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龙井市马铃薯种植面积近几年保持在3600亩左右,主要分布在德新乡、智新镇、东盛涌镇。目前没有形成专业化、规模化生产。山坡地较多,适合当地的机型不多,销路不稳定等因素是阻碍机械化和专业化发展的主要原因。提高马铃薯机械化、规模化生产水平需要农机农艺相配合,政府各部门的政策、资金扶持等方面同时发力、引导才能稳步发展。
关键词:马铃薯;规模化;机械化
中图分类号: S233.75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07.013
1主要种植模式
龙井市属于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一年四季分明,冬冷夏热。年平均气温为5.6℃,七月最热,平均气温为21.2℃,一月最冷,平均气温为-13.4℃,年极端最高气温为37.1℃,极端最低气温-34.8℃。年平均降雨量为549.3毫米,属于湿润区。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429.1小时,初霜平均日期在9月27日,终霜平均日期在5月6日,无霜期平均为143天。春季土豆播种时间一般4月下旬至5月上旬。收获一般在8月下旬至9月中旬。马铃薯机械化生产包括机械化整地、机械化播种、施药、收获机收获等环节。
龙井市主要以垄作模式种植马铃薯。首先旋耕同时起垄,垄距一般在65~70厘米,株距20~30厘米,垄高20厘米左右。机械化播种一次性完成开沟、播种、施肥、覆土作业,播种深度在10~15厘米,栽培密度在5500~6000株/亩。一般一个月后扶垄。期间刚出苗时喷除草剂和杀虫剂。药剂可根据除草效果和虫害情况一般不超过3次,每次隔一周。因地块小,坡度地多,龙井市不适合具有捡拾功能的大型收获机收获。经过两年的示范推广,目前适合龙井市的播种机械主要有双行舀勺式播种机。收获机械有振动式或升运链式单垄或两垄马铃薯收获机。
2 面临的问题
采用机械化播种和收获效率高,节本增效,经济效益明显。但对机械和种植规范化提出要求,其次仓储、销路等问题也影响机械化应用。
2.1机械适应性较差
行距不统一,种植土壤条件如果水分大,粘土较多时,马铃薯收获机表面筛土率较低,伤薯率和破皮率较高。
2.2种植分散,地块小制约了机械化作业
农户多为分散型种植,面积小,地块零散,分户种植为主,机械需要频繁移动,影响效率制约了大型机械的普及。
2.3 选种和收获时耗时费力
种薯主要采用人力用刀切割,因此大小不均,播种机舀勺里每次舀出的数量不一,播种机后座的人员拨离或添加次数过多,缺苗或多苗的情况时有发生。收获机从土壤里起获马铃薯后只能铺在表面,还要人工捡拾和分拣大小。这两个环节需要劳动力10人以上,每人至少要支付工资150元/日。
2.4销售渠道
从近年马铃薯的收益来看比起玉米要高,如果销路畅通农民还是愿意种植。马铃薯按平均亩产1500公斤,每公斤1.2元计算,收入是1800元/亩;减去种子、化肥、药剂、人工、油耗、机械折旧等成本利润1200元/亩,相对玉米平均收益700元/亩,收入高出500元/亩。但是马铃薯保质期比较短,加上农户没有长期可存储的仓库,农村经纪人少信息不畅外销难,短期内价格浮动比较大,加上周边没有规模较大的深加工基地保证不了销路,所以农民的种植积极性一直不高,没有长期的打算。虽然龙井这两年在智新镇和老头沟镇成立了两家加工粉条的企业,但生产规模不大,收购数量有限,大部分还是靠农民自己销售,途径单一。因此农民的收入不稳定,所以马铃薯种植面积一直没有大幅度增加。农户种植马铃薯面积一般都保持在60亩左右,都采用机械种植、收获。面积少于一公顷的农户采用人工播种的较多,因此播种机和收获机的保有量不多。截至2015年龙井市引进马铃薯机械有两行播种机12台、两行收获机10台、单行收获机20台。现市场上播种机价格是7500元以上,单行收获机3600元,两行收获机一般都在8500元以上。
