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言
汪采白(1887--1940),名孔祁,字采白,号澹庵,别号洗桐居士,安徽歙县西溪人。汪采白出生于徽州名门望族,书香门第之家。祖父汪宗沂(1837--1906),字仲伊,是清未有名的学者,宋汉兼采,著作等身,《歙县志》中称其为“江南大儒”。父亲汪福熙(1860--1943),原名行本,字吉修,善诗能文,工四体书,气韵神妙。叔父汪律本(1867--1931),字鞠卣,号旧游,擅长诗词书画。汪采白幼承家学,5岁便拜山水大家黄宾虹(1865--1955)为师,习四书五经并丹青之法。1907年,汪采白入南京两江师范学堂图画手工科学习,师从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先导者李瑞清;此后又先后在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北京师范学校、南京中央大学、安徽省立第二中学、北平艺术专科学校任职。1939年,因被蚊虫叮咬感染病毒,于次年7月离世,年仅54岁。5年后,友人张宗良将其葬于安徽歙县西干山披云峰,距浙江墓仅百余步。
一、传承新安,笔疏墨简
汪采白为中国近代杰出画家,尤以山水画著称于世,画宗家乡“新安画派”萧疏散淡之风;并以青绿法写黄山,高古清逸,风格独具,给当时的画坛注入了一股清新之气,被后世誉为“新安画派殿军”。时人有诗“西干山上两名师,渐江采白三百年”,将其与“新安画派”的领军人物渐江并提,足见汪采白在新安画史中地位之重。
安徽博物院收藏汪采白绘画作品数量较多,有40余件,部分为安徽博物院前辈老专家四处征集所得,部分则出自汪采白的乡贤好友许承尧(1874-1946)、郑渭占(1886--1966)、姚文采(1893--1958)等人的捐赠。这40多件藏品中,山水画尤其能体现汪氏艺术特色的青绿山水占大宗,其余为花木竹石图。
汪采白的山水画可分为两大风格,其中—路便是延续传统“新安画派”的枯笔淡墨之风,疏淡清逸。汪采白出生于人杰地灵的徽州,这是“新安画派”的发源地。汪氏又是徽州望族,书香门第,家藏颇丰,其族亲及师友如许承尧、黄宾虹等皆藏有新安诸家的名迹。汪采白自幼便深受新安画风的熏陶洗礼,对于新安前辈画家如渐江、查土标等也是顶礼膜拜,经常临摹并研究其作品。
《秋江晚照图》横幅是汪采白早年作品,纸本设色,纵27.4厘米,横77厘米。此图空阔辽旷,近景绘坡岸绵延,芦草丛生,绿柳红枫与苍松翠柏交相辉映,几座房屋掩映其间,悄然矗立。中部为大片水域,微风轻拂,水波荡漾,渔舟浮沉。水域间绘沙渚堤岸,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远处白塔高耸,溪山隐现,渐行渐远。款题:“秋江晚照,宣统辛亥闰六月朔日,配乾仁丈世大人属画,为写此景。”宣统辛亥年即191 1年,时汪采白25岁。此图疏树远山,空阔辽旷,近柳、丛荻酷似查士标,而屋舍、远塔又毕肖渐江,是一幅很典型的学习“新安画派”的作品。
