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通过全面分析湖北仙桃彭场产业集群的现状,试图从分析发展产业集群对当地的经济意义着手,研究中国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培育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提出一些具体建议。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彭场
上世纪90年代美国著名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提出从国家竞争力的高度对产业集群(industrialclusters)进行研究。波特认为:产业集群是一组在地理上靠近的相互联系的公司和关联的机构,同处在一个特定的领域,由于具有共性和互补性而联系在一起。产业集群在我国是改革开放后出现的新经济地理现象,这种集聚的产业组织及其空间形式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尤其是它在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完成资本积累、提高区域竞争力方面具有重大意义。目前,产业集群已成为理论界和实践界普遍关注的热点。
一、中国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
20世纪90年代,各类开发园区兴起,进行集中办企业。也即在开发区、工业园或乡镇的区域范围内,集中力量发展一个产业。企业不仅在空间上集中,更重要的要在企业之间形成一种内在联系和产业关联,即向产业集群方向发展。目前,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发展主要表现为以下特点:
1.产业集群化趋势明显,部分集群已初具规模。近几年,欠发达地区的工业无论在空间布局上,还是在产业配套上,都呈现出较为明显的集群化趋势,形成了一批初具规模的产业集群,对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以湖北仙桃彭场镇为例,截止2008年底,全镇拥有无纺布生产及配套企业136家。初步形成了无纺布生产、制品加工、包装印务、配套材料生产加工等产业链,年产值30多亿元。占全国无纺布制品出口总额的40%,成为全国最大的无纺布制品加工出口基地和全国医用卫材定点生产企业。
2.产业集群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促进了当地城市化进程 。城镇的发展依赖于产业的发展,没有各类产业的发展作为基础,城镇化是空中楼阁。产业集群的发展为欠发达地区城镇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是,集群企业具有快速“分蘖”和“繁衍”的特点。当集群发展达到一定规模时,支持性和服务性企业的产生就具有了经济性。上游的中间品生产企业、下游的分销商、投入品企业、辅助产品生产等支持性企业会在集群中出现;运输业、餐饮业、宾馆业、物流服务业也会以较快速度发展;研究机构、培训学校、咨询机构、金融部门、中介机构的产生或入驻,都将会使集群所根植的区域形成一个经济增长空间。
二是,集群企业往往是劳动密集型。集群的发展会快速地吸纳大量劳动力聚集,不仅能改善当地的就业环境,能引致需求的增长,提高政府财政收入,带动生产和生活环境条件的改善。
(二)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产业集群数量少规模小,整体效益不高。目前为止,经济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的数量不多,在全国有影响的更是屈指可数。规模经济理论认为从企业内部看,企业扩大到一定规模,固定成本分摊到较大的产出量,产量上升、成本下降。从企业外部的角度看,随着集群内同行业企业数量的增加,可以使固定成本分摊到集群内各企业,使其成本下降。数量少,规模小带来的直接后果是经济效益不高,可以看到欠发达地区由于企业规模不够大、数量少、相互联系少,导致规模经济优势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降低了整体的抗风险能力,影响区域产业的竞争优势。
2.集群组织化程度低、关联性不强、创新能力差,缺乏品牌文化。根据产业集群理论,产业组织关联性是减少集群内企业间的不稳定性,降低企业的交易费用,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必要条件。欠发达地区由于经济基础总体落后,即便在新组建的工业园区,要形成有效的企业关联性也具较大难度。集群经营主体素质不高,企业技术和产品大多以引进、跟踪、模仿为主,产量的提高主要依赖于生产设备更新,企业用于研发投入极少,普遍缺乏一种学习的意识、创新的氛围和升级的激情。企业间依赖于低成本相互模仿,带动力强、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尚未形成。加工型、劳动密集型集群占多数,产品档次、技术含量低,处于价值链低端,集群文化、品牌建设滞后,没有形成“区位品牌”优势。
二、仙桃彭场产业集群的实证分析
(一)研究区域概况
