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的大地上,有一块形似如意的版图,那就是甘肃。随着幽远的古乐声,版图幻化成一位反弹琵琶的“飞天”,灵动而出,为人们讲述甘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甘肃是闻名遐迩的文物大省,彩陶、汉简、石窟等大量文化遗产,印证着甘肃深厚的文化底蕴。距今7800年前的秦安大地湾会堂式建筑遗址被称为中华城市文明最早的雏形。新中国成立后,兰州是国务院批准的第一个商贸中心试点城市。1954年国务院批准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城市总体规划——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这一规划参加了1958年莫斯科举办的国际城市展览会,博得盛誉。利用清洁能源是人类未来城市发展的一条必由之路,在这条道路上,甘肃已经鸣响了前奏曲。在世博会这个顶级的大会上,甘肃又怎能失色呢!
本次甘肃馆的布展可以说是定位准确、主题明确、方式新颖、印象深刻、特色十足。定位准确,就是既符合世博会的主题,又符合甘肃的实际情况;主题明确,就是要展现甘肃城市对改善人类生活所做的贡献,提倡节约能源保护生态环境;方式新颖,就是充分考虑世博会的受众群体和展示环境,采取静态展示、互动体验等方式,吸引观众,让更多观众从展览中得到启示;印象深刻,就是展示兼顾观赏性、参与性、娱乐性,给观众留下甘肃元素的深刻印象;特色十足,就是形成与周边展区的差异性,以求增强参观者的吸引力。
再现历史展示辉煌
谈世博会甘肃馆,就不能不说起其“丝路-城歌”的展示主题,馆内以“丝绸之路”上的城市兴衰与再生为主线,设立“城曲”、“壮歌”和“新韵”3个部分,尽显甘肃特色。
丝绸之路,连接东西方的纽带,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有多少事件、故事发生?张骞出使西域、隋炀帝西巡和焉支山下的万国交易盛会等都是长时间光耀史册的重大事件,他们记录下了丝绸之路的繁盛时代,也记录了甘肃曾经的辉煌。丝绸之路从东到西贯穿甘肃全境1600多公里,这条路赋予了甘肃城市发展的轨迹、演变的背景。隋朝张掖的万国博览会、唐朝的敦煌大都会都说明历史上的甘肃承载着中国对外的经济流量。甘肃城市由中华城市文明的雏形到汉朝“河西四郡”的建立,托起了城市、开拓了丝路;从“敦煌盛景”到“张掖万国博览会”,谱写了丝路城市兴盛之歌。
甘肃城市在悠长的丝绸之路上谱写出了高亢激昂,耐人寻味的城市之歌,所以甘肃馆的主题“丝路-城歌”紧扣了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大主题,以丝绸之路沿线甘肃城市的形成、发展、繁荣、衰落、振兴为主线,展现城市文明在改善、美化人类生活中起到的突出作用。
在甘肃馆内,对多媒体的应用达5处之多。其中最大的屏幕是长16米的180度环形屏幕,播放的是一部展示甘肃城市发展的5分钟电影短片,以仙女的视角,看甘肃的巨变。
再现敦煌文化
上海世博会甘肃馆内,在按原尺寸复原的敦煌莫高窟第45窟中,观众身临其境地领略到了甘肃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博大精深的敦煌文化魅力令游客流连忘返。敦煌莫高窟盛唐第45窟位于莫高窟南区中段下层,虽无明确的造窟功德记和文献记载,但从洞窟形制、壁画内部和艺术风格看,其营建时间应在盛唐时期。此窟平面方形,覆斗藻井顶,团花井心,四披画千佛。窟正壁(西壁)开一平顶敝口龛,塑像七身,体态各异,个性明朗。主尊正襟危坐,温和慈祥。迦叶老态深沉,襟怀坦荡。阿难少年颖悟,敦实憨厚。菩萨亭亭玉立,秀外中慧。天王戎装革里,金刚怒目。南壁画观音经变,北壁画观无量寿经变,后壁门两侧壁分画观音、地藏菩萨像等。第45窟作为莫高窟盛唐时期的代表窟之一,其形神兼备、栩栩如生的塑像和壁画中刻划精细的各种人物形象,直接反映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人们的生活风貌。第45窟是盛唐时期的敦煌代表作,不论是人物的塑造,还是壁画的绘制,都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看后会给观众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让中外观欣赏到了敦煌文化的一个精彩的缩影。