与《秋江晚照图》相比,汪采白丙子年(1936)炎夏为絮芳所作的墨笔山水更是典型的“新安画派”风貌。此图纸本墨笔,纵94厘米,横40厘米,枯笔淡墨,用苍劲有力的线条勾勒山石,皴擦渲染较少,以大片留白表现山石之莹洁;树木也是墨笔勾画,枝叶浓墨点染,逸笔草草。通幅用笔挺拔瘦劲,墨色明洁,萧疏简淡,气韵荒寒,颇具浙江的冷逸之风。汪采白自己也在题跋中言:“于烦闷时读之,亦颇具寒意也。”
新安画家皆崇倪云林,汪采白亦不例外,甚至自号“洗桐居士”,甘愿为倪瓒日日洗桐,足见对云林之痴爱。癸酉年(1933)汪采白過海上在张大干处见到一幅倪云林山水画,“爱之,反复凝视,背抚之”。汪采白后意临了一幅,惜流传过程中保管不善,右下部残缺。画中绘近处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河对岸崇山峻岭,峰峦叠翠。整体设色清雅、格调明快,与倪瓒的清隽冷逸之风已大相径庭。与之相比,丁丑( 1937)十月上浣所作《赠迪贤山水图》则更具倪瓒式的深幽意境,纵96厘米,横33.5厘米,纸本设色,典型的一河两岸式构图,近景老树枝丫遒劲,欹侧倾斜,树下小舟扬帆起航,舟人撑篙,书生静坐船内欣赏美景;中部水域辽阔,银白一片;对岸淡墨绘远山逶迤,影影绰绰。构图简洁,以水墨为主,中部大片留白,仅人物淡淡设色,意境幽远。
《黄山莲花峰图》作于乙丑年(1925),绢本设色,纵94厘米,横47厘米。构图奇绝,低矮的小丘茅屋与尖耸入云的高山遥遥相对,四周云环雾绕,如入仙境。图右上角作者自题:“用南田笔法新罗设色,写黄山莲花峰,冷峭隽逸兼而有之,乙丑澹庵赠宗汉贤弟。”图以墨笔为主,水墨淋漓,大面积留白,用石青、赭石渲染树木及远山,轻快明丽,空灵飘逸。时年汪采白39岁,已逐步尝试用青绿法写黄山。
二、青绿圣手,貌写家山
汪采白山水的另一路风格便是青绿作品,数量较多,也最能体现其自身的艺术特色。中国青绿山水画历史悠久,但要得其要领却非易事。汪采白在前人青绿法基础上探本溯源,兼收并蓄,结合自身所学的西式绘画教育,不断尝试探索,大胆开拓青绿山水之法,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特点,如黄宾虹所说的像“菠菜煮豆腐”,青绿翠白,清新雅致。
汪采白为地道徽州人,对家乡名山黄山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认为“黄山丘壑到处皆可入画”,一生致力于描绘黄山。他—生曾五游黄山,来往于三十六峰之间,寻幽探胜,与流云飞泉、奇松怪石朝夕相对,自然得黄山之真性情。他的青绿黄山俊逸雄奇、清新秀丽,与传统青绿法相比更具写意性,迥别于同时代的其他画家。
《黄山天都峰图>,纸本设色,纵131厘米,横32厘米,采用深远构图法,空间感极强,结构繁复,峰峦曲折连绵蜿蜒,如一条游龙盘旋而上。山岭逶迤,云海缭绕。古刹芳华,奇松矗立,姿态万千。山脚下流水潺潺,近处桥上两老者对语,似在评论这人间仙境的美景。图左上角汪采白题诗一首: “万壑松涛气已秋,闲来携杖豁双眸。危桥据涧泉声急,古刹嵌岩梵韵幽。新雨暗添寒藓碧,残云乱拥晚峰浮。天都胜境浑如此,何日登临作快游。雅白先生属画,为写此景并率题俚句请教,孔祁,癸酉。”癸酉年即1933年,时汪采白47岁,所作题画诗语言平实,平淡自然,无丝毫矫揉造作之气,与其气韵清新的画风相得益彰。 