彭场镇地处湖北省仙桃市东南,距仙桃城区10 km,西邻宜黄高速公路,321省道、通顺河横贯全境。国土面积162 km2,总人口10万人,耕地面积10.5万亩;集镇建成区面积5.5 km2,集镇人口5.5万人,城镇化水平55%。2006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30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超过25亿元,完成工商税收3000万元,出口创汇3500万美元,占全市外贸出口的40%。2008年全镇工业企业189家,从业人员3万人,年发放职工工资超过1.8亿元;居民储蓄存款超过2.7亿元。无纺布制品加工及配套企业136家,从业人员2.4万人,基本形成了无纺布生产——制品加工——包装装饰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年出口集装箱标柜1.7万个,出口交货值过22亿元,出口量占全国总量的40%,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无纺布制品加工出口基地。
(二)彭场产业集群兴起的原因分析
彭场,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坚持打造无纺布特色产业品牌。把小产品盘成了大产业,闯进了大市场。力争“仙桃站排头、湖北创一流、全国争上游”,能够积极推动“中国无纺布出口基地”这一产业集群快速稳步发展,是由其产业基础、文化传统、政府支持等多方面因素促成。
1.产业底蕴高,拥有良好的产业集群基础。彭场历来是仙桃市的工业镇。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拥有轻办、纺办、镇办、街办、村办企业96家。1987年产值突破亿元大关,跃居荆州地区之首,被授予“明星乡镇”称号,多次被沔阳县评为“工业红旗单位”。1992年跻身全国亿元乡镇200强。乡镇企业比较发达,为以后无纺布的发展提供了现成的厂房、设备及管理经验。
2.政府的大力支持与正确决策。20世纪90年代,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乡镇企业的经营模式发生了新的变化,原有优势受到极大的冲击。在体制制约和市场竞争的双重压力下,企业发展举步维艰,逐步走入低谷。面对困境鼓场镇政府和财政部门转变观念,放开企业经营形式,实行公有民营、民有民营,改善投资环境,落实优惠政策,财务管理不断创新,迅速给企业带来活力。围绕建设中国无纺布制品出口第一镇和全省工业强镇的目标,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大力招商引资,重点培育无纺布制品加工,并于2001年启动工业园建设。目前建成区面积800多亩,由新发、八步、共同、太子湖工业小区组成,形成了“一园四区”的格局。
3.无纺布行业协会的作用。彭场镇于2005年成立无纺布行业协会,它以民间形式广泛同各种经济组织发生联系,开展交往活动,按照企业间的共同利益协调同行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按照政府的产业政策和意图推行行业协调与管理。首先有效降低了各企业由于竞争而相互压价的行为,起到了组织协调的作用;其次在质量监督和标准化生产方面发挥作用,防止出现“次品逐良现象”;再次行业协会能及时分析外部市场信息,积极了解国内外市场在技术、产品、价格、供需等方面的变化情况,开辟信息渠道。
三、我国欠发达地区乡镇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探析
一要始终立足地情,坚持从本地工业化发展水平和要素禀赋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为本地产业发展定好位,力戒脱离实际、盲目攀比和求成过急;二要切实按照网络性和植根性的要求,围绕本地的优势产业培育和发展专业化生产,力求形成资源配置效率高的产业集群,并使之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
(一)充分发挥区域所拥有的资源和产业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具有区域经济特色的小企业集群
目前我国许多欠发达地区的区域经济特色不突出、不显著。具有区域资源和产业比较优势的欠发达地区完全可以学习借鉴珠三角和长三角的成功经验,大力发展具有区域经济特色的小企业集群。首先,大力发展资源加工型的小企业集群,如黄淮海地区发展全国优质小麦优势产区;湖南、湖北、安徽形成饲料稻谷优势产业基地。其次,大力发展商贸型的小企业集群。如江苏苏北地区的沭阳县建成苏北地区最大的建材专业市场。另外,大力发展物流型的小企业集群。
(二)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接受国内外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小企业集群
我国欠发达地区要努力解放思想,更新发展观念,抢抓新一轮对外开放的有利机遇,学习借鉴深圳、东莞、苏南等地区的成功经验,培育和发展一批专业化特色强和关联度比较高的小企业集群。
(三)借助区域内大中型国有企业的基础优势,大力发展与之关联度高和配套能力强的小企业集群
我国中西部和东北等老工业基地都有一批相当规模和经济效益比较好的大中型国有企业,但这些企业对所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和拉动作用并不显著。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它们周边缺乏若干产业关联度高和配套能力强的小企业集群,缺乏应有的产业分工和产业特色,不能形成区域整体优势。
上述地区一定要转变重“大”轻“小”、抓“大”放“小”的导向,要重视对小企业的扶持。加强规划引导和政策支持,着力强化小企业与大中型企业之间的产业关联、配套与协同效应。按照市场导向、企业自主、政府推动、择优扶持的原则,选择一批优势产业,加强大中小企业之间的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努力扩大产业集群规模。
