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7
物理实验教学是中学物理教学的"瓶颈",破解"瓶颈"的最佳方法是建立有效的物理实验教学模式。为此,通过几年的努力,我们构建了"自主-探究"式物理实验教学模式,突破了这一难题,大幅度的提升了物理实验教学质量,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一、"自主-探究"式物理实验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出: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提供多元化的信息,学生应认识到自己拥有解决问题的自主权,通过独立探究与合作学习等方式,努力使自己成为知识的积极建构者,逐步提高自控能力,学会自主学习。显而易见,建构主义理论对于新课程下的物理实验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物理课程标准》认为:科学探究是一种学习方式,既是学习目标也是学习内容。教学中对学生探究行为的设计是提高探究能力的关键,如要提高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的能力,就要让学生优选实验方法,选择实验器材,分析和控制变量,评价现有的方案。科学探究的行为应渗透在整个物理教学中,学生的自主探究与教师的合理指导相结合,学生在科学探究中需要有自主性。
新课改以来,我们依据建构主义理论和新课程理念,在教学实践中构建了"自主-探究"式物理实验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自主-探究"式物理实验教学模式的流程图
"自主-探究"式物理实验教学模式的流程,如图1。
三、"自主-探究"式物理实验教学模式的内涵
"自主-探究"式物理实验教学模式以促进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根本目的,以自主学习理论、实验探究为基础,在教师的引导下,创设实验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与技能,充当新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通过自主设计实验方案,自己摸索操作方法,自主拟定实验步骤,自行探究实验结论,并通过评价与交流,促进学生知识、能力与态度的和谐发展。这是以自主学习为核心,以实验探究为主线的实验教学模式。
四、"自主-探究"式物理实验教学模式的三维目标
"自主-探究"式物理实验教学模式中的自主,分局部自主、部分自主和完全自主。探究形式为互动探究、局部探究、合作探究、独立探究、定向探究和完整探究。若将实验类型、实验教学模式和实验资源建立三个维度,每个坐标轴上的坐标表示该维度的类型、成分和实验手段,则有如图2所示的"自主-探究"式物理实验教学模式的三维坐标(三维目标)。其中,x代表实验类型,y代表实验教学模式,z代表实验资源。
在三维坐标中引入点A,A表示某个实验教学活动,坐标分别为x,y1,z1,其中y和z坐标可以有多个,在"自主-探究"式模式流程下完成实验。点A是广泛的,可以是一个教学过程,可以是实验中某个环节,也可以是某个单元,应围绕教学目标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来进行。其中课外小实验、科技竞赛、家庭小实验、开放实验室、研究性学习等更能体现自主性和探究性。
五、"自主-探究"式物理实验教学模式的操作要点
1.教师首先要创设实验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设定教学目标和要求。然后,由学生选择实验方案,学生也可独自制定新的实验方案,自主拟定实验步骤,自行选用实验器材,自己摸索操作方法,自行探求实验结论,自己撰写实验研究报告。若有条件,学生实验不再分组,每人独立地完成实验,每个学生都有动手的机会,让学生在实验中获得学习物理的快乐,在实验中学会选择实验器材与摸索实验步骤,学习如何设计实验和改进实验,使学生养成用实验探究物理规律的良好习惯,促进学生从局部自主、部分自主向完全自主过渡。
2.探究包含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七个环节。探究形式有互动探究、局部探究、合作探究、独立探究、定向探究和完整探究等。局部探究是突出实验的某个或某几个要素,作深度探究,教师可根据教学的具体要求灵活使用。定向探究是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完成实验的,是实验探究的初级阶段。独立探究是定向探究的延伸和发展,教师的作用逐步减小,学生的独立性越来越强。从师生的相互作用来看可进行互动探究与合作探究。
3.在"自主-探究"式物理實验教学模式下,教师的指导作用尤为重要。强调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注重探究的过程与亲身实践。这样,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自主性之间就构成了一对矛盾:学生要有自主性,教师就不宜过多指导,但教师不指导,有时实验探究很难进行下去。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是-具体分析和规划实验的过程目标。对于具体的实验而言,学生应该在哪个要素上下功夫,或说该实验的主要能力目标是哪个要素,对此教师要胸中有数,而且要进行规划。属于让学生独立探究的要素,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独立去完成;对于不属于本课题的过程目标,教师可以大胆指导,让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师事先设计需要强化的要素上。不同的实验分别突出了不同的要素,学生得到的是-探究的本质和能力。"自主-探究"式实验教学模式不是永远不变的,它有变式,在实验教学中能体现自主性和探究性就符合这个模式。
六、"自主-探究"式物理实验教学模式的特点
"自主-探究"式物理实验教学模式有四大特点:一是强调问题、任务驱动下学生的积极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二是突出了学生的自主性,淡化实验过程中学生过分依赖教师的指导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与合作精神。三是给学生提供了主动探求知识的愉悦氛围,不再是一味听教师讲、看教师做实验,让学生在成功设计和实验操作的愉悦情绪下,潜力得到发挥,能力得以提升,思维更加活跃。在对未知领域的探究过程中,通过自己的实验操作、分析并得出规律和结论,由此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积极地去思考探索,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四是突出了学生的探究性,强化探究要素,促使学生形成对实验的持久兴趣,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2013.5.