《游西园图》也是汪采白黄山题材名作,纸本设色,纵229厘米,横117厘米,为山水大幅,徽州喉科名医郑渭占捐赠,与上述《黄山天都峰图》同作于1933年。画面构图繁而不乱,线条劲健爽利,远山古寺、小桥流水、苍松翠竹乃至近处的点景人物无不精妙。图左上角有汪采白长跋: “余家与西园交谊非一世,纂钦先生余幼时以叔呼之,先生于余颇加青睐。余读书之暇辄游西园,日必逗,逗必夜归。迨负笈秣陵,迹始疏浚。糊口四方,数年始一返而亲近之。己巳中秋,先生命余作巨幅堂画,余应之而苦不得暇,讵意不久,先生遽归道山。此怀耿耿,未尝一日忘宿诺也。癸酉家居,渭占世大兄复申前约,乃作此帧。惜先生不及见也,挂剑空陇,有恨如何。孔祁并识。”纂钦先生即郑纂钦(1867--1930),名郑靖,捐赠者郑渭占之父,徽州名医,西园即郑氏祖宅。己巳年(1929)郑纂钦向汪采白索画,先生应之却苦于无暇。第二年郑纂钦去世,汪采白对此事一直耿耿于怀。癸酉年(1933)郑渭占重申前约,于是作《游西园图》以尝前诺。
《黄山胜境图》,纸本设色.纵133厘米,横67.5厘米,绘黄山一角之景,用笔爽利,点染自然。款署:“丁丑冬日,洗桐居士采白画于西溪。”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汪采白“初陷危城,旋即南下,抵西溪故里”,《黄山胜境图》即作于此时。图右上角有时任安徽省政府主席李品仙丁亥年(1947)冬月题跋,左上角有“草圣”林散之题跋,皆对此画给予极高的评价。
《黄海卧游集》册,36幅,绢本设色,每幅纵43.4厘米,横30厘米,汪采白好友姚文采捐赠。姚文采原名蕴丰,亦为安徽歙县人。他时任南京安徽中学校长,与汪采白交往密切,《黄海卧游集》的出版也多得力于姚文采。《黄海卧游集》册36幅均为青绿设色山水,是汪采白黄山图创作的集中展示,描绘了鳌鱼洞、百步云梯、莲花峰、慈光寺、飞来石、九龙瀑、莲蕊峰、鸣弦泉、青龙潭、清凉台、绕龙松、散花坞、狮林精舍、始信峰、文殊院、洗药溪、小心坡等黄山多处景点及沿途景色。浏览画册,恍若跟随画家细细游览黄山各处美景,一路走来,如数家珍,“卧游”之名极为贴切。每幅作品均有汪采白题跋,表明观者视角或所绘风景名称,从题跋可知此册作于丙子年(1936)春。1936年2月,汪采白第五次游黄山,感慨良多,于是作黄山图36幅,并于次年在上海彩印出版,印刷精美,装帧雅致,先生极爱之。汪采白对于黄山的熟悉程度远远超过一般游客,他是以一种骄傲的心态,娓娓描绘黄山胜景,向世人展现家山的美妙。
《黃海卧游集》册是汪采白青绿山水成熟阶段的代表作,集中展现黄山之峰峦泉石,云影波光,烟云飞动。笔墨率意恣肆,轻快流畅;设色清丽雅致,精妙绝伦。虽然是在绢本上作画,但仍给人厚重凝练之感,毫无单薄轻飘之意。无怪乎汪采白徽州同乡胡适评价此册: “近人作山水画,多陈陈相因,其层峦叠嶂,不是临摹旧本,即是闭门造山。汪采白先生此册,用青绿写他最熟悉的黄山山水,胆大而笔细,有剪裁而无夸张,是中国现代画史上的一种有意义的尝试。”汪采白是继渐江(16-10-1664)、梅清(1623--1697)、石涛(1642--1708)之后擅长画黄山的又一代表人物,用传统的青绿法表现黄山之美,与同时师友黄宾虹、张大干鼎足而三。
