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人际关系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wei24312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研究以云南省玉溪师范学院少数民族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度访谈的方式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由于文化差异而产生的冲突在一定程度上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人际关系造成了不良影响。这一现象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应从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阶段两个层面一起来应对这一问题。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 人际关系 访谈
  【中图分类号】G755.5;H319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不少学者也这一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其中以少数民族大学生为对象的研究也不在少数,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例如覃殿益,韦克平于2002年采用SCL-90对广西民族学院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全国一般青年的水平,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强迫、人际关系、偏执、抑郁、敌对等方面;李亚红于2007年同样采用SCL-90对中南民族大学的新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新生少数民族组的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因子分明显高于中国青年常模。结合这些研究不难发现: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堪忧,尤其表现在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等几个方面。
  然而前人的研究仅止步于调查结果的呈现和笼统对策的提出,并未对具体的因子进行深入分析,故而也就不能发现现象背后的原因,无法提出切实可行的应对之策。在多年的高校工作和大学生心理咨询服务过程中,笔者发现人际关系困扰是少数民族大学生求助的主要问题,还有的问题初看是抑郁或焦虑,但沟通后发现和人际关系也有关系。为了更好的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状况,以便能在工作中有的放矢地应对这一问题,笔者作此研究,希望能填补这一领域的空白。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选取了云南省玉溪师范学院的六名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涉及五种民族,四个地州的生源。访谈使用普通话进行,考虑到汉语水平对调查过程中的沟通程度可能会有影响,故信息采集的时候特地调查了六名学生学习汉语的年龄。
  为了深入探究少数民族大学生人际关系状况,笔者采用质性研究,通过深度访谈来分析和探讨这一问题。访谈严格遵循计划步骤,力图科学客观地呈现问题实质。具体步骤参见图1。
  二、研究结果及分析
  访谈主要从文化差异、交友问题、建议(对策)等方面进行,通过对受访者回答的分析,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受访者认为少数民族与汉族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信仰、祭祀、血统传承、语言等方面。
  由于是普米族和汉族组合而成的家庭,在祭祀时会发生分歧,信仰方面也会发生冲突,有时不知道该听母亲方面的还是父亲方面的。特别是血统传承方面,普米族以舅舅为大,家族中都要听从舅舅的,即使是其他长辈(比如父亲)也如此……(受访者1)
  我小学一年级开始学习汉语,但因为很多原因,我们班的11个同学直到三年级进入完小之后才完整的学会了汉语拼音,小学全程是“白汉”双语教学,所以我对汉语掌握得并不好。有的成语,比如“南辕北辙”,不能理解,只能在白族文化中找到类似的典故才能弄懂。进入大学后,虽然尽力使用普通话,但还是免不了用白族语言的思维方式去组织语言,以致于闹出了不少笑话,有时候觉得挺自卑的。(受访者3)
