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年夫妻要各有各的朋友
文/梧桐
平时,总会看到很多老年人结伴出游或锻炼身体,还有不少老人宁可在街边下一天棋,也不愿与自己的老伴常伴家中。其实,这都是一种害怕孤独的表现。他们希望从友情中获得满足,好让自己过得充实一些。老人感到孤独是很正常的现象,当他们感到孤独时,就会通过跟老伴闹别扭的方式来发泄。但是,做儿女的不能只通过劝说来解决问题,正确的办法是鼓励老两口各自找一些朋友,多创造一些“涉外事务”,以减少老两口单独大眼瞪小眼的时间。
人的情绪都是需要出口的,老人也不例外。如果老人每天只有老伴作为唯一的依靠,就会倾向于对老伴要求过高,把老伴当作自己唯一的情绪出口。这时候,如果老人能有一些朋友整天说说笑笑,相当于分散了老人的心理需求,对老伴的苛求自然就会减少,夫妻关系也就会变好。
另外,多交朋友还可以丰富老人的退休生活,使他们活得有朝气。其实,很多闲气都是因为老人没事干闲出来的,把自己的晚年生活弄得多姿多彩,心情自然就会好,跟老伴也会有话可说。
那么,老人交朋友有什么要注意的呢?
首先,老人需要交益友,不交损友。交一些能够理解自己、支持自己、胸怀大度的朋友,经常互相走访,对于活跃晚年生活、和谐夫妻关系都有好处。而一些到处传闲话、只知索取不知付出的朋友,不如不交。
其次,老人的夫妻关系也需要经营,当老人不把老伴当作唯一依赖时,也就间接的经营好了夫妻关系。有时候老人可以和老伴共同出外访友,这对于老人心情的提升很有好处,也利于夫妻之间多一些共同语言。
第三,做儿女的需要理解老人的心理,支持父母多往外走,多交好朋友,而不要以为这是老人不安分守己。毕竟,朋友多了,对老人的夫妻感情有好处,儿女的负担也会变小。
老人再婚怎样才能幸福?
文/王亿
丧偶的老人再婚后又离婚,个中痛苦自不待言。近日从法院系统了解到,类似的案件并不少见。专家提醒有再婚念头的老年人:再婚若处理不当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给生活带来新的痛苦。
专家介绍,老年人再婚,谈恋爱的时间很重要。一般人谈恋爱,在三个月之内爱情热度最高,到半年时开始降温,一年左右决定结婚还是分手。但是,老年人总觉得自己所剩时间不多,在感觉特别好的时间内就匆匆决定结婚,很少有人经过长时间的考验。结果,结婚后一段时间,才发现两人有许多差异而产生矛盾。
有这样一个案例:老苏今年65岁,老伴去世两年后经人介绍结识了55岁的吕大妈。刚见了3次面,他们已经谈得非常投机,都觉得对方不错,很快就决定登记结婚了,旅行回来之后,新的生活开始了,他们商量好,两家轮流住。但问题也随之出现了:他们都习惯了在自己家里过清静的生活,现在要搬到对方家里去,适应新的人际关系,都有些别扭,毕竟相处时间太短了。又过了一段时间,他们都发现两人的生活习惯有很多差别:老苏身体好,活泼外向,喜欢出去钓鱼、打球、串门,早出晚归;而老吕喜欢安静,不愿意到处乱跑乱动的,经常躺在床上看书,看电视。结果,他们各自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又感觉到了往日的孤独。逐渐地,老吕觉得老苏太粗心,不会关心体贴人;老苏觉得老吕太敏感,不好相处。最后,他们只好离婚。
老年人再婚,性格调试也非常关键。王教授的老伴去世后,经别人介绍认识了李老师。李老师有50多岁,身体很好,手脚麻利勤快,性格直爽。王教授和她成家后,一下子感到轻松多了。可是过了半年,他就发现李老师特别要强和敏感,别人不能说她,开玩笑也不行,需要别人都得听她的,还得经常想到她,主动给她买礼物等等。可是,王教授以前和老伴相处的模式是:完全听他的安排,她的脾气特别随和,对别人要求的很少。王教授一时适应不过来。李老师也有满肚子的意见:我在家干了那么多活,他怎么不关心我还说我?我又不是他的保姆!还那么小气,一点也没把我放在心上……最后回家去了。
专家认为,一个人的性格在25岁时就基本定型,到了老年期一般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了。所以,老年人不要只站在自己的角度上想问题,更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为别人着想,不要固执己见,而要开朗灵活。一个人结婚前已有个性,结婚后如努力磨合调整会相互适应。但是老年人往往是经过了几十年的生活,性格已经适应了原来的老伴,再调整就不太容易。再加上老年人本来就比较固执,这就需要有更多的宽容忍耐和灵活性,不能只关心自己的需要。
老年人再婚,回忆往事也要适度,要善于适应生活的变化,这样才能使自己心理上年轻起来。
文/梧桐
平时,总会看到很多老年人结伴出游或锻炼身体,还有不少老人宁可在街边下一天棋,也不愿与自己的老伴常伴家中。其实,这都是一种害怕孤独的表现。他们希望从友情中获得满足,好让自己过得充实一些。老人感到孤独是很正常的现象,当他们感到孤独时,就会通过跟老伴闹别扭的方式来发泄。但是,做儿女的不能只通过劝说来解决问题,正确的办法是鼓励老两口各自找一些朋友,多创造一些“涉外事务”,以减少老两口单独大眼瞪小眼的时间。
人的情绪都是需要出口的,老人也不例外。如果老人每天只有老伴作为唯一的依靠,就会倾向于对老伴要求过高,把老伴当作自己唯一的情绪出口。这时候,如果老人能有一些朋友整天说说笑笑,相当于分散了老人的心理需求,对老伴的苛求自然就会减少,夫妻关系也就会变好。
另外,多交朋友还可以丰富老人的退休生活,使他们活得有朝气。其实,很多闲气都是因为老人没事干闲出来的,把自己的晚年生活弄得多姿多彩,心情自然就会好,跟老伴也会有话可说。
那么,老人交朋友有什么要注意的呢?