汪采白还有许多作品虽未明确指明是黄山风景,但亦能看出是以黄山为粉本而创作,诚如汪世清所说:“黄山在先生印象中是如此深刻,以致每逢作画,黄海峰峦都萦于笔底,往往画成的山水,即使并非黄山的实景,也一望而知‘此境当于黄山中求之’或‘此境非黄山莫属’。先生画来自黄山,善师造化,于此可见。”可以说,20世纪没有一位画家可以像汪采白这样,毕生创作一直以黄山图贯穿始终。
三、花木竹石,妙趣天成
除山水外,汪采白还兼擅花卉,喜绘梅兰双清、古木竹石等,墨笔、设色兼而有之,各具特色。《珍珠黄杨图》纸本设色,纵95.6厘米,横32厘米,笔墨浑厚,设色清雅。图绘珍珠黄杨一株,树干虬曲,枝叶茂盛。树下一老者执杖而立,身着长衫,头戴斗笠,正仰头欣赏珍珠黄杨。树旁有修竹雏菊,一派清幽。图右上角有汪采白长跋:“此珍珠黄杨也,惟黄山有之,盈尺者寿逾百岁。西园寄斋列一盆,长四尺强,最近得自黄山深壑中,状奇古,见者成谓千年物。渭占世大兄今年秋八月寿五十,属余作画为纪念,写此博粲。盆中有瓷像,余以谓占目之故,拈以点缀,益显此树之高云。丙子春王月,孔祁,时五十岁。”此图作于1936年,是汪采白为好友郑渭占50岁生日而作,以人物作为珍珠黄杨之点缀,益显树之高大,作者对于珍珠黄杨的喜爱之情溢于纸上。
《藤叶白石图》,纸本设色,纵179厘米,横39厘米,构图奇绝,粗笔重墨绘文石造型奇古,呈摇摇欲坠之势,浓墨点苔,施以淡淡青绿,色彩淡雅。文石之上,藤蔓缠绕,枝干虬结,红叶绿蔓交相辉映。右上角款题:“际唐词叔得晶阳子红叶白石立轴,古朴可爱,背拟一帧请教,孔祁。”旁附许承尧甲戌年(1934)春暮所题长跋。许承尧字际唐,号芚公、婆娑翰林等,著名文物鉴藏家,是汪采白祖父汪宗沂的弟子,与黄宾虹、汪律本相交莫逆。据汪、许二人题跋可知,晶阳子即新安画家程义,字正路,清初歙县槐塘人。汪采白在许承尧处见到程义《红叶白石图》,古朴可爱,于是酒酣之后奋笔摹写。许承尧对汪采白此作颇为钟爱,赋诗一首:“中间瘦干棱棱起,晚叶参差红可喜。丈人之面何斑斓,雨溜霜穿愈妍美。”
《梅兰双清图》,纸本设色,纵98.5厘米,横47厘米,丙子年(1936)嘉平月作于旧京。墨笔兰草,设色梅花,文石奇峭,相得益彰。《松石图》纸本墨笔,纵165.5厘米,横46.5厘米。墨笔绘双松并立,枝粗叶茂,交错虬结,形势奇古。笔力雄劲,墨气浑厚,皴擦点染,肆意纵横。所谓画如其人,人奇画高古,这桀骜不屈的双松也象征着汪采白的高风亮节。1935年汪采白婉拒为日本人作《风柳鸣蝉图》之事,传为一时佳话,反映出先生高尚的民族气节,犹如画中坚贞不屈的巍巍青松。
四、结语
汪采白是近代“新安画派”的又一高峰,他潜心于“新安画派”研究,践行“新安画派”的艺术理念,笔筒意工,神韵独绝,把“新安画派”萧疏散淡的元人气韵发挥到极致。他把传统的青绿法融入黄山图的创作中去,清奇幽邃,巧夺化工,并结合自己在教学生涯中所接触的西方绘画实践和艺术理论,不断寻求突破,为“新安画派”在新时代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汪采白又间写花鸟,用笔设色出入南田、新罗之间,清隽神妙,臻于化境。
汪采白是美术学校科班出身,翻开中国近现代美术史,最前沿的美术学校都曾留下汪采白的身影。他把新安画家的艺术理念和思想广泛传播到各大美术学校,将其发扬光大,是中国近代美术教育事业的重要奠基者之一。