3 马铃薯机械化生产发展前景
作为根茎类作物,马铃薯与水稻和玉米相比,在发展途径上有别于粮食作物的机械化发展道路。
3.1中小型机械同步发展
根据龙井市土质和地形地貌特点,在考虑种植地块大小和种植面积大小,较普及的40马力四轮拖拉机或手扶机为动力的播种机和收获机都适合投入生产。从近几年推广情况看,短期内中型机械播种和收获很难全覆盖所有乡村。
3.2 建立示范基地
龙井市马铃薯种植面积德新乡占50%以上,其中兴隆村面积比较集中。通过宣传指导,建立一村一示范户,以点带动全村,以整村连片推进方式提高机械化效率和生产效益,进而提高全市农民的生产马铃薯的积极性,增加播种面积,增加农民收入。
3.3集中连片采用机械化播种和收获
以播种机和收获机械为突破口,促进生产企业生产适应性好,性能好的机械,引导农户集中连片采用机械化播种和收获,在此基础上推动土地规模化生产,提高效率,从而基本实现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生产。
3.4农机农艺融合
农机要适应农艺要求,紧跟着农艺发展的脚步及时调整。近几年异常气候经常发生,每年要及时更换适合新环境的新种子和农药。邀请农业技术推广和农科院等农艺研究单位技术人员,组织农民参加技术培训,及时掌握新品种、新技术,引导农民引进抗旱、抗病虫害的品种,从源头上切断不利的生产要素。要减少机械进地次数方面,比如通过播种前深松或播种时开沟和起垄的效果来解决;农艺要求的中耕追肥在播种时完成等。
综上所述,马铃薯机械化发展需要农机和农技部门的大力配合、国家惠农政策的支持、搭建畅通的产销信息平台、对加工企业的优惠政策等方面政府各部门协同努力。各种措施政策要做到真正落实,农民才能定心,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就能有稳定的基础并快速进入发展轨道。
作者简介:金永权,本科学历,龙井市农机推广站,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农机推广。
关键词:马铃薯;规模化;机械化
中图分类号: S233.75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07.013
1主要种植模式
龙井市属于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一年四季分明,冬冷夏热。年平均气温为5.6℃,七月最热,平均气温为21.2℃,一月最冷,平均气温为-13.4℃,年极端最高气温为37.1℃,极端最低气温-34.8℃。年平均降雨量为549.3毫米,属于湿润区。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429.1小时,初霜平均日期在9月27日,终霜平均日期在5月6日,无霜期平均为143天。春季土豆播种时间一般4月下旬至5月上旬。收获一般在8月下旬至9月中旬。马铃薯机械化生产包括机械化整地、机械化播种、施药、收获机收获等环节。
龙井市主要以垄作模式种植马铃薯。首先旋耕同时起垄,垄距一般在65~70厘米,株距20~30厘米,垄高20厘米左右。机械化播种一次性完成开沟、播种、施肥、覆土作业,播种深度在10~15厘米,栽培密度在5500~6000株/亩。一般一个月后扶垄。期间刚出苗时喷除草剂和杀虫剂。药剂可根据除草效果和虫害情况一般不超过3次,每次隔一周。因地块小,坡度地多,龙井市不适合具有捡拾功能的大型收获机收获。经过两年的示范推广,目前适合龙井市的播种机械主要有双行舀勺式播种机。收获机械有振动式或升运链式单垄或两垄马铃薯收获机。
2 面临的问题
采用机械化播种和收获效率高,节本增效,经济效益明显。但对机械和种植规范化提出要求,其次仓储、销路等问题也影响机械化应用。
2.1机械适应性较差
