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是语文教学最为重要的目标,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教师要植根文本,丰富学生对语言的体验,指导学生积累语言,并在实践中积极运用,真正提高其素养。
关键词:语文教学;语言能力;文本;体验
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也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组成部分。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体验感受语言之美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有效途经。
一、感悟——体验语言文字之美
(一)精心设问,自读自悟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处精心设计问题,然后留出充分的时间指导学生紧扣问题运用学习方法和阅读经验对语言文字进行阅读感知,从而理解词句的含义,实现自读自悟。
如在教学《貓》第一自然段,理解“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这一内容时,我抓住问题的关键“猫的性格古怪具体体现在哪?”作为切入点,设计了以下问题,引导学生自读自悟:
1.猫的性格古怪体现在哪?猫的“老实表现在哪些地方?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猫的“贪玩”的?猫的“尽职”又表现在什么地方?分别用不同的符号画出有关词句。
2.朗读标画出的句子,说说这是一只怎么样的猫?把自己的理解和体会写在句子旁边,并与同桌小声交流。
通过设计上述训练过程,学生一边读文一边动笔画句子、写体会、思考问题,进行充分的自读自悟,有效地调动了其学习的主动性,为后面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品析词句,分享体验
在充分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教师要教给学生方法,指导学生由词到句,通过理解字义、联系上下文、设疑、质问等手段,引导学生反复地品味词句,并积极交流对词句的理解,体会,领悟其中表达的情感。
如教学《猫》理解“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这一内容时,在学生充分自读的基础上,我设计了以下的品析词句的内容,引导学生在交流中分享体验:
1.交流:猫又是老实,又是贪玩,又是尽职,那么课文是怎么把这些不同的特点联起来的呢?(抓住连接词“可是”,引导学生对比朗读,体会猫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的古怪性格。)
2.讨论:其实,小动物就是小动物,猫天生就是白天睡觉,晚上捉老鼠,没事四处乱跑。猫的习以为常的行为怎么在作者的眼里就成了老实、贪玩、尽职的古怪行为呢?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请展开讨论,然后在小组内交流。通过讨论,学生明白这是因为作者爱猫,觉得猫像顽皮可爱的小孩似的,是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上述教学环节的设计,通过指导学生在交流、质疑、讨论中进入情境,反复品味词句,使学生体会到猫的古怪性格,体会到句子中流露的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二、积累——采撷语言文字之实
《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其导向非常明确。因此,在充分感悟文本,体验语言文字之美的基础上,教师要指导学生运用有效的方法进行语言积累,丰富学生的语言,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激发兴趣
激发语言积累兴趣是提高积累效果的首要因素。在教学中,教师一要引导学生认识到语言积累的重要性;二要把感悟语言、朗读品味的环节抓好,在体验中激趣;三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兴趣,真正把让学生自主选择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背诵自己喜欢的文段或句子”。
(二)培养习惯
在激发兴趣的同时,习惯培养至关重要。首先要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自己喜欢的部分背下来”,“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和拓展题“课外阅读文章作者的相关作品”等内容落实。其次,要引导学生把积累方法运用到略读课文中去,主动积累。如摘录体会深刻的句子、运用修辞方法描写形象生动的句子等。再次,可开展各类的活动,如“每周一抄”(每周阅读一篇课外好文章,并把文章抄写下来,在文章结束处写上阅读的体会和感受,在文段中用符号标画出好词、好句),“每组一测”(利用每单元的测试卷,检查学生的语言积累状况)。通过教师持之以恒的引导和训练,学生的内驱力必能化成一种好的习惯。