“非遗”进世博
“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词听起来有些拗口,但事实上它一直离我们很近。在“甘肃活动周”期间,除了敦煌题材的歌舞演出之外,“花儿”和裕固族歌舞表演这两种颇具甘肃风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在世博园上演。
“花儿”和裕固族民歌都是甘肃省首批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甘肃对外宣传上,具有鲜明的代表性。“甘肃活动周”文化演艺项目总导演牟瑜介绍说,甘肃馆作为世界了解甘肃省的一个窗口和前沿,不仅要向世人展示绚丽多姿的敦煌艺术,也融入了甘肃民俗民间歌舞等艺术表现形式,让世界从多角度了解甘肃的文化和特色。丝路文化、敦煌文化、伏羲文化和甘肃省特有的少数民族文化,将成为“甘肃演出周”主旋律。“花儿”唱词和曲调分“河州花儿”和“莲花山花儿”两大类,具有鲜明的西北特色。曲调具有浓郁的抒情性,演唱时用临夏方言,有浓郁的地方气息。
在上海世博会“城市足迹馆”里,陈列着数百件来自世界各地的国宝级文物,其中就有来自飞天故里敦煌莫高窟的lO件文物。自从这些宝贝来到上海,世博会组委会给予它们高规格待遇,展柜都是专门量身打造的,最小的一个耗资都在七八万元。文物包括1件五代至宋时期的木雕六臂观音像,4件唐代彩塑和5件唐代写经。其中8件被定级为一级。还有3个复制洞窟。这10件来自敦煌莫高窟的文物是第一次走出敦煌展出,堪称国宝中的“无价之宝”。
上海世博会是世界的盛会。对于甘肃来说,就是要把最好的甘肃展现给世界,让世界看到甘肃的文化,看到甘肃的发展,看到甘肃的愿景,从而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甘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
甘肃是闻名遐迩的文物大省,彩陶、汉简、石窟等大量文化遗产,印证着甘肃深厚的文化底蕴。距今7800年前的秦安大地湾会堂式建筑遗址被称为中华城市文明最早的雏形。新中国成立后,兰州是国务院批准的第一个商贸中心试点城市。1954年国务院批准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城市总体规划——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这一规划参加了1958年莫斯科举办的国际城市展览会,博得盛誉。利用清洁能源是人类未来城市发展的一条必由之路,在这条道路上,甘肃已经鸣响了前奏曲。在世博会这个顶级的大会上,甘肃又怎能失色呢!
本次甘肃馆的布展可以说是定位准确、主题明确、方式新颖、印象深刻、特色十足。定位准确,就是既符合世博会的主题,又符合甘肃的实际情况;主题明确,就是要展现甘肃城市对改善人类生活所做的贡献,提倡节约能源保护生态环境;方式新颖,就是充分考虑世博会的受众群体和展示环境,采取静态展示、互动体验等方式,吸引观众,让更多观众从展览中得到启示;印象深刻,就是展示兼顾观赏性、参与性、娱乐性,给观众留下甘肃元素的深刻印象;特色十足,就是形成与周边展区的差异性,以求增强参观者的吸引力。
再现历史展示辉煌
谈世博会甘肃馆,就不能不说起其“丝路-城歌”的展示主题,馆内以“丝绸之路”上的城市兴衰与再生为主线,设立“城曲”、“壮歌”和“新韵”3个部分,尽显甘肃特色。
丝绸之路,连接东西方的纽带,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有多少事件、故事发生?张骞出使西域、隋炀帝西巡和焉支山下的万国交易盛会等都是长时间光耀史册的重大事件,他们记录下了丝绸之路的繁盛时代,也记录了甘肃曾经的辉煌。丝绸之路从东到西贯穿甘肃全境1600多公里,这条路赋予了甘肃城市发展的轨迹、演变的背景。隋朝张掖的万国博览会、唐朝的敦煌大都会都说明历史上的甘肃承载着中国对外的经济流量。甘肃城市由中华城市文明的雏形到汉朝“河西四郡”的建立,托起了城市、开拓了丝路;从“敦煌盛景”到“张掖万国博览会”,谱写了丝路城市兴盛之歌。
