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专数学教育之如何培养自学能力,推进素质教育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jik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在大专数学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要求已经不仅仅是“教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教学生会学”。我在大专数学教学实践中,逐渐采用了让学生自学的方法。在实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真正让大专学生自己学会学习数学,进而有效推进素质教育,是当下每一个大专数学教师必须思考并且以实际行动去探索的研究性课题。本文针对大专教学的实践经验探讨一下如何培养大专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
  [关键字]自学;素质教育;大专
  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正确认识到科学的数学学习方法是提高数学能力的重要因素,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习惯。所谓自学能力,就是指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如果学生自学能力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果就会显著加强,远非注入式教学所能相比。古人说得好:“善学者教师安逸而功倍,不善学者教师辛苦而功半”,一个学生有了自学能力,他就可以主动学习,独立思考。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大专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呢?下面,谈一谈我个人的体会。
  一、改进教学方式,把自学引进课堂,逐步培养自学数学的能力
  对于大专学生而言,学生基本上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预习和自我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但是在真正独立学习数学知识而脱离老师还是不可能的,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就应当逐渐培养对大专学生教育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把自学引进课堂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行之有效的方法。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注重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千方百计改进教法,正确处理教师、教材、学生三者间的关系,把教落到实学上,落实到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上,最大限度地发挥地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学生的自学如“画龙”,教师的指导犹如“点睛”,两着者有机结合,效果更佳。
  二、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善于使用迁移联想的方法,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将新知识彻底自我掌握。
  众所周知,大专数学中关于微积分与线性代数等知识是数学乃至许多学科中比较难学的一门课程,尤其是大专生初次接触这样抽象而系统的数学知识,需要比较强的逻辑思考能力才能学好。大专数学教材编排也是按照数学的逻辑将新旧知识有层次地汇聚在一起,绝大部分新知识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的叠加,或将知识重新组合。教学中,利用新旧知识的相似性、差异性和连续性,指导学生进行自学,使学生根据旧知识、旧经验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能独立的解决问题,掌握新知识。如:在教学“用百分数解决问题”这节内容时,先安排学生复习了一些有关的旧知识。
  根据教师出示的问题学生积极进行思考,被强化了的旧知识中的相关因素,必然影响着学生的思维过程,使他们能正确的进行联想,再经过教师的适时点拨,进行肯定、小结,从而使学生通过自学来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掌握新知识。
  三、大专数学教学中教师在传授数学知识中,尽量创设出合理的数学情境,让抽象的数学变得生动而深刻。
  在教学中要注意联系学生日常生活实际,运用学生所熟悉的具体事件,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具体事例相联系,使整个教学活动生动精辟,营造一个活跃学生思维的氛围,使学生身临其境,从而激发学生自学的兴趣,唤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迫切地想学“生活中的数学”“有用的数学”。例如通常每周都会组织随堂考试,以小条的形式即可,一般考20分钟,内容与教学同步,试题的来源就是精选本,即从某些学生的精选本中找一些能体现全班共性问题的题目考试,还要在此道题目前写上学生的名字。这样既可以给学生鼓励,增强自信,又对其他学生形成一种激励,希望自己的精选题也能被选上,就会更加认真对待精选本,进而无形中就提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教师要学会运用自身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进行科学地学习指导。
  首先,大专数学的学习难度大,知识点抽象而复杂,教师应该给与学生心理上的指导,让学生在心里上战胜恐惧。
  其次,教师要指导学生运用所有已经学过的数学思维和数学方法,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为学生自学道路打下基础。
  最后,教师也要指导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自我检测自我评价,这样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感受到成就感,进而对数学知识产生信心,进而对自学有了浓厚的兴趣。
  我们在大专数学教学中,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在学习数学新知中,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学会自学;学会观察、操作、演示、测量、计算;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整理复习数学时,能独立地把所学知识分成块,穿成串,形成系统,整体建成认识网络。引导学生在练习和应用时,能应用所学知识进行演练,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从而使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得到了培养和提高。这样,自学能力就起到了其应有的作用。
