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颗“数字阅读脑”吗?

来源 :书香两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ma51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喜欢阅读,每年花在实体或网络的阅读时数和作品数,在台湾总人口或华语地区总人口,应该可以挤进前面百分之一行列。但在数字世界中,我还不够快;或者,更精确地说,我还被“嫌”不够快。
  奥多比(Adobe Systems ,一家总部位于美国加州圣何塞的电脑软件公司)台湾分公司销售技术顾问夏荣庆,在一篇博文中说:“科技产业走向倍数发展不仅是这两年的事,主流关键技术的变革、市场趋势的改变,往往以季甚至月作单位。这种节奏对于出版社、杂志社等传统产业来说,却是无法想象的快。”
  “当时代走向数字出版,脚步仅会越来越快,等待时机成熟,想要后来居上的可能也只会越来越小。出版业者若是改变不了节奏,或许未来数字出版机制成熟时也难以翻盘,因为它们所面对的不会是过去纸本出版的竞争者,而是另一批具有数字基因的内容产出者。”
  我当然知道他在提醒、警示的是传统出版业者。站在科技这一端,肯定觉得上游的内容供货商食古不化,作者裹足不前,律师和版权专家专门找麻烦;而读者,使用行为跟不上市场技术可以达到的境界;数字付费阅读的市场组态,远远够不上商人的预期。尤其,在华人地区,在汉字生活圈,所谓的付费数字阅读依然是个谜。而只要不属于科技业阵营,都被视为是远远追不上科技变化的一群。
  尽管不算任一阵营的“从业人员”,但我完全可以体会两拨人马的各自心结,或者说,信奉的主张。值得注意的是,科技人或科技乐观主义者不断强调商机(尽管在传统业者听来简直更像“威胁”)之外,他们近来喜欢从“认知”与“心理”等思考与行为模式,与批评者更深一层交手。那篇颇为轰动的《谷歌把我们变笨了吗?》文章中,引述心理发展学专家玛莉安·沃夫(Maryanne Wolf)的话:“人类的大脑并非由我们读了什么,而是由我们如何阅读来形塑。”无疑是相当具代表性的亮点事件。
  任何内容的数字化,真的不只是方便,还形塑我们的大脑?人类若一旦被科技改变了大脑,所谓“商机”,在我眼中已经变得次要,我们不该更关心网络科技如何影响我们的教育、社会、政治、文化?
  现在讨论数字产业,除了少数教育专家、科技哲学家或其它人文学者,有过一些对人性、心灵、思考习惯的担忧与抨击,几乎少有人关心“媒体形塑大脑”这一块,就算以上这些寥若晨星的异议,通常也会被科技产业界、科技创投界、科技媒体界重磅反轰回去。
  是啊,数字就是王道,谁能出言阻止?多数业者,谁敢自曝“老古板”心态?就算跟不上或决定不跟,也很少会公开表态。
  回想苏格拉底曾担心书写文字会伤害真正的思考与记忆,“他们将停止运用记忆而变得健忘”、“他们会被视为博学多闻,其实在多数领域仍相当无知”、“他们将充满自负的假聪明,而不是真智慧。”多么古典(但未必正确)的悲叹;现在的学者则担心人类受到新一波数字化媒介的损伤。
  老化问题专家盖瑞·斯穆尔(Gary Small)提出:“高科技革命让我们陷入‘持续性局部关注’(continuous partial attention)状态。”并强调这“不能与‘同时处理多重任务’(multitasking)混为一谈。”索妮雅·鲁比安(Sonia Lupien)研究发现,自尊心与脑内“海马回”的大小成正比。盖瑞·斯穆尔进而指出,“人们一旦习惯这种‘时时刻刻上网’状态,就会热衷于永不间断的联线,这样可以满足他们的自尊心和自我价值感。”所以,我们保持联线,知道一堆朋友动态,猛刷屏(当然不是看长篇大论深度文章而只是看新闻或脸书、微博),增大了我们的海马回,却未必发展出真正的多任务,更不要说长智慧?