(三)指导方法
教学中,教师要教给学生具体的语言积累方法。如:1.摘录。用笔记本分门别类地摘录词句。2.诵读。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进行理解、感悟、鉴赏、记忆。初读课文时,通过朗读感知文字材料,体会语言描述的内容;学习课文时,要以读代讲,引导学生在朗读中理解语言;学习课文后,要引导学生品味、鉴赏语言的音韵、辞采、语法,进而熟读记忆、积累。3.交流。定期交流积累到的语言,通过互相交流
分享,扩展积累。4.拓展。结合课文内容或词句进行拓展积累。如教学完《青海湖,梦幻般的湖》一文时,可引导学生积累描写自然景物词语和句子。在理解“瞬间”一词后,可让学生写出四个表示时间短暂的词语(刹那、转眼间、霎时、顷刻)。当学生掌握并熟习这些方法后,积累就会事半功倍。
(四)拓宽渠道
语言的积累不能局限于课堂,还要帮助学生拓宽积累语言的渠道,使学生能够广泛地进行积累。首先,充分利用好校园的文化资源:(1)引导学生关注教室、走廊过道悬挂的古诗词、格言、警句等,感受美的语言的存在,在耳濡目染中积累。(2)根据学生的兴趣,有目的有计划地定期向学生推介好书,好文章,让学生在图书馆、班级图书角里有选择地进行阅读,在阅读课外书中积累。(3)利用好班级的板报栏,定期从报章、杂志中剪辑出好的文章供学生进行阅读积累。黑板报还可开设“词语集粹”栏目,由学生抄写名言警句,精辟句段等,定期进行阅读。
其次,充分发掘生活中的语言材料。如引导学生在观看影视作品时,注重人物精彩的对话;在观看文艺节目时,注意主持传神的语言;漫步大街时,注意看的广告标语;在与人交谈中,注意对方有特色的语言等,引导学生懂得只要留心积累,生活处处有语言。
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不是孤立的过程,三者密不可分。语言的感悟过程包含语言的积累和运用;语言的积累过程则是对感悟内容的深化理解;而语言的运用则是对感悟和积累的升华,进一步促进学生对语言的理解、感悟,激发积累的兴趣。教学中,教师要立足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全面关注学生语言的习得过程,重视感悟、积累和运用,使学生的语文素养获得真正的发展和提高。
(嘉祥县纸坊镇后吕小学 济宁梁山 272400)
关键词:语文教学;语言能力;文本;体验
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也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组成部分。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体验感受语言之美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有效途经。
一、感悟——体验语言文字之美
(一)精心设问,自读自悟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处精心设计问题,然后留出充分的时间指导学生紧扣问题运用学习方法和阅读经验对语言文字进行阅读感知,从而理解词句的含义,实现自读自悟。
如在教学《貓》第一自然段,理解“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这一内容时,我抓住问题的关键“猫的性格古怪具体体现在哪?”作为切入点,设计了以下问题,引导学生自读自悟:
1.猫的性格古怪体现在哪?猫的“老实表现在哪些地方?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猫的“贪玩”的?猫的“尽职”又表现在什么地方?分别用不同的符号画出有关词句。
2.朗读标画出的句子,说说这是一只怎么样的猫?把自己的理解和体会写在句子旁边,并与同桌小声交流。
通过设计上述训练过程,学生一边读文一边动笔画句子、写体会、思考问题,进行充分的自读自悟,有效地调动了其学习的主动性,为后面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品析词句,分享体验
在充分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教师要教给学生方法,指导学生由词到句,通过理解字义、联系上下文、设疑、质问等手段,引导学生反复地品味词句,并积极交流对词句的理解,体会,领悟其中表达的情感。
如教学《猫》理解“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这一内容时,在学生充分自读的基础上,我设计了以下的品析词句的内容,引导学生在交流中分享体验:
