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信息技术是新型的教学媒体,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是教学发展的时代要求。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让信息技术滋润语文课程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空间,不但能营造宽松和谐的气氛,拓展语文学习的领域,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拓展教育技术表现手段,丰富学习内容,不断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拓展课外阅读。让信息技术成为审美能力的培养者、创新思维的挖掘者、自主学习的调控者,让小学语文教学在信息技术的滋润下流光溢彩。
【关 键 词】 信息技术;滋润;语文教学
随着时代的发展、课程改革的深入,信息技术以它强大的优势逐渐征服了广大教师,成为了课堂的“家常客”。然而,并不是任何时候使用信息技术都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有时也会出现画蛇添足或事倍功半的情况,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备课时充分考虑,精心设计,让信息技术恰到好处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语文教学添砖加瓦,助学生学习一臂之力。下面,本人就如何让信息技术成为学生奔向语文殿堂的驱动力,如何让小学语文教学在信息技术的滋润下流光溢彩发表一些浅见。
一、营造宽松和谐的气氛——寓教于乐
让我们的学生在每一节课上享受到沸腾的、多姿多彩的精神生活,现代教育的观点也要求教师为学生创造一个民主、和谐的气氛,让学生在老师的热爱、尊重、期待中去主动学习,教师应做到以“兴”引路。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恰当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就需要教师为学生营造宽容和谐的课堂气氛,有丰富的教学内容,灵活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寓教于乐。
信息技术的介入,突破了时空的界限,能将文字、图片、声音和动画综合直观地展现出来,能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感性材料。形象生动的动感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背景,能把学生带进愉悦轻松的学习环境中,以此拨动学生的心弦,荡起思维的火花,从而为课堂教学营造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
信息技术能将课文中一些凭空难以理解的现象以动画的形式展现出来,给学生提供具体的形象,充分调动他们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使他们充分感知事物,发挥想象力,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二、拓展语文学习的领域——放飞理想
(一)拓展教育技术表现手段,丰富学习内容
信息技术资源的丰富多彩令人咋舌。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古今中外,各类知识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任你检索,比起去图书馆查资料要方便快捷得多。真可谓足不出户,阅尽天下事。在阅读教学中,适当地引进、利用信息技术相关的学习资源,并引导学生上网查阅资料,对于拓宽语文学习领域,丰富语文学习内容,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培养学生让网搜集信息的兴趣有很大裨益。
(二)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拓展课外阅读
语文新课程从文化的积累和文化的建构高度,对课外阅读给予充分的重视。通过课外阅读,可以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取民族文化的智慧渊源,尊重世界各国的多元文化,汲取人类优秀文化的丰富营养。而小学阶段作为学生学习生涯的起始阶段,有效的拓展课外阅读,将对孩子终生学习起着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但当前小学生对课外阅读缺乏兴趣,不懂有效的阅读方法,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作为教师,应重视这些现象,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凭借其丰富的资源优势,为语文课堂教学中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场所。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真正帮助学生积累尽可能多的语言材料和语感经验,从而不断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化积淀,为放飞理想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加强学习能力的培养——舒展彩翼
在信息技术教育下重视学习过程,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人全面发展的需要。在信息技术教育下的课堂教学中,要尊重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结合信息技术,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认识新知,并运用新知解决问题。凡学生能独立发现的,决不暗示;凡学生能自主探索的,决不代替;凡学生能自我表述的,决不代言,把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出来,使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学会自主学习、增长智能、提高素质。
(一)信息技术是审美能力的培养者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促进素质教育健康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内容。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唤醒审美意识,提高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美育资源,但对于认识不够深的小学生,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很难使他们真正领悟到其中的美,运用信息技术组织语文教学,就可将文字内容转换为可视画面,再配上音乐和有表情的朗读,以此来唤醒学生的审美意识,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
