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研究以云南省玉溪师范学院少数民族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度访谈的方式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由于文化差异而产生的冲突在一定程度上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人际关系造成了不良影响。这一现象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应从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阶段两个层面一起来应对这一问题。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 人际关系 访谈
【中图分类号】G755.5;H319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不少学者也这一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其中以少数民族大学生为对象的研究也不在少数,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例如覃殿益,韦克平于2002年采用SCL-90对广西民族学院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全国一般青年的水平,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强迫、人际关系、偏执、抑郁、敌对等方面;李亚红于2007年同样采用SCL-90对中南民族大学的新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新生少数民族组的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因子分明显高于中国青年常模。结合这些研究不难发现: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堪忧,尤其表现在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等几个方面。
然而前人的研究仅止步于调查结果的呈现和笼统对策的提出,并未对具体的因子进行深入分析,故而也就不能发现现象背后的原因,无法提出切实可行的应对之策。在多年的高校工作和大学生心理咨询服务过程中,笔者发现人际关系困扰是少数民族大学生求助的主要问题,还有的问题初看是抑郁或焦虑,但沟通后发现和人际关系也有关系。为了更好的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状况,以便能在工作中有的放矢地应对这一问题,笔者作此研究,希望能填补这一领域的空白。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选取了云南省玉溪师范学院的六名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涉及五种民族,四个地州的生源。访谈使用普通话进行,考虑到汉语水平对调查过程中的沟通程度可能会有影响,故信息采集的时候特地调查了六名学生学习汉语的年龄。
为了深入探究少数民族大学生人际关系状况,笔者采用质性研究,通过深度访谈来分析和探讨这一问题。访谈严格遵循计划步骤,力图科学客观地呈现问题实质。具体步骤参见图1。
二、研究结果及分析
访谈主要从文化差异、交友问题、建议(对策)等方面进行,通过对受访者回答的分析,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受访者认为少数民族与汉族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信仰、祭祀、血统传承、语言等方面。
由于是普米族和汉族组合而成的家庭,在祭祀时会发生分歧,信仰方面也会发生冲突,有时不知道该听母亲方面的还是父亲方面的。特别是血统传承方面,普米族以舅舅为大,家族中都要听从舅舅的,即使是其他长辈(比如父亲)也如此……(受访者1)
我小学一年级开始学习汉语,但因为很多原因,我们班的11个同学直到三年级进入完小之后才完整的学会了汉语拼音,小学全程是“白汉”双语教学,所以我对汉语掌握得并不好。有的成语,比如“南辕北辙”,不能理解,只能在白族文化中找到类似的典故才能弄懂。进入大学后,虽然尽力使用普通话,但还是免不了用白族语言的思维方式去组织语言,以致于闹出了不少笑话,有时候觉得挺自卑的。(受访者3)
云南作为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由文化差异导致的碰撞有时是不可避免的。比如受访者所谈到的信仰的差异和语言习惯的差异。差异本身并不是问题,可如果在实际的人际交往中得不到正确的引导或恰当的应对,那么则有可能对个体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受访者3所谈到的“自卑”)。
