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论述高校推进信息化與工业化融合的策略,认为高校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中应成为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互相结合与共同发展的高新科技研究开发场所、培养信息化和工业化人才的基地、推进信息化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载体、凝聚信息化发展资源和工业化资源的中心,提出高校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策略:通过全方位的研究工作,促进学术水平的提高;完善人才培养制度体系;加强对传统专业的改造工作,积极开展高新技术与相关交叉学科建设;完善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研学机制。
【关键词】高校 信息化 工业化 融合 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1C-0114-02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信息化浪潮风靡全球,推动了世界的工业化、全球化、民主化、城市化的进程。信息化和工业化产生的互动作用,是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提出以信息化推动工业的发展,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度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党中央指出信息化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指出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是一种支持生产力的升级模式,对国家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高校作为服务社会生产活动的科研活动机构,应响应国家的政策号召,以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作为活动方向,以达到为社会生产活动服务之目的。
一、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理念
信息技术推动的信息产业发展,具有影响力强、渗透性强和应用性广泛等特征。这决定了信息化的进程与传统的产业部门并没有任何冲突。信息化的发展,是对传统产业部门进行深度改造的过程,更是以传统产业部门为平台不断发展的过程。信息化和工业化只有相互结合与彼此渗透,才能实现共同发展,促进现代化的发展。在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上,党中央提出借助信息化来实现工业化的进程,使“后发”优势有效发挥出来,努力实现社会生产力获得跨越发展。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党中央指出以工业化来推动信息化进程,借助信息化来推动工业化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信息化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提出以现代产业体系的发展为立足点,力求工业化和信息化互相融合,推动工业由小到强的逐步发展。这些观点证明党中央在信息化发展方针上,把“带动”与“促进”转变为“融合”,这也是支持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进一步升级。由此可见,信息化和工业化的互相结合,是党中央对大力开展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入思考,也是根据我国信息化建设与工业化进程的状况做出的思考。所以,以信息化推动工业化,以工业化推动信息化,实现信息化和工业化的互相结合,能对我国信息化和工业化运转的规律有本质性的把握。“融合”的出现,是对我国工业化和信息化互为发展逻辑的高度总结和概括,强调了两者互相依存的关系。
根据党中央的理念,信息化与工业化互相融合是一个多维度和多因素的系统化工程,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层面内容,是在信息产业化和产业信息化的过程中,通过积极开展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大力培育与发展信息产业市场,降低信息服务和信息产品消耗的成本,为全面推广和应用信息化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大力普及信息化在社会各行各业的应用,如在教育文化、电子政务、社区网络、电子商务方面的应用。国家采用信息化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能提高传统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为企业、政府、个人积极吸收和利用知识和创新知识奠定基础。第二层面内容,培育人力资本和发展人才。知识创造取决于培育人力资本,这是因为知识的天然载体是人力资源。第三层面内容,就是通过知识合作与知识分工培育创新文化。信息是借助文化基础而展开的,处理信息本质上就是对已有知识的符号加工与操作的过程。当知识分工变得精细化,就应该对分工做有机的协调。
根据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内涵,高校具有培育人才和人力资源以及创新文化的优势,对于加快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进程、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高校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中发挥的作用
高校由于拥有许多优势和基础性条件,应承担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与共同发展的责任,积极投入信息化与工业化发展的浪潮之中,实现信息化和工业化的协调与发展。为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高校应发挥如下作用:
