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离不开生活,生活也离不开语文。离开了生活的语文是枯燥的,离开了语文的生活是乏味的。语文教学的起点和归宿都应该是生活。语文教学应该走向生活,需要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因素,还需要建立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语文还要回归社会生活,需要充分利用种种资源,在生活中孕育语文。
关键词:语文;教学;生活
语文,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汉文及汉语工具。它既是语言文字规范的实用工具,又是文化艺术,同时也是用来积累和开拓精神财富的一门学问。语文学科的最大特点是它融合了人文性与工具性,是二者的有机统一。
长江正因为拥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所以才能浩浩荡荡,绵延万里;参天古木正因为拥有庞大的根系,所以才能枝繁叶茂,欣欣向荣。我们的语文教学也是如此,只有把生活作为语文教学的源头,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语文教学中实现生活价值,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改革开展得如火如荼,语文和生活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密切,“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么广阔”,“生活处处有语文”等成了近年来许多语文教育工作者乐于接受的观点。的确,随着物质世界的日益丰富,人们更多地把目光聚焦在精神世界的建设上。生活的丰富多彩成就了语文的绚丽多姿。从结绳记事到今天的信息社会,生活总是在不斷地丰富着语文的内容。语文知识包罗万象,不单单是教科书上的课文和诗歌,它还包涵了审美取向、价值观念、道德判断等等,这些构成了广义的语文概念。回首中国文学长廊,正是屈原“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执着,才会有流芳千古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震撼华夏子孙心灵的吟唱。正是文天祥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铮铮气节,才会有惊天地、泣鬼神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穿透时空的金石之音。如今,我们在反复吟诵经典,体会古代圣贤的情操美德的同时,又在不断地创造出时下的流行语。“雷人”、“囧”、“给力”等约定俗成的新词语的增生,无一不说明生活是语文的源泉。
所有的河流最终都会汇入无边的大海,生活也是语文的最终归宿。语文的学习不该仅仅局限于一个字、一句话、一个读音或是一篇文章的创作,又或是一首诗、一篇课文的背诵和默写。语文教学应该更加注重过程、享受过程。读一首清新的小诗,让我们享受生活的甜美。读一篇精美的散文,让我们拾起生活海滩上的五彩贝壳,读一部大作,让我们在沉思中感悟生活,窥见社会百态。总之,生活与语文的相互浸润才使得生活如此的五彩缤纷,充满阳光,从而语文也在生活中获得了新的生命,焕发出青春活力。
一、让语文教学走向生活。
一个孩子从呱呱坠地始,不出数年便能说会想、具备了一定的交际能力,有了一定的语言素养。探究生活,没有一定的教学目的、方法,却能收到如此的成效,是在于生活给了学生一定的生活情景,让学生得以在乐中学,在学中乐,充分地体现了学以致用。反观我们现在的学校教育,过分地注重字、词的训练,使语文教学变得枯燥乏味,激发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所以我们应该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而如何才能让我们的语文回归生活呢?如何才能克服语文学习的长期性与普遍性,再加之事实上的课时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引向广阔的社会生活?
