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那么重,为什么没有压坏自己的蛋?

来源 :大自然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b_06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恐龙那么重,它坐在蛋上孵化时,是怎么保证不把蛋压破的?这是因为恐龙会对蛋进行特殊摆放。研究人员研究了鸟类老祖宗的近亲——窃蛋龙的巢化石。所研究的巢化石中包含一只成年窃蛋龙,可以看出其是在孵蛋时和蛋一起被埋葬的。标本中的窃蛋龙和今天一只鸵鸟差不多重,体重约为100千克,某些大型窃蛋龙可以重达300千克。在最大的窃蛋龙巢标本中,最大的蛋直径有40厘米。到底这些窃蛋龙是像今天的鳄鱼一样把蛋埋在土里靠土壤温度自然孵化,还是趴窝孵蛋?
  科学家通过研究窃蛋龙蛋的孔率,找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如果窃蛋龙的巢属于开放式巢,蛋壳的孔率应该较低,这样才能延缓水分散失。先前有研究人员利用间接计算法估算出了窃蛋龙的蛋逸散水分的速率,发现这些蛋壳的孔率太高,透气性太好,不可能在开放巢中存放。但是,有一位加拿大科学家却不这么认为。通过重新计算孔率,并和现代埋蛋/开放巢生物蛋的孔率对比,他得出此前的研究其实高估了窃蛋龙蛋的孔率。按照最新计算,中小体型的窃蛋龙产下的蛋在12枚紧密排列的情况下,可以承受一只成年窃蛋龙的体重。但是如果是最大的窃蛋龙坐在上面,蛋就要裂掉。
  最后,科学家对巢形状的研究发现,小一些的恐龙会按照菊花花瓣的形状摆放自己的蛋——所有蛋都紧紧挨着彼此;而大一些的恐龙会在开阔地上把蛋摆成一个更大的圆圈,成年恐龍坐在中间,全身大部分的体重压在地面上,这样就避免了蛋承受太大重量。
  由此,科学家得出结论,大恐龙会演化出更高级的“布蛋行为”,所以即便恐龙体型变大,也能继续孵蛋。
其他文献
目的:对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方法:2006年4月-2007年3月对口腔科门诊诊疗器械、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进行
火山活动是一种重要地质现象,火山活动是地球有生命力的象征。火山在经人类和自然界造成灾害的同时,也创造了无数财富。我们应科学客观地对待火山,不必“谈火山而色变”,更不要有“火山恐惧症”。近期火山频发  最近一个时期,全球火山喷发此起彼伏,接连不断。2018年10月3日,印尼苏拉威西岛上索普坦火山爆发,火山灰喷发高达4千多米。位于日本鹿儿岛的樱岛火山2018年3月26日发生一次猛烈喷发,火山灰直冲火山
森林是地球上生态多样性最高的生态环境,置身其中可以闻到树木花草的芬芳,闭上眼睛能够听到鸟语虫鸣的协奏曲,稍加留心或许能发现野生动物活动留下的痕迹。苏格兰文学巨匠罗伯特·史蒂文森曾经写道:“森林是那么美妙动人,它气质婉约,空气清新,古老的树木散发出丝丝芬芳。身处这样的环境,内心会发生奇妙的变化,疲惫感一扫而光。”森林不但让人放松,对一些疾病也有辅助治疗作用。全世界许多国家都有各具特色的森林治疗方式:
期刊
1 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是提高高中生数学成绩的关键    在高中阶段要改变学生已形成的固定的、不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首先应开展专题讲座,包括学习常规方法指导(学习的5个环节:预习、听课、做练习、复习与总结、课外自学与研究)、学习心理指导(学习习惯、兴趣、动机、科学利用大脑)、学习能力指导(学会注意、想象,掌握记忆方法、解题方法与应考能力)等,这些指导要贯穿于整个高中学习阶段。最重要
为了躲避天敌和捕食猎物,昆虫进化出了各种伪装策略:有的能够模拟自然界的颜色,如同“忍者”一般将自己融入所生存的环境当中;有的能够模拟其他昆虫的特征,与其他昆虫既相互利用又相互帮助;有的进化出了特殊的体色,提醒那些想要捕食它们的天敌自己并不好惹;有的进化出了醒目的斑纹用以吓跑天敌……昆虫世界充满挑战和机遇,只有那些能够利用伪装、适应环境且不断进化的种类,才能生存繁衍。那么,它们到底有哪些伪装绝技呢?
期刊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能用自己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理解和思考。在阅读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对文本的心灵感悟,拨动心弦,采取多种举措,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1 创设多种情境促进感悟    在阅读教学中,首先教师要入情入境地范读。新课标对教师的定位是“平等中的首席”,因此,教师要积极地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营造学习氛围,示范学习方法,帮助学生顺利阅读,与学生共同沐浴母语的光辉。有情境的范读,很快就会把
2018年10月中旬,美国宇航局工作人员在南极执行极地冰层空中监视任务时,意外发现了一座完美的长方形冰山。这座冰山表面十分平坦,四个边角几乎都是90°。在周围不规则冰山的簇拥下,这座有如刀切的平坦冰山显得格外突兀。长方形冰山的出现引起人们热议,一些人甚至认为这是"外星人"的杰作。其实,雕刻冰山的"工匠"就是大自然本身。人们通常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