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

来源 :党政干部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i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足中国现实和最大实际,着眼于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解决了马克思主义的新问题,创新了马克思主义新思维,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新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焕发生机与活力的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
  [关键词]21世纪;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8)04-0022-04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迈入新时代,如何更好地运用马克思主义顺应时代潮流、把握时代方向、引领时代发展、推动时代进步?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视角宽广,开拓创新、务实求真,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非凡的远见卓识,进行了长期不懈的理论探索,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历史和现实相统一、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维度回答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实现什么样的发展目标等一系列复杂性时代考题,解决了社会主义发展中涌现出的诸多新问题,开辟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推动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
  一、解决了马克思主义新问题
  重大现实问题是对时代的挑战,也是对新思想的召唤。马克思主义是开放的、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它是在解决时代新问题中为自己开辟发展道路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伟大理论创新不是书斋里的马克思主义,而是在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外部环境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深水期和攻坚期,在人民群众的生动的实践中,在解决实践中涌现出来的新问题、新矛盾中生成、发展和完善的,彰显出我们党直面严峻挑战的问题意识和勇担时代重任的责任意识。这些问题既有重大的理论实践问题,也有具体的现实问题。在具体的现实问题中,既有累积下来的老问题,也有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全党面临的重要现实问题是,“如何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我国发展起来后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现在,我们遇到的问题中,有些是老问题,或者是我们长期努力解决但还没有解决好的问题,或者是有新的表现形式的老问题,但大量是新出现的问题。”[1]对此,邓小平也早有预见,他说:“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2]甚至更棘手、更尖锐、更复杂。解决了重大理论问题就发展了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解决了具体的实践问题就坚定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信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緊密围绕重大的时代课题,明确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总任务和改革的总目标,明确了“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明确了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和强军的总目标,加强了党的领导的地位,敏锐地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因而,要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不断提升发展的质量、保障发展的效益,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好地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地推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推进社会的全面进步,从而发展了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在具体的现实问题中,包括我国历史发展中长期累积或延续下来的老问题和我们迅速崛起中出现的新问题。当代中国正处于由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新时代,这个新时代凸显的问题包括:一是老问题,如生产力不够发达的问题、贫困家庭的问题、权力腐败的问题、特权观念和等级观念问题、政治意识薄弱、理想信念不坚定问题等;二是发展起来出现的新问题,如社会分配公平问题、民生短板凸显问题、环境治理紧迫问题、政治生态建设问题,还有意识形态斗争复杂、价值观念多元冲突、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社会主义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举什么旗帜、走什么道路的发展方向问题,改革发展中具体的现实问题涉及是否坚定正确的发展方向问题,它们与社会发展规律、与人民群众的诉求和呼声形成了鲜明的矛盾。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认真倾听时代的声音,积极解决时代带来的复杂问题和严峻挑战,在解决问题中、在克服困难中,确立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发展了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
  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新思维
  解决新问题,需要新方法、更需要新思维。恩格斯深刻地指出:“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3]理论创新源自思维方式创新。要重视不断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创新马克思主义新思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所以能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解决社会主义发展的重大问题,解决实践发展中的最突出的问题和最尖锐的矛盾,关键在于其蕴含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运用战略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历史思维等一系列体大精深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去洞悉观察、思考分析问题。新时代我们党面临四大考验和四种危险的严峻形势,无论在经济建设、政治民主、社会民生、生态环境、党的建设等任何一个方面,都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方式。凡事都抱最大的希望,但也要做最坏的准备,方能做到不乱阵脚、有备无患。要洞悉瞬息万变的世界局势和国内环境,观大势、谋大事,从全局、从长远上把握事物发展变化趋势,制定科学合理的、切实可行的战略方案[4];“我们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不能非此即彼,要用辩证法、要讲两点论、要找平衡点。”妥善处理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关系、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的关系、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等关系,坚持用辩证的思维头脑想问题、办事情;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调,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这个发展目标,确立法治思维是根本。“各级领导干部要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努力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在法治轨道上推动各项工作。”[5]事物之间存在着普遍联系,要注重运用系统思维把握和处理事物各部分的关系,强调改革发展的协同性、整体性、衔接性、次序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运用这一系列科学的思维方法,贯穿于“一带一路”战略建设、“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新发展理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治国理政的全方位、多领域、各方面,有利于解决发展难题,激发发展活力,提振发展信心,凝聚发展共识,提升发展水平,有利于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和创造性。   三、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新思想
