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来源 :教育·教学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yueeryub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融入审美教育,能够大大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效率。本文从不同的角度对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审美教育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普及审美教育,既是教师与学生的共同诉求,又是教育改革推行的必然结果,能够使小学数学教学的效率得到极大程度上的提高。下面,笔者将从不同的角度对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进行探究。
  展示数学图案美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多媒体教学在许多大中小学校已经非常常见,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将图案、声音和画面等元素以生动有趣的形式展现出来,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数学学科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将课本中的图案以幻灯片的形式展示出来,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数学图案中蕴藏的独特魅力。而且与其他年龄阶段的学生相比,小学生更加的活泼好动,对外界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在这个阶段对他们进行趣味数学的教学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同时,优美的图案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进行数学学科学习的效率,也能从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因此,在进行小学数学学科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学会巧妙地利用多媒体,将静止的数学知识以动态图案的形式展现出来,让学生愿意接受并理解这些数学知识。
  数学是一门对思维量和严谨度要求极高的学科,其对学生能力的要求也是非常严苛的,因此,在进行数学学科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难免会感到枯燥无味。但是,数学也是一门蕴藏着独特美感的学科,因此,教师要善于向学生展示数学中的美感,激发学生进行学习的兴趣。比如,在进行“乘法”相关知识的教授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引导学生对小学乘法产生初步的认识。然后,再将美丽的校园照片整合在一起,做成一个完整的幻灯片,在课上放映给学生看,让学生在欣赏美丽图案的同时,更加深入地学习小学乘法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身心能够得到愉悦,课堂效率就会有很大的提高。
  展现数学语言美
  小学数学的教学语言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其承载着精深奥妙的数学思想,同时也是教师向学生传达数学知识的工具。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是完全通过语言来完成的,语言为课堂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很大的保障,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使用的数学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对于数学学科的喜爱程度,同时也从一定的角度折射出了小学数学的语言美。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数学学科的教学时,教师一定要高度重视自己使用的数学语言,确保自己能为学生提供最具有美感的数学语言,让他们能够真切的感受到数学学科中蕴藏的语言美。
  与其他年龄阶段的学生相比,学生比较活泼好动,他们的情绪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感染,因此,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优美的语言向学生展示小学数学教学的语言美。比如,在学习“计算圆的周长”的方法之前,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动手进行圆周长的测量,在他们进行测量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用优美的语言发问:“用什么测量”“怎么进行测量”等问题,通过一系列语言优美的发问,小学生的思绪能够被吸引到课堂中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要注意语言的语调变化和声音的合理运用,争取用最优美动听的语言向学生展示出数学学科蕴藏的独特美感。
  表现数学思维美
  数学是一门对思维量要求极高的学科,在学习小学数学的过程中,小学生要时刻紧跟教师的思路,不断地在教师讲授的知识中汲取精华,增加自己的思维量,不断提升自己的思维水平。小学数学学科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史,在这个过程中,有许多蕴藏着美感的数学思维不断的涌现出来,这些数学思维充满了独特的美感和趣味性,在进行小学数学学科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巧妙地将这些数学思维表述出来,让小学生能够在这些数学思维中感受到数学学科的美感,激发他们对于小学数学学科的兴趣,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水平。
  审美教育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数学,也能促使他们以高昂的热情和强烈的兴趣投身到数学学习中去。因此,教师一定要注重对于数学思维美的表述。比如,在进行算法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出这样的题目:1○1○1○1=1、2○2○2○2=2、3○3○3○3=3,要求学生们在○中填入 、-、×、÷使等式成立,将这些简单的计算以抽象思维的形式表现出来,既增加了数学题的趣味性,也能将学生解题的兴趣激发出來。
  总而言之,数学是一门对逻辑性和思维型要求极高的学科,数学更是一门具有独特的学科美感的学科。将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与审美教育融合在一起,既能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来,激发他们对小学数学学科的兴趣,也能让他们感受到数学学科蕴藏的独特魅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因此,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高度重视审美教育与学科教学的结合。
  参考文献
  梁规英.如何把美学带进数学课堂[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3卷)[C],2010.
  (作者单位:江西省丰城市拖船埂山小学)
其他文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教育事业,广大教师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教师要努力做教育改革的奋进者,教育扶贫的先行者,学生成长的引导者。”笔者以乡村教育为背景,着眼英语课堂教
秸秆氨化与气温关系较大,一般氨化的适宜温度范围在0-5%,最适宜温度在10—35℃。在冬季最好选在中午,这样可以加快氨化速度,提高氨化效率。如在夏季,最好避开气温超过35℃的时期。
1流行情况猪衣原体病是由衣原体感染引起的一类多症状性传染病。一般呈慢性经过,但在一定条件下也会急性暴发,表现为急性经过。猪衣原体病的发生呈散发、地方流行性。病猪和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土地荒漠化、雾霾频发等一系列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人类生存已经面临严重的威胁。因此,全面开展环境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使人们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性,增强人们参与环保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已成为当今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地理课程标准》强调通过地理课程的实施,使学生形成初步的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这就决定了中学地理教育是培養学生环境意识的主阵地。那么怎样在平时的教学中
当前,国家在中小学大力推行科技创新教育,这为不同年龄段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连贯性培养创造了有利条件。与小学、初中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不同,高中学校普遍面临较大的高考升学压力,致使科技创新教育在课程设置、普及性教育等方面都存在不足。本文就此对高中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及破解策略予以简要分析。  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传统应试教育思维的桎梏 受传统应试教育思维影响,包含家长、学生,甚至教
1饲养效益分析为了直观和分析方便,将蛋鸡的饲养阶段划分为投入期(培育期)、成本回收期和赢利期。
1封闭猪场猪场经常会出现,购进的猪苗在原来猪场没发病,但引进后由于环境、饲料等因素的改变,产后应激,使整个猪场暴发疾病。所以猪场应坚持自繁自养,减少疫病传入。需引进种
2019年5月15日,海淀区新教育项目组聚焦自然科学类知识的阅读实践,在海淀区清河第四小学开展了数学和科学阅读教学的专题研讨活动。
近几年来,随着鲤鱼养殖业的发展,鲤鱼发生黑鳃病的情况也日愈增多,且此病死亡的死亡率高,给渔业生产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笔者就近几年对该病的观察和采取的防治措施进行初步
思维导图是辅助学生进行形象化学习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提升他们高效化学习的有效辅助载体。小学科学中的一些知识,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小学生并不十分容易理解,特别是他们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有时会碰到阻碍。教师在开展小学科学探究教学时,也要充分尊重教学规律,要思考如何融入思维导图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优势,以此促进他们科学学习的高效化。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借助思维导图辅助教学,能够事半功倍。基于此背景,我们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