汪采白(1887--1940),名孔祁,字采白,号澹庵,别号洗桐居士,安徽歙县西溪人。汪采白出生于徽州名门望族,书香门第之家。祖父汪宗沂(1837--1906),字仲伊,是清未有名的学者,宋汉兼采,著作等身,《歙县志》中称其为“江南大儒”。父亲汪福熙(1860--1943),原名行本,字吉修,善诗能文,工四体书,气韵神妙。叔父汪律本(1867--1931),字鞠卣,号旧游,擅长诗词书画。汪采白幼承家学,5岁便拜山水大家黄宾虹(1865--1955)为师,习四书五经并丹青之法。1907年,汪采白入南京两江师范学堂图画手工科学习,师从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先导者李瑞清;此后又先后在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北京师范学校、南京中央大学、安徽省立第二中学、北平艺术专科学校任职。1939年,因被蚊虫叮咬感染病毒,于次年7月离世,年仅54岁。5年后,友人张宗良将其葬于安徽歙县西干山披云峰,距浙江墓仅百余步。
一、传承新安,笔疏墨简
汪采白为中国近代杰出画家,尤以山水画著称于世,画宗家乡“新安画派”萧疏散淡之风;并以青绿法写黄山,高古清逸,风格独具,给当时的画坛注入了一股清新之气,被后世誉为“新安画派殿军”。时人有诗“西干山上两名师,渐江采白三百年”,将其与“新安画派”的领军人物渐江并提,足见汪采白在新安画史中地位之重。
安徽博物院收藏汪采白绘画作品数量较多,有40余件,部分为安徽博物院前辈老专家四处征集所得,部分则出自汪采白的乡贤好友许承尧(1874-1946)、郑渭占(1886--1966)、姚文采(1893--1958)等人的捐赠。这40多件藏品中,山水画尤其能体现汪氏艺术特色的青绿山水占大宗,其余为花木竹石图。
汪采白的山水画可分为两大风格,其中—路便是延续传统“新安画派”的枯笔淡墨之风,疏淡清逸。汪采白出生于人杰地灵的徽州,这是“新安画派”的发源地。汪氏又是徽州望族,书香门第,家藏颇丰,其族亲及师友如许承尧、黄宾虹等皆藏有新安诸家的名迹。汪采白自幼便深受新安画风的熏陶洗礼,对于新安前辈画家如渐江、查土标等也是顶礼膜拜,经常临摹并研究其作品。
《秋江晚照图》横幅是汪采白早年作品,纸本设色,纵27.4厘米,横77厘米。此图空阔辽旷,近景绘坡岸绵延,芦草丛生,绿柳红枫与苍松翠柏交相辉映,几座房屋掩映其间,悄然矗立。中部为大片水域,微风轻拂,水波荡漾,渔舟浮沉。水域间绘沙渚堤岸,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远处白塔高耸,溪山隐现,渐行渐远。款题:“秋江晚照,宣统辛亥闰六月朔日,配乾仁丈世大人属画,为写此景。”宣统辛亥年即191 1年,时汪采白25岁。此图疏树远山,空阔辽旷,近柳、丛荻酷似查士标,而屋舍、远塔又毕肖渐江,是一幅很典型的学习“新安画派”的作品。
与《秋江晚照图》相比,汪采白丙子年(1936)炎夏为絮芳所作的墨笔山水更是典型的“新安画派”风貌。此图纸本墨笔,纵94厘米,横40厘米,枯笔淡墨,用苍劲有力的线条勾勒山石,皴擦渲染较少,以大片留白表现山石之莹洁;树木也是墨笔勾画,枝叶浓墨点染,逸笔草草。通幅用笔挺拔瘦劲,墨色明洁,萧疏简淡,气韵荒寒,颇具浙江的冷逸之风。汪采白自己也在题跋中言:“于烦闷时读之,亦颇具寒意也。”
