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十六计》中的“偷梁换柱”原文为:“频更其阵,抽其劲旅,待其自败,而后乘之,曳其轮也。”古时候人们盖房子时发现,如果搭建好了房梁和立柱,整个房屋的框架就出来了,在排兵布阵中,也按照这个道理来排列自己的主力部队。此计运用此象理,是说好比拖住了车轮,车子就不能运行了。“偷梁换柱”是指讲究排兵布阵的策略,在古代战争中,统帅常常调动自己的主力部队,变化阵形,敌人就会跟着调动。在科学课教学中,教师并不需要对学生进行欺骗,但可以利用有结构的材料,巧妙地帮助他们建构科学概念。本文将“偷梁换柱”改成了“添梁架柱”,这是教学中常用的策略之一。
一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开展探究活动需要设计相应的材料,然而,材料是不会说话的,怎样让材料活起来呢?这就必须运用老师的智慧,根据一堂课的教学目标,精心选择,精心设计,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典型的材料,这样的有机组合,便是一门艺术。兰·本达教授对材料有一段论述:
材料的种类和组合以及交给孩子们的次序就是材料的结构。所谓结构严密指的是各个材料之间、材料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因此,具有这样功能的材料叫作具有严密结构的材料,简称“有结构的材料”。
这段话最早出现在兰·本达教授所著的《小学科学教育的“探究—研讨”教学法》里,这是她第一次对科学课堂中的“材料”做了具体而又细致的界定。
兰·本达教授认为材料意味着科学概念,因为课堂上的材料可以演示出科学现象。学生通过操作材料可以观察到一系列科学现象,科学现象背后隐藏着科学原理。现在,大家普遍认识到要让学生操作“有结构的材料”来收集事实、整理事实,在这个基础上形成概念、探求规律。
美国科学FOSS教材主编劳伦斯教授也说了一段类似的话:准备好最精练的上课材料,并且思考材料出示的次序和步骤,这是我们老师在做课前准备的时候必须思考的问题。劳伦斯教授是研究脑科学的,他认为:课堂是一个认知的环境,在这个环境里,如果学生面对的是一堆杂乱无章的材料,认知就不会产生。如果学生面对的是一组具有典型结构的材料,他们就会对这个材料产生兴趣,这些材料就会引发好奇。人有好奇的天性,奇则察,细察则生疑,疑遂生思,冥思而深究。当学生琢磨材料与材料之间会存在什么关系的时候,认知就产生了。所以劳伦斯教授提醒我们:单纯的讲解不会引起孩子的认知和思考,必须用材料引领孩子的思维。
例如,在探索“空气在哪里”时,我们可选用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塑料袋、气球等材料引导学生探究:
1.用塑料袋(气球)来做“捉”空气;
2.用感官来感知空气并描述(看、闻、尝、摸……);
3.选择砖块来设疑,探究砖块里有没有空气(实心的固体中是否有空气);
4.探究一些简单、表面有孔的物体如海綿、蛋糕……是否有空气;
5.探究表面看似无孔的物体如木头、粉笔……是否有空气;
6.探究辣椒中有没有空气?
经过层层递进的探究活动,最终使学生理解空气无处不在、无孔不入,只要有空间,空气都会钻进去。
从这个实例可以看出,所谓有结构的材料就是教师经过精心设计的典型材料的组合。这种材料的组合,既要揭示与教学内容有关的一系列现象,体现科学性,又要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贴近他们的日常生活,还应具有趣味性,使学生喜欢并有能力通过对材料的探索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取新知。教师针对“空气在哪里”这一问题,提供了不仅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而且遵循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的有结构的材料,引导学生探索,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取新知。
二
特级教师路培琦曾经上过一节著名的课——《玩注射器》。在这节课上,他准备的材料非常简单,只有一盆水、两个注射器、一根软管。学生对这类材料非常熟悉,前半节课自由操作时,多数学生是把注射器放进水里面,抽一管水,挤出去,或者抽一管水挤压到软管里面去,没有玩出什么新花样。
随着课堂的推进,路老师让学生将材料进行组合:将两个注射器用软管连在一起。这么一连通,学生的操作就发生了非常明显的变化,发现了一些新现象:这边一推,那边就出来了;这么一抽,那边就缩下去了。这是怎么回事?学生立刻对新产生的现象产生了兴趣,于是探究就沿着这个思路进行下去了。这组材料妙就妙在这根连接管上,简单的材料被连出了新花样,这就是“添梁架柱”的艺术——通过材料架构起学生科学概念形成的阶梯。
路老师还有一节课《连通气球》,是将两个气球用管子一连,结果引发了全国科学教师长时间的争论。这节课的研究材料非常简单:两个气球和一根管子。对于吹气球很熟悉的学生,他们也会对两个连通的气球产生浓厚的兴趣,因为熟悉的材料中往往隐藏着深奥的科学道理。学生一旦在材料面前产生了有序的思考,就说明材料选择成功了。