行距不统一,种植土壤条件如果水分大,粘土较多时,马铃薯收获机表面筛土率较低,伤薯率和破皮率较高。
2.2种植分散,地块小制约了机械化作业
农户多为分散型种植,面积小,地块零散,分户种植为主,机械需要频繁移动,影响效率制约了大型机械的普及。
2.3 选种和收获时耗时费力
种薯主要采用人力用刀切割,因此大小不均,播种机舀勺里每次舀出的数量不一,播种机后座的人员拨离或添加次数过多,缺苗或多苗的情况时有发生。收获机从土壤里起获马铃薯后只能铺在表面,还要人工捡拾和分拣大小。这两个环节需要劳动力10人以上,每人至少要支付工资150元/日。
2.4销售渠道
从近年马铃薯的收益来看比起玉米要高,如果销路畅通农民还是愿意种植。马铃薯按平均亩产1500公斤,每公斤1.2元计算,收入是1800元/亩;减去种子、化肥、药剂、人工、油耗、机械折旧等成本利润1200元/亩,相对玉米平均收益700元/亩,收入高出500元/亩。但是马铃薯保质期比较短,加上农户没有长期可存储的仓库,农村经纪人少信息不畅外销难,短期内价格浮动比较大,加上周边没有规模较大的深加工基地保证不了销路,所以农民的种植积极性一直不高,没有长期的打算。虽然龙井这两年在智新镇和老头沟镇成立了两家加工粉条的企业,但生产规模不大,收购数量有限,大部分还是靠农民自己销售,途径单一。因此农民的收入不稳定,所以马铃薯种植面积一直没有大幅度增加。农户种植马铃薯面积一般都保持在60亩左右,都采用机械种植、收获。面积少于一公顷的农户采用人工播种的较多,因此播种机和收获机的保有量不多。截至2015年龙井市引进马铃薯机械有两行播种机12台、两行收获机10台、单行收获机20台。现市场上播种机价格是7500元以上,单行收获机3600元,两行收获机一般都在8500元以上。
3 马铃薯机械化生产发展前景
作为根茎类作物,马铃薯与水稻和玉米相比,在发展途径上有别于粮食作物的机械化发展道路。
3.1中小型机械同步发展
根据龙井市土质和地形地貌特点,在考虑种植地块大小和种植面积大小,较普及的40马力四轮拖拉机或手扶机为动力的播种机和收获机都适合投入生产。从近几年推广情况看,短期内中型机械播种和收获很难全覆盖所有乡村。
3.2 建立示范基地
龙井市马铃薯种植面积德新乡占50%以上,其中兴隆村面积比较集中。通过宣传指导,建立一村一示范户,以点带动全村,以整村连片推进方式提高机械化效率和生产效益,进而提高全市农民的生产马铃薯的积极性,增加播种面积,增加农民收入。
3.3集中连片采用机械化播种和收获
以播种机和收获机械为突破口,促进生产企业生产适应性好,性能好的机械,引导农户集中连片采用机械化播种和收获,在此基础上推动土地规模化生产,提高效率,从而基本实现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生产。
3.4农机农艺融合
农机要适应农艺要求,紧跟着农艺发展的脚步及时调整。近几年异常气候经常发生,每年要及时更换适合新环境的新种子和农药。邀请农业技术推广和农科院等农艺研究单位技术人员,组织农民参加技术培训,及时掌握新品种、新技术,引导农民引进抗旱、抗病虫害的品种,从源头上切断不利的生产要素。要减少机械进地次数方面,比如通过播种前深松或播种时开沟和起垄的效果来解决;农艺要求的中耕追肥在播种时完成等。
综上所述,马铃薯机械化发展需要农机和农技部门的大力配合、国家惠农政策的支持、搭建畅通的产销信息平台、对加工企业的优惠政策等方面政府各部门协同努力。各种措施政策要做到真正落实,农民才能定心,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就能有稳定的基础并快速进入发展轨道。
作者简介:金永权,本科学历,龙井市农机推广站,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农机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