2、多数受访者认为自己和上大学之前相比,人际关系更加和谐,少数民族的身份并不会妨碍自己交到朋友,但与本民族的同学更容易成为知心朋友。
上大学之前我是很内向的,基本不会主动和别人交流,可是上大学以后参加了各种各样的活动,认识了各种各样的人,慢慢的就变得外向了。(受访者2)
我覺得少数民族的文化比较独特,很多人会被这个特性所吸引来跟我交朋友。加上少数民族一般都比较热情,与人交往时不拘小节,容易相处。像我的话,许多人就是被我的名字所吸引而来跟我交流的(比如我名字的含义,为什么这么取名字等等)。(受访者4)
上大学之前我朋友不是很多,但都是深交的几个朋友(本民族),交往时间都超过7年;上大学之后,人际交往的对象来源较多,朋友挺多的,但深交的少,其中深交的汉族朋友更是少得可怜。个人觉得与民族文化的不同关系很大,除了语言因素以外,还有价值观念的不同。曾经有几个朋友我是真心想和她们交朋友的,但随着交往时间的增多,发现很多价值观念都不同,怎么拴都拴不到一块,呵呵。(受访者3)
受访者都认为大学的多民族交往环境和相对宽松的校园文化帮助自己交到了更多的朋友(包括本民族的、汉族的和其他民族的)。不过也有人表示虽然朋友的“量”有所增加,但是在“质”的方面却没有太大变化,特别是在亲密朋友方面,文化差异依然是一道难以跨越的鸿沟。虽然交友情况和个体本身的个性有很大关系,但受访者所反映的这一问题仍值得研究者思考。
3、受访者们都认为少数民族在和汉族一起生活和学习的过程中,因为文化差异导致的人际关系问题不多,但的确存在。互相尊重是最好的解决之道。
我觉得这种问题也不是短时间内能解决的,毕竟两个深受不同文化影响的人,让其快速认可另一种文化很难,大家或多或少的都在保护、推崇本民族文化。应对方法可以有:第一,大家都彼此尊重,注意语言。像“你们XX人就是……”,“你们少数民族……”的语句激发矛盾的几率就会很高;第二,彼此多交流,了解彼此的忌讳和文化差异。比如不在回族同学面前大谈猪肉,不摸傣族女生的刘海等等;第三,做好自己,给彼此一定的空间与距离(特别在较为熟悉的朋友之间)。(受访者3)
(这类问题)不太多,我觉得跟汉族同学一起交流观点,让他们了解本民族的习俗,大多数汉族同学都会尊重并理解的。如果实在不理解,那就尽量避免问题的产生。(受访者5) 我认为少数民族在和汉族一同生活和学习的过程中,因为文化差异导致的人际关系问题不多,若有障碍,我觉得可以相互多沟通交流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互相理解、尊重、包容。(受访者6)
笔者考虑到让当事者自己谈谈解决之道是一个新的角度;并且受访者都是大学生,已经具备独立的思考和判断,所以在访谈提纲中设计了“你觉得应该如果应对由文化差异带来的人际关系问题?”一题。从受访者的回答中不难看出:各民族间的尊重、交流、理解和包容是少数民族大学生们认为的最佳应对之道。
三、应对策略及思考
1、高校应加强教育和引导
机构层面,应设立相关的心理健康中心,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专业的辅导;活动层面,可开展丰富多彩的課外活动,增加学生之间交流的机会;课程层面,可通过选修课、讲座、新生入学教育等方式对学生进行人际交往和民族文化等方面的知识普及和教育。总之多管齐下,方能全面地应对这一问题。
2、基础教育阶段应重视语言和文化的融合
民族融合与文化差异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解决,很多问题如果留到大学阶段再来处理恐怕为时已晚。比如汉族语言使用的问题,很多受访者表示因为早期接触汉语的机会有限(有的仅在上课时讲汉语),错过了汉语学习的最佳时期,从而导致后期在学业和交流上面的种种困扰,进而引发心理问题。如果在基础教育阶段教育者就能够重视汉语的使用,能够教给学生各民族的文化特点,让学生觉得文化差异并不是一件艰难的事情,那么当学生真正进入到多民族的环境中时由此带来的问题必然会大大减少。
需要补充的是,考虑到本人意愿的原因,本研究中的受访者并非人际关系突出困难的学生,故在访问过程中虽然能够发现他们因文化差异而出现人际关系的心理困扰,但并不严重。尽管如此,笔者认为受访者的回答仍可以代表一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观点,值得引起重视。同时,后续研究者若能继续对其他类型受访者(比如人际交往障碍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研究,相信将会让这个领域的研究更加客观与全面。
参考文献:
[1]覃殿益,韦克平. [J].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2(11).
[2]李亚红. [J].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7(28).