新安画家皆崇倪云林,汪采白亦不例外,甚至自号“洗桐居士”,甘愿为倪瓒日日洗桐,足见对云林之痴爱。癸酉年(1933)汪采白過海上在张大干处见到一幅倪云林山水画,“爱之,反复凝视,背抚之”。汪采白后意临了一幅,惜流传过程中保管不善,右下部残缺。画中绘近处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河对岸崇山峻岭,峰峦叠翠。整体设色清雅、格调明快,与倪瓒的清隽冷逸之风已大相径庭。与之相比,丁丑( 1937)十月上浣所作《赠迪贤山水图》则更具倪瓒式的深幽意境,纵96厘米,横33.5厘米,纸本设色,典型的一河两岸式构图,近景老树枝丫遒劲,欹侧倾斜,树下小舟扬帆起航,舟人撑篙,书生静坐船内欣赏美景;中部水域辽阔,银白一片;对岸淡墨绘远山逶迤,影影绰绰。构图简洁,以水墨为主,中部大片留白,仅人物淡淡设色,意境幽远。
《黄山莲花峰图》作于乙丑年(1925),绢本设色,纵94厘米,横47厘米。构图奇绝,低矮的小丘茅屋与尖耸入云的高山遥遥相对,四周云环雾绕,如入仙境。图右上角作者自题:“用南田笔法新罗设色,写黄山莲花峰,冷峭隽逸兼而有之,乙丑澹庵赠宗汉贤弟。”图以墨笔为主,水墨淋漓,大面积留白,用石青、赭石渲染树木及远山,轻快明丽,空灵飘逸。时年汪采白39岁,已逐步尝试用青绿法写黄山。
二、青绿圣手,貌写家山
汪采白山水的另一路风格便是青绿作品,数量较多,也最能体现其自身的艺术特色。中国青绿山水画历史悠久,但要得其要领却非易事。汪采白在前人青绿法基础上探本溯源,兼收并蓄,结合自身所学的西式绘画教育,不断尝试探索,大胆开拓青绿山水之法,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特点,如黄宾虹所说的像“菠菜煮豆腐”,青绿翠白,清新雅致。
汪采白为地道徽州人,对家乡名山黄山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认为“黄山丘壑到处皆可入画”,一生致力于描绘黄山。他—生曾五游黄山,来往于三十六峰之间,寻幽探胜,与流云飞泉、奇松怪石朝夕相对,自然得黄山之真性情。他的青绿黄山俊逸雄奇、清新秀丽,与传统青绿法相比更具写意性,迥别于同时代的其他画家。
《黄山天都峰图>,纸本设色,纵131厘米,横32厘米,采用深远构图法,空间感极强,结构繁复,峰峦曲折连绵蜿蜒,如一条游龙盘旋而上。山岭逶迤,云海缭绕。古刹芳华,奇松矗立,姿态万千。山脚下流水潺潺,近处桥上两老者对语,似在评论这人间仙境的美景。图左上角汪采白题诗一首: “万壑松涛气已秋,闲来携杖豁双眸。危桥据涧泉声急,古刹嵌岩梵韵幽。新雨暗添寒藓碧,残云乱拥晚峰浮。天都胜境浑如此,何日登临作快游。雅白先生属画,为写此景并率题俚句请教,孔祁,癸酉。”癸酉年即1933年,时汪采白47岁,所作题画诗语言平实,平淡自然,无丝毫矫揉造作之气,与其气韵清新的画风相得益彰。 《游西园图》也是汪采白黄山题材名作,纸本设色,纵229厘米,横117厘米,为山水大幅,徽州喉科名医郑渭占捐赠,与上述《黄山天都峰图》同作于1933年。