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和谐思想是中国传统哲学的灵魂。它构造了中国文化、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并对中国的政治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时至今日也不乏值得我们重视和肯定的东西。
【关键词】和谐思想 传统哲学
【中图分类号】B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9(b)-0183-02
和谐思想是中国传统哲学的灵魂。不论是儒家还是道家,还是其他思想家,都把追求和谐作为自己的哲学目标。纵观中国哲学史,从远古到宋明理学,先哲们一直都在对和谐的内涵进行积极的探索,他们的探索,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很大,构造了中国文化、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并对中国的政治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使和谐思想成了治国安民的根本哲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主流。时至今日,也不乏值得我们重视和肯定的东西。
1和谐的概念
和谐概念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是以“和”的范畴出现的。较早的记载见于《国语·郑语》,西周太史史伯为郑桓公分析天下大势时指出,西周将要灭亡,原因是周王亲小人、远贤臣,不顾人民的意愿,且“去和而取同”。史伯认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这是最早出现的和谐思想或观点。在这里,史伯把“和”与“同”作为对立的范畴列出,什么是“和”,什么是“同”,它们之间本质的不同在哪里呢?史伯下面举例来分析:“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总之,事物是多种因素的集合,它们相互配合,协调组成新的事物,达到理想的效果。和谐内在的包含多样性、差异性、矛盾甚至冲突,但是,事物最终会达成更高层次的统一与协调,即和谐。所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和”,就是“以他平他”,即不同的事物构成一个整体,形成多样性的统一。同时,史伯也论证了和谐的作用,在他看来,“和实生物”,和谐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只有一种声音谈不上动听的音乐,只有一种颜色构不成五彩缤纷,只有一种味道称不上美味,只有一种东西就没法进行优劣的比较。相同的事物不能产生新的事物,也就是说,“同则不继”。
随着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谐概念不断获得了丰富的内涵。“和谐”与一切美好的东西紧密相连,如和平、和睦、和气、和善、和美、和乐、祥和、柔和、温和、亲和等等,由此“和谐”被视为中国文化的审美理想和至高境界。《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里的“中”是自然人的状态,而“和”是社会人之符合礼仪法度从容自然的理想状态,就是人们追求的和谐状态。
2 世界是一个和谐的整体
《周易》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哲学经典,它构建了一个贯穿阴阳相互作用的和谐宇宙模式。它告诉人们,世界是一个生生不息的和谐的整体。“易”是变易,也内在的包含着和谐的含义。它认为,立天之道曰阴与阳。就是说,日月的变化、寒暑的交替等等自然现象,都由阴阳两方面构成,都必须遵循阴阳变易的法则。阴阳二性具有本源性和功能性,乾坤(阴阳),既构成自然万物的生成之本(“元”),又构成自然万物的生成之因(“生”“成”)。《易传》一方面指明了乾坤(阴阳)“始”“生”万物的本源性特征,另一方面还指明了其“始”“生”万物的功能性意涵。六十四卦揭示了阴阳运作的过程,展示了天道运行、化生万物的一个秘密,即“阴阳合德”,“刚柔相推”。“天地交而万物通”;“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天地相遇,品物咸章。”阴阳交合在天地万物生化流行中的作用。阴阳“合德”(交合),万物流行,《系辞》又称之为“天地絪緼,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其具体的表现形式则是“刚柔相推而生变化”。《系辭传》云:“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又说:“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就是说,事物的变化是刚柔相推的结果。所以《系辞传》又说:“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往者屈也,来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总之,《周易》认为,阴阳与刚柔的和谐作用孕育了生生不息的宇宙生命。
天道是没有意识的,但是,天道有规律。自然按照规律和谐的运行。恒卦《彖传》说:“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也。”恒久、恒常就是法则,就是常规,也就是规律。所以豫卦《彖传》说:“天地以顺动,故日月不过,而四时不忒。”就是说,天地按照规律而动,即和谐的运动。日月周转不会偏离轨道,四季更替不会出现差错。天地万物,有盈满就有亏损,都是因应着时光的流转,或消衰,或生息。自然界的变化,有规律可循,有序运动,不相紊乱。《易传》还常常把这种“不相紊乱”的自然变化称为“阴阳不测”之“神”。如《说卦传》云:“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这里的“神”就是规律,就是和谐。
3 对立面的和谐关系