  思想是时代的先声,理论是行动的指南。“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为它确立了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这篇大文章上都写下了精彩的篇章。现在,我们这一代共產党人的任务,就是继续把这篇大文章写下去。”[6]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解决新问题中发展了新思维,在深刻总结历史和社会发展的经验中,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新思想,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它是新时代下党和人民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同根同源、一脉相承的,是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顺应时代潮流的、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理论,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它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可以概括为密切关联、相互连接、内在统一的八个方面,其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实现奋斗目标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即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这一新时代主要矛盾;实现奋斗目标的宏伟战略、科学方法和有力手段即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总目标在不同方面的任务和方式即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世界一流军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等;完成总任务的根本保证则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政治“宣言书”,更是行动“指南针”;是科学的理论,更是鲜活的实践。因此,要高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中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将其贯彻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具体表现为逻辑严密、层次鲜明的“14个坚持”,涵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有助于更好地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引领党和人民各项事业的推进和发展。
  四、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新思想探索了新道路,推动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景象,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的学说”,[7]295《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归宿和最终目标。但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共产主义革命是“将在一切文明国家里,至少在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同时发生的革命,……发展得较快或较慢,要看这个国家是否有发达的工业,较多的财富和比较大量的生产力。”[7]306俄国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变成了现实,在一个落后的国家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但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他们将马克思主义变成了形而上学的教条,70年后,宣告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的失败。对此,某些西方学者断言“马克思主义过时了”“社会主义终结了”,宣称西方民主是最完美的制度形式和历史发展的终极形式。在20世纪末期,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社会主义该走向何方、如何建设”成为摆在马克思主义者面前的严峻课题。1978年,中国开始改革开放,开创性地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停滞低谷中的社会主义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全方位的、开创性的成就,伟大的历史性变革使中国的面貌发生了空前的变化,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巨大跨越,使我国以更加自信的姿态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科学社会主义注入新鲜血液,使其在21世纪的中国迸发出无穷的生机活力,彰显出强劲的生命力。尽管如此,世界上仍不乏对中国的质疑之声,一些人认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建设的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是中国特色资本主义;还有一些人妄言中国的建设应该全盘西化,照搬西方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三个“不能变”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始终坚持的原则。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的哲学依据就是始终坚持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的原理、坚持科学性和价值性相结合的原则。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遵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坚持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表明我们始终高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表明我们始终走在科学社会主义道路上。我们不断革命和创新的精神、自我革命的决心和意志、社会进步的速度和活力,彰显了新时代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生命力和真实性,表明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开辟了新境界。
  五、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新发展
  新思想具有世界眼光和人类情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范围的新发展,是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恩格斯在资本主义境遇下肯定建立“世界历史”的重要性,他们认为,由于人们的普遍交往,“地域性的个人为世界历史性的、经验上普遍的个人所代替,……无产阶级只有在世界历史意义上才能存在……各个人的世界历史性的存在,也就是与世界历史直接相联系的各个人的存在。”[7]166-167但这种世界历史是在资本的强权和暴力下推进的,是以血与火的代价换来的,“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的文明,即变成资产者。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7]404如果说,以资本和暴力开辟的世界历史是共同体的否定阶段的话,我们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共同体发展的否定之否定阶段。当代中国的发展凝聚了中国智慧、拓宽了中国道路、显示了中国力量、蕴含了中国精神、彰显了中国方案,中国人民在当代中国改革和发展中获得了实惠。但中国是有人类责任感的大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成就应该惠及世界人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带一路”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想、“上合组织”机构正是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的新发展,是实现真实的共同体的坚实的步骤。“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关键在行动。我认为,国际社会要从伙伴关系、安全格局、经济发展、文明交流、生态建设等方面作出努力。”[8]我们主张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对资本主义开辟的世界历史的新的否定,二者有本质的区别。就动机看,前者是使世界人民享受到中国发展的成果,后者是将过剩的资本转移到世界各地;就方式看,前者是和平、协商、对话的方式,后者是强权、暴力、独断的方式;就目的看,前者是中国的崛起“给世界带来的是机遇不是威胁,是和平不是动荡,是进步不是倒退。”后者是资本的利润,是财富的积累;就后果看,前者是世界的和平和共同发展,后者是掠夺和压榨。党的十九大阐明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历史意义,它指出,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9]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401.
  [2]邓小平年谱(1975-1997)[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1364.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9)[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37.
  [4]不断增强“四个意识”,打造坚强领导核心[OE/BL] http //opinion.people.com.cn/n1/2016/0630/c1003-28510052.html.
  [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42.
  [6]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OE/BL] http //theory.people.com.cn/n1/2016/0622/c40531-28469331.html.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8]习近平: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OE/BL]http //cpc.people.com.cn/n1/2017/0120/c64094-29037658.html.
  [9]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0.
