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同事是新晋的职场妈妈,刚休完产假上班,每天嘴里的话题都离不开孩子。这几天,她跟小区的妈妈们交流,大家告诉她,孩子小的时候虽然累点儿,但是心里暖。等到孩子上幼儿园了,不光孩子遭罪,妈妈也跟着闹心。“每次送孩子入园,妈妈都要躲在角落里哭半天……”这些妈妈是不是有些太脆弱了啊? 磊哥
邹瑜 心理咨询师:
磊哥,作为一个粗线条的男人,我想让你理解妈妈和孩子的这种情感联系,实在有些难为你了!
我还记得当年刚进大学校园读书时,宿舍同学的妈妈几乎每天一个电话,嘘寒问暖关爱有加。后来这位同学听爸爸讲才知道,她走后妈妈几乎每天愁容不展,天天念叨:孩子吃饭能习惯吗?同学们跟她处得好吗?有没有男孩子喜欢她?他们不会闹别扭吧?
身为母亲,对一个读大学的孩子尚且如此,对刚刚离开家庭环境进入幼儿园的孩子,那种挂念程度只会更甚吧。
磊哥,相信你对这样的画面不会陌生:在幼儿园门前,每天早上都有孩子抱着家长的大腿,哭着喊着不愿进门。孩子喜欢黏着父母,一旦分离就会哭闹,心理学上称之为分离焦虑。
有研究发现,当孩子1岁左右时,最早8~10个月就会出现这种状况。1岁的孩子随着身体成长,动作与能力不断发展,活动范围也逐渐扩大,但是孩子的心智发育却还不成熟。随着依附关系的建立,孩子会很黏着主要照护者。当大人一旦离开,孩子不知道大人还会不会再回来,很容易产生“我是不是被抛弃了”的疑问,因此会感到惊慌失措。
不過,分离焦虑一般是阶段性的。通常等孩子满3岁以后,随着心智越来越成熟,他们会明白这种与大人的分离是暂时的,这种社会化的历程会让孩子逐渐适应并习惯,慢慢就不再会出现类似的哭闹了。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有的妈妈也会有各种焦虑,处理不好与孩子的分离呢?成年人出现分离焦虑的第一个原因,就是在孩子身上投入了过多的感情,对孩子在陌生环境里的境遇投射了不安全感。就像我同学的母亲,她担心这个、担心那个,认为可能伤害到孩子。这种预期焦虑让她不安。
第二个原因,因为担心孩子在幼儿园受到伤害或者委屈,将自己定位为拯救者的角色。孩子哭了,赶紧跑过去安慰;孩子闹了,赶紧上前去拥抱。妈妈认为可以把孩子从不利的境地拯救出来——这样想当然有合理之处,但从孩子的成长发育看,其实是不利的。
龙应台是台湾一位感情细腻的女作家,她发现在儿子成长的过程里,自己从儿子生活的中心慢慢淡化到了边缘。她从不解、伤神,最后只能接受。她写道:“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也许,每一个父母都需要时间才能理解龙应台的感受。不过,我们理应提前知道,如果大人的心里暗藏着不安全感,在我们眼里孩子永远也不会安全。我们要修习自身的安全感,要学会把生活的重心从孩子身上调整出来。
邹瑜 心理咨询师:
磊哥,作为一个粗线条的男人,我想让你理解妈妈和孩子的这种情感联系,实在有些难为你了!
我还记得当年刚进大学校园读书时,宿舍同学的妈妈几乎每天一个电话,嘘寒问暖关爱有加。后来这位同学听爸爸讲才知道,她走后妈妈几乎每天愁容不展,天天念叨:孩子吃饭能习惯吗?同学们跟她处得好吗?有没有男孩子喜欢她?他们不会闹别扭吧?
身为母亲,对一个读大学的孩子尚且如此,对刚刚离开家庭环境进入幼儿园的孩子,那种挂念程度只会更甚吧。
磊哥,相信你对这样的画面不会陌生:在幼儿园门前,每天早上都有孩子抱着家长的大腿,哭着喊着不愿进门。孩子喜欢黏着父母,一旦分离就会哭闹,心理学上称之为分离焦虑。
有研究发现,当孩子1岁左右时,最早8~10个月就会出现这种状况。1岁的孩子随着身体成长,动作与能力不断发展,活动范围也逐渐扩大,但是孩子的心智发育却还不成熟。随着依附关系的建立,孩子会很黏着主要照护者。当大人一旦离开,孩子不知道大人还会不会再回来,很容易产生“我是不是被抛弃了”的疑问,因此会感到惊慌失措。
不過,分离焦虑一般是阶段性的。通常等孩子满3岁以后,随着心智越来越成熟,他们会明白这种与大人的分离是暂时的,这种社会化的历程会让孩子逐渐适应并习惯,慢慢就不再会出现类似的哭闹了。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有的妈妈也会有各种焦虑,处理不好与孩子的分离呢?成年人出现分离焦虑的第一个原因,就是在孩子身上投入了过多的感情,对孩子在陌生环境里的境遇投射了不安全感。就像我同学的母亲,她担心这个、担心那个,认为可能伤害到孩子。这种预期焦虑让她不安。
第二个原因,因为担心孩子在幼儿园受到伤害或者委屈,将自己定位为拯救者的角色。孩子哭了,赶紧跑过去安慰;孩子闹了,赶紧上前去拥抱。妈妈认为可以把孩子从不利的境地拯救出来——这样想当然有合理之处,但从孩子的成长发育看,其实是不利的。
龙应台是台湾一位感情细腻的女作家,她发现在儿子成长的过程里,自己从儿子生活的中心慢慢淡化到了边缘。她从不解、伤神,最后只能接受。她写道:“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也许,每一个父母都需要时间才能理解龙应台的感受。不过,我们理应提前知道,如果大人的心里暗藏着不安全感,在我们眼里孩子永远也不会安全。我们要修习自身的安全感,要学会把生活的重心从孩子身上调整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