老子的道论,讲了许多的辩证法思想,提出了辩证法的“和谐规律”。他认为自然和社会中存在着诸多矛盾,如福与祸、正与误、善与恶等。这些矛盾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互为存在条件,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灾祸,幸福依傍着它;幸福,灾祸潜伏其中。美是相对于丑而言,善是相对于恶而言,美与丑,善与恶相互包含,相互依存,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同样道理,有和无是彼此相生的,难和易是彼此相成的,长和短只有彼此相比较才能显现出来,不同的音乐产生和谐,前后互相对立而有了顺序。每一方都包含着对立,每一方都以对方为存在条件,离开了对方自己也就不存在了。这种相互包含,每一方都以对方为存在条件,离开了对方自己也就不存在了。这种相互包含、相互依存的关系是一种相反相成的关系,即和谐关系。矛盾可能激化,矛盾双方也可能转化,但是那不是老子愿意看到的。老子主张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和谐共处。保持事物的稳定性,防止矛盾双方的转化,以保持矛盾统一体的和谐与平衡。他指出:“冲气以为和”。“冲”是涌动、激荡的意思,可以引申为冲突、对立,表征矛盾的不平衡和对立状态,它是事物实现和谐与统一的内在动力。“万物负阴而抱阳”,阴与阳是矛盾的两个方面,它普遍存在于万物之中,阴阳相互排斥、相互作用使事物达到和谐和统一。
北宋思想家张载同样指出:“太和所谓道,中涵浮沉、升降、动静相感之性,是生氤氲相荡胜负屈伸之始。”在张载这里,“太和”便是道,是最高的理想追求,即最佳的整体和谐状态。但这种和谐也不是排除矛盾、消弭差异的和谐,而是存在着浮沉、升降、动静、相感、氤氲、胜负、屈伸等对立面的相互作用、相互消长、相互转化的和谐。因此,这种和谐是整体的、动态的和谐。正是这种整体的、动态的和谐,推动着事物的变化发展,推动着社会历史的进步与发展。
老子认为这一思想用于治国极为重要的一点是:要保持社会的稳定与和谐,而保持社会的稳定和谐关键是实行平等的原则,他从自然界的平衡法则引申出人间的平等法则。老子指出,大自然有自己的平衡法则,也就是和谐法则。这一法则就象上弓弦,高了压低它,低了升高它,有余的加以减少,不足的加以填补,所以自然的平衡法则就是减少有余而补充不足,而当时人间的法则是剥夺不足而供养有余,这就是社会不平等现象的根源。老子是一个现实主义者,也是一个理想主义者,虽然在他那个时代根本不可能实现社会平衡,但他还是执着地追求这样的理想社会。他的平等原则、平等思想成为历代农民运动的精神支柱,也是历代贤明的统治者所接受的宝贵的政治理念。
总之,国家的稳定、社会的和谐,历来是执政者治国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人类普遍追求的一种社会理想。我们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有着鲜明的时代意义。我们应自觉地从积淀深厚的中国传统哲学的和谐思想中汲取精华,为指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有益的理论支持和智力支撑。
参考文献
[1] 道德经.商务出版社,1999年.
[2] 论语.中国人民出版社,1997年.
[3] 周易.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
[4] 庄子.当代世界出版社,1998年.
[5] 管子.商务出版社,1999年.
【关键词】和谐思想 传统哲学
【中图分类号】B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9(b)-0183-02
和谐思想是中国传统哲学的灵魂。不论是儒家还是道家,还是其他思想家,都把追求和谐作为自己的哲学目标。纵观中国哲学史,从远古到宋明理学,先哲们一直都在对和谐的内涵进行积极的探索,他们的探索,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很大,构造了中国文化、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并对中国的政治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使和谐思想成了治国安民的根本哲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主流。时至今日,也不乏值得我们重视和肯定的东西。
1和谐的概念
和谐概念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是以“和”的范畴出现的。较早的记载见于《国语·郑语》,西周太史史伯为郑桓公分析天下大势时指出,西周将要灭亡,原因是周王亲小人、远贤臣,不顾人民的意愿,且“去和而取同”。史伯认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这是最早出现的和谐思想或观点。在这里,史伯把“和”与“同”作为对立的范畴列出,什么是“和”,什么是“同”,它们之间本质的不同在哪里呢?史伯下面举例来分析:“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总之,事物是多种因素的集合,它们相互配合,协调组成新的事物,达到理想的效果。和谐内在的包含多样性、差异性、矛盾甚至冲突,但是,事物最终会达成更高层次的统一与协调,即和谐。所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和”,就是“以他平他”,即不同的事物构成一个整体,形成多样性的统一。同时,史伯也论证了和谐的作用,在他看来,“和实生物”,和谐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只有一种声音谈不上动听的音乐,只有一种颜色构不成五彩缤纷,只有一种味道称不上美味,只有一种东西就没法进行优劣的比较。相同的事物不能产生新的事物,也就是说,“同则不继”。
随着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谐概念不断获得了丰富的内涵。“和谐”与一切美好的东西紧密相连,如和平、和睦、和气、和善、和美、和乐、祥和、柔和、温和、亲和等等,由此“和谐”被视为中国文化的审美理想和至高境界。《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里的“中”是自然人的状态,而“和”是社会人之符合礼仪法度从容自然的理想状态,就是人们追求的和谐状态。