(一)成为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互相结合与共同发展的高新科技研究开发场所。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的第一层面,就是积极开展高新技术的研发活动和渗透活动。高校尤其是研究型大学是提供科研成果的主要基地。高校应在电子、机械、化工等生产领域中积极应用推广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计算机辅助系统、柔性生产制造系统等生产控制类型的技术,推动制造、设计、测试等生产流程的一体化和信息化。高校拥有改造信息化的先进技术储备和先进设备,能够担任前期工业应用的实验和研制工作。应针对工作生产过程与工业研发设计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积极开展技术攻关,并且提出富有成效和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成为信息化发展与推动工业化进程的高新技术研发基地。
(二)成为培养信息化和工业化人才的基地。信息化和工业化互相融合的第二个方向,就是积极开发人力资源。在经济社会活动中,最活跃、最积极、最能动的因素就是人才。所以,培养能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进程的、富有创新思维精神和勇于开拓精神的人才队伍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高校通过教育普及,能把学习者的文化素养提高。在教育深化的过程中,能培养学习者的创新精神。高等教育处在教育体系的最高阶段,应积极发挥培养综合性人才和创新型人才的主导性作用。如高校应积极深化教育改革与教育改革,根据工业化需要和信息化需要,培养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雄厚的理论基础,富有创造精神、创新能力、创业能力的人才,为信息化发展与工业化进程补充强大的智力支持。除此之外,高校也可以通过人才培训、委托培养等方式,为高校信息化发展与工业化进程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同时,高校还可以采用人才培养、委托培养等方式,借助网络大学、远程教育等网络信息技术手段,再次教育现有信息领域和工业的从业人员,丰富从业人员的知识储备,开阔认知视野,适应信息化时代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需要。 (三)成为推进信息化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载体。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发展,应加大高新科学技术研发的力度,推动信息技术朝着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发展,积极繁衍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培育刺激新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力求把工业经济做“长”和拉“宽”,这对从事创新研究的产业化提出高要求。因此,高校应充分利用自身具有的人才、资源、技术等方面优势,实现自主创新,加快工业从生产型制造发展为信息与网络为基础的服务制造业。
(四)成为凝聚信息化发展资源和工业化资源的中心。由于信息资源具备增效方面的功能,当信息资源与其他资源互相结合之后,可以把价值转移到新培植资源方向上。高校图书馆有着丰富的藏书量,拥有理、文、医、外语、体育、法律、艺术等齐全的学科文献,具有鲜明的实用性、专业性、完备性、特色型等特点,也应该成为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互相融合的基地和创新中心。
三、高校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策略分析
(一)通过全方位的研究工作,促进学术水平的提高。高校应积极开展基础学科的理论研究,以创新为立足点,为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奠定基础。如设立专项基础研究基金,重点扶持一些创新性和基础性研究项目。也可以借助教育部和地方政府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门,积极开展高水平基础研究。还可以根据国家重大项目和战略项目的需求,以飞机、船舶、汽车等行业为依托,积极开展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应用研究,建立行业技术为引导的研发基地,建立结构完整优化的科研建设基地体系。
(二)完善人才培養制度体系。根据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需要,构建整体优化且具有创新性质的人才培养制度体系。首先,在课堂教学方面,鼓励学生参加生产实践活动和科研活动,推广追求创新和培养能力为核心的考试方式,完善院校专家督导、学生评价、教师上岗培训、教学信息有效反馈等评价主体一体化的监控教学质量体系。其次,在学籍管理方面,强调个性化培养方式,如学生在入学一年之后,可以申请修读双学位、申请转专业、修读双专业,通过一系列措施制定符合学生个性特征的、以复合型人才为宗旨的学籍管理制度。在教学管理上,推行管理制度的系统化与学分规范化,逐渐建立内容翔实的实践育人体系。在课程体系设计上,开设大量的选修课程,完善基础类课程,建立动态调整的专业目录体系,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在教育形式方面,发展远程教育和职业教育,鼓励研究机构和企业,与高校联合培养高科技人才,增强高校的知识溢出效能。在积极开展创新思维训练过程中,启迪研究生深入认识和思考创新制度,积极探索社会实践项目化、课程化、有效化的具体策略。
(三)加强对传统专业的改造工作,积极开展高新技术与相关交叉学科建设。以高新技术作为新型学科与综合性学科刺激新型产业发展的依靠点和生产点,如国家重点高校把材料学、信息、生命等学科领域作为发展的重任,打破传统的专业壁垒,建设多学科互相交叉和高水平的科研研究基地,积极探索以创新为龙头、以重点学科为依靠、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的学术科研组织队伍,促进多门学科的融合、交叉发展和集成发展。
(四)完善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研学机制。产、学、研这一条有机链的形式,是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动力。目前,高校面临的重要任务,就是把潜在的生产力—— 科技朝着现实的社会生产力转化,也就是努力实现科研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社会效益化、经济效益化。由于科研成果具有实用性、成熟性、配套性、技术可行性等特征,推广应用也就比较顺利。因此,高校科研活动应与市场需要相结合,避免由于闭门造车所产生的研究无效。根据信息化与工业化这“两化”融合之需要,高校应向一些与新兴产业体系、循环经济、产业结构调整有实际意义的领域或者方向进行调整,研发一批能促进社会发展的环保技术、生态技术、信息技术。学校部门也应改革科研人员的绩效考核机制,转变轻专利、重论文的现象,建立完善的科研绩效考核机制,达到科研活动为社会服务之目的。