  云南作为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由文化差异导致的碰撞有时是不可避免的。比如受访者所谈到的信仰的差异和语言习惯的差异。差异本身并不是问题,可如果在实际的人际交往中得不到正确的引导或恰当的应对,那么则有可能对个体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受访者3所谈到的“自卑”)。
  2、多数受访者认为自己和上大学之前相比,人际关系更加和谐,少数民族的身份并不会妨碍自己交到朋友,但与本民族的同学更容易成为知心朋友。
  上大学之前我是很内向的,基本不会主动和别人交流,可是上大学以后参加了各种各样的活动,认识了各种各样的人,慢慢的就变得外向了。(受访者2)
  我覺得少数民族的文化比较独特,很多人会被这个特性所吸引来跟我交朋友。加上少数民族一般都比较热情,与人交往时不拘小节,容易相处。像我的话,许多人就是被我的名字所吸引而来跟我交流的(比如我名字的含义,为什么这么取名字等等)。(受访者4)
  上大学之前我朋友不是很多,但都是深交的几个朋友(本民族),交往时间都超过7年;上大学之后,人际交往的对象来源较多,朋友挺多的,但深交的少,其中深交的汉族朋友更是少得可怜。个人觉得与民族文化的不同关系很大,除了语言因素以外,还有价值观念的不同。曾经有几个朋友我是真心想和她们交朋友的,但随着交往时间的增多,发现很多价值观念都不同,怎么拴都拴不到一块,呵呵。(受访者3)
  受访者都认为大学的多民族交往环境和相对宽松的校园文化帮助自己交到了更多的朋友(包括本民族的、汉族的和其他民族的)。不过也有人表示虽然朋友的“量”有所增加,但是在“质”的方面却没有太大变化,特别是在亲密朋友方面,文化差异依然是一道难以跨越的鸿沟。虽然交友情况和个体本身的个性有很大关系,但受访者所反映的这一问题仍值得研究者思考。
  3、受访者们都认为少数民族在和汉族一起生活和学习的过程中,因为文化差异导致的人际关系问题不多,但的确存在。互相尊重是最好的解决之道。
  我觉得这种问题也不是短时间内能解决的,毕竟两个深受不同文化影响的人,让其快速认可另一种文化很难,大家或多或少的都在保护、推崇本民族文化。应对方法可以有:第一,大家都彼此尊重,注意语言。像“你们XX人就是……”,“你们少数民族……”的语句激发矛盾的几率就会很高;第二,彼此多交流,了解彼此的忌讳和文化差异。比如不在回族同学面前大谈猪肉,不摸傣族女生的刘海等等;第三,做好自己,给彼此一定的空间与距离(特别在较为熟悉的朋友之间)。(受访者3)
  (这类问题)不太多,我觉得跟汉族同学一起交流观点,让他们了解本民族的习俗,大多数汉族同学都会尊重并理解的。如果实在不理解,那就尽量避免问题的产生。(受访者5)   我认为少数民族在和汉族一同生活和学习的过程中,因为文化差异导致的人际关系问题不多,若有障碍,我觉得可以相互多沟通交流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互相理解、尊重、包容。(受访者6)
  笔者考虑到让当事者自己谈谈解决之道是一个新的角度;并且受访者都是大学生,已经具备独立的思考和判断,所以在访谈提纲中设计了“你觉得应该如果应对由文化差异带来的人际关系问题?”一题。从受访者的回答中不难看出:各民族间的尊重、交流、理解和包容是少数民族大学生们认为的最佳应对之道。
  三、应对策略及思考
  1、高校应加强教育和引导
  机构层面,应设立相关的心理健康中心,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专业的辅导;活动层面,可开展丰富多彩的課外活动,增加学生之间交流的机会;课程层面,可通过选修课、讲座、新生入学教育等方式对学生进行人际交往和民族文化等方面的知识普及和教育。总之多管齐下,方能全面地应对这一问题。
  2、基础教育阶段应重视语言和文化的融合
  民族融合与文化差异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解决,很多问题如果留到大学阶段再来处理恐怕为时已晚。比如汉族语言使用的问题,很多受访者表示因为早期接触汉语的机会有限(有的仅在上课时讲汉语),错过了汉语学习的最佳时期,从而导致后期在学业和交流上面的种种困扰,进而引发心理问题。如果在基础教育阶段教育者就能够重视汉语的使用,能够教给学生各民族的文化特点,让学生觉得文化差异并不是一件艰难的事情,那么当学生真正进入到多民族的环境中时由此带来的问题必然会大大减少。
  需要补充的是,考虑到本人意愿的原因,本研究中的受访者并非人际关系突出困难的学生,故在访问过程中虽然能够发现他们因文化差异而出现人际关系的心理困扰,但并不严重。尽管如此,笔者认为受访者的回答仍可以代表一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观点,值得引起重视。同时,后续研究者若能继续对其他类型受访者(比如人际交往障碍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研究,相信将会让这个领域的研究更加客观与全面。
  参考文献:
  [1]覃殿益,韦克平. [J].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2(11).
  [2]李亚红. [J].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7(28).