2 世界是一个和谐的整体
《周易》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哲学经典,它构建了一个贯穿阴阳相互作用的和谐宇宙模式。它告诉人们,世界是一个生生不息的和谐的整体。“易”是变易,也内在的包含着和谐的含义。它认为,立天之道曰阴与阳。就是说,日月的变化、寒暑的交替等等自然现象,都由阴阳两方面构成,都必须遵循阴阳变易的法则。阴阳二性具有本源性和功能性,乾坤(阴阳),既构成自然万物的生成之本(“元”),又构成自然万物的生成之因(“生”“成”)。《易传》一方面指明了乾坤(阴阳)“始”“生”万物的本源性特征,另一方面还指明了其“始”“生”万物的功能性意涵。六十四卦揭示了阴阳运作的过程,展示了天道运行、化生万物的一个秘密,即“阴阳合德”,“刚柔相推”。“天地交而万物通”;“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天地相遇,品物咸章。”阴阳交合在天地万物生化流行中的作用。阴阳“合德”(交合),万物流行,《系辞》又称之为“天地絪緼,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其具体的表现形式则是“刚柔相推而生变化”。《系辭传》云:“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又说:“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就是说,事物的变化是刚柔相推的结果。所以《系辞传》又说:“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往者屈也,来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总之,《周易》认为,阴阳与刚柔的和谐作用孕育了生生不息的宇宙生命。
天道是没有意识的,但是,天道有规律。自然按照规律和谐的运行。恒卦《彖传》说:“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也。”恒久、恒常就是法则,就是常规,也就是规律。所以豫卦《彖传》说:“天地以顺动,故日月不过,而四时不忒。”就是说,天地按照规律而动,即和谐的运动。日月周转不会偏离轨道,四季更替不会出现差错。天地万物,有盈满就有亏损,都是因应着时光的流转,或消衰,或生息。自然界的变化,有规律可循,有序运动,不相紊乱。《易传》还常常把这种“不相紊乱”的自然变化称为“阴阳不测”之“神”。如《说卦传》云:“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这里的“神”就是规律,就是和谐。
3 对立面的和谐关系
老子的道论,讲了许多的辩证法思想,提出了辩证法的“和谐规律”。他认为自然和社会中存在着诸多矛盾,如福与祸、正与误、善与恶等。这些矛盾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互为存在条件,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灾祸,幸福依傍着它;幸福,灾祸潜伏其中。美是相对于丑而言,善是相对于恶而言,美与丑,善与恶相互包含,相互依存,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同样道理,有和无是彼此相生的,难和易是彼此相成的,长和短只有彼此相比较才能显现出来,不同的音乐产生和谐,前后互相对立而有了顺序。每一方都包含着对立,每一方都以对方为存在条件,离开了对方自己也就不存在了。这种相互包含,每一方都以对方为存在条件,离开了对方自己也就不存在了。这种相互包含、相互依存的关系是一种相反相成的关系,即和谐关系。矛盾可能激化,矛盾双方也可能转化,但是那不是老子愿意看到的。老子主张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和谐共处。保持事物的稳定性,防止矛盾双方的转化,以保持矛盾统一体的和谐与平衡。他指出:“冲气以为和”。“冲”是涌动、激荡的意思,可以引申为冲突、对立,表征矛盾的不平衡和对立状态,它是事物实现和谐与统一的内在动力。“万物负阴而抱阳”,阴与阳是矛盾的两个方面,它普遍存在于万物之中,阴阳相互排斥、相互作用使事物达到和谐和统一。
北宋思想家张载同样指出:“太和所谓道,中涵浮沉、升降、动静相感之性,是生氤氲相荡胜负屈伸之始。”在张载这里,“太和”便是道,是最高的理想追求,即最佳的整体和谐状态。但这种和谐也不是排除矛盾、消弭差异的和谐,而是存在着浮沉、升降、动静、相感、氤氲、胜负、屈伸等对立面的相互作用、相互消长、相互转化的和谐。因此,这种和谐是整体的、动态的和谐。正是这种整体的、动态的和谐,推动着事物的变化发展,推动着社会历史的进步与发展。
老子认为这一思想用于治国极为重要的一点是:要保持社会的稳定与和谐,而保持社会的稳定和谐关键是实行平等的原则,他从自然界的平衡法则引申出人间的平等法则。老子指出,大自然有自己的平衡法则,也就是和谐法则。这一法则就象上弓弦,高了压低它,低了升高它,有余的加以减少,不足的加以填补,所以自然的平衡法则就是减少有余而补充不足,而当时人间的法则是剥夺不足而供养有余,这就是社会不平等现象的根源。老子是一个现实主义者,也是一个理想主义者,虽然在他那个时代根本不可能实现社会平衡,但他还是执着地追求这样的理想社会。他的平等原则、平等思想成为历代农民运动的精神支柱,也是历代贤明的统治者所接受的宝贵的政治理念。
总之,国家的稳定、社会的和谐,历来是执政者治国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人类普遍追求的一种社会理想。我们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有着鲜明的时代意义。我们应自觉地从积淀深厚的中国传统哲学的和谐思想中汲取精华,为指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有益的理论支持和智力支撑。
参考文献
[1] 道德经.商务出版社,1999年.
[2] 论语.中国人民出版社,1997年.
[3] 周易.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
[4] 庄子.当代世界出版社,1998年.
[5] 管子.商务出版社,199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