【参考文献】
[1]方维慰.论世界产业布局的新动向[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6(3)
[2]王人辉.模块化与信息产业集聚的内在联系[J].经济师,2006(3)
(责编 苏 洋)
【关键词】高校 信息化 工业化 融合 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1C-0114-02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信息化浪潮风靡全球,推动了世界的工业化、全球化、民主化、城市化的进程。信息化和工业化产生的互动作用,是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提出以信息化推动工业的发展,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度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党中央指出信息化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指出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是一种支持生产力的升级模式,对国家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高校作为服务社会生产活动的科研活动机构,应响应国家的政策号召,以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作为活动方向,以达到为社会生产活动服务之目的。
一、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理念
信息技术推动的信息产业发展,具有影响力强、渗透性强和应用性广泛等特征。这决定了信息化的进程与传统的产业部门并没有任何冲突。信息化的发展,是对传统产业部门进行深度改造的过程,更是以传统产业部门为平台不断发展的过程。信息化和工业化只有相互结合与彼此渗透,才能实现共同发展,促进现代化的发展。在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上,党中央提出借助信息化来实现工业化的进程,使“后发”优势有效发挥出来,努力实现社会生产力获得跨越发展。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党中央指出以工业化来推动信息化进程,借助信息化来推动工业化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信息化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提出以现代产业体系的发展为立足点,力求工业化和信息化互相融合,推动工业由小到强的逐步发展。这些观点证明党中央在信息化发展方针上,把“带动”与“促进”转变为“融合”,这也是支持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进一步升级。由此可见,信息化和工业化的互相结合,是党中央对大力开展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入思考,也是根据我国信息化建设与工业化进程的状况做出的思考。所以,以信息化推动工业化,以工业化推动信息化,实现信息化和工业化的互相结合,能对我国信息化和工业化运转的规律有本质性的把握。“融合”的出现,是对我国工业化和信息化互为发展逻辑的高度总结和概括,强调了两者互相依存的关系。
根据党中央的理念,信息化与工业化互相融合是一个多维度和多因素的系统化工程,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层面内容,是在信息产业化和产业信息化的过程中,通过积极开展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大力培育与发展信息产业市场,降低信息服务和信息产品消耗的成本,为全面推广和应用信息化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大力普及信息化在社会各行各业的应用,如在教育文化、电子政务、社区网络、电子商务方面的应用。国家采用信息化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能提高传统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为企业、政府、个人积极吸收和利用知识和创新知识奠定基础。第二层面内容,培育人力资本和发展人才。知识创造取决于培育人力资本,这是因为知识的天然载体是人力资源。第三层面内容,就是通过知识合作与知识分工培育创新文化。信息是借助文化基础而展开的,处理信息本质上就是对已有知识的符号加工与操作的过程。当知识分工变得精细化,就应该对分工做有机的协调。
根据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内涵,高校具有培育人才和人力资源以及创新文化的优势,对于加快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进程、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高校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中发挥的作用
高校由于拥有许多优势和基础性条件,应承担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与共同发展的责任,积极投入信息化与工业化发展的浪潮之中,实现信息化和工业化的协调与发展。为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高校应发挥如下作用:
(一)成为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互相结合与共同发展的高新科技研究开发场所。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的第一层面,就是积极开展高新技术的研发活动和渗透活动。高校尤其是研究型大学是提供科研成果的主要基地。高校应在电子、机械、化工等生产领域中积极应用推广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计算机辅助系统、柔性生产制造系统等生产控制类型的技术,推动制造、设计、测试等生产流程的一体化和信息化。高校拥有改造信息化的先进技术储备和先进设备,能够担任前期工业应用的实验和研制工作。应针对工作生产过程与工业研发设计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积极开展技术攻关,并且提出富有成效和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成为信息化发展与推动工业化进程的高新技术研发基地。