  毕竟,某个年纪以上的人还经过纸本阅读与书写的年代,不管看报纸杂志书籍,甚至自己手写日记、记事本,我们再怎么数字化,但仍保有之前大脑神经元在实体文化阶段习得的记忆和技巧。真正的实验(与考验),要在更后面一代中才能看出长期影响。那些从出生就被计算机和网络包围的世代,从稚龄就拿着爸妈手机与平板计算机打游戏的一群(他们一旦看到传统童书,会不自觉用手指戳着、挥着,疑惑页面怎么不动)。他们才真正自然而然形成现在科技乐观主义者呼吁的“数字阅读脑”;还不只是“数字阅读脑”,还变成“数字创作脑”、“数字表达脑”。
  但那时,他们还能与我们传统脑比对吗?他们的认知空间里,还觉得这是一个问题吗?对于不存在的东西,已经质变的脑要如何“羡慕嫉妒恨”?我很好奇。
其他文献
提起“港漫”,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是《龙虎门》、《风云》、《中华英雄》等武打漫画,这是除日漫以外,曾经在港台地区一纸风行的类型漫画。它们通过期刊的操作模式和独特的发行渠道(报摊),占有漫画市场成年读者的绝大份额,是当年香港本土漫画的主流。旧派港漫的黄金时代(1980年代),黄玉郎、马荣成等创立漫画公司,流水线作业大量生产,一本漫画从创意、构图、绘制脚本到上色、补白和发行,由不同部门不同的人依次完成。
期刊
这几年客家论述出版品陆续问世,相较于过去客家论述中着墨政治的评论,己有更多符合现代题材作品出现。尽管客家出版品仍是小众,但是今年中生代的邱一帆与杨国鑫都交出了精彩的成绩单。  邱一帆长期以来以客语写诗,极受好评,近年来也试着以客家诗文论述作为客家书写的另项起点。出生苗栗南庄,新竹教育大学台语所客语组的经历,让他一手写诗一手论述,今年出版二本评论,焦点仍关注在客语诗歌文学论集。  杨国鑫是中学信息科
期刊
九月书海潮汐幻变,拨云见日大潮仍然清晰可见。随着电影《白鹿原》在国内、国际影坛的走热,被吊足了胃口的观众早已迫不及待,电影未观,先看书解馋。这一波牵连,促使陈忠实先生的《白鹿原》汹涌返潮,纯文学借此正身归位,九月虚构榜上,《白鹿原》一书共有四个版本联手上榜,来势汹汹!  文学在传统阅读中生命力最强,也最不怕时间的考验,古今中外的经典文学作品总是能穿透时代和国界,长久流传。所以,《白鹿原》的强势回归
期刊
9月22日,初秋时节的台中,天气微阴而炎热。坐落于台中市西区五权西二街的东海书苑,是中台湾老字号的人文书店。书店的一楼藏有不少人文社科类的好书,还设有雅座供客人阅读、休憩、喝茶聊天。从书店一楼尽头的楼梯蜿蜒上到二楼,是今天活动的场地。不大的空间,约莫二三十坪的场地,还有一些文学书与简体书坐落其间,显得雅静。  行前已经大略得知,今天的“编辑带读”活动,并不会有太多人参加。报名全程的读友只有五位。一
期刊
香港电影的文化生产在新世纪第一个十年,可谓乍暖还寒,被拍滥及谈滥的合拍模式,昙花一现的新生代浪潮力量,《桃姐》、《夺命金》、《天水围的日与夜》及其所承载的高出所应负担期许的价值坐标,这一切,都令得香港电影批量类型片维持工业进而文化良性循环的面目在今日变得扑朔迷离,是工业本身的位移,亦成为文化批评意义上一道难说分明的沟壑。  此所以(“此所以”这三个字亦在书中反复出现,成为汤祯兆文笔的个人显著标签)
期刊
2012年4月15日这天,过去二十年来吸引了为数众多的小咖啡馆、文教产业及书店业者群聚最为密集的台大公馆(温罗汀)商圈终于首度出现了一家无论档次与服务质量均足以媲美日本东京神保町“小宫山”等级的“Antique bookstore”(古书店)。  就在“真理堂”教会大楼旁“西雅图咖啡”二楼,举目即见书店的大片玻璃橱窗正对着台大校园新生南路侧门入口,即便是偶然经过的路人都能隐约感受满室书香呼之欲出,
期刊
2012年9月18日,晚上7点,机器轰鸣的印刷车间,在厂长、车间主任、机长及印刷工人的共同注目下,责任印制和我在精挑细选出来的封面色样上分别签下自己的名字。凝视着封面上文茜的盈盈双眼,历经三十多天的努力和等待,直到此刻,我们终于松了一口气,相视而笑。  距离上一本书《只剩一个角落的繁华》出版不到四个月,中信出版社又隆重推出台湾知名媒体人、社会观察家陈文茜的最新力作《文茜的百年驿站》。前一本书的主题
期刊
很久很久以前…… 有个平庸的少女,她在台北永和长大。镜子里,总觉得自己不够美,她没有魔镜,只有叫做吊桥的胸罩,不问自己是不是世界上最美丽的人,因为她相信自己根本不是。很久很久以前,她在广告公司扮演着网络上的别人,她有点迟疑,却不得不被时间被岁月被人生在背后推着,恶意的手肘架了她一个又一个拐子,跌跌撞撞,一跛一跛、无可挽回地变成大人……  从《少女核》到《百分之九十八的平庸少女》,字面上看起来,从一
期刊
著名奇幻作家、《鬼妈妈》作者尼尔·盖曼八岁起就爱读詹姆斯·瑟伯的童话,时隔四十年后的2008年,在为“纽约评论50本童话”书系重版的《13只钟》作序时,盖曼依然盛赞此书,他评价说:“这不是一个童话,不是一首诗,也不是寓言、神话、小说或笑话。”他认为,它就像瑟伯写到的“似乎从未有人见过的……迄今为止独一无二的东西”。犹如江湖独门剑术,世人知其好、又难言其所以好。同样收列在上述书系的还有被称为纯粹瑟伯
期刊
常言道“有钱能使鬼推磨”,以此比拟金钱的威力强大。不过,也有人不以为然,认为“金钱不是万能”(只是没钱的确万万不能)。两派人马僵持不下,各自都能说出一番道理来支持自己的论点。  然而,能够两派僵持不下,互相激辩的时代,似乎逐渐远去了。这年头,相信“有钱能使鬼推磨”、“没钱万万不能”的人,远胜过“金钱不是万能”。就算金钱不是万能(例如还是没办法买到绝症的解药),但也快要无所不能了。看看下面的例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