  在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的今天,人类知识的总量在不断增长,当前社会教育的真正意义,除了掌握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外,还特别要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学习。施教之功贵在引导,重在转化,妙在开窍,学生自学,我认为应该在老师的引导下去自学,教师的引导、点拨,即给学生点明问题的关键,同时又可指导学生运用各种方法解决问题。希望本文能为大专教育中提高学生自学数学能力提供一些有价值的方法。
  参考文献:
  [1]邱义涛.如何培养小学生自学能力[J].河南教育研究
  [2]王仲春等.数学思维与数学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3]郭思乐.数学思维教育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4]费宏宇.关于学生素质教育与指导[J].辽宁教育研究
  陈勋(1981—),男,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人,南昌大学本科毕业,工作单位:赣南教育学院,助理讲师。研究方向:高等数学教育。
其他文献
摘要:在小学生基本数学素养中,解题能力是很重要的一项内容,也是小学六年级阶段的教学重点。通过提高小学生的解题能力,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也可以促进学生其他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因此,广大数学教师一定要重视小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解题能力  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尤其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更要注意培养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也就是说要引导学生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人类的社会实践产生了数学,并且促进了数学的发展。而数学又服务于社会,成为人们认识世界、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数学将成为21世纪每一个合格社会成员的素养、知识和技能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把“解决问题”的内容分散到各个知识点和练习中,寓问题于生活。“标准”把解决问题的能力确定为四大目标之一,足以体现它在数学中的重要地位。下面结合本人的数学教学实践谈谈我的一些体会。
期刊
均值不等式是《不等式》一章重要内容之一,是求函数最值的一个重要工具,也是高考常考的一个重要知识点。要求能熟练地运用均值不等式求解一些函数的最值问题。  一、几个重要的均值不等式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期刊
内容摘要:在聋校数学课堂教学中,课堂教学成败与否,课堂效率的高低,不仅依赖于教师的学识水平、语言表达能力、评价艺术等,更重要的在于教师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有效的数学课堂提问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维的动力;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是信息输出与反馈的桥梁;是沟通师生思想认识和产生情感共鸣的纽带。  关键词:巧妙设问 数学课堂 趣味性  在聋校数学课堂教学中,几乎每堂课都离不开提问。恰当的课
【摘 要】本文从四个方面来谈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一是加强课前阅读指导,培养自学能力;二是引导学生从练习操作中求结果;三是引导学生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四是及时引导学生总结思考方法,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关键词】数学教学 自学能力  我们都知道,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只满足于学生“学会”,还应当让学生独立地分析、思考,逐渐教会学生“会学”,其关键就要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下面,我就谈
摘要:数学学困生的转化是中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数学学习困难学生产生有其形成的原因和心理特征。笔者提出对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例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拥有成功的体验,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和养成自主学习习惯,营造和谐的家庭教育氛围,建议成立家长学校等,让教育与学生共同成长。  关键词:新课改 数学学困生 成因 转化策略 家长学校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新课改的深
摘 要:兴趣是个体学习的动力,它既能激发起学生的探究兴趣,更能使学生在探究中丰富思维,培养创新能力。所以,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采用趣味性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趣味中激发潜能,从而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 趣味性 教学  心理学认为,求知欲与学习兴趣是个体内在的学习动机。学生如果能在趣味中学习,就会积极主动地思考和学习。学生进入小学后数学成绩两极分化情况严重,究其原因
在较长一段时期中,“问题解决”成为我国数学教育界的重要议题,现在把议题转移到开放题上来,可以认为是“问题解决”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本文拟对开放题的含义以及怎样在中学数学教科书中引入开放题的问题作初步探讨。  一、什么是开放题  在对开放题的讨论中,对于什么是开放题,大家的意见尚不一致,因而有必要对开放题的含义作一个规定。此外,有的同仁把某些探索性问题也归入开放题,虽然对探索题的研究具有公认的意义,但
期刊
随着计算机的日益普及,多媒体辅助教学已成为现代化教育中的一种有效手段。多媒体教学直观、多变、省时的优势,可激发学习兴趣,加大课堂容量,有利于教师控制上课进程,非常适合小学阶段数学的教学.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已被广泛应用到学科教学中去。在数学教学中运用现代媒体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不太容易理解的抽象问题,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在课堂教学中,从而大大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对教师教学方式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