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数学教学艺术与学习兴趣的培养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c858589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认识掌握新事物,必须对它有强烈的求知欲以及浓厚的兴趣,数学学习也不例外。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学好数学,就必须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从根本上喜欢数学,由被动学习变主动学习。但是,有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不浓,甚至厌学,导致了数学教学质量低,教学目的难以实现,严重影响了中学数学教学改革,这种现状实在令人担忧。究其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教师在教学上存在的问题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首先,数学教学中,由于缺乏指导,学生无法把学习任务与明确的目标联系在一起,从而去追求某种价值,所以经常失败,遭受挫折,最终使学生放弃理解数学材料的企图;其次,数学教师期望学生以逐字逐句的方式叙述定义,家庭作业中解题步骤也是固定的。这种要求,使学生机械地去学习数学,再次,记忆评价的片面性,由于教学、考核中片面强调学生的记忆力,使学生不得不用教师提供的方法记忆数学材料。有的学生发现,靠记忆比靠理解要容易得多,特别是暂时的记忆可以通过考试。长此以往使学生失去理解数学材料的心理,而以为只要机械记忆就行了;最后,数学教学中提供的数学材料与原有的认识结构完全脱离,或是重复,毫无新意。
  由上述情况分析,我们知道,这种教学模式必然导致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下降,严重阻碍数学教学的发展。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教师是教学中的组织者、是主导;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是主体。要想改变这种现状,教师首先要具有全新的教学理念,改变陈旧的教学模式,增加数学教学的艺术成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具体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增强学生的成就感,改变机械性的要求,正确发挥记忆的作用,理解数学材料是数学学习的前提。中学生理解数学材料的愿望往往直接来自成功,教师应当在教学中鼓励那些受过挫折的学生继续努力,在教师的帮助下克服障碍,获得成功;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开始,逐步上升到那些较高的知识和较难的技能技巧,使学生感到数学并非那么难以理解;从数学学习的目的和作用方面启发学生,遇到难以理解的数学材料不要轻易放弃理解的愿望。通过这样的努力,逐步使学习困难的学生树立必要的信心,而且使他们不断获得成功。在成功感的驱使下,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数学是形象化、逻辑化的思维材料,机械化与公理化相结合是它的特征。教学中应当使学生善于用数学语言来叙述概念的定义。也应该知道什么样的步骤是规范化的,但数学定义、严格教学语言的叙述和解题步骤并非是第一位的。第一位的应是对形式化、逻辑化的思维材料的认知或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之上才有正确的叙述和规范的解题步骤。在教学中,应当允许学生自己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形象生动的日常语言来叙述概念的定义以及数学命题。只要表述正确,教师就不应当挑剔,也不应当要求一定和课本上写的一字不差。
  三、至于记忆的作用固然也是重要的,尤其是基础知识的记忆。但理解更重要,只有理解后的记忆才是内化的记忆。有些数学材料,如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内化、理解就需要一个过程,有时不得不要求学生先记忆再理解。大多数数学材料都可以实现理解后再记忆。为了防止在考试中引导学生短时机械记忆的倾向,应当注重编制那种只有理解了才能正确回答而只记住了字句不能得好分数的测试题。
  四、在数学教学中,讲授新的数学概念、命题和方法时,总要进行“温故而知新”的工作。这就是旧结构与新结构的联系,这样才使新知识的潜在意义转化成新的结构,它或者是旧结构的补充,或者是旧结构的完善。都是新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认知结构。比如,讲授“一元一次方程的根”时,新知识是它的根的概念及求根的方法;旧结构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那么“故”是含有一个未知数x而且其次数为1的方程ax+b=0 (a不为0)a叫做方程的系数,b叫做方程的常数项;“温”的是“x本来代表任意数的,但非任意数都能使方程成立,那么什么数才能使方程成立呢?”“新”是“我们把使方程成立的x=x0叫做一元一次方程的根”,以及x0=-b/a的解法。这里的旧知识结构与新内容之间不完全相同,但由旧的一部分“显”出了新的内容,与原有的结构一起形成了新的认知结构。温故不是目的,是方法。目的是知新,以及新旧统一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除了具备上述教学艺术之外,在选择数学材料时,也可广泛一些,不仅是数学的,自然科学的、社会科学的、工程的、哲学的等等,只要有利于学生的认知结构的学习,只要与新学习材料有联系,都可选取。值得注意的是,所组织的材料不能与新知识毫不相干。有些教师在选材时,离题万里,哗众取宠,非但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反而增加学生理解新知识的困难,使学生产生厌倦感。教师的教学艺术对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超的教学艺术可增强教学效果,同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习兴趣。
  (作者单位:425300湖南永州工贸学校)
其他文献
