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朝文人袁枚与纪晓岚素有“南袁北纪”之称,在“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年代,袁枚年过八旬犹能寄情山水,踏足远游,堪称不老传奇。
不老法宝一:张弛有度重饮食
袁枚的不老传奇离不开良好的养生习惯。他曾诗云:“冬常早起夏常眠,生性耽游自在天。”讲的不过是冬夏,却由此可见,他十分注重劳逸结合,生活上讲究作息有序。据记载,他每日清晨“与雀争先”,或至田野散步,或到林间打拳练剑,晚间或登山赏月,或独步江畔,使身心得到放松,生活张弛有度。
袁枚对饮食的苛求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不但注重食物的搭配,食物的质量,甚至对上菜的先后顺序,都有严格的要求:“咸者宜先,淡者宜后;浓者宜先,薄者宜后;无汤者宜先,有汤者宜后。”
他注重节令饮食,在《随园食单》的“须知单”中,他写道:“饮食须序时而用之,方能强身健体。”他的饮食哲学归结起来有三点:一、人之饮食,应循时而进。袁枚称:“夏日长而热,宰杀太早,则肉败矣;冬日短而寒,烹饪稍迟,则物生矣。冬宜食牛丰,移之于夏,非其时也。夏宜食干腊,移之于冬,非其时也。”二、人之饮食,当因季变味。他写道:“辅佐之物,夏宜用芥末,冬宜用胡椒。当三伏天而得冬腌菜,贱物也,而竟成至宝矣。当秋凉时,而得行鞭笋,亦贱物也,而视若珍馐矣。”三、人之饮食,须择时“见好”而食。袁枚指出:“有先时而见好者,三月食鲥鱼是也;有后时而见好者,四月食芋艿是也。其他亦可类推。有过时而不可吃者,萝卜过时则心空;山笋过时则味苦;刀鲚过时则骨硬。所谓四时之序,成功者退,精华已竭,搴裳去之也。”看到这里,列位一定觉得袁枚肯定是个不折不扣的掌勺大厨,其实——他根本不下厨,就是嘴刁,刁成了一个专家。
不老法宝二:笔耕不辍常用脑
袁枚才华横溢,一直笔耕不辍,且愈是年迈愈是勤学,有生之年著述甚丰。据传,袁枚26岁那年,尚在翰林院为官,曾有一事令其深受触动。当时翰林院诸学士,多恃才傲物,袁枚也未能免此恶习。某日,有位神秘人物执意要见袁枚,且坚决不肯透露姓名。心高气傲的袁枚因此闭门拒客。次日,此人又登门造访,守门人再三询问,他才从衣袖中拿出一卷纸说:“事情都写在上面,请交予你的主人,三日后我来取。”袁枚一看,不觉惶然,原来上面写了一百二十个比较冷僻的典故。
他苦思良久,方想出二十个,与诸学士凑在一起才解决了五十个。再翻阅《图书集成》,仍然剩下二十个无从得解。三日后,那位客人再来,接过卷子,冷笑讽刺说:“词林馆这么多的显官人才,学问看来也不过如此。”于是取过纸笔,补上了剩余的二十个。袁枚大为吃惊,并深感惭愧,从此更加勤勉。
40岁辞官归隐后,袁枚主要忙于读书写作。他活跃诗坛40余年,一共作诗4000余首。流传于世的著作就有《小仓山房文集》、《小仓山房诗集》、《随园尺牍》、《随园诗话》、《子不语》、《随园食单》、《袁太史稿》等。60多岁的时候,他说,百年再算无日多,从此光阴倍珍重。学问原知止境难,衰年勤学百康成。因而他处处“珍惜余春”,读书的桌椅,他多半安置在日照时间长的地方。古稀之年,他写下《追怀杂诗》:“一笑老如此,作何消遣之?思量无别法,惟有多吟诗。”可谓活到老,学到老。