基金项目:跨文化背景下云南少数民族大学生人际关系调查与研究 编号2014z150 (省社哲规划项目)
作者简介:
李雪皎(1984.11-),女,云南人,汉族,云南省玉溪师范学院讲师,硕士, 研究方向为:心理健康与教育。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 人际关系 访谈
【中图分类号】G755.5;H319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不少学者也这一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其中以少数民族大学生为对象的研究也不在少数,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例如覃殿益,韦克平于2002年采用SCL-90对广西民族学院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全国一般青年的水平,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强迫、人际关系、偏执、抑郁、敌对等方面;李亚红于2007年同样采用SCL-90对中南民族大学的新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新生少数民族组的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因子分明显高于中国青年常模。结合这些研究不难发现: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堪忧,尤其表现在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等几个方面。
然而前人的研究仅止步于调查结果的呈现和笼统对策的提出,并未对具体的因子进行深入分析,故而也就不能发现现象背后的原因,无法提出切实可行的应对之策。在多年的高校工作和大学生心理咨询服务过程中,笔者发现人际关系困扰是少数民族大学生求助的主要问题,还有的问题初看是抑郁或焦虑,但沟通后发现和人际关系也有关系。为了更好的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状况,以便能在工作中有的放矢地应对这一问题,笔者作此研究,希望能填补这一领域的空白。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选取了云南省玉溪师范学院的六名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涉及五种民族,四个地州的生源。访谈使用普通话进行,考虑到汉语水平对调查过程中的沟通程度可能会有影响,故信息采集的时候特地调查了六名学生学习汉语的年龄。
为了深入探究少数民族大学生人际关系状况,笔者采用质性研究,通过深度访谈来分析和探讨这一问题。访谈严格遵循计划步骤,力图科学客观地呈现问题实质。具体步骤参见图1。
二、研究结果及分析
访谈主要从文化差异、交友问题、建议(对策)等方面进行,通过对受访者回答的分析,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受访者认为少数民族与汉族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信仰、祭祀、血统传承、语言等方面。
由于是普米族和汉族组合而成的家庭,在祭祀时会发生分歧,信仰方面也会发生冲突,有时不知道该听母亲方面的还是父亲方面的。特别是血统传承方面,普米族以舅舅为大,家族中都要听从舅舅的,即使是其他长辈(比如父亲)也如此……(受访者1)
我小学一年级开始学习汉语,但因为很多原因,我们班的11个同学直到三年级进入完小之后才完整的学会了汉语拼音,小学全程是“白汉”双语教学,所以我对汉语掌握得并不好。有的成语,比如“南辕北辙”,不能理解,只能在白族文化中找到类似的典故才能弄懂。进入大学后,虽然尽力使用普通话,但还是免不了用白族语言的思维方式去组织语言,以致于闹出了不少笑话,有时候觉得挺自卑的。(受访者3)
云南作为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由文化差异导致的碰撞有时是不可避免的。比如受访者所谈到的信仰的差异和语言习惯的差异。差异本身并不是问题,可如果在实际的人际交往中得不到正确的引导或恰当的应对,那么则有可能对个体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比如受访者3所谈到的“自卑”)。
2、多数受访者认为自己和上大学之前相比,人际关系更加和谐,少数民族的身份并不会妨碍自己交到朋友,但与本民族的同学更容易成为知心朋友。
上大学之前我是很内向的,基本不会主动和别人交流,可是上大学以后参加了各种各样的活动,认识了各种各样的人,慢慢的就变得外向了。(受访者2)
