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暑假过去大半了,孩子们是不是每天都在享受美好假期呢?还是一如既往地奔波在英语、舞蹈、绘画、游泳、跆拳道等培训班的路上呢?为了保持孩子规律的生活作息,以及良好的生活习惯,绝大多数家长都进行了精心的暑期计划安排。特别是孩子开学后就要进入小学的,家长更是无比焦虑忧心,不仅每天的幼小衔接课程不能落下,“家庭作业”也要井然有序地跟上。那么,问题来了,孩子在上课、学习的时候,家长们在干吗呢?能干吗呢?他们的“陪读”状态对孩子有着怎样的影响呢?让我们一探究竟!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只要你愿意,孩子想学什么都可以实现,也许不用出门就可以随时进行。这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瞬息万变的信息技术拖累了我们与孩子之间亲密关系的形成。一台电脑,几个软件,不仅能完成教学、陪读、作业辅导等所有流程,还能让孩子劳逸结合,玩个益智小游戏,看个搞笑小视频,更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动画片随时可供观赏,真正是海量信息全天候二十四小时“待命”。而你自己,当然也不想错过任何或有趣或有用的讯息,所以,大多数时候,陪娃的你,依然忍不住时时刷手机。
可是,正如明星钟汉良在今年高考前一天的微博中所说:“在科技还没发展到能把记忆芯片植入大脑前,书本仍要一页一页地翻一行行阅读,知识仍然需要一遍一遍重复吸收。”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快节奏的生活中,孩子的成长和学习快不了、急不得,而家长的陪伴也缺不了、敷衍不得。对于现在的家长来说,除了提供一些线上的学习资源以外,在线下的培训机构给孩子报一两门培训课程再正常不过了,即便不是为了纯粹的学习,也想要通过一些途径来培养一下孩子的气质、兴趣等。所以,也许早在孩子入园之前,很多家长漫长的“陪读”之路就已经开始了。
笔者从并不丰富的“陪读”经历中,发现了家长们非常丰富的“陪读”状态。一般3~6岁孩子的类似舞蹈、绘画、音乐等课程,时间都是90分钟,那么在这个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时间里,“陪读”的家长们都在做什么呢?笔者带着我们的“小记者”走访了南京新街口地区附近的不少培训机构,也和众多家长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发现家长们的状态基本分为以下几种。
顾家型:利用孩子上课的时间,赶紧去附近的超市采购第二天的食材;
休闲型:利用孩子上课的时间,去附近的商场逛一逛,喝杯咖啡,买件裙子;
充电型:利用孩子上课的时间,看书、工作或者补上今天日程表上给自己規定的学习内容;
励志型:和孩子报相同课程的成人班或直接报亲子班,跟孩子一起学习,共同进步;
务实型:这一类型以祖辈居多,有的奶奶会在等待区给孩子织毛衣,还有的会和年轻的爸妈们小声请教或探讨育儿之道。
当然,大多数家长还是埋头玩手机,笔者大致瞄过几次,看小说以及追剧的为多。以上这些都还好,不影响别人也不影响孩子。但正所谓“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奇葩的“陪读”家长也不少哦。比如:有人会带一副牌,等孩子们都进去上课的时候,攒局掼蛋,闹闹哄哄;还有一些始终处在工作状态的家长,他们一般是做销售的,每次都不遗余力地向其他家长介绍自己的产品。还有什么人呢?就是家长之间本身是很好的朋友(妈妈居多),她们约好了给孩子上同一时段的同一课程,然后等孩子们进教室上课,开始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天南海北地聊天,肆无忌惮。基本上对这些不太自觉的家长,培训机构是从来不管的,毕竟顾客就是上帝,倒是有一些素质和要求都比较高的家长偶尔会站出来打抱不平:“你们小声点,这里的隔音不好,你们这么大声谈笑/打牌,多影响孩子们啊。”
人们总说,想要你的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首先你自己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不知道这些家长在家里是怎么陪孩子的。管中窥豹,当孩子在学习的时候,你在一旁玩手机或是看电视,不仅影响了孩子的专注力,孩子心理也会产生不平衡,这对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非常不利的。相反,如果孩子始终看到的是一个积极努力、保持学习热情的爸爸或妈妈,那他的学习状态会差吗?所以,孩子在学习的时候,家长们到底可以做些什么呢?有哪些事是不太适合做的呢?让我们来听听家长们的分享吧。
