑作品的骨架就是三国的形成及其破灭。罗贯中将这一中华大地上出现的为数不多的“三”局面、“三”的史实截取出,以小说形式呈现出来。作品既迎合了历史,又充分含有艺术性,历史色彩浓厚,作者以“三”的运用实现了作品与历史的高度融合。
“三”的运用更能彰显人物性格特点,立体展现人物形象。这一作用在关羽“约三事”时表现得特别明显。关羽被围土山,张辽前来劝降,关羽断不肯降。在张辽陈述“三罪”、“三便”之后,关羽已动心,提出“三约”,“一者,吾与皇叔盟誓,共扶汉室,吾今只降汉帝,不降曹操;二者,二嫂处请给皇叔俸禄养赡,一应上下人等,皆不许到门;三者,但知刘皇叔去向,不管千里万里,便当辞去。三者缺一,断不肯降”[1]。“三约”将关羽的形象无所保留地展现在了读者面前,每一项都牵扯刘备,每一项都表现他的赤胆忠心、知晓大义。特别是第三项,尤其令我们钦佩。罗贯中也在“千里走单骑”[2],“若知兄长下落,可一日而见面矣”[3],等后续内容中对他进行了十足的褒奖。另外,三也是多的意思,诸葛亮七擒孟获,七次擒拿次次精彩,同时将孟获的鲁莽、蛮干、粗鲁与孔明的神机妙算、如有天助表现得淋漓尽致。最后孟获心悦诚服,也再一次将孔明形象神化。还有很好表现人物形象的“三”的运用如“三顾茅廬”、“三气周瑜”等不胜枚举。
“三”的运用合理铺设了情节,一系列故事的发展跌宕起伏,精彩不断。以作品中刘关张三人的命运为例,作品第一回中就提到了“桃园三结义”,刘关张结为生死兄弟,此后三人的命运一直紧密联系在一起,先是一起共难,后刘备在小沛被曹操击败,三人分离,互不知生死。但刘关张情谊深厚,心有灵犀,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斩蔡阳与张飞和好,之后,又顺利将刘备从袁绍那里迎回,三兄弟又合成一股绳去打天下。最后三人悲剧纷至,关羽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遂被孙权所害。刘张怒气冲天,心神不宁,执意伐吴。接着张飞被部下所杀,刘备大怒,全力攻打东吴,然其犯兵家大忌,被陆逊火烧连营,“玄德穷奔白帝城”[4],最终惊郁而死。刘关张三人生死与共的故事成为千古佳话,其中的情节波澜起伏、惊心动魄。三人的故事在作品中穿插,自然而合理的推向了最终的结局。他们情同手足的兄弟之情,感天动地的义气,是罗贯中的得意之笔,读者沉醉其中,无不唏嘘感叹,钦佩不已。
全书中“三”的运用把三这个数字深深地印在了读者的脑海里,罗贯中运用三的能力我们无法企及。我认为他极力促使三的价值得到发挥。
一、“三”的运用有独特的艺术价值。三方共存,一方行动必然要密切关注另外两方,平衡与制约,博弈与较量,妙计频出,极大丰富了作品内涵,值得玩味。
二、“三”的运用带有神秘色彩。结果往往就在三次经历之后发生逆转,命运因“三”而变,情节因“三”而转,灵异、传奇事件特别钟情于“三”。读者或惊讶或疑惑,也因此记忆深刻。
三、“三”的运用并非故意作怪,而是有它的合理性。争雄争霸,二太少而四太多,其它数字因太陌生而不能被大众所接受。“三”的出现更能引起人们的议论关注,获得人文、文化上的认可。另外的三大名著中“三”的现象如《西游记》中“三打白骨精”,《水浒传》中“三打祝家庄”,《红楼梦》中刘姥姥三进大观园等都说明了中国人对“三”的独特的理解与认同。所以书中“三”的运用也是中华文化使然。
参考文献:
[1][3]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五回:屯土山关羽约三事,救白马曹操解重围。
[2]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七回:美髯公千里走单骑,汉寿侯五关斩六将。
[4]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四回:陆逊营烧七百里,孔明巧布八阵图。
关键词:“三”的运用;历史融合;人物形象;情节;神秘色彩;文化认同
作者简介:亓冠鹏(1997.10-),山东省莱芜人,泰山医学院本科生。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1--01
《三国演义》对“三”的运用及精彩描写让人赞不绝口、惊叹不已,如果从书名的四个字中选出能代表全书的一个字,那么最合适的莫过于三。整本书围绕“三”产生的一系列故事可以说是全书的精华所在,其艺术价值及对全书的贡献不言而喻。