(一)首先应注重教材中生活因素的挖掘
在课堂教学中,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因素,并和谐地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成倍提高,也使学生在学习中陶冶了自己的情操,净化自己的心灵,使学生通过学习真正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做到语文素养的提高和思想教育双丰收。
(二)建立和谐平等的课堂气氛,让语文课堂教学成为师生日常生活的延续。
在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了学生了主体地位以及老师的主导地位,老师就是组织者、引导者,是领路人、是领头羊。师生之间是一种相互尊重、民主平等、情感和谐的人际关系。教师可以是传道者、真理的代言人,也可以是学习者、意见的倾听者;可以是长辈、导师,也可以是兄长、朋友。
在一次写作课之后,我把作文发下去让学生之间互相评改。当然,在学生互评之前,针对如何公正、客观地评价一篇作文,我先做了一番指导。指导之后,将学生分成4到6人的写作小组,请每组准备好一张白纸和一支笔,一起讨论、评改,之后让每小组把对这篇作文的意见和建议分数写上去,然后签上评阅人的姓名。
这样学生就能从他人的作文中找到和自己相似的毛病,进行反思,引以为戒;也能从他人的作文中发现别人的长处,加以思考和借鉴。这样批改作文不再是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那么学生才真正行使了平等的权利。同时这种学生自评、互评的方式使学生在批改时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还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创设“语文”生活,我们不难发现学校生活的每一时,每一处,都充溢着各式各样的语文练习机会,教师要善于开发利用这些资源,努力创设“语文化”的校园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不断进行语文练习。
二、让语文回归社会生活
陶行知说:“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有生活即有教育,生活含有教育的意义。
片面强调学校课堂教学,忽视“生活课堂”教学,无异于拣起芝麻,丢弃西瓜。
(一)充分利用种种资源让语文回归生活
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到社会生活大环境去,利用图书馆、广播、电视、网络等信息渠道进行资料搜集,找到与语文学习相关的内容并积累下来。平时,我会要求学生制作一本“采蜜集”,把平时阅读过程中碰到的好词好句摘记下来。课外广泛搜集,既加深了他们对课文内涵的理解,又使他们掌握了许多课外知识,激发了他们学语文的兴趣,培养了他们学习语文所必需的各种综合能力。
(二)在生活中孕育语文教学
学生由学校走向社会,走向生活的拓展过程可以由多种形式实现,首先是教师悉心安排的有利于学生发挥自主精神的活动。如各种不同主题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学生应关注社会、关注民生疾苦,关注环境建设、关注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并开展专题性学习、综合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只有这样语文教学才能回归社会生活,不必担心落后于时代。
语文是生活中的润滑剂、添加剂,造福于我们,给予生活更多的”姿色”;语文是生活中的温暖与耀眼的阳光,给人以力量。在生活中不用语文的人是弱者,多用语文的人是强者,善用语文的人更是智者。学会语文也就学会了用自己的所有去创造美好生活。语文愈强,则生活愈美。享受生活,善待语文,让我们的语文与生活双赢,让我们的生活与语文共舞。
参考文献:
[1]让学生徜徉在课外的语文生活中[J]. 陈玉玲,陈琪.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08)
[2]语文教学改革的生活化理念研究[D]. 张晓红.山东师范大学 2006
作者简介:
竺青,浙江省宁波市鄞州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关键词:语文;教学;生活
语文,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汉文及汉语工具。它既是语言文字规范的实用工具,又是文化艺术,同时也是用来积累和开拓精神财富的一门学问。语文学科的最大特点是它融合了人文性与工具性,是二者的有机统一。
长江正因为拥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所以才能浩浩荡荡,绵延万里;参天古木正因为拥有庞大的根系,所以才能枝繁叶茂,欣欣向荣。我们的语文教学也是如此,只有把生活作为语文教学的源头,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语文教学中实现生活价值,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改革开展得如火如荼,语文和生活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密切,“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么广阔”,“生活处处有语文”等成了近年来许多语文教育工作者乐于接受的观点。的确,随着物质世界的日益丰富,人们更多地把目光聚焦在精神世界的建设上。生活的丰富多彩成就了语文的绚丽多姿。从结绳记事到今天的信息社会,生活总是在不斷地丰富着语文的内容。语文知识包罗万象,不单单是教科书上的课文和诗歌,它还包涵了审美取向、价值观念、道德判断等等,这些构成了广义的语文概念。回首中国文学长廊,正是屈原“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执着,才会有流芳千古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震撼华夏子孙心灵的吟唱。正是文天祥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铮铮气节,才会有惊天地、泣鬼神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穿透时空的金石之音。如今,我们在反复吟诵经典,体会古代圣贤的情操美德的同时,又在不断地创造出时下的流行语。“雷人”、“囧”、“给力”等约定俗成的新词语的增生,无一不说明生活是语文的源泉。
所有的河流最终都会汇入无边的大海,生活也是语文的最终归宿。语文的学习不该仅仅局限于一个字、一句话、一个读音或是一篇文章的创作,又或是一首诗、一篇课文的背诵和默写。语文教学应该更加注重过程、享受过程。读一首清新的小诗,让我们享受生活的甜美。读一篇精美的散文,让我们拾起生活海滩上的五彩贝壳,读一部大作,让我们在沉思中感悟生活,窥见社会百态。总之,生活与语文的相互浸润才使得生活如此的五彩缤纷,充满阳光,从而语文也在生活中获得了新的生命,焕发出青春活力。
一、让语文教学走向生活。
一个孩子从呱呱坠地始,不出数年便能说会想、具备了一定的交际能力,有了一定的语言素养。探究生活,没有一定的教学目的、方法,却能收到如此的成效,是在于生活给了学生一定的生活情景,让学生得以在乐中学,在学中乐,充分地体现了学以致用。反观我们现在的学校教育,过分地注重字、词的训练,使语文教学变得枯燥乏味,激发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所以我们应该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而如何才能让我们的语文回归生活呢?如何才能克服语文学习的长期性与普遍性,再加之事实上的课时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引向广阔的社会生活?
