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于大多数商业银行来说,其主要的收益来源就是信贷业务,而授信审批作为信贷流程中的重要环节,在全行信贷经营管理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对商业银行自身的发展来说意义非凡。文章对传统商业银行授信审批流程问题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并提出了解决银行授信审批流程问题的措施。
[关键词]信贷;授信审批;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S5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08-0311-01
引言
近年来,伴随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国外银行业的进入,我国银行业面临的市场环境越来越复杂,同时同行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要想提高我国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就要对授信业务加以重视,不断提高银行授信业务的管理水平,提升信贷资产质量,减少金融风险发生的概率,促进我国银行业的稳步发展。
1 传统商业银行授信审批流程问题分析
1.1 操作流程周期过长
在传统的商业银行中,其在进行授信审批的过程中,存在操作流程周期过长的问题。众所周知,各商业银行在受理一笔贷款项目时,通常会经历各类调查与审批,这些环节少则几个,多则达到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尤其是对于涉及额度较大的信贷业务,不仅需要经历层层上报、层层审批,超过相关额度审批权限的,还要继续在上一级银行循环操作。从上述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银行授信审批需要较长的周期。
1.2 信用评级流程财务分析低效
现阶段,各商业银行大多数都建立了商业银行内部的客户信用评级系统,但是,这一科学的信用评级体系并没有在各商业银行得到成熟的运用。一般来说,对信用评级的定性分析都是基于信贷调查人员对当前客户市场及业务的经验触感的基础上进行的,这就使得对客户资信情况的评价掺加了大量的人为因素,从而影响最终的评级结果。而在客户信用评级定量分析中,各商业银行的调查往往将重点聚焦在对法人客户的财务报表分析层面上。对于专业的财务分析业务来说,对会计与审计方面的专业要求极高,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对法人客户财务审计这一环节是一个“高成本,低增值”的业务活动。受信贷业务高回报率的利益驱使,使得各商业银行对客户信用评级中定量分析产生了极大的“审计惰性”,无形中为其信贷经营埋下了隐性风险祸根。
1.3 授信审批流程决策权责集中
信贷业务审批从信贷业务发起审查到最后的专业风险部门评审,其经手的相关部门及负责人从受理行到上级行至少有6个以上。而在这样的多部门设置环节下的审批最终决策却依然实行“行长负责制”,各商业银行虽然大范围的进行了信贷审批机制改革,相继成立了信贷审批委员会等专业审批部门,在形式上采用了审贷分离制度,但信贷决策环节中“逐级上报”和“集体审批”始终没有改变。行长负责制与“集体审批”的情况使各商业银行审批人员的权利受到影响,加大了其职位的脆弱性,这样一来,在审批的过程中常常存在审批人员与相关部门不能、不敢对客户信贷申请提出自己的意见,使得信贷风险的防范成为“纸上谈兵”。另外,部分商业银行虽然将贷款与审批环节分离开了,但是在审批方式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决策与主管人员难免会根据个人经验开展相应的工作,使得审批结果增添了人为因素,为不良贷款的形成埋下隐患。
2 解决银行授信审批流程问题的措施
2.1 优化现有的信贷人力资源
要想解决银行授信审批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就要对现有的信贷人力资源进行优化。首先,银行自身要坚持依法合规经营,信贷一线人员必须品行端正,作风过硬。在对基层信贷人员进行挑选时,要重点考察应聘人员的思想品德,对于曾经有过品德劣迹表现的人员,不论能力多强,均应一票否决。以防范信贷经营人员的道德风险,提高信贷客户的选择质量;其次,加大业务培训力度。在开展业务培训时,应做到多层次、多方位的培训。多层次指的是培训要涉及到各个层次的人员,主要包括调查人员、信贷从业人员、风险管理人员以及主管风险的高级管理人员等。全方位指的是培训的内容要具体而全面,不仅要包括信贷业务操作、授信业务风险点的识别与控制内容,还要包括对信贷政策与授信业务基础知识的培训。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信贷从业人员的工作能力,减少不良贷款的发生。