画面构图繁而不乱,线条劲健爽利,远山古寺、小桥流水、苍松翠竹乃至近处的点景人物无不精妙。图左上角有汪采白长跋: “余家与西园交谊非一世,纂钦先生余幼时以叔呼之,先生于余颇加青睐。余读书之暇辄游西园,日必逗,逗必夜归。迨负笈秣陵,迹始疏浚。糊口四方,数年始一返而亲近之。己巳中秋,先生命余作巨幅堂画,余应之而苦不得暇,讵意不久,先生遽归道山。此怀耿耿,未尝一日忘宿诺也。癸酉家居,渭占世大兄复申前约,乃作此帧。惜先生不及见也,挂剑空陇,有恨如何。孔祁并识。”纂钦先生即郑纂钦(1867--1930),名郑靖,捐赠者郑渭占之父,徽州名医,西园即郑氏祖宅。己巳年(1929)郑纂钦向汪采白索画,先生应之却苦于无暇。第二年郑纂钦去世,汪采白对此事一直耿耿于怀。癸酉年(1933)郑渭占重申前约,于是作《游西园图》以尝前诺。
《黄山胜境图》,纸本设色.纵133厘米,横67.5厘米,绘黄山一角之景,用笔爽利,点染自然。款署:“丁丑冬日,洗桐居士采白画于西溪。”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汪采白“初陷危城,旋即南下,抵西溪故里”,《黄山胜境图》即作于此时。图右上角有时任安徽省政府主席李品仙丁亥年(1947)冬月题跋,左上角有“草圣”林散之题跋,皆对此画给予极高的评价。
《黄海卧游集》册,36幅,绢本设色,每幅纵43.4厘米,横30厘米,汪采白好友姚文采捐赠。姚文采原名蕴丰,亦为安徽歙县人。他时任南京安徽中学校长,与汪采白交往密切,《黄海卧游集》的出版也多得力于姚文采。《黄海卧游集》册36幅均为青绿设色山水,是汪采白黄山图创作的集中展示,描绘了鳌鱼洞、百步云梯、莲花峰、慈光寺、飞来石、九龙瀑、莲蕊峰、鸣弦泉、青龙潭、清凉台、绕龙松、散花坞、狮林精舍、始信峰、文殊院、洗药溪、小心坡等黄山多处景点及沿途景色。浏览画册,恍若跟随画家细细游览黄山各处美景,一路走来,如数家珍,“卧游”之名极为贴切。每幅作品均有汪采白题跋,表明观者视角或所绘风景名称,从题跋可知此册作于丙子年(1936)春。1936年2月,汪采白第五次游黄山,感慨良多,于是作黄山图36幅,并于次年在上海彩印出版,印刷精美,装帧雅致,先生极爱之。汪采白对于黄山的熟悉程度远远超过一般游客,他是以一种骄傲的心态,娓娓描绘黄山胜景,向世人展现家山的美妙。
《黃海卧游集》册是汪采白青绿山水成熟阶段的代表作,集中展现黄山之峰峦泉石,云影波光,烟云飞动。笔墨率意恣肆,轻快流畅;设色清丽雅致,精妙绝伦。虽然是在绢本上作画,但仍给人厚重凝练之感,毫无单薄轻飘之意。无怪乎汪采白徽州同乡胡适评价此册: “近人作山水画,多陈陈相因,其层峦叠嶂,不是临摹旧本,即是闭门造山。汪采白先生此册,用青绿写他最熟悉的黄山山水,胆大而笔细,有剪裁而无夸张,是中国现代画史上的一种有意义的尝试。”汪采白是继渐江(16-10-1664)、梅清(1623--1697)、石涛(1642--1708)之后擅长画黄山的又一代表人物,用传统的青绿法表现黄山之美,与同时师友黄宾虹、张大干鼎足而三。