  责任编辑  姚黎君  彭  坤
其他文献
[摘 要]为了落实深入推进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讲话精神,深度融入“一带一路”,补齐辽宁对外开放的短板,建设开放合作新高地,有必要从实际出发分析辽宁开放合作的优势,阐释开放合作的机遇,深入地剖析开放合作所面临的挑战,并建设性地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一带一路;开放合作;五通;机遇与挑战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9)03-0065-05 
期刊
[摘 要]《帝国》的政治本体论认为,与具有腐败性、危机内在性的帝国的形成相伴随,作为一个全球无产阶级的多众业已形成。鉴于帝国生存对多众虚拟性的依赖,以及生命政治环境促成了价值标准多元化以及政治建构内在化的现实,要实现对帝国的政治替代,多众应着力于争取全球公民权、获得社会报酬的权利以及再占有的权利,最终实现“人类学形变”。综观这一理论,由于对后现代主义理论立场和思维方法的固守,从根本上背离了历史唯物
期刊
[摘 要]节约型政府是对马克思廉价政府理论的继承与发展,积极回应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探索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实践。节约型政府是用度节俭、效能优质、机构合理、职能适度“四位一体”的精良政府。政府节约领域始终是以财、物为主体的行政成本,节约型政府构建的逻辑起点和过程均是治理行政成本。政府行政成本据活动界域分为存续成本与履职成本。财政收支规模一定下,精简存续成本中的静态机构成本,规制存续成本中的动态运转成
期刊
[摘 要]目前我国经济已进入中高速增长、結构优化升级、创新驱动成为发展动力的新常态阶段。在这一背景下,城镇化发展持续推进,大量农村土地成为建设用地或流转给企业经营,从而造成大批失地农民群众的出现。失地农民的再就业培训工作成为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实现农民增收的一大民生工程。目前广西的失地农民再就业培训工作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也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就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期刊
[摘 要]增加农民收入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是增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提升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直观反映。河南贫困农民要想率先脱贫,就必须重视农村发展中影响贫困农民增收的现实障碍,针对这些障碍建立有效的保障机制,促进农村贫困农民增收。这是繁荣农村经济、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也是现阶段实施精准扶贫的主要任务。  [关键词]精准扶贫;农民增收;农民专业合作社  [中图分类号]F061.4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 要]辽宁经济发展对投资依赖程度不断增强,但投资贡献率明显下降。这既因为投资结构不合理,也因为投资效率太低。通过与国内东中西部代表性地区比较发现,辽宁应大幅提高工业投资份额,特别要增加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稳定房地产业投资份额,根据需求稳步开发;同时,努力提高所有行业的投资效率,改善投资质量。  [关键词]投资结构;投资效率;工业;房地产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 要]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与推进,中国企业纷纷“走出去”到沿线国家进行投资经营,而缺少合适的人力资源是这些企业面临的困境,其根本原因在于符合中国企业诉求的本土化人才储备不足,因此,建立完整的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奖学金的撬动作用、以孔子学院为依托对来华留学生进行预科教育以及构建与沿线国家联合培养机制等举措,有针对性地吸引、培养和聘用来华留学生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关键词]“一带一路
期刊
[摘 要]五保老人集中供养是一项重大社会事业,盐津县五保老人大规模集中供养事业开始于2006年,历经十年的发展,探索出敬老院的创新管理“九化模式”,使五保老人集中供养事业日趋完善,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和借鉴意义。跟随发展态势,五保老人集中供养工作应在精神供养上下足功夫,凝聚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尊老敬老、扶残助孤的合力,惠及更多的五保人员。  [关键词]五保老人;集中供养;九化模式  [中图分类号]C35
期刊
[摘 要]哈特和奈格里依循意大利自治马克思主义理论传统,为表征当今劳动范式的新变化而提出的非物质劳动概念,是一个兼具经济学和社会学双重意义的概念。在智能化、经济学意义上,非物质劳动霸权是生产向生活领域渗透的必然结果,是与帝国机制及价值增值相一致的。随著生产与生活的实质融合,劳动日趋生命政治化,日益生产出颠覆资本逻辑的新主体性,锻造着对抗帝国的新型主体。  [关键词]哈特和奈格里;非物质劳动;霸权;
期刊
[摘 要]推进国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有鉴于此,中国人学学会第十九届年会的主题定为“国家治理现代化与人的发展”。与会学者在研讨中认为,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中有着丰富的人学意蕴,国家治理现代化丰富了人学研究的内涵,是人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学界需要立足人学视域,进一步发掘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与人的发展的思想资源,与此同时,需要通过批判汲取资本主义国家治理观的有益养分,来丰富社会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