2.2 进一步规范信用等级审定管理
全行应加强对客户行业属性调整的审定把关,进一步完善审定业务流程各个环节操作。明确大中型客户信用等级调整,推翻审定结论的具体要求和必须符合的各种情况,避免由于想达到行业准入标准而对客户评级进行随意调整的现象发生。在实际工作中,要明确规定信贷政策、行业经济与企业财务指标、信用记录、风险分类等方面的问题,或者推翻客户系统评级结果的基本条件,以便为信贷审批人员实事求是地确定客户信用等级、避免低估或高估客户风险提供统一规范。
2.3 积極推进并不断优化电子化审批
为了提高银行授信审批工作的有效性,就要将其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积极推进并不断优化电子化审批,坚持“专业、专注、集约”的原则,对授信审批的作业方式进行不断的完善。在实际的工作中,要充分利用IT系统功能域评分卡上线应用的便利条件,根据大中型公司客户信贷经营重心上移和小企业客户、个人客户专业化经营管理改革要求,对专职贷款审批人员进行统筹安排,争取建立一支按行业、大中型客户、小企业客户、个人客户分类的审批团队,不断提高授信审批专业、专注和集约化管理水平。
2.4 将信贷部门工作落实到位
在授信审批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审批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还要对信贷部门进行严格的管理,保证信贷部门工作落到实处。对于各级审批部门来说,应当对当前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形势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加强对审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只有提高了审批质量与效率,才能促进优质客户服务效率的有效提升,进而实现授信业务的快速发展。
结束语
总的来说,目前我国各大银行中还存在着一定的信贷风险,这将直接影响到一个银行的生存与发展。为了降低信贷风险,就要加强对授信审批流程的重视,通过采取合理的措施,促进授信业务质量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 白智文.中国银行对公授信审批流程中的缺陷及解决方案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6.
[2] 杜军.J银行授信审批流程改进方案研究[D].吉林大学,2014.
[3] 阿依奴尔.我国商业银行授信审批流程再造研究[J].经济视角(下),2013,(04):61-63.
[关键词]信贷;授信审批;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S5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08-0311-01
引言
近年来,伴随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国外银行业的进入,我国银行业面临的市场环境越来越复杂,同时同行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要想提高我国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就要对授信业务加以重视,不断提高银行授信业务的管理水平,提升信贷资产质量,减少金融风险发生的概率,促进我国银行业的稳步发展。
1 传统商业银行授信审批流程问题分析
1.1 操作流程周期过长
在传统的商业银行中,其在进行授信审批的过程中,存在操作流程周期过长的问题。众所周知,各商业银行在受理一笔贷款项目时,通常会经历各类调查与审批,这些环节少则几个,多则达到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尤其是对于涉及额度较大的信贷业务,不仅需要经历层层上报、层层审批,超过相关额度审批权限的,还要继续在上一级银行循环操作。从上述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银行授信审批需要较长的周期。
1.2 信用评级流程财务分析低效
现阶段,各商业银行大多数都建立了商业银行内部的客户信用评级系统,但是,这一科学的信用评级体系并没有在各商业银行得到成熟的运用。一般来说,对信用评级的定性分析都是基于信贷调查人员对当前客户市场及业务的经验触感的基础上进行的,这就使得对客户资信情况的评价掺加了大量的人为因素,从而影响最终的评级结果。而在客户信用评级定量分析中,各商业银行的调查往往将重点聚焦在对法人客户的财务报表分析层面上。对于专业的财务分析业务来说,对会计与审计方面的专业要求极高,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对法人客户财务审计这一环节是一个“高成本,低增值”的业务活动。受信贷业务高回报率的利益驱使,使得各商业银行对客户信用评级中定量分析产生了极大的“审计惰性”,无形中为其信贷经营埋下了隐性风险祸根。