1.交流:猫又是老实,又是贪玩,又是尽职,那么课文是怎么把这些不同的特点联起来的呢?(抓住连接词“可是”,引导学生对比朗读,体会猫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的古怪性格。)
2.讨论:其实,小动物就是小动物,猫天生就是白天睡觉,晚上捉老鼠,没事四处乱跑。猫的习以为常的行为怎么在作者的眼里就成了老实、贪玩、尽职的古怪行为呢?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请展开讨论,然后在小组内交流。通过讨论,学生明白这是因为作者爱猫,觉得猫像顽皮可爱的小孩似的,是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上述教学环节的设计,通过指导学生在交流、质疑、讨论中进入情境,反复品味词句,使学生体会到猫的古怪性格,体会到句子中流露的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二、积累——采撷语言文字之实
《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其导向非常明确。因此,在充分感悟文本,体验语言文字之美的基础上,教师要指导学生运用有效的方法进行语言积累,丰富学生的语言,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激发兴趣
激发语言积累兴趣是提高积累效果的首要因素。在教学中,教师一要引导学生认识到语言积累的重要性;二要把感悟语言、朗读品味的环节抓好,在体验中激趣;三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兴趣,真正把让学生自主选择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背诵自己喜欢的文段或句子”。
(二)培养习惯
在激发兴趣的同时,习惯培养至关重要。首先要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自己喜欢的部分背下来”,“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和拓展题“课外阅读文章作者的相关作品”等内容落实。其次,要引导学生把积累方法运用到略读课文中去,主动积累。如摘录体会深刻的句子、运用修辞方法描写形象生动的句子等。再次,可开展各类的活动,如“每周一抄”(每周阅读一篇课外好文章,并把文章抄写下来,在文章结束处写上阅读的体会和感受,在文段中用符号标画出好词、好句),“每组一测”(利用每单元的测试卷,检查学生的语言积累状况)。通过教师持之以恒的引导和训练,学生的内驱力必能化成一种好的习惯。
(三)指导方法
教学中,教师要教给学生具体的语言积累方法。如:1.摘录。用笔记本分门别类地摘录词句。2.诵读。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进行理解、感悟、鉴赏、记忆。初读课文时,通过朗读感知文字材料,体会语言描述的内容;学习课文时,要以读代讲,引导学生在朗读中理解语言;学习课文后,要引导学生品味、鉴赏语言的音韵、辞采、语法,进而熟读记忆、积累。3.交流。定期交流积累到的语言,通过互相交流
分享,扩展积累。4.拓展。结合课文内容或词句进行拓展积累。如教学完《青海湖,梦幻般的湖》一文时,可引导学生积累描写自然景物词语和句子。在理解“瞬间”一词后,可让学生写出四个表示时间短暂的词语(刹那、转眼间、霎时、顷刻)。当学生掌握并熟习这些方法后,积累就会事半功倍。
(四)拓宽渠道
语言的积累不能局限于课堂,还要帮助学生拓宽积累语言的渠道,使学生能够广泛地进行积累。首先,充分利用好校园的文化资源:(1)引导学生关注教室、走廊过道悬挂的古诗词、格言、警句等,感受美的语言的存在,在耳濡目染中积累。(2)根据学生的兴趣,有目的有计划地定期向学生推介好书,好文章,让学生在图书馆、班级图书角里有选择地进行阅读,在阅读课外书中积累。(3)利用好班级的板报栏,定期从报章、杂志中剪辑出好的文章供学生进行阅读积累。黑板报还可开设“词语集粹”栏目,由学生抄写名言警句,精辟句段等,定期进行阅读。
其次,充分发掘生活中的语言材料。如引导学生在观看影视作品时,注重人物精彩的对话;在观看文艺节目时,注意主持传神的语言;漫步大街时,注意看的广告标语;在与人交谈中,注意对方有特色的语言等,引导学生懂得只要留心积累,生活处处有语言。
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不是孤立的过程,三者密不可分。语言的感悟过程包含语言的积累和运用;语言的积累过程则是对感悟内容的深化理解;而语言的运用则是对感悟和积累的升华,进一步促进学生对语言的理解、感悟,激发积累的兴趣。教学中,教师要立足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全面关注学生语言的习得过程,重视感悟、积累和运用,使学生的语文素养获得真正的发展和提高。
(嘉祥县纸坊镇后吕小学 济宁梁山 27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