(一)首先应注重教材中生活因素的挖掘
在课堂教学中,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因素,并和谐地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成倍提高,也使学生在学习中陶冶了自己的情操,净化自己的心灵,使学生通过学习真正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做到语文素养的提高和思想教育双丰收。
(二)建立和谐平等的课堂气氛,让语文课堂教学成为师生日常生活的延续。
在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了学生了主体地位以及老师的主导地位,老师就是组织者、引导者,是领路人、是领头羊。师生之间是一种相互尊重、民主平等、情感和谐的人际关系。教师可以是传道者、真理的代言人,也可以是学习者、意见的倾听者;可以是长辈、导师,也可以是兄长、朋友。
在一次写作课之后,我把作文发下去让学生之间互相评改。当然,在学生互评之前,针对如何公正、客观地评价一篇作文,我先做了一番指导。指导之后,将学生分成4到6人的写作小组,请每组准备好一张白纸和一支笔,一起讨论、评改,之后让每小组把对这篇作文的意见和建议分数写上去,然后签上评阅人的姓名。
这样学生就能从他人的作文中找到和自己相似的毛病,进行反思,引以为戒;也能从他人的作文中发现别人的长处,加以思考和借鉴。这样批改作文不再是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那么学生才真正行使了平等的权利。同时这种学生自评、互评的方式使学生在批改时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还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创设“语文”生活,我们不难发现学校生活的每一时,每一处,都充溢着各式各样的语文练习机会,教师要善于开发利用这些资源,努力创设“语文化”的校园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不断进行语文练习。
二、让语文回归社会生活
陶行知说:“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有生活即有教育,生活含有教育的意义。
片面强调学校课堂教学,忽视“生活课堂”教学,无异于拣起芝麻,丢弃西瓜。
(一)充分利用种种资源让语文回归生活
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到社会生活大环境去,利用图书馆、广播、电视、网络等信息渠道进行资料搜集,找到与语文学习相关的内容并积累下来。平时,我会要求学生制作一本“采蜜集”,把平时阅读过程中碰到的好词好句摘记下来。课外广泛搜集,既加深了他们对课文内涵的理解,又使他们掌握了许多课外知识,激发了他们学语文的兴趣,培养了他们学习语文所必需的各种综合能力。
(二)在生活中孕育语文教学
学生由学校走向社会,走向生活的拓展过程可以由多种形式实现,首先是教师悉心安排的有利于学生发挥自主精神的活动。如各种不同主题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学生应关注社会、关注民生疾苦,关注环境建设、关注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并开展专题性学习、综合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只有这样语文教学才能回归社会生活,不必担心落后于时代。
语文是生活中的润滑剂、添加剂,造福于我们,给予生活更多的”姿色”;语文是生活中的温暖与耀眼的阳光,给人以力量。在生活中不用语文的人是弱者,多用语文的人是强者,善用语文的人更是智者。学会语文也就学会了用自己的所有去创造美好生活。语文愈强,则生活愈美。享受生活,善待语文,让我们的语文与生活双赢,让我们的生活与语文共舞。
参考文献:
[1]让学生徜徉在课外的语文生活中[J]. 陈玉玲,陈琪.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08)
[2]语文教学改革的生活化理念研究[D]. 张晓红.山东师范大学 2006
作者简介:
竺青,浙江省宁波市鄞州职业教育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