不老法宝三:悲喜适度胸若谷
袁枚的不老传奇离不开豁达的心胸。他把人生悲喜与得失看得颇为淡然,从袁枚49岁的《偶成》中可见一斑:“有寄心常静,无求味最长。儿童擒柳絮,不得也无妨。”诗中表现了他超然的人生哲学和态度——“有寄无求”。“有寄”即有所寄托,有所追求;而“无求”即不计较结果和得失。朋友王梦楼如此评价他“君不好佛,而所言往往有佛意”。
袁枚十分善于调整自己的心态,对生死亦十分坦然。他曾在《与陈药洲方伯书》中说道:“据鄙意,老而病不若老而死,何也,死则与化同归,凌云一笑;病则残形剩魄,终日支离,匪徒人厌,而已亦厌之。”然而,到了垂老之年,他却没能够如己所愿,愉快地凌云一笑撒手人寰。八十岁后,他记忆力衰退,行动愈加不便,多需要人照顾,且频闹笑话,他自是倍觉痛苦,便作诗《恶老》来形容自己的老态:“看老天光景,渐渐不相容。有目渐不明,有耳渐不聪。”“事事受人怜,方知老可恶!”此言此举似乎与他向来豁达的脾性不符,其实不过是发发牢骚而已,并未长此沉湎于这种消极情绪中,而是积极调整。不过几日,他便为之前的《恶老》翻案,写下《喜老》:“一起百事生,一眠万事了。眠起即轮回,无喜亦无恼。何物是真吾?身在即为宝。就便再龙钟,凭人去笑倒。试问北邙山,年少埋多少!”这样的豁达心态与他所作的“悲喜适度胸若谷”之咏十分吻合。知之如此,行之亦如此,不禁令人叹服。
不老法宝四:游山历水健体魄
袁枚一生极喜游山玩水,祖国的大好河山,风景名胜,几乎被他走了个遍,这在当时交通条件十分有限的情况下,是相当不易的。辞官归隐后,袁枚坚持遵循“父母在,不远游”的信条,直到67岁服丧完毕后,才开始尽情游历山水。他远游的时间短则数月,长则整年,足迹遍及东南各省,并留下了《游黄山记》、《游庐山记》、《游桂林诸山记》等许多佳作,当时人称他“地行仙”。
袁枚游山不避风雨,不畏严寒,不怕酷暑。经常是在晨雾或雨雪中观赏湖光山色,领略野趣。67岁那年,他游历了天台山、雁荡山、黄龙山等名山。68岁时,袁枚游历了黄山,并寄信给广东端州任太守的族弟香亭说:“七十人忘两鬓丝,忘云时作岭南思”。原来这位任性的袁老顽童还想去看岭南的山水呢,这可急坏了香亭,他接连回信劝告袁枚年近古稀勿再涉险。可袁老爷子这会儿正是“旅游发烧期”,哪里听得进旁人的劝告。69岁,他跑得更远,正月出发,腊月底才回家,从江西庐山一路游玩到了广东罗浮山、丹霞山,又到了广西桂林,之后经永州回返,顺路游衡山,一路不惧舟车劳顿,玩得不亦乐乎。70岁那年,他和一位比他小20岁的朋友一起比赛攀登黄山,结果还是他先到达顶峰。一直到80岁,袁枚仍能徒步登山,步履稳健,清代学者为其八十大寿写了两句贺词:“八十精神胜少年,登山足健踏云烟”。81岁,他玩心仍不止,又出游吴江,心不老身体好就是任性啊!
82岁,他开始被疾病所困扰,久治不愈,他自然想到了死,即便如此,心也是从容的。病中不能访友,他便静心翻阅自己曾经写过的游记:“悦耳偶听窗外鸟,赏心只看自家诗。一生陈迹重重在,万里游踪处处追。”没想到,这一年竟成为他生命的最后一年。
袁枚的一生,生也豁达,老而无畏,不禁让人常发无限感慨,世界那么大,能如袁枚者有几何?