小学写字课既是基本技能课,又是综合艺术课,更是美育的一个重要内容。然而少年儿童的身体发育处于稚嫩阶段,身矮、手小、指短、活动幅度不大,加之毛笔锋软,笔毫富于弹性,运转时游移不定,少儿初学时把握不稳,极难驾驭。所以,必须注意到少儿这些生理特征,辅导他们学习时要采取区别对待,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育方法,方能奏效。  一、根据少儿写字的心理特点,培养他们写字兴趣和意志,要告诉他们写字不但可以
期刊
创新是小学生潜在的一种朦胧意识。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我的体会是:  1、在教学目标上,做到上不封顶  教学目标的确立,是教师教学思想的充分体现,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才能的前提。在教学实践中教学目标的确立上,我始终坚持“下要保底,上不封顶”。“下要保底”,是指要遵循教学大纲的要求,扎扎实实地完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上不封顶”是指教师在完成上述教学目标的同时,注重培养学
期刊
新学期开始,我班从外地转来一位新学生。只见他的头特别大,个子却相当矮小,虽说已上六年级了,可乍一看,却像个七、八岁的孩子。然而人不可貌相,没想到这位新同学的成绩十分优秀,接连两次小考,他都包揽了语、数的第一名,而且他的字也写得相当漂亮,刚劲中不乏俊秀,让人感觉赏心悦目,上课回答问题声音响亮,口齿清楚,工作大胆,一丝不苟,可称得上是全面发展。短短两周,他就赢得了大家的青睐和喜爱,连平时那些名列前茅的
期刊
如今,计算机已经成为教师重要的教学辅助工具。网络教学是现代教育不可缺少的环节,教师在应用好计算机的同时还要掌握一定的现代教育技术。作为物理教师,制作了大量的课件。我们总是想把它发布到Internet网上去,供更多的学生随时学习。但由于它们占的空间很大,依托别的网站或校园网站是无法实现的。如果您的计算机用ADSL上网,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建立一个ADSL动态域名网站来实现。  IIS(Windows
期刊
小学自然课“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自然课的核心是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歇动力。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创新欲望和创新意识是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获得有效学习的最直接的动力。那么如何在小学自然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下面谈谈我的体会:    一、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爱因斯坦说过:“一切创造性劳动都是从创造性的想象开始的。”想象是加强创造性思维能力教育的
期刊
现在大多数幼儿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很少遇到需要合作的环境,许多幼儿并不懂得处理人际关系的方法,加上家长的宠爱和教育方法不当,往往使幼儿不自觉产生较强的独立心理。我们经常会发现幼儿在游戏中,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并为此争吵不休。如:在自主游戏中,发现很多幼儿不喜欢扮演幼儿园的小朋友、娃娃家宝宝的角色,而且还会发现好几名幼儿都想扮演同一角色,为此争执不休,从而耽误游戏时间等问题。这不仅需要教师进行品德
期刊
临近期末,在紧张的复习之余,班主任又开始填写素质评价手册了。每年填写评价手册已成为班主任工作的一部分。但许多老师的综合性评语空洞而无感情。评语不仅是学生半年的生活评价,也是对学生未来生活的一个指引。那么,班主任如何填写那小小的综合性评语呢?  一、针对个性,突出重点   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也没有两个相同的人。班级中也不可能存在在思想、能力、智力、气质、兴趣等方面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所以写评语时
期刊
在我国推进和谐社会,进行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今天,对中小学校后进生的转化及其教育,培养他们的良好行为、思想品德,学习习惯极其重要。因为它不仅关系到后进生自身行为、学习的进步,而且对全班班风乃至校风都有重大影响,以及长大后不会因为没有学到文化知识,没有良好的行为、思想品德习惯找不着工作而去危害社会,影响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所以,只有教师对后进生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研究,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后进生
期刊
课外语文教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那么,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如何结合实际,指导学生的课外语文教育活动呢?笔者认为应从课外阅读、课外写作、课外听说、课外语文教育中的集体活动几方面入手:    一、课内课外相结合,指导学生课外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又是鼓帆前进的风”。鲁迅也曾说:“爱看书的青年,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书,不要将课内的书抱住”。叶圣陶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学生对古诗文的背诵,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目标,它要求中学生背诵的优秀古诗文就有80多篇。并在阅读能力中明确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然而在平时的语文学习中,许多初中生对背诵课文的重视程度不够,背诵兴趣不足,甚至有的同学根本不背。因此,我们语文教师应该从激发学生的背诵兴趣入手,教给学生背诵的方法。  首先,教师应用示范背诵来激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