1.3 授信审批流程决策权责集中
信贷业务审批从信贷业务发起审查到最后的专业风险部门评审,其经手的相关部门及负责人从受理行到上级行至少有6个以上。而在这样的多部门设置环节下的审批最终决策却依然实行“行长负责制”,各商业银行虽然大范围的进行了信贷审批机制改革,相继成立了信贷审批委员会等专业审批部门,在形式上采用了审贷分离制度,但信贷决策环节中“逐级上报”和“集体审批”始终没有改变。行长负责制与“集体审批”的情况使各商业银行审批人员的权利受到影响,加大了其职位的脆弱性,这样一来,在审批的过程中常常存在审批人员与相关部门不能、不敢对客户信贷申请提出自己的意见,使得信贷风险的防范成为“纸上谈兵”。另外,部分商业银行虽然将贷款与审批环节分离开了,但是在审批方式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决策与主管人员难免会根据个人经验开展相应的工作,使得审批结果增添了人为因素,为不良贷款的形成埋下隐患。
2 解决银行授信审批流程问题的措施
2.1 优化现有的信贷人力资源
要想解决银行授信审批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就要对现有的信贷人力资源进行优化。首先,银行自身要坚持依法合规经营,信贷一线人员必须品行端正,作风过硬。在对基层信贷人员进行挑选时,要重点考察应聘人员的思想品德,对于曾经有过品德劣迹表现的人员,不论能力多强,均应一票否决。以防范信贷经营人员的道德风险,提高信贷客户的选择质量;其次,加大业务培训力度。在开展业务培训时,应做到多层次、多方位的培训。多层次指的是培训要涉及到各个层次的人员,主要包括调查人员、信贷从业人员、风险管理人员以及主管风险的高级管理人员等。全方位指的是培训的内容要具体而全面,不仅要包括信贷业务操作、授信业务风险点的识别与控制内容,还要包括对信贷政策与授信业务基础知识的培训。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信贷从业人员的工作能力,减少不良贷款的发生。
2.2 进一步规范信用等级审定管理
全行应加强对客户行业属性调整的审定把关,进一步完善审定业务流程各个环节操作。明确大中型客户信用等级调整,推翻审定结论的具体要求和必须符合的各种情况,避免由于想达到行业准入标准而对客户评级进行随意调整的现象发生。在实际工作中,要明确规定信贷政策、行业经济与企业财务指标、信用记录、风险分类等方面的问题,或者推翻客户系统评级结果的基本条件,以便为信贷审批人员实事求是地确定客户信用等级、避免低估或高估客户风险提供统一规范。
2.3 积極推进并不断优化电子化审批
为了提高银行授信审批工作的有效性,就要将其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积极推进并不断优化电子化审批,坚持“专业、专注、集约”的原则,对授信审批的作业方式进行不断的完善。在实际的工作中,要充分利用IT系统功能域评分卡上线应用的便利条件,根据大中型公司客户信贷经营重心上移和小企业客户、个人客户专业化经营管理改革要求,对专职贷款审批人员进行统筹安排,争取建立一支按行业、大中型客户、小企业客户、个人客户分类的审批团队,不断提高授信审批专业、专注和集约化管理水平。
2.4 将信贷部门工作落实到位
在授信审批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审批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还要对信贷部门进行严格的管理,保证信贷部门工作落到实处。对于各级审批部门来说,应当对当前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形势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加强对审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只有提高了审批质量与效率,才能促进优质客户服务效率的有效提升,进而实现授信业务的快速发展。
结束语
总的来说,目前我国各大银行中还存在着一定的信贷风险,这将直接影响到一个银行的生存与发展。为了降低信贷风险,就要加强对授信审批流程的重视,通过采取合理的措施,促进授信业务质量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 白智文.中国银行对公授信审批流程中的缺陷及解决方案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6.
[2] 杜军.J银行授信审批流程改进方案研究[D].吉林大学,2014.
[3] 阿依奴尔.我国商业银行授信审批流程再造研究[J].经济视角(下),2013,(04):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