附:联系电话18975587511
联系地址:湖南省安仁县城关镇安仁县教育局教研室
物理实验教学是中学物理教学的"瓶颈",破解"瓶颈"的最佳方法是建立有效的物理实验教学模式。为此,通过几年的努力,我们构建了"自主-探究"式物理实验教学模式,突破了这一难题,大幅度的提升了物理实验教学质量,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一、"自主-探究"式物理实验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出: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提供多元化的信息,学生应认识到自己拥有解决问题的自主权,通过独立探究与合作学习等方式,努力使自己成为知识的积极建构者,逐步提高自控能力,学会自主学习。显而易见,建构主义理论对于新课程下的物理实验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物理课程标准》认为:科学探究是一种学习方式,既是学习目标也是学习内容。教学中对学生探究行为的设计是提高探究能力的关键,如要提高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的能力,就要让学生优选实验方法,选择实验器材,分析和控制变量,评价现有的方案。科学探究的行为应渗透在整个物理教学中,学生的自主探究与教师的合理指导相结合,学生在科学探究中需要有自主性。
新课改以来,我们依据建构主义理论和新课程理念,在教学实践中构建了"自主-探究"式物理实验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自主-探究"式物理实验教学模式的流程图
"自主-探究"式物理实验教学模式的流程,如图1。
三、"自主-探究"式物理实验教学模式的内涵
"自主-探究"式物理实验教学模式以促进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根本目的,以自主学习理论、实验探究为基础,在教师的引导下,创设实验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与技能,充当新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通过自主设计实验方案,自己摸索操作方法,自主拟定实验步骤,自行探究实验结论,并通过评价与交流,促进学生知识、能力与态度的和谐发展。这是以自主学习为核心,以实验探究为主线的实验教学模式。
四、"自主-探究"式物理实验教学模式的三维目标
"自主-探究"式物理实验教学模式中的自主,分局部自主、部分自主和完全自主。探究形式为互动探究、局部探究、合作探究、独立探究、定向探究和完整探究。若将实验类型、实验教学模式和实验资源建立三个维度,每个坐标轴上的坐标表示该维度的类型、成分和实验手段,则有如图2所示的"自主-探究"式物理实验教学模式的三维坐标(三维目标)。其中,x代表实验类型,y代表实验教学模式,z代表实验资源。
在三维坐标中引入点A,A表示某个实验教学活动,坐标分别为x,y1,z1,其中y和z坐标可以有多个,在"自主-探究"式模式流程下完成实验。点A是广泛的,可以是一个教学过程,可以是实验中某个环节,也可以是某个单元,应围绕教学目标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来进行。其中课外小实验、科技竞赛、家庭小实验、开放实验室、研究性学习等更能体现自主性和探究性。
五、"自主-探究"式物理实验教学模式的操作要点
1.教师首先要创设实验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设定教学目标和要求。然后,由学生选择实验方案,学生也可独自制定新的实验方案,自主拟定实验步骤,自行选用实验器材,自己摸索操作方法,自行探求实验结论,自己撰写实验研究报告。若有条件,学生实验不再分组,每人独立地完成实验,每个学生都有动手的机会,让学生在实验中获得学习物理的快乐,在实验中学会选择实验器材与摸索实验步骤,学习如何设计实验和改进实验,使学生养成用实验探究物理规律的良好习惯,促进学生从局部自主、部分自主向完全自主过渡。
2.探究包含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七个环节。探究形式有互动探究、局部探究、合作探究、独立探究、定向探究和完整探究等。局部探究是突出实验的某个或某几个要素,作深度探究,教师可根据教学的具体要求灵活使用。定向探究是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完成实验的,是实验探究的初级阶段。独立探究是定向探究的延伸和发展,教师的作用逐步减小,学生的独立性越来越强。从师生的相互作用来看可进行互动探究与合作探究。
3.在"自主-探究"式物理實验教学模式下,教师的指导作用尤为重要。强调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注重探究的过程与亲身实践。这样,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自主性之间就构成了一对矛盾:学生要有自主性,教师就不宜过多指导,但教师不指导,有时实验探究很难进行下去。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是-具体分析和规划实验的过程目标。对于具体的实验而言,学生应该在哪个要素上下功夫,或说该实验的主要能力目标是哪个要素,对此教师要胸中有数,而且要进行规划。属于让学生独立探究的要素,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独立去完成;对于不属于本课题的过程目标,教师可以大胆指导,让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师事先设计需要强化的要素上。不同的实验分别突出了不同的要素,学生得到的是-探究的本质和能力。"自主-探究"式实验教学模式不是永远不变的,它有变式,在实验教学中能体现自主性和探究性就符合这个模式。
六、"自主-探究"式物理实验教学模式的特点
"自主-探究"式物理实验教学模式有四大特点:一是强调问题、任务驱动下学生的积极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二是突出了学生的自主性,淡化实验过程中学生过分依赖教师的指导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与合作精神。三是给学生提供了主动探求知识的愉悦氛围,不再是一味听教师讲、看教师做实验,让学生在成功设计和实验操作的愉悦情绪下,潜力得到发挥,能力得以提升,思维更加活跃。在对未知领域的探究过程中,通过自己的实验操作、分析并得出规律和结论,由此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积极地去思考探索,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四是突出了学生的探究性,强化探究要素,促使学生形成对实验的持久兴趣,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2013.5.
附:联系电话18975587511
联系地址:湖南省安仁县城关镇安仁县教育局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