《三国演义》中“三”的运用是贯穿始终的,从纷乱相争到三国鼎立,再到司马家族最终统一天下,三国鼎立、三分天下的情节部分可以说是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而全书的脉络及线索则是如何一步步演变成三国鼎立及三国间的明争暗斗。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几次大战平定北方之后,率大军南下欲实现天下一统,刘备与孙权见势立马抱团,孙刘联合。赤壁之战诸葛亮借东风用计火攻,终以少胜多大败曹操,三国鼎立之势基本形成。后孙刘争斗不断,诸葛亮北伐屡次失利,蜀汉日渐衰微,终被吞并。司马家族篡权,废魏帝自立。蜀吴唇齿相依,蜀灭吴难自保,亦亡国,天下统一。不难发现,支撑作品的骨架就是三国的形成及其破灭。罗贯中将这一中华大地上出现的为数不多的“三”局面、“三”的史实截取出,以小说形式呈现出来。作品既迎合了历史,又充分含有艺术性,历史色彩浓厚,作者以“三”的运用实现了作品与历史的高度融合。
“三”的运用更能彰显人物性格特点,立体展现人物形象。这一作用在关羽“约三事”时表现得特别明显。关羽被围土山,张辽前来劝降,关羽断不肯降。在张辽陈述“三罪”、“三便”之后,关羽已动心,提出“三约”,“一者,吾与皇叔盟誓,共扶汉室,吾今只降汉帝,不降曹操;二者,二嫂处请给皇叔俸禄养赡,一应上下人等,皆不许到门;三者,但知刘皇叔去向,不管千里万里,便当辞去。三者缺一,断不肯降”[1]。“三约”将关羽的形象无所保留地展现在了读者面前,每一项都牵扯刘备,每一项都表现他的赤胆忠心、知晓大义。特别是第三项,尤其令我们钦佩。罗贯中也在“千里走单骑”[2],“若知兄长下落,可一日而见面矣”[3],等后续内容中对他进行了十足的褒奖。另外,三也是多的意思,诸葛亮七擒孟获,七次擒拿次次精彩,同时将孟获的鲁莽、蛮干、粗鲁与孔明的神机妙算、如有天助表现得淋漓尽致。最后孟获心悦诚服,也再一次将孔明形象神化。还有很好表现人物形象的“三”的运用如“三顾茅廬”、“三气周瑜”等不胜枚举。
“三”的运用合理铺设了情节,一系列故事的发展跌宕起伏,精彩不断。以作品中刘关张三人的命运为例,作品第一回中就提到了“桃园三结义”,刘关张结为生死兄弟,此后三人的命运一直紧密联系在一起,先是一起共难,后刘备在小沛被曹操击败,三人分离,互不知生死。但刘关张情谊深厚,心有灵犀,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斩蔡阳与张飞和好,之后,又顺利将刘备从袁绍那里迎回,三兄弟又合成一股绳去打天下。最后三人悲剧纷至,关羽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遂被孙权所害。刘张怒气冲天,心神不宁,执意伐吴。接着张飞被部下所杀,刘备大怒,全力攻打东吴,然其犯兵家大忌,被陆逊火烧连营,“玄德穷奔白帝城”[4],最终惊郁而死。刘关张三人生死与共的故事成为千古佳话,其中的情节波澜起伏、惊心动魄。三人的故事在作品中穿插,自然而合理的推向了最终的结局。他们情同手足的兄弟之情,感天动地的义气,是罗贯中的得意之笔,读者沉醉其中,无不唏嘘感叹,钦佩不已。
全书中“三”的运用把三这个数字深深地印在了读者的脑海里,罗贯中运用三的能力我们无法企及。我认为他极力促使三的价值得到发挥。
一、“三”的运用有独特的艺术价值。三方共存,一方行动必然要密切关注另外两方,平衡与制约,博弈与较量,妙计频出,极大丰富了作品内涵,值得玩味。
二、“三”的运用带有神秘色彩。结果往往就在三次经历之后发生逆转,命运因“三”而变,情节因“三”而转,灵异、传奇事件特别钟情于“三”。读者或惊讶或疑惑,也因此记忆深刻。
三、“三”的运用并非故意作怪,而是有它的合理性。争雄争霸,二太少而四太多,其它数字因太陌生而不能被大众所接受。“三”的出现更能引起人们的议论关注,获得人文、文化上的认可。另外的三大名著中“三”的现象如《西游记》中“三打白骨精”,《水浒传》中“三打祝家庄”,《红楼梦》中刘姥姥三进大观园等都说明了中国人对“三”的独特的理解与认同。所以书中“三”的运用也是中华文化使然。
参考文献:
[1][3]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五回:屯土山关羽约三事,救白马曹操解重围。
[2]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七回:美髯公千里走单骑,汉寿侯五关斩六将。
[4]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四回:陆逊营烧七百里,孔明巧布八阵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