首先,老人需要交益友,不交损友。交一些能够理解自己、支持自己、胸怀大度的朋友,经常互相走访,对于活跃晚年生活、和谐夫妻关系都有好处。而一些到处传闲话、只知索取不知付出的朋友,不如不交。
其次,老人的夫妻关系也需要经营,当老人不把老伴当作唯一依赖时,也就间接的经营好了夫妻关系。有时候老人可以和老伴共同出外访友,这对于老人心情的提升很有好处,也利于夫妻之间多一些共同语言。
第三,做儿女的需要理解老人的心理,支持父母多往外走,多交好朋友,而不要以为这是老人不安分守己。毕竟,朋友多了,对老人的夫妻感情有好处,儿女的负担也会变小。
老人再婚怎样才能幸福?
文/王亿
丧偶的老人再婚后又离婚,个中痛苦自不待言。近日从法院系统了解到,类似的案件并不少见。专家提醒有再婚念头的老年人:再婚若处理不当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给生活带来新的痛苦。
专家介绍,老年人再婚,谈恋爱的时间很重要。一般人谈恋爱,在三个月之内爱情热度最高,到半年时开始降温,一年左右决定结婚还是分手。但是,老年人总觉得自己所剩时间不多,在感觉特别好的时间内就匆匆决定结婚,很少有人经过长时间的考验。结果,结婚后一段时间,才发现两人有许多差异而产生矛盾。
有这样一个案例:老苏今年65岁,老伴去世两年后经人介绍结识了55岁的吕大妈。刚见了3次面,他们已经谈得非常投机,都觉得对方不错,很快就决定登记结婚了,旅行回来之后,新的生活开始了,他们商量好,两家轮流住。但问题也随之出现了:他们都习惯了在自己家里过清静的生活,现在要搬到对方家里去,适应新的人际关系,都有些别扭,毕竟相处时间太短了。又过了一段时间,他们都发现两人的生活习惯有很多差别:老苏身体好,活泼外向,喜欢出去钓鱼、打球、串门,早出晚归;而老吕喜欢安静,不愿意到处乱跑乱动的,经常躺在床上看书,看电视。结果,他们各自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又感觉到了往日的孤独。逐渐地,老吕觉得老苏太粗心,不会关心体贴人;老苏觉得老吕太敏感,不好相处。最后,他们只好离婚。
老年人再婚,性格调试也非常关键。王教授的老伴去世后,经别人介绍认识了李老师。李老师有50多岁,身体很好,手脚麻利勤快,性格直爽。王教授和她成家后,一下子感到轻松多了。可是过了半年,他就发现李老师特别要强和敏感,别人不能说她,开玩笑也不行,需要别人都得听她的,还得经常想到她,主动给她买礼物等等。可是,王教授以前和老伴相处的模式是:完全听他的安排,她的脾气特别随和,对别人要求的很少。王教授一时适应不过来。李老师也有满肚子的意见:我在家干了那么多活,他怎么不关心我还说我?我又不是他的保姆!还那么小气,一点也没把我放在心上……最后回家去了。
专家认为,一个人的性格在25岁时就基本定型,到了老年期一般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了。所以,老年人不要只站在自己的角度上想问题,更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为别人着想,不要固执己见,而要开朗灵活。一个人结婚前已有个性,结婚后如努力磨合调整会相互适应。但是老年人往往是经过了几十年的生活,性格已经适应了原来的老伴,再调整就不太容易。再加上老年人本来就比较固执,这就需要有更多的宽容忍耐和灵活性,不能只关心自己的需要。
老年人再婚,回忆往事也要适度,要善于适应生活的变化,这样才能使自己心理上年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