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是目前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被广泛应用,其不仅满足了施工需求,也增强各项建筑施工的综合性能,以下就对这项施工技术的合理运用展开简要的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灌注桩后注浆;合理运用
城市化进程带动我国建筑事业的高速发展,高层建筑的不断涌现,使得建筑工程施工面临更大的挑战,如何保证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重视,这对建筑施工单位提出更严格的要求。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运用加强了建筑的施工质量,但还有些不利因素需要技术人员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进行完善。
1、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概述
现阶段灌注桩后注浆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建筑施工中,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施工条件,在今后的施工使用性能和使用安全上有一定的影响。
1.1后注浆施工技术概述
劈裂注浆与渗透注浆相结合的后注浆技术,在高压浆体的初始压应力作用下,劈裂破坏土体,浆体渗入填充土体空隙,同时对桩侧土进行挤压,固化后提高工程注浆区土体强度。针对于桩底的注浆,首先要密实沉渣区桩端附近土体,形成高强度复合土层,提高端承力,产生“扩底”效应。同理使桩侧产生“扩径”效应,提高桩侧摩阻力,从而减少桩基沉渣和泥皮现象的发生。
1.2后注浆施工技术优势
在施工过程中操作简单,技术难度相对较小,降低了对施工工人的专业要求。不存在打压振动等机械噪音,在城市建设中起到了保护环境的作用。最重要的优势表现在施工质量方面。有施工实践数据显示,无论是针对中粗砂及砾石层的短桩,粉细砂层中长桩,砂层的长桩,桩底采用后注浆技术后,承载力都有大幅度的提高。当桩底越深,采取后注浆施工技术的效果越明显,结合桩侧注浆施工,浆液不会出现回流,大大提高单桩垂直承载力,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效果明显,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3后注浆技术经济优势
首先从经济的角度出发,使用后注浆施工技术可以有效的降低成本投入,同时后注浆施工工艺的运用可以降低建筑企业在环境保护和治理上的成本投入,没有噪音的限制,工地可以延长施工工作时间,加快工期,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2、注浆施工工艺选择
根据施工数据的分析,如何选择桩底后注浆还是桩测后注浆取决于建筑地区的土质标准。如中粗砂及砾石层,当短桩到达10米左右时,采用桩底注浆施工工艺提高承载力;40-60米的中长桩,则需要采用桩侧后注浆工艺,可以最大程度的保证承载力,从而提高建筑质量延长使用寿命增加经济效益。
3、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应用
3.1压浆管的安装和试水
采用锌钢管或黑铁管的压浆管需要点焊在钢筋笼的主筋上并绑扎紧密,确保压浆管能与钢筋笼同时下放,保障各个接口的连接,2根压浆管配备茌每根桩的桩底。对于深度较大的工程桩,需要在桩侧的上下侧同步安装压浆管,使注浆效果更佳。同时注意在压浆管底部预留30cm伸出钢筋笼,不能使用焊接技术连接压浆管,要采用丝扣连接。在整个操作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施工规范,确保施工质量。试水试验要针对随钢筋笼下放的每节压浆管进行,通过观察水柱的情况,检查是否有砂眼的存在,压浆管密封完好。放置完毕后需再次清孔,检查无异常后才能使用堵头封住压浆管。
3.2压水试验
压水试验是确保注浆成功的关键因素。在正式压浆前必须进行压水试验,以确保管路与单向阀的畅通,将单向阀周围凝土中沉渣和泥浆同时清除。时间一般选择在灌注桩成桩后24h内,冲破压力值及管的疏通情况要有专业人员进行准确记录。在桩侧或桩端如果出现充盈系数较大、扩孔或塌孔的现象,必须提前进行压水试验,确保将较厚的混凝土覆盖层冲开。
3.3注浆的时间安排
