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zhidan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信息技术的发展,新的教学改革模式不断涌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中学地理教学中被适时引入,在化解课堂难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具有很大作用。教学模式无论怎么改革,其核心是不变的,那就是以学生为本,以学习为中心,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关键词】翻转课堂  教学模式  地理教学  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9-0177-02
  1.引言
  如何上好每一堂课?这大概是每个有责任心的教师毕生都在回答的问题吧。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有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涌现,从最初的无所适从(甚至有所抵制)到最终的运用自如,相信很多教师都经历过。但是,无论用什么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他们的最终目的都是一致的,那就是如何向课堂45分鐘要效益,真正实现高效课堂。
  在多年的地理教学中,笔者一直在探索如何将地理课教学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探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程度,在改革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效果上做了坚持不懈的努力和探讨。现将自己在翻转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中的一些探索和思考,作一阐述,以便和大家讨论交流。
  2.翻转课堂引领课教学探索与实践
  以湘教版地理八上《季风气候显著》翻转课堂引领课教学案例为例。
  2.1课前微视频——突破难点(教师预设)
  《季风气候显著》一节内容复杂抽象,不少教师一不小心,就会把本课上成一节高中地理课,重视理论和原理的分析和理解。虽然《季风气候显著》这一节课非常具有难度,但笔者却通过制作微视频,巧妙化解了“季风与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的关系”这一难点。建构主义强调,教学不能无视学生先前的经验,另起炉灶,而要把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从原有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微视频中结合生活常识,从孩子的日常生活体验出发,依托建构主义理论,联系已学知识,把复杂抽象内容转变为可体验、可发现的知识经验,并引导学生运用发现所得去解决问题,初步显示了“翻转课堂”的威力。
  2.2 课前汇报——甄别难点(学生发现)
  课前汇报关于“季风”3个问题:①你都学到了什么?②你是怎么学的?③你还有什么疑惑?通过学生回答者3个问题,知识点的难易就显现出来,简单问题无需重复解释,这就节省了大量时间来来突破难点。假如没有课前汇报环节,教师可能不敢放手,对每个知识点都按部就班的的讲很长时间。接下来针对学生提出的疑惑,通过小组讨论交流,问题基本都能解决,难以解决的问题,教师来点拨。
  2.3 课前检测——查漏补缺
  通过自测,使学生掌握本节知识常见考法和基本题型,并且是对以上环节的查漏补缺。做完,教师立即出示答案,学生用红笔订正错题,小组内相互请教,交流,并有专人记录错题。再一次分组汇报本组出现的错题,分析错因。使全班同学的知识进一步得到升华。教师即时点评,点拨,规范答题语言。
  2.4 课后当堂测验——巩固提升
  紧承前一环节,本环节试题适当提高一点难度,因为课堂接近尾声,学生知识熟练程度和做题速度都有所提高。教师出示答案后,针对错题再一次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进行交流、汇报,教师适时点拨,给予规范完善。
  通过一学期的实践证明,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重视课前预习,重视学生活动,重视当堂训练。每节课教师都要提前精心制作微课和导学案,提前一天发给学生预习。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实课堂中学生都积极主动,思维活跃,真正收获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成果,实现了高效课堂。
  3.结束语
  每一次教改,都是当时最高效课堂之精华,后者必然取代前者成为经典。笔者认为无论怎么改,教学改革的核心是不变的,那就是以学生为本,以学习为中心,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在地理课教学中,通过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取得了超出预期的效果。很多学生养成了积极主动预习课程的习惯,对地理越来越感兴趣了,享受着“征服”一个个难题的快乐,在自主学习的道路上渐入佳境。
  作者简介:
  陈晓芬(1978-),女,青岛大学附属中学,从事地理教育教学研究。
其他文献
【摘要】在與班主任工作相关的各种活动中,主题班会是其中最重要的形式之一。主题班会是以班集体为单位组织的学生活动,是教育学生和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形式,是对学生集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最有效的形式。  【关键词】主题班会 班主任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9-0193-01  一、主题班会课有利于学生劳逸结合  从实践操作的层面上看,班主任
期刊
【摘要】对大学生活和学习的不适应,影响着大学生的成长。为让大学生能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健康成长,本文依据“生活分析的心理咨询法(SLAC)”,构建了符合本院实情的学生第二课堂体系,重点研究生活分析心理咨询法在本科学生学业辅导中的应用,现已初步得到良好的反馈。  【关键词】生活分析心理咨询 大学生 第二课堂 学业辅导  【基金项目】中山大学辅导员工作室建设项目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
期刊
【摘要】随着当前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教育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新课程改革政策应运而生。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的教学方式也应当作出科学化的变革,这样才能使得高中物理的教学符合目前教育时代的基本要求。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应当采用情景教学的方式,因为其能够有效的将教师与学生引入到相应的知识情景中,从而切实的激发高中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学习兴趣。因此本文将会展开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情景教学
期刊
【摘要】对话视域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更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培育,以此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保障数学课堂的丰富性和启发性,最终目的是使数学知识在探索中一步一步展开,使灌输式的数学课堂得到根本性的改变。本文结合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对对话视域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秩序的重构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探索,以进一步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的魅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秩序 对话视域 重构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我们探索“自主探究式”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并开展实践研究,就是为了让学生在“活動”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创新。真正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规律让学生自主发现,方法让学生自主寻找,思路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它让课堂教学成为教与学的多向交流过程,使学生会交流、会质疑、会借鉴、会合作,从而把课堂真正还给了学生。  【关键词】自主探究式 教学模式
期刊
【摘要】本研究以陕西省汉中市幼儿园教师为研究对象,对各层级幼儿园教师发放问卷,回收有效问卷424份。研究采取OTP模式,即整合幼儿园教师个人层面、幼儿园工作层面和幼儿园组织发展层面三方对幼儿园教师培训内容的需求和意见,并提出关于幼儿园教师培训的改进策略和建议。  【关键词】培训需求 培训内容 幼儿园教师 OTP模式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
期刊
【摘要】互联网技术为我们开启信息化的大门,人们在信息化的环境下借助信息技术在宽松的学习环境中以轻松的心态展开学习。运用有效性与趣味性的学习方法和学习途径,给高中生减压。本文立足于信息化学习新环境的分析,指出信息化环境对高中生学习的有效转变作用。希望能为信息化环境下高中生学习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探究有所帮助。  【关键词】信息化环境 高中生 学习方式 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传统的航标一标一卡档案由Word文档或Excel工作表进行记录,上千个航标需要建立上千个这样的文档或工作表,管理工作量巨大、数据统计和利用困难。而通过挖掘Excel中的功能,大量的减少工作表数量,降低了航标一标一卡的管理难度,方便了航标数据的统计和利用。  【关键词】航标一标一卡档案 Excel 工作表  【中图分类号】U6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
期刊
【摘要】中职学校承担着为我国培养应用实践型技术人才的重要任务,化学作为中职生必须要掌握的一门基础而重要的学科,其重要性不可小觑。因此,我们一线中职化学教师需要多措并举,研究出更多行之有效的策略来不断的提高中职化学教学的质量。鉴于此,本文理论联系实际,综合文献资料、理论分析、案例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就如何有效的提高中职化学的教学质量给出了几点参考策略。  【关键词】中职化学 教学质量 多措并举 有效
期刊
【摘要】本文从高一学生学习化学的感受及现状的分析,谈学生不适应高中化学学习且难适应、适应期加长的原因;初高中化学教学目标及目的的差别;初高中化学学习方法及差别这几个方面对高一化学教学、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初高中 化学教学 衔接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9-0169-01  一、高一学生学习化学的感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