甘肃城市在悠长的丝绸之路上谱写出了高亢激昂,耐人寻味的城市之歌,所以甘肃馆的主题“丝路-城歌”紧扣了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大主题,以丝绸之路沿线甘肃城市的形成、发展、繁荣、衰落、振兴为主线,展现城市文明在改善、美化人类生活中起到的突出作用。
在甘肃馆内,对多媒体的应用达5处之多。其中最大的屏幕是长16米的180度环形屏幕,播放的是一部展示甘肃城市发展的5分钟电影短片,以仙女的视角,看甘肃的巨变。
再现敦煌文化
上海世博会甘肃馆内,在按原尺寸复原的敦煌莫高窟第45窟中,观众身临其境地领略到了甘肃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博大精深的敦煌文化魅力令游客流连忘返。敦煌莫高窟盛唐第45窟位于莫高窟南区中段下层,虽无明确的造窟功德记和文献记载,但从洞窟形制、壁画内部和艺术风格看,其营建时间应在盛唐时期。此窟平面方形,覆斗藻井顶,团花井心,四披画千佛。窟正壁(西壁)开一平顶敝口龛,塑像七身,体态各异,个性明朗。主尊正襟危坐,温和慈祥。迦叶老态深沉,襟怀坦荡。阿难少年颖悟,敦实憨厚。菩萨亭亭玉立,秀外中慧。天王戎装革里,金刚怒目。南壁画观音经变,北壁画观无量寿经变,后壁门两侧壁分画观音、地藏菩萨像等。第45窟作为莫高窟盛唐时期的代表窟之一,其形神兼备、栩栩如生的塑像和壁画中刻划精细的各种人物形象,直接反映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人们的生活风貌。第45窟是盛唐时期的敦煌代表作,不论是人物的塑造,还是壁画的绘制,都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看后会给观众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让中外观欣赏到了敦煌文化的一个精彩的缩影。
“非遗”进世博
“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词听起来有些拗口,但事实上它一直离我们很近。在“甘肃活动周”期间,除了敦煌题材的歌舞演出之外,“花儿”和裕固族歌舞表演这两种颇具甘肃风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在世博园上演。
“花儿”和裕固族民歌都是甘肃省首批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甘肃对外宣传上,具有鲜明的代表性。“甘肃活动周”文化演艺项目总导演牟瑜介绍说,甘肃馆作为世界了解甘肃省的一个窗口和前沿,不仅要向世人展示绚丽多姿的敦煌艺术,也融入了甘肃民俗民间歌舞等艺术表现形式,让世界从多角度了解甘肃的文化和特色。丝路文化、敦煌文化、伏羲文化和甘肃省特有的少数民族文化,将成为“甘肃演出周”主旋律。“花儿”唱词和曲调分“河州花儿”和“莲花山花儿”两大类,具有鲜明的西北特色。曲调具有浓郁的抒情性,演唱时用临夏方言,有浓郁的地方气息。
在上海世博会“城市足迹馆”里,陈列着数百件来自世界各地的国宝级文物,其中就有来自飞天故里敦煌莫高窟的lO件文物。自从这些宝贝来到上海,世博会组委会给予它们高规格待遇,展柜都是专门量身打造的,最小的一个耗资都在七八万元。文物包括1件五代至宋时期的木雕六臂观音像,4件唐代彩塑和5件唐代写经。其中8件被定级为一级。还有3个复制洞窟。这10件来自敦煌莫高窟的文物是第一次走出敦煌展出,堪称国宝中的“无价之宝”。
上海世博会是世界的盛会。对于甘肃来说,就是要把最好的甘肃展现给世界,让世界看到甘肃的文化,看到甘肃的发展,看到甘肃的愿景,从而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甘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