为了大限度的提高注浆施工质量,要严格限定注浆施工时间,施工单位要起到监督职责。成桩后的3-30天进行注浆施工作业,在操作工程中要注意成孔之间的距离位置,将其控制在8到10米的范围内,使两者之间互不影响。
3.4注浆施工过程
施工技术人员应根据实际施工土质情况的差异制定相应的注浆顺序,针对饱和土质需要采取先桩侧后桩端的注浆顺序,反之对于非饱和土质,注浆顺序要调整为先桩端后桩侧,这样才能保证施工质量。
从理论的角度,用低压、慢速的方式将浆液注入土中,桩底或桩侧较均匀和缓慢注浆渗透的效果,可以达到最佳的加固效果。采用低档慢压,先稀后浓的压浆方式,确保桩端周围土体随着水泥浆液量的增加,逐步填充,自然增加压力的效果。防止突然增大的压力是注浆无法进行或者浆液从桩体其他地方冒出或上窜的情况。桩底注浆施工中,需要保证出浆口在下土中的深度,避免水泥浆包裹出浆口,同时也确保桩底的沉渣或虚土得到水泥浆的充分加固。在桩侧注浆中,首选摩阻力损失最大的砂性土层作为出浆口,已达到最好的加固效果。
在根桩的加压过程中,如果其中一根压浆管压浆量不够或无法压浆,可由另一根压浆管继续补足相应的压浆量,也可由临近的根桩进行相应的补充。
建筑施工中需要大面积注浆时,应先施工注浆四周桩,然后再对中间桩进行注浆。为了确保串浆后降低注浆量,在同一承台的桩,可以采取跳桩式或者隔桩进行注浆施工。在注浆过程中施工人员要关注注浆的压力、注浆液的水灰比和其中的水泥含量等,确保顺利进行。技术人员将压浆压力和压浆量作为参考指标,如果是密实的石土层,需要采用大压浆量和压浆压力,将压浆量作为主要参数。如果是密实的沙土层,则选取压浆压力为主要参数。当稳压压力大于3.0MPa并持续1分钟或者总压浆量达到施工要求,则终止注浆。遵循以“压浆量为主,压力控制为辅”的基本控制原则。当压浆量满足要求时,不要判断终止压浆,要考虑注浆压力是否达到标准,如果压力较小还需封闭渗浆通道、间隔复压、掺早强剂等方法确保有效施工。
结语:
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不断发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后注浆施工技术是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水平直接影响到建筑质量,直接影响建筑行业的发展。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提高桩基整体承受力,降低桩基沉降量,提高工程质量大有帮助,這就要求相关建筑企业,施工人员不断学习施工技术,并投入到建筑建设中。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灌注桩后注浆;合理运用
城市化进程带动我国建筑事业的高速发展,高层建筑的不断涌现,使得建筑工程施工面临更大的挑战,如何保证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重视,这对建筑施工单位提出更严格的要求。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运用加强了建筑的施工质量,但还有些不利因素需要技术人员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进行完善。
1、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概述
现阶段灌注桩后注浆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建筑施工中,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施工条件,在今后的施工使用性能和使用安全上有一定的影响。
1.1后注浆施工技术概述
劈裂注浆与渗透注浆相结合的后注浆技术,在高压浆体的初始压应力作用下,劈裂破坏土体,浆体渗入填充土体空隙,同时对桩侧土进行挤压,固化后提高工程注浆区土体强度。针对于桩底的注浆,首先要密实沉渣区桩端附近土体,形成高强度复合土层,提高端承力,产生“扩底”效应。同理使桩侧产生“扩径”效应,提高桩侧摩阻力,从而减少桩基沉渣和泥皮现象的发生。
1.2后注浆施工技术优势
在施工过程中操作简单,技术难度相对较小,降低了对施工工人的专业要求。不存在打压振动等机械噪音,在城市建设中起到了保护环境的作用。最重要的优势表现在施工质量方面。有施工实践数据显示,无论是针对中粗砂及砾石层的短桩,粉细砂层中长桩,砂层的长桩,桩底采用后注浆技术后,承载力都有大幅度的提高。当桩底越深,采取后注浆施工技术的效果越明显,结合桩侧注浆施工,浆液不会出现回流,大大提高单桩垂直承载力,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效果明显,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3后注浆技术经济优势