暑假过去大半了,孩子们是不是每天都在享受美好假期呢?还是一如既往地奔波在英语、舞蹈、绘画、游泳、跆拳道等培训班的路上呢?为了保持孩子规律的生活作息,以及良好的生活习惯,绝大多数家长都进行了精心的暑期计划安排。特别是孩子开学后就要进入小学的,家长更是无比焦虑忧心,不仅每天的幼小衔接课程不能落下,“家庭作业”也要井然有序地跟上。那么,问题来了,孩子在上课、学习的时候,家长们在干吗呢?能干吗呢?他们的“陪读”状态对孩子有着怎样的影响呢?让我们一探究竟!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只要你愿意,孩子想学什么都可以实现,也许不用出门就可以随时进行。这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瞬息万变的信息技术拖累了我们与孩子之间亲密关系的形成。一台电脑,几个软件,不仅能完成教学、陪读、作业辅导等所有流程,还能让孩子劳逸结合,玩个益智小游戏,看个搞笑小视频,更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动画片随时可供观赏,真正是海量信息全天候二十四小时“待命”。而你自己,当然也不想错过任何或有趣或有用的讯息,所以,大多数时候,陪娃的你,依然忍不住时时刷手机。
可是,正如明星钟汉良在今年高考前一天的微博中所说:“在科技还没发展到能把记忆芯片植入大脑前,书本仍要一页一页地翻一行行阅读,知识仍然需要一遍一遍重复吸收。”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快节奏的生活中,孩子的成长和学习快不了、急不得,而家长的陪伴也缺不了、敷衍不得。对于现在的家长来说,除了提供一些线上的学习资源以外,在线下的培训机构给孩子报一两门培训课程再正常不过了,即便不是为了纯粹的学习,也想要通过一些途径来培养一下孩子的气质、兴趣等。所以,也许早在孩子入园之前,很多家长漫长的“陪读”之路就已经开始了。
笔者从并不丰富的“陪读”经历中,发现了家长们非常丰富的“陪读”状态。一般3~6岁孩子的类似舞蹈、绘画、音乐等课程,时间都是90分钟,那么在这个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时间里,“陪读”的家长们都在做什么呢?笔者带着我们的“小记者”走访了南京新街口地区附近的不少培训机构,也和众多家长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发现家长们的状态基本分为以下几种。
顾家型:利用孩子上课的时间,赶紧去附近的超市采购第二天的食材;
休闲型:利用孩子上课的时间,去附近的商场逛一逛,喝杯咖啡,买件裙子;
充电型:利用孩子上课的时间,看书、工作或者补上今天日程表上给自己規定的学习内容;
励志型:和孩子报相同课程的成人班或直接报亲子班,跟孩子一起学习,共同进步;
务实型:这一类型以祖辈居多,有的奶奶会在等待区给孩子织毛衣,还有的会和年轻的爸妈们小声请教或探讨育儿之道。
当然,大多数家长还是埋头玩手机,笔者大致瞄过几次,看小说以及追剧的为多。以上这些都还好,不影响别人也不影响孩子。但正所谓“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奇葩的“陪读”家长也不少哦。比如:有人会带一副牌,等孩子们都进去上课的时候,攒局掼蛋,闹闹哄哄;还有一些始终处在工作状态的家长,他们一般是做销售的,每次都不遗余力地向其他家长介绍自己的产品。还有什么人呢?就是家长之间本身是很好的朋友(妈妈居多),她们约好了给孩子上同一时段的同一课程,然后等孩子们进教室上课,开始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天南海北地聊天,肆无忌惮。基本上对这些不太自觉的家长,培训机构是从来不管的,毕竟顾客就是上帝,倒是有一些素质和要求都比较高的家长偶尔会站出来打抱不平:“你们小声点,这里的隔音不好,你们这么大声谈笑/打牌,多影响孩子们啊。”
人们总说,想要你的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首先你自己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不知道这些家长在家里是怎么陪孩子的。管中窥豹,当孩子在学习的时候,你在一旁玩手机或是看电视,不仅影响了孩子的专注力,孩子心理也会产生不平衡,这对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非常不利的。相反,如果孩子始终看到的是一个积极努力、保持学习热情的爸爸或妈妈,那他的学习状态会差吗?所以,孩子在学习的时候,家长们到底可以做些什么呢?有哪些事是不太适合做的呢?让我们来听听家长们的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