(二)成为培养信息化和工业化人才的基地。信息化和工业化互相融合的第二个方向,就是积极开发人力资源。在经济社会活动中,最活跃、最积极、最能动的因素就是人才。所以,培养能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进程的、富有创新思维精神和勇于开拓精神的人才队伍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高校通过教育普及,能把学习者的文化素养提高。在教育深化的过程中,能培养学习者的创新精神。高等教育处在教育体系的最高阶段,应积极发挥培养综合性人才和创新型人才的主导性作用。如高校应积极深化教育改革与教育改革,根据工业化需要和信息化需要,培养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雄厚的理论基础,富有创造精神、创新能力、创业能力的人才,为信息化发展与工业化进程补充强大的智力支持。除此之外,高校也可以通过人才培训、委托培养等方式,为高校信息化发展与工业化进程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同时,高校还可以采用人才培养、委托培养等方式,借助网络大学、远程教育等网络信息技术手段,再次教育现有信息领域和工业的从业人员,丰富从业人员的知识储备,开阔认知视野,适应信息化时代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需要。 (三)成为推进信息化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载体。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发展,应加大高新科学技术研发的力度,推动信息技术朝着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发展,积极繁衍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培育刺激新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力求把工业经济做“长”和拉“宽”,这对从事创新研究的产业化提出高要求。因此,高校应充分利用自身具有的人才、资源、技术等方面优势,实现自主创新,加快工业从生产型制造发展为信息与网络为基础的服务制造业。
(四)成为凝聚信息化发展资源和工业化资源的中心。由于信息资源具备增效方面的功能,当信息资源与其他资源互相结合之后,可以把价值转移到新培植资源方向上。高校图书馆有着丰富的藏书量,拥有理、文、医、外语、体育、法律、艺术等齐全的学科文献,具有鲜明的实用性、专业性、完备性、特色型等特点,也应该成为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互相融合的基地和创新中心。
三、高校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策略分析
(一)通过全方位的研究工作,促进学术水平的提高。高校应积极开展基础学科的理论研究,以创新为立足点,为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奠定基础。如设立专项基础研究基金,重点扶持一些创新性和基础性研究项目。也可以借助教育部和地方政府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门,积极开展高水平基础研究。还可以根据国家重大项目和战略项目的需求,以飞机、船舶、汽车等行业为依托,积极开展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应用研究,建立行业技术为引导的研发基地,建立结构完整优化的科研建设基地体系。
(二)完善人才培養制度体系。根据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需要,构建整体优化且具有创新性质的人才培养制度体系。首先,在课堂教学方面,鼓励学生参加生产实践活动和科研活动,推广追求创新和培养能力为核心的考试方式,完善院校专家督导、学生评价、教师上岗培训、教学信息有效反馈等评价主体一体化的监控教学质量体系。其次,在学籍管理方面,强调个性化培养方式,如学生在入学一年之后,可以申请修读双学位、申请转专业、修读双专业,通过一系列措施制定符合学生个性特征的、以复合型人才为宗旨的学籍管理制度。在教学管理上,推行管理制度的系统化与学分规范化,逐渐建立内容翔实的实践育人体系。在课程体系设计上,开设大量的选修课程,完善基础类课程,建立动态调整的专业目录体系,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在教育形式方面,发展远程教育和职业教育,鼓励研究机构和企业,与高校联合培养高科技人才,增强高校的知识溢出效能。在积极开展创新思维训练过程中,启迪研究生深入认识和思考创新制度,积极探索社会实践项目化、课程化、有效化的具体策略。
(三)加强对传统专业的改造工作,积极开展高新技术与相关交叉学科建设。以高新技术作为新型学科与综合性学科刺激新型产业发展的依靠点和生产点,如国家重点高校把材料学、信息、生命等学科领域作为发展的重任,打破传统的专业壁垒,建设多学科互相交叉和高水平的科研研究基地,积极探索以创新为龙头、以重点学科为依靠、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的学术科研组织队伍,促进多门学科的融合、交叉发展和集成发展。
(四)完善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研学机制。产、学、研这一条有机链的形式,是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动力。目前,高校面临的重要任务,就是把潜在的生产力—— 科技朝着现实的社会生产力转化,也就是努力实现科研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社会效益化、经济效益化。由于科研成果具有实用性、成熟性、配套性、技术可行性等特征,推广应用也就比较顺利。因此,高校科研活动应与市场需要相结合,避免由于闭门造车所产生的研究无效。根据信息化与工业化这“两化”融合之需要,高校应向一些与新兴产业体系、循环经济、产业结构调整有实际意义的领域或者方向进行调整,研发一批能促进社会发展的环保技术、生态技术、信息技术。学校部门也应改革科研人员的绩效考核机制,转变轻专利、重论文的现象,建立完善的科研绩效考核机制,达到科研活动为社会服务之目的。
【参考文献】
[1]方维慰.论世界产业布局的新动向[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6(3)
[2]王人辉.模块化与信息产业集聚的内在联系[J].经济师,2006(3)
(责编 苏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