首先从经济的角度出发,使用后注浆施工技术可以有效的降低成本投入,同时后注浆施工工艺的运用可以降低建筑企业在环境保护和治理上的成本投入,没有噪音的限制,工地可以延长施工工作时间,加快工期,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2、注浆施工工艺选择
根据施工数据的分析,如何选择桩底后注浆还是桩测后注浆取决于建筑地区的土质标准。如中粗砂及砾石层,当短桩到达10米左右时,采用桩底注浆施工工艺提高承载力;40-60米的中长桩,则需要采用桩侧后注浆工艺,可以最大程度的保证承载力,从而提高建筑质量延长使用寿命增加经济效益。
3、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应用
3.1压浆管的安装和试水
采用锌钢管或黑铁管的压浆管需要点焊在钢筋笼的主筋上并绑扎紧密,确保压浆管能与钢筋笼同时下放,保障各个接口的连接,2根压浆管配备茌每根桩的桩底。对于深度较大的工程桩,需要在桩侧的上下侧同步安装压浆管,使注浆效果更佳。同时注意在压浆管底部预留30cm伸出钢筋笼,不能使用焊接技术连接压浆管,要采用丝扣连接。在整个操作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施工规范,确保施工质量。试水试验要针对随钢筋笼下放的每节压浆管进行,通过观察水柱的情况,检查是否有砂眼的存在,压浆管密封完好。放置完毕后需再次清孔,检查无异常后才能使用堵头封住压浆管。
3.2压水试验
压水试验是确保注浆成功的关键因素。在正式压浆前必须进行压水试验,以确保管路与单向阀的畅通,将单向阀周围凝土中沉渣和泥浆同时清除。时间一般选择在灌注桩成桩后24h内,冲破压力值及管的疏通情况要有专业人员进行准确记录。在桩侧或桩端如果出现充盈系数较大、扩孔或塌孔的现象,必须提前进行压水试验,确保将较厚的混凝土覆盖层冲开。
3.3注浆的时间安排
为了大限度的提高注浆施工质量,要严格限定注浆施工时间,施工单位要起到监督职责。成桩后的3-30天进行注浆施工作业,在操作工程中要注意成孔之间的距离位置,将其控制在8到10米的范围内,使两者之间互不影响。
3.4注浆施工过程
施工技术人员应根据实际施工土质情况的差异制定相应的注浆顺序,针对饱和土质需要采取先桩侧后桩端的注浆顺序,反之对于非饱和土质,注浆顺序要调整为先桩端后桩侧,这样才能保证施工质量。
从理论的角度,用低压、慢速的方式将浆液注入土中,桩底或桩侧较均匀和缓慢注浆渗透的效果,可以达到最佳的加固效果。采用低档慢压,先稀后浓的压浆方式,确保桩端周围土体随着水泥浆液量的增加,逐步填充,自然增加压力的效果。防止突然增大的压力是注浆无法进行或者浆液从桩体其他地方冒出或上窜的情况。桩底注浆施工中,需要保证出浆口在下土中的深度,避免水泥浆包裹出浆口,同时也确保桩底的沉渣或虚土得到水泥浆的充分加固。在桩侧注浆中,首选摩阻力损失最大的砂性土层作为出浆口,已达到最好的加固效果。
在根桩的加压过程中,如果其中一根压浆管压浆量不够或无法压浆,可由另一根压浆管继续补足相应的压浆量,也可由临近的根桩进行相应的补充。
建筑施工中需要大面积注浆时,应先施工注浆四周桩,然后再对中间桩进行注浆。为了确保串浆后降低注浆量,在同一承台的桩,可以采取跳桩式或者隔桩进行注浆施工。在注浆过程中施工人员要关注注浆的压力、注浆液的水灰比和其中的水泥含量等,确保顺利进行。技术人员将压浆压力和压浆量作为参考指标,如果是密实的石土层,需要采用大压浆量和压浆压力,将压浆量作为主要参数。如果是密实的沙土层,则选取压浆压力为主要参数。当稳压压力大于3.0MPa并持续1分钟或者总压浆量达到施工要求,则终止注浆。遵循以“压浆量为主,压力控制为辅”的基本控制原则。当压浆量满足要求时,不要判断终止压浆,要考虑注浆压力是否达到标准,如果压力较小还需封闭渗浆通道、间隔复压、掺早强剂等方法确保有效施工。
结语:
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不断发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后注浆施工技术是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水平直接影响到建筑质量,直接影响建筑行业的发展。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提高桩基整体承受力,降低桩基沉降量,提高工程质量大有帮助,這就要求相关建筑企业,施工人员不断学习施工技术,并投入到建筑建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