如教学《荷花》一课,播放图文并茂、声像俱全的课件,根据第四自然段的最后两句:“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读着这么优美的句子,教师不妨让学生将自己想象成一朵荷花,去听听蜻蜓和小鱼会对自己说些什么。此外,让学生根据有关描述进行即兴表演或绘画,将古诗改写成短文等,让学生在观看中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信息技术是创新思维的挖掘者
在当今的语文教学活动中,语文阅读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阵地之一,语文教师应积极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功能,挖掘阅读教学中的创新点,培养其创新思维的能力。如果能够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功能,设计一些图文并茂、声像俱全的课件无疑会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对语言的感悟,挖掘其创新能力。
《蝙蝠和雷达》是一篇科学小品文。什么是雷达?雷达的作用是什么?它是怎样工作的?小学生很难有个清晰的认识,而学生的创新思维就很难得到发展。解决这些问题并不难,打开计算机,进入相关的网站,找到这些内容下载下来,一看便明白了。问题解决了,其他的内容也就迎刃而解了。我们正是利用了信息资源、现代化手段来跨越时空的界限。将信息技术融合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入时代活水,与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学生的知识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时代气息,更贴近生活和现代科技,拓宽学生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只要善于从教学中发掘出富有激发创造性的点滴,并将它有组织地付之于实践,那么教师就能轻松地点亮学生创造性的火花,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培养了他们动手实践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课堂教学效果良好,从中更大地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了培养。
(三)信息技术是自主学习的调控者
在现代教学课堂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交互功能,作好评价反馈,能将教师的帮助、指导和学生的自主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的汇报也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如教学《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时,让学生在网上搜集关于科学的问题,了解后用自己的话说说对科学精神的认识,并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培养科学精神。这样也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让信息技术进课堂,对学生知识学习、能力提高、情操陶冶能都起到有效的作用。只有不断地探索和尝试,才能充分挖掘信息技术的优势,更好地将它们辅助于我们的教学,让学生在信息技术自主学习的空间中绽放智慧的光芒,舒展彩翼。
如果说语文课堂教学是一朵绽放的荷花,那么运用信息技术教学就是一片锦上添花的阳光,二者相得益彰,互为一体,能给学生创设愉悦有趣的情境,从而提高了语文的教学质量。让我们用信息技术的营养来滋润语文课堂,让流光溢彩的语文课堂来点燃学生心中的火种吧!
【参考文献】
[1] 解月光. 信息技术整合于学科教学应用的理论与实践[J]. 中小学电教,2002(2).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语文课程标准[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关 键 词】 信息技术;滋润;语文教学
随着时代的发展、课程改革的深入,信息技术以它强大的优势逐渐征服了广大教师,成为了课堂的“家常客”。然而,并不是任何时候使用信息技术都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有时也会出现画蛇添足或事倍功半的情况,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备课时充分考虑,精心设计,让信息技术恰到好处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语文教学添砖加瓦,助学生学习一臂之力。下面,本人就如何让信息技术成为学生奔向语文殿堂的驱动力,如何让小学语文教学在信息技术的滋润下流光溢彩发表一些浅见。
一、营造宽松和谐的气氛——寓教于乐
让我们的学生在每一节课上享受到沸腾的、多姿多彩的精神生活,现代教育的观点也要求教师为学生创造一个民主、和谐的气氛,让学生在老师的热爱、尊重、期待中去主动学习,教师应做到以“兴”引路。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恰当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就需要教师为学生营造宽容和谐的课堂气氛,有丰富的教学内容,灵活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寓教于乐。
信息技术的介入,突破了时空的界限,能将文字、图片、声音和动画综合直观地展现出来,能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感性材料。形象生动的动感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背景,能把学生带进愉悦轻松的学习环境中,以此拨动学生的心弦,荡起思维的火花,从而为课堂教学营造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
信息技术能将课文中一些凭空难以理解的现象以动画的形式展现出来,给学生提供具体的形象,充分调动他们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使他们充分感知事物,发挥想象力,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二、拓展语文学习的领域——放飞理想
(一)拓展教育技术表现手段,丰富学习内容
信息技术资源的丰富多彩令人咋舌。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古今中外,各类知识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任你检索,比起去图书馆查资料要方便快捷得多。真可谓足不出户,阅尽天下事。在阅读教学中,适当地引进、利用信息技术相关的学习资源,并引导学生上网查阅资料,对于拓宽语文学习领域,丰富语文学习内容,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培养学生让网搜集信息的兴趣有很大裨益。
(二)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拓展课外阅读