我覺得少数民族的文化比较独特,很多人会被这个特性所吸引来跟我交朋友。加上少数民族一般都比较热情,与人交往时不拘小节,容易相处。像我的话,许多人就是被我的名字所吸引而来跟我交流的(比如我名字的含义,为什么这么取名字等等)。(受访者4)
上大学之前我朋友不是很多,但都是深交的几个朋友(本民族),交往时间都超过7年;上大学之后,人际交往的对象来源较多,朋友挺多的,但深交的少,其中深交的汉族朋友更是少得可怜。个人觉得与民族文化的不同关系很大,除了语言因素以外,还有价值观念的不同。曾经有几个朋友我是真心想和她们交朋友的,但随着交往时间的增多,发现很多价值观念都不同,怎么拴都拴不到一块,呵呵。(受访者3)
受访者都认为大学的多民族交往环境和相对宽松的校园文化帮助自己交到了更多的朋友(包括本民族的、汉族的和其他民族的)。不过也有人表示虽然朋友的“量”有所增加,但是在“质”的方面却没有太大变化,特别是在亲密朋友方面,文化差异依然是一道难以跨越的鸿沟。虽然交友情况和个体本身的个性有很大关系,但受访者所反映的这一问题仍值得研究者思考。
3、受访者们都认为少数民族在和汉族一起生活和学习的过程中,因为文化差异导致的人际关系问题不多,但的确存在。互相尊重是最好的解决之道。
我觉得这种问题也不是短时间内能解决的,毕竟两个深受不同文化影响的人,让其快速认可另一种文化很难,大家或多或少的都在保护、推崇本民族文化。应对方法可以有:第一,大家都彼此尊重,注意语言。像“你们XX人就是……”,“你们少数民族……”的语句激发矛盾的几率就会很高;第二,彼此多交流,了解彼此的忌讳和文化差异。比如不在回族同学面前大谈猪肉,不摸傣族女生的刘海等等;第三,做好自己,给彼此一定的空间与距离(特别在较为熟悉的朋友之间)。(受访者3)
(这类问题)不太多,我觉得跟汉族同学一起交流观点,让他们了解本民族的习俗,大多数汉族同学都会尊重并理解的。如果实在不理解,那就尽量避免问题的产生。(受访者5) 我认为少数民族在和汉族一同生活和学习的过程中,因为文化差异导致的人际关系问题不多,若有障碍,我觉得可以相互多沟通交流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互相理解、尊重、包容。(受访者6)
笔者考虑到让当事者自己谈谈解决之道是一个新的角度;并且受访者都是大学生,已经具备独立的思考和判断,所以在访谈提纲中设计了“你觉得应该如果应对由文化差异带来的人际关系问题?”一题。从受访者的回答中不难看出:各民族间的尊重、交流、理解和包容是少数民族大学生们认为的最佳应对之道。
三、应对策略及思考
1、高校应加强教育和引导
机构层面,应设立相关的心理健康中心,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专业的辅导;活动层面,可开展丰富多彩的課外活动,增加学生之间交流的机会;课程层面,可通过选修课、讲座、新生入学教育等方式对学生进行人际交往和民族文化等方面的知识普及和教育。总之多管齐下,方能全面地应对这一问题。
2、基础教育阶段应重视语言和文化的融合
民族融合与文化差异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解决,很多问题如果留到大学阶段再来处理恐怕为时已晚。比如汉族语言使用的问题,很多受访者表示因为早期接触汉语的机会有限(有的仅在上课时讲汉语),错过了汉语学习的最佳时期,从而导致后期在学业和交流上面的种种困扰,进而引发心理问题。如果在基础教育阶段教育者就能够重视汉语的使用,能够教给学生各民族的文化特点,让学生觉得文化差异并不是一件艰难的事情,那么当学生真正进入到多民族的环境中时由此带来的问题必然会大大减少。
需要补充的是,考虑到本人意愿的原因,本研究中的受访者并非人际关系突出困难的学生,故在访问过程中虽然能够发现他们因文化差异而出现人际关系的心理困扰,但并不严重。尽管如此,笔者认为受访者的回答仍可以代表一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观点,值得引起重视。同时,后续研究者若能继续对其他类型受访者(比如人际交往障碍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研究,相信将会让这个领域的研究更加客观与全面。
参考文献:
[1]覃殿益,韦克平. [J].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2(11).
[2]李亚红. [J].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7(28).
基金项目:跨文化背景下云南少数民族大学生人际关系调查与研究 编号2014z150 (省社哲规划项目)
作者简介:
李雪皎(1984.11-),女,云南人,汉族,云南省玉溪师范学院讲师,硕士, 研究方向为:心理健康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