不老法宝一:张弛有度重饮食
袁枚的不老传奇离不开良好的养生习惯。他曾诗云:“冬常早起夏常眠,生性耽游自在天。”讲的不过是冬夏,却由此可见,他十分注重劳逸结合,生活上讲究作息有序。据记载,他每日清晨“与雀争先”,或至田野散步,或到林间打拳练剑,晚间或登山赏月,或独步江畔,使身心得到放松,生活张弛有度。
袁枚对饮食的苛求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不但注重食物的搭配,食物的质量,甚至对上菜的先后顺序,都有严格的要求:“咸者宜先,淡者宜后;浓者宜先,薄者宜后;无汤者宜先,有汤者宜后。”
他注重节令饮食,在《随园食单》的“须知单”中,他写道:“饮食须序时而用之,方能强身健体。”他的饮食哲学归结起来有三点:一、人之饮食,应循时而进。袁枚称:“夏日长而热,宰杀太早,则肉败矣;冬日短而寒,烹饪稍迟,则物生矣。冬宜食牛丰,移之于夏,非其时也。夏宜食干腊,移之于冬,非其时也。”二、人之饮食,当因季变味。他写道:“辅佐之物,夏宜用芥末,冬宜用胡椒。当三伏天而得冬腌菜,贱物也,而竟成至宝矣。当秋凉时,而得行鞭笋,亦贱物也,而视若珍馐矣。”三、人之饮食,须择时“见好”而食。袁枚指出:“有先时而见好者,三月食鲥鱼是也;有后时而见好者,四月食芋艿是也。其他亦可类推。有过时而不可吃者,萝卜过时则心空;山笋过时则味苦;刀鲚过时则骨硬。所谓四时之序,成功者退,精华已竭,搴裳去之也。”看到这里,列位一定觉得袁枚肯定是个不折不扣的掌勺大厨,其实——他根本不下厨,就是嘴刁,刁成了一个专家。
不老法宝二:笔耕不辍常用脑
袁枚才华横溢,一直笔耕不辍,且愈是年迈愈是勤学,有生之年著述甚丰。据传,袁枚26岁那年,尚在翰林院为官,曾有一事令其深受触动。当时翰林院诸学士,多恃才傲物,袁枚也未能免此恶习。某日,有位神秘人物执意要见袁枚,且坚决不肯透露姓名。心高气傲的袁枚因此闭门拒客。次日,此人又登门造访,守门人再三询问,他才从衣袖中拿出一卷纸说:“事情都写在上面,请交予你的主人,三日后我来取。”袁枚一看,不觉惶然,原来上面写了一百二十个比较冷僻的典故。
他苦思良久,方想出二十个,与诸学士凑在一起才解决了五十个。再翻阅《图书集成》,仍然剩下二十个无从得解。三日后,那位客人再来,接过卷子,冷笑讽刺说:“词林馆这么多的显官人才,学问看来也不过如此。”于是取过纸笔,补上了剩余的二十个。袁枚大为吃惊,并深感惭愧,从此更加勤勉。
40岁辞官归隐后,袁枚主要忙于读书写作。他活跃诗坛40余年,一共作诗4000余首。流传于世的著作就有《小仓山房文集》、《小仓山房诗集》、《随园尺牍》、《随园诗话》、《子不语》、《随园食单》、《袁太史稿》等。60多岁的时候,他说,百年再算无日多,从此光阴倍珍重。学问原知止境难,衰年勤学百康成。因而他处处“珍惜余春”,读书的桌椅,他多半安置在日照时间长的地方。古稀之年,他写下《追怀杂诗》:“一笑老如此,作何消遣之?思量无别法,惟有多吟诗。”可谓活到老,学到老。
不老法宝三:悲喜适度胸若谷