  基金项目:跨文化背景下云南少数民族大学生人际关系调查与研究 编号2014z150 (省社哲规划项目)
  作者简介:
  李雪皎(1984.11-),女,云南人,汉族,云南省玉溪师范学院讲师,硕士, 研究方向为:心理健康与教育。
其他文献
摘要 : 哲学是一门智慧的学科。本文试着用哲学知识去分析和看待身边的一切现象,带着哲学的思维去分析身边的经济现象,发现经济生活中蕴含着许多哲学道理,也更加体会到哲学决不是深奥抽象的理论,也不是与我们的生活遥不可及的死道理,哲学每时每刻就在我们的身边。  关键字: 哲学 经济 生活  【分类号】G633.2  進入高二以来,我们接触了《哲学与生活》,开始学习时觉得哲学中的概念和原理比较抽象,做起题目
期刊
【摘要】近年来,以“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在实际教学课堂中不断得到广泛应用,逐渐取代传统的死板教学模式,我们本次将“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与案例教学法相结合,在医学免疫学教学课堂中,借助一典型案例,老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通过分组讨论,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了“学导一案例式”教学法在医学免疫学教学中的几点具体措施及体会,希望提升医学免疫学课程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学导;案
期刊
摘 要: 晶体熔化实验是初中科学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实验,是学生掌握晶体熔化特点的重要手段。然而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很难如教材中一样成功地完成实验,作出理想的熔化曲线。因此结合教学实际,分析了晶体熔化实验失败的原因和实验存在的缺陷,并论述了在改进、优化实验上的尝试。  关 键 词: 晶体熔化实验; 冰熔化;改进; 创新  【分类号】G633.7  浙江省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七年级上第四章
期刊
摘要: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比较单一枯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难调动出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新课改背景下,结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提高课堂趣味性,充分激发出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全面提升语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趣味性教学;思考  【分类号】G623.2  引言  随着新课改的深化发展,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意识到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升学习效果的有效方式,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顾
期刊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要让这门课程常态实施,尤其要重视专兼职教师对课程实施的力度。资源包是专兼职教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有力拐杖,联系学生生活领域、社会活动领域、地域文化等拓展课程资源,用活资源包,能有效保障綜合实践活动常态实施。  [关键词]资源包拓展学生生活社会热点地域文化  【分类号】G623.2  一、现状分析  综合实践活动是由国家设置,地方和学校根据实际开发的课程
期刊
摘要: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是把一个自然的人培养成一个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符合社会规范准则的人。众所周知,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所教的学生更是各不相同的个体们。早在2000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提倡尊重学生个性与个性的发展。基于此,在课堂教学中,我有针对性地在这方面进行了摸索,进行了一些尝试,有所收获与成效。  关键词:目标引导 学生差异 分层  中图分类号:G63
期刊
【摘要】本文简要分析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丽水童谣在教育的传承上所存在的问题,从编教材——取精去糟,汇编童谣;填缺位——家园合力,共促成长;造氛围——童谣、游戏,有机结合三个角度出发,探索促进丽水童谣教育传承工作的有效对策。  【關键词】 丽水童谣 教育 传承 民间游戏  中图分类号:G613.3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语言发展贯
期刊
摘要:传染病学主要是一门研究传染病在人体内发病原因、病程的发展、转归的原因以及规律,并且研究传染病的早期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进而促使病人恢复健康,从而控制传染病在人群中传播的学科。随着现如今医学的飞速发展,已有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下对于传染病的教学的要求,故现提出整合医学教育模式。整合医学模式是为了解决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不能更好的衔接的问题而提出的新型医学教学模式。现研究整合医学教育模式下案例
期刊
基金项目:安徽省2014年高等教育振兴计划教学改革与质量提升计划“农科大学生服务三农‘软实力’建设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4zdjy035)。  摘要:本文通过对大学生软实力提升内涵的探讨,结合我国当前三农建设对农业人才的需求,提出农科类大学生软实力培育过程中应解决好与三农建设需要、农业高校校园文化、农科专业特点之间的问题,提出大学生软实力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相关平台建设。  关键词:农科
期刊
【摘要】 在义利观的问题上,孟子并没有将义与利绝对对立起来。他没有忽视人们的物质欲望的正当性,承认人们生活中不可能完全抛弃利,肯定人们的财利的欲望是人们的基本欲求,认为“利”是“义”产生的前提和基础。因此,他对不同层次的人提出了不同的要求:统治者求利,应当顺应人民:士人求利,应受义的规约,百姓求利,则较少受礼仪规范的束缚,应当予以保护。孟子的义利思想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对于今天的新社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