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对菌阴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对象均选自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间收治的肺结核患者,总计140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参照组及研究组,每组各70例,参照组患者接受常规CT检查,研究组患者则接受多层螺旋CT检查,就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展开对比分析。结果:以病理检验为金标准,对两组患者的检验准确率进行对比,发现研究组患者的检验准确率为100%,远高于参照组患者的72.86%(P<0.05);而对两组患者的病灶形态进行对比,发现研究组患者树芽征、空洞及腺泡结节三项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研究组磨玻影的发生率与参照组并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对菌阴活动性肺结核的检验准确率高于常规CT检查,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在临床诊断中仍需结合其他检查从而确保准确性。
【关键词】多层螺旋CT;菌阴活动性肺结核;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识别码】C
【文章编号】1002-8714( 2019) 03-0019-01
菌阴活动性肺结核是肺结核分类的一种,主要是指3次痰涂片及1次痰培养检查结果均为阴性,菌阴活动性肺结核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如果不能及时确诊并进行治疗,不但会对患者肺功能造成损害,还可能造成传染,造成严重的后果。治疗的前提是正确的临床诊断,针对菌阴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往往需要依靠医学影像与实验室检验等,其中CT检验是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且随着CT的分辨率得到提升,其诊断价值也有所提升,特别是多层螺旋CT,近年来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应用[1]。本文就多层螺旋CT对菌阴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价值展开探讨,选取相关病例进行研究,现以论文形式汇报研究结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均选自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间收治的肺结核患者,总计140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参照组及研究组,每组各70例,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存在严重器官功能衰竭者、排除患有精神疾病无法接受检查者。参照组患者中有男性38例,女性32例,年龄区间在23-6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35±6.39)岁;研究组患者中有男性39例,女性31例,年龄区间在22-6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73±6.56)岁。将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录入系统进行检验,并未发现显著差异(P>0.05),提示可以进行组间对比研究。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接受普通CT平扫检查,研究组患者则接受多层螺旋CT检查,方法如下:进行检查前指导患者进行吸气、屏气练习,避免检查时出现错误,取患者仰卧位,患者吸气时由肺尖向肾上极扫描,扫描电压设定在120kv,电流300mA,螺距1.25,层厚5mm,扫描结束后,由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对检验结果进行判定并进行临床诊断。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检验结果及病灶形态进行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
以SPSS21.0系统作为数据处理软件,将两组患者的数据资料录入系统进行检验,以(n,%)表示计数资料,行卡方值检验,以(x±s)表示计量资料,行t值检验,若见组间差异存在P<0.05,即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研究组与参照组患者的检验结果对比
以病理检验为金标准,对两组患者的检验准确率进行对比,发现研究组患者的检验准确率为1OO%,远高于参照组患者的72.86% (P<0.05),详见表1。
2.2 研究组与参照组患者的病灶形态对比
对两组患者的病灶形态进行对比,发现研究组患者树芽征、空洞及腺泡结节三项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研究组磨玻影的发生率与参照组并无显著差异(P>0.05).详见表2。
3 讨论
肺结核是一种呼吸道传染疾病,随着我国疾控工作的推进,肺结核患者人数已得到控制,但近几年来肺结核的发病率有回升趋势,成为疾控工作的重难点[2]。菌阴活动性肺结核是指3次痰涂片及1次痰培养检查结果均为阴性的一类肺结核,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发热、盗汗及咳嗽等,患者的肺功能将受到严重影响,还具有传染性。肺结核早期诊断是肺结核治疗的关键环节,越早发现越早治疗,能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控制,减少疾病对肺功能的影响。目前,医学影像检查是肺结核诊断中的重要依据,肺结核病灶会呈现多种形态,如树芽征、空洞等。而多层螺旋CT较普通CT扫描层厚更薄,多层次扫描也能增强检验的准确性[3-4]。研究结果显示,发现研究组患者的检验准确率为100%,远高于参照组患者的72.86%(P
【关键词】多层螺旋CT;菌阴活动性肺结核;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识别码】C
【文章编号】1002-8714( 2019) 03-0019-01
菌阴活动性肺结核是肺结核分类的一种,主要是指3次痰涂片及1次痰培养检查结果均为阴性,菌阴活动性肺结核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如果不能及时确诊并进行治疗,不但会对患者肺功能造成损害,还可能造成传染,造成严重的后果。治疗的前提是正确的临床诊断,针对菌阴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往往需要依靠医学影像与实验室检验等,其中CT检验是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且随着CT的分辨率得到提升,其诊断价值也有所提升,特别是多层螺旋CT,近年来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应用[1]。本文就多层螺旋CT对菌阴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价值展开探讨,选取相关病例进行研究,现以论文形式汇报研究结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均选自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间收治的肺结核患者,总计140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参照组及研究组,每组各70例,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存在严重器官功能衰竭者、排除患有精神疾病无法接受检查者。参照组患者中有男性38例,女性32例,年龄区间在23-6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35±6.39)岁;研究组患者中有男性39例,女性31例,年龄区间在22-6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73±6.56)岁。将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录入系统进行检验,并未发现显著差异(P>0.05),提示可以进行组间对比研究。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接受普通CT平扫检查,研究组患者则接受多层螺旋CT检查,方法如下:进行检查前指导患者进行吸气、屏气练习,避免检查时出现错误,取患者仰卧位,患者吸气时由肺尖向肾上极扫描,扫描电压设定在120kv,电流300mA,螺距1.25,层厚5mm,扫描结束后,由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对检验结果进行判定并进行临床诊断。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检验结果及病灶形态进行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
以SPSS21.0系统作为数据处理软件,将两组患者的数据资料录入系统进行检验,以(n,%)表示计数资料,行卡方值检验,以(x±s)表示计量资料,行t值检验,若见组间差异存在P<0.05,即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研究组与参照组患者的检验结果对比
以病理检验为金标准,对两组患者的检验准确率进行对比,发现研究组患者的检验准确率为1OO%,远高于参照组患者的72.86% (P<0.05),详见表1。
2.2 研究组与参照组患者的病灶形态对比
对两组患者的病灶形态进行对比,发现研究组患者树芽征、空洞及腺泡结节三项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研究组磨玻影的发生率与参照组并无显著差异(P>0.05).详见表2。
3 讨论
肺结核是一种呼吸道传染疾病,随着我国疾控工作的推进,肺结核患者人数已得到控制,但近几年来肺结核的发病率有回升趋势,成为疾控工作的重难点[2]。菌阴活动性肺结核是指3次痰涂片及1次痰培养检查结果均为阴性的一类肺结核,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发热、盗汗及咳嗽等,患者的肺功能将受到严重影响,还具有传染性。肺结核早期诊断是肺结核治疗的关键环节,越早发现越早治疗,能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控制,减少疾病对肺功能的影响。目前,医学影像检查是肺结核诊断中的重要依据,肺结核病灶会呈现多种形态,如树芽征、空洞等。而多层螺旋CT较普通CT扫描层厚更薄,多层次扫描也能增强检验的准确性[3-4]。研究结果显示,发现研究组患者的检验准确率为100%,远高于参照组患者的72.86%(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