袁枚的不老传奇离不开豁达的心胸。他把人生悲喜与得失看得颇为淡然,从袁枚49岁的《偶成》中可见一斑:“有寄心常静,无求味最长。儿童擒柳絮,不得也无妨。”诗中表现了他超然的人生哲学和态度——“有寄无求”。“有寄”即有所寄托,有所追求;而“无求”即不计较结果和得失。朋友王梦楼如此评价他“君不好佛,而所言往往有佛意”。
袁枚十分善于调整自己的心态,对生死亦十分坦然。他曾在《与陈药洲方伯书》中说道:“据鄙意,老而病不若老而死,何也,死则与化同归,凌云一笑;病则残形剩魄,终日支离,匪徒人厌,而已亦厌之。”然而,到了垂老之年,他却没能够如己所愿,愉快地凌云一笑撒手人寰。八十岁后,他记忆力衰退,行动愈加不便,多需要人照顾,且频闹笑话,他自是倍觉痛苦,便作诗《恶老》来形容自己的老态:“看老天光景,渐渐不相容。有目渐不明,有耳渐不聪。”“事事受人怜,方知老可恶!”此言此举似乎与他向来豁达的脾性不符,其实不过是发发牢骚而已,并未长此沉湎于这种消极情绪中,而是积极调整。不过几日,他便为之前的《恶老》翻案,写下《喜老》:“一起百事生,一眠万事了。眠起即轮回,无喜亦无恼。何物是真吾?身在即为宝。就便再龙钟,凭人去笑倒。试问北邙山,年少埋多少!”这样的豁达心态与他所作的“悲喜适度胸若谷”之咏十分吻合。知之如此,行之亦如此,不禁令人叹服。
不老法宝四:游山历水健体魄
袁枚一生极喜游山玩水,祖国的大好河山,风景名胜,几乎被他走了个遍,这在当时交通条件十分有限的情况下,是相当不易的。辞官归隐后,袁枚坚持遵循“父母在,不远游”的信条,直到67岁服丧完毕后,才开始尽情游历山水。他远游的时间短则数月,长则整年,足迹遍及东南各省,并留下了《游黄山记》、《游庐山记》、《游桂林诸山记》等许多佳作,当时人称他“地行仙”。
袁枚游山不避风雨,不畏严寒,不怕酷暑。经常是在晨雾或雨雪中观赏湖光山色,领略野趣。67岁那年,他游历了天台山、雁荡山、黄龙山等名山。68岁时,袁枚游历了黄山,并寄信给广东端州任太守的族弟香亭说:“七十人忘两鬓丝,忘云时作岭南思”。原来这位任性的袁老顽童还想去看岭南的山水呢,这可急坏了香亭,他接连回信劝告袁枚年近古稀勿再涉险。可袁老爷子这会儿正是“旅游发烧期”,哪里听得进旁人的劝告。69岁,他跑得更远,正月出发,腊月底才回家,从江西庐山一路游玩到了广东罗浮山、丹霞山,又到了广西桂林,之后经永州回返,顺路游衡山,一路不惧舟车劳顿,玩得不亦乐乎。70岁那年,他和一位比他小20岁的朋友一起比赛攀登黄山,结果还是他先到达顶峰。一直到80岁,袁枚仍能徒步登山,步履稳健,清代学者为其八十大寿写了两句贺词:“八十精神胜少年,登山足健踏云烟”。81岁,他玩心仍不止,又出游吴江,心不老身体好就是任性啊!
82岁,他开始被疾病所困扰,久治不愈,他自然想到了死,即便如此,心也是从容的。病中不能访友,他便静心翻阅自己曾经写过的游记:“悦耳偶听窗外鸟,赏心只看自家诗。一生陈迹重重在,万里游踪处处追。”没想到,这一年竟成为他生命的最后一年。
袁枚的一生,生也豁达,老而无畏,不禁让人常发无限感慨,世界那么大,能如袁枚者有几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