语文新课程从文化的积累和文化的建构高度,对课外阅读给予充分的重视。通过课外阅读,可以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取民族文化的智慧渊源,尊重世界各国的多元文化,汲取人类优秀文化的丰富营养。而小学阶段作为学生学习生涯的起始阶段,有效的拓展课外阅读,将对孩子终生学习起着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但当前小学生对课外阅读缺乏兴趣,不懂有效的阅读方法,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作为教师,应重视这些现象,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凭借其丰富的资源优势,为语文课堂教学中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场所。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真正帮助学生积累尽可能多的语言材料和语感经验,从而不断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化积淀,为放飞理想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加强学习能力的培养——舒展彩翼
在信息技术教育下重视学习过程,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人全面发展的需要。在信息技术教育下的课堂教学中,要尊重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结合信息技术,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认识新知,并运用新知解决问题。凡学生能独立发现的,决不暗示;凡学生能自主探索的,决不代替;凡学生能自我表述的,决不代言,把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出来,使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学会自主学习、增长智能、提高素质。
(一)信息技术是审美能力的培养者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促进素质教育健康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内容。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唤醒审美意识,提高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美育资源,但对于认识不够深的小学生,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很难使他们真正领悟到其中的美,运用信息技术组织语文教学,就可将文字内容转换为可视画面,再配上音乐和有表情的朗读,以此来唤醒学生的审美意识,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
如教学《荷花》一课,播放图文并茂、声像俱全的课件,根据第四自然段的最后两句:“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读着这么优美的句子,教师不妨让学生将自己想象成一朵荷花,去听听蜻蜓和小鱼会对自己说些什么。此外,让学生根据有关描述进行即兴表演或绘画,将古诗改写成短文等,让学生在观看中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信息技术是创新思维的挖掘者
在当今的语文教学活动中,语文阅读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阵地之一,语文教师应积极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功能,挖掘阅读教学中的创新点,培养其创新思维的能力。如果能够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功能,设计一些图文并茂、声像俱全的课件无疑会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对语言的感悟,挖掘其创新能力。
《蝙蝠和雷达》是一篇科学小品文。什么是雷达?雷达的作用是什么?它是怎样工作的?小学生很难有个清晰的认识,而学生的创新思维就很难得到发展。解决这些问题并不难,打开计算机,进入相关的网站,找到这些内容下载下来,一看便明白了。问题解决了,其他的内容也就迎刃而解了。我们正是利用了信息资源、现代化手段来跨越时空的界限。将信息技术融合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入时代活水,与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学生的知识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时代气息,更贴近生活和现代科技,拓宽学生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只要善于从教学中发掘出富有激发创造性的点滴,并将它有组织地付之于实践,那么教师就能轻松地点亮学生创造性的火花,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培养了他们动手实践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课堂教学效果良好,从中更大地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了培养。
(三)信息技术是自主学习的调控者
在现代教学课堂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交互功能,作好评价反馈,能将教师的帮助、指导和学生的自主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的汇报也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如教学《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时,让学生在网上搜集关于科学的问题,了解后用自己的话说说对科学精神的认识,并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培养科学精神。这样也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让信息技术进课堂,对学生知识学习、能力提高、情操陶冶能都起到有效的作用。只有不断地探索和尝试,才能充分挖掘信息技术的优势,更好地将它们辅助于我们的教学,让学生在信息技术自主学习的空间中绽放智慧的光芒,舒展彩翼。
如果说语文课堂教学是一朵绽放的荷花,那么运用信息技术教学就是一片锦上添花的阳光,二者相得益彰,互为一体,能给学生创设愉悦有趣的情境,从而提高了语文的教学质量。让我们用信息技术的营养来滋润语文课堂,让流光溢彩的语文课堂来点燃学生心中的火种吧!
【参考文献】
[1] 解月光. 信息技术整合于学科教学应用的理论与实践[J]. 中小学电教,2002(2).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语文课程标准[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