这两节课之所以取得成功,其精妙之处就在于材料的选择。这两组材料妙就妙在有这么一根软管,两个注射器或两个气球被软管连起来,产生的是“1 1
一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开展探究活动需要设计相应的材料,然而,材料是不会说话的,怎样让材料活起来呢?这就必须运用老师的智慧,根据一堂课的教学目标,精心选择,精心设计,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典型的材料,这样的有机组合,便是一门艺术。兰·本达教授对材料有一段论述:
材料的种类和组合以及交给孩子们的次序就是材料的结构。所谓结构严密指的是各个材料之间、材料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因此,具有这样功能的材料叫作具有严密结构的材料,简称“有结构的材料”。
这段话最早出现在兰·本达教授所著的《小学科学教育的“探究—研讨”教学法》里,这是她第一次对科学课堂中的“材料”做了具体而又细致的界定。
兰·本达教授认为材料意味着科学概念,因为课堂上的材料可以演示出科学现象。学生通过操作材料可以观察到一系列科学现象,科学现象背后隐藏着科学原理。现在,大家普遍认识到要让学生操作“有结构的材料”来收集事实、整理事实,在这个基础上形成概念、探求规律。
美国科学FOSS教材主编劳伦斯教授也说了一段类似的话:准备好最精练的上课材料,并且思考材料出示的次序和步骤,这是我们老师在做课前准备的时候必须思考的问题。劳伦斯教授是研究脑科学的,他认为:课堂是一个认知的环境,在这个环境里,如果学生面对的是一堆杂乱无章的材料,认知就不会产生。如果学生面对的是一组具有典型结构的材料,他们就会对这个材料产生兴趣,这些材料就会引发好奇。人有好奇的天性,奇则察,细察则生疑,疑遂生思,冥思而深究。当学生琢磨材料与材料之间会存在什么关系的时候,认知就产生了。所以劳伦斯教授提醒我们:单纯的讲解不会引起孩子的认知和思考,必须用材料引领孩子的思维。
例如,在探索“空气在哪里”时,我们可选用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塑料袋、气球等材料引导学生探究:
1.用塑料袋(气球)来做“捉”空气;
2.用感官来感知空气并描述(看、闻、尝、摸……);
3.选择砖块来设疑,探究砖块里有没有空气(实心的固体中是否有空气);
4.探究一些简单、表面有孔的物体如海綿、蛋糕……是否有空气;
5.探究表面看似无孔的物体如木头、粉笔……是否有空气;
6.探究辣椒中有没有空气?
经过层层递进的探究活动,最终使学生理解空气无处不在、无孔不入,只要有空间,空气都会钻进去。
从这个实例可以看出,所谓有结构的材料就是教师经过精心设计的典型材料的组合。这种材料的组合,既要揭示与教学内容有关的一系列现象,体现科学性,又要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贴近他们的日常生活,还应具有趣味性,使学生喜欢并有能力通过对材料的探索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取新知。教师针对“空气在哪里”这一问题,提供了不仅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而且遵循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的有结构的材料,引导学生探索,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取新知。
二
特级教师路培琦曾经上过一节著名的课——《玩注射器》。在这节课上,他准备的材料非常简单,只有一盆水、两个注射器、一根软管。学生对这类材料非常熟悉,前半节课自由操作时,多数学生是把注射器放进水里面,抽一管水,挤出去,或者抽一管水挤压到软管里面去,没有玩出什么新花样。
随着课堂的推进,路老师让学生将材料进行组合:将两个注射器用软管连在一起。这么一连通,学生的操作就发生了非常明显的变化,发现了一些新现象:这边一推,那边就出来了;这么一抽,那边就缩下去了。这是怎么回事?学生立刻对新产生的现象产生了兴趣,于是探究就沿着这个思路进行下去了。这组材料妙就妙在这根连接管上,简单的材料被连出了新花样,这就是“添梁架柱”的艺术——通过材料架构起学生科学概念形成的阶梯。
路老师还有一节课《连通气球》,是将两个气球用管子一连,结果引发了全国科学教师长时间的争论。这节课的研究材料非常简单:两个气球和一根管子。对于吹气球很熟悉的学生,他们也会对两个连通的气球产生浓厚的兴趣,因为熟悉的材料中往往隐藏着深奥的科学道理。学生一旦在材料面前产生了有序的思考,就说明材料选择成功了。
这两节课之所以取得成功,其精妙之处就在于材料的选择。这两组材料妙就妙在有这么一根软管,两个注射器或两个气球被软管连起来,产生的是“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