汪采白还有许多作品虽未明确指明是黄山风景,但亦能看出是以黄山为粉本而创作,诚如汪世清所说:“黄山在先生印象中是如此深刻,以致每逢作画,黄海峰峦都萦于笔底,往往画成的山水,即使并非黄山的实景,也一望而知‘此境当于黄山中求之’或‘此境非黄山莫属’。先生画来自黄山,善师造化,于此可见。”可以说,20世纪没有一位画家可以像汪采白这样,毕生创作一直以黄山图贯穿始终。
三、花木竹石,妙趣天成
除山水外,汪采白还兼擅花卉,喜绘梅兰双清、古木竹石等,墨笔、设色兼而有之,各具特色。《珍珠黄杨图》纸本设色,纵95.6厘米,横32厘米,笔墨浑厚,设色清雅。图绘珍珠黄杨一株,树干虬曲,枝叶茂盛。树下一老者执杖而立,身着长衫,头戴斗笠,正仰头欣赏珍珠黄杨。树旁有修竹雏菊,一派清幽。图右上角有汪采白长跋:“此珍珠黄杨也,惟黄山有之,盈尺者寿逾百岁。西园寄斋列一盆,长四尺强,最近得自黄山深壑中,状奇古,见者成谓千年物。渭占世大兄今年秋八月寿五十,属余作画为纪念,写此博粲。盆中有瓷像,余以谓占目之故,拈以点缀,益显此树之高云。丙子春王月,孔祁,时五十岁。”此图作于1936年,是汪采白为好友郑渭占50岁生日而作,以人物作为珍珠黄杨之点缀,益显树之高大,作者对于珍珠黄杨的喜爱之情溢于纸上。
《藤叶白石图》,纸本设色,纵179厘米,横39厘米,构图奇绝,粗笔重墨绘文石造型奇古,呈摇摇欲坠之势,浓墨点苔,施以淡淡青绿,色彩淡雅。文石之上,藤蔓缠绕,枝干虬结,红叶绿蔓交相辉映。右上角款题:“际唐词叔得晶阳子红叶白石立轴,古朴可爱,背拟一帧请教,孔祁。”旁附许承尧甲戌年(1934)春暮所题长跋。许承尧字际唐,号芚公、婆娑翰林等,著名文物鉴藏家,是汪采白祖父汪宗沂的弟子,与黄宾虹、汪律本相交莫逆。据汪、许二人题跋可知,晶阳子即新安画家程义,字正路,清初歙县槐塘人。汪采白在许承尧处见到程义《红叶白石图》,古朴可爱,于是酒酣之后奋笔摹写。许承尧对汪采白此作颇为钟爱,赋诗一首:“中间瘦干棱棱起,晚叶参差红可喜。丈人之面何斑斓,雨溜霜穿愈妍美。”
《梅兰双清图》,纸本设色,纵98.5厘米,横47厘米,丙子年(1936)嘉平月作于旧京。墨笔兰草,设色梅花,文石奇峭,相得益彰。《松石图》纸本墨笔,纵165.5厘米,横46.5厘米。墨笔绘双松并立,枝粗叶茂,交错虬结,形势奇古。笔力雄劲,墨气浑厚,皴擦点染,肆意纵横。所谓画如其人,人奇画高古,这桀骜不屈的双松也象征着汪采白的高风亮节。1935年汪采白婉拒为日本人作《风柳鸣蝉图》之事,传为一时佳话,反映出先生高尚的民族气节,犹如画中坚贞不屈的巍巍青松。
四、结语
汪采白是近代“新安画派”的又一高峰,他潜心于“新安画派”研究,践行“新安画派”的艺术理念,笔筒意工,神韵独绝,把“新安画派”萧疏散淡的元人气韵发挥到极致。他把传统的青绿法融入黄山图的创作中去,清奇幽邃,巧夺化工,并结合自己在教学生涯中所接触的西方绘画实践和艺术理论,不断寻求突破,为“新安画派”在新时代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汪采白又间写花鸟,用笔设色出入南田、新罗之间,清隽神妙,臻于化境。
汪采白是美术学校科班出身,翻开中国近现代美术史,最前沿的美术学校都曾留下汪采白的身影。他把新安画家的艺术理念和思想广泛传播到各大美术学校,将其发扬光大,是中国近代美术教育事业的重要奠基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