四、结语
从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和湖北仙桃彭场镇发展无纺布产业集群的成就,可看出:产业集群的发展具有其科学性和规律性。只要把握其特性,遵循规律,就一定会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大显神威。欠发达地区集群升级的迫切之事是,认识集群发展的成长机理和集群优势,打破集群企业主“小富即安”的思想意识。走专业化道路,创造本地主导产业,发展配套产业,形成产业链,打造本地产业集群体系,实现真正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辑慈.创新的空间一企业集群与区城发展[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张文忠著.经济区位论.科学出版社,2000
[3]梁琦著.产业集聚论.商务印书馆.2004
[4]仙桃彭场网.中国无纺布出口基地发展历程.2009-11-18
[5]张占仓.中国产业集群研究及进展[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25(5):43~49
[6]王铁.论欠发达地区小企业集群的发展模式选择[J].2005(12)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彭场
上世纪90年代美国著名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提出从国家竞争力的高度对产业集群(industrialclusters)进行研究。波特认为:产业集群是一组在地理上靠近的相互联系的公司和关联的机构,同处在一个特定的领域,由于具有共性和互补性而联系在一起。产业集群在我国是改革开放后出现的新经济地理现象,这种集聚的产业组织及其空间形式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尤其是它在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完成资本积累、提高区域竞争力方面具有重大意义。目前,产业集群已成为理论界和实践界普遍关注的热点。
一、中国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
20世纪90年代,各类开发园区兴起,进行集中办企业。也即在开发区、工业园或乡镇的区域范围内,集中力量发展一个产业。企业不仅在空间上集中,更重要的要在企业之间形成一种内在联系和产业关联,即向产业集群方向发展。目前,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发展主要表现为以下特点:
1.产业集群化趋势明显,部分集群已初具规模。近几年,欠发达地区的工业无论在空间布局上,还是在产业配套上,都呈现出较为明显的集群化趋势,形成了一批初具规模的产业集群,对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以湖北仙桃彭场镇为例,截止2008年底,全镇拥有无纺布生产及配套企业136家。初步形成了无纺布生产、制品加工、包装印务、配套材料生产加工等产业链,年产值30多亿元。占全国无纺布制品出口总额的40%,成为全国最大的无纺布制品加工出口基地和全国医用卫材定点生产企业。
2.产业集群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促进了当地城市化进程 。城镇的发展依赖于产业的发展,没有各类产业的发展作为基础,城镇化是空中楼阁。产业集群的发展为欠发达地区城镇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是,集群企业具有快速“分蘖”和“繁衍”的特点。当集群发展达到一定规模时,支持性和服务性企业的产生就具有了经济性。上游的中间品生产企业、下游的分销商、投入品企业、辅助产品生产等支持性企业会在集群中出现;运输业、餐饮业、宾馆业、物流服务业也会以较快速度发展;研究机构、培训学校、咨询机构、金融部门、中介机构的产生或入驻,都将会使集群所根植的区域形成一个经济增长空间。
二是,集群企业往往是劳动密集型。集群的发展会快速地吸纳大量劳动力聚集,不仅能改善当地的就业环境,能引致需求的增长,提高政府财政收入,带动生产和生活环境条件的改善。
(二)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产业集群数量少规模小,整体效益不高。目前为止,经济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的数量不多,在全国有影响的更是屈指可数。规模经济理论认为从企业内部看,企业扩大到一定规模,固定成本分摊到较大的产出量,产量上升、成本下降。从企业外部的角度看,随着集群内同行业企业数量的增加,可以使固定成本分摊到集群内各企业,使其成本下降。数量少,规模小带来的直接后果是经济效益不高,可以看到欠发达地区由于企业规模不够大、数量少、相互联系少,导致规模经济优势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降低了整体的抗风险能力,影响区域产业的竞争优势。
2.集群组织化程度低、关联性不强、创新能力差,缺乏品牌文化。根据产业集群理论,产业组织关联性是减少集群内企业间的不稳定性,降低企业的交易费用,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必要条件。欠发达地区由于经济基础总体落后,即便在新组建的工业园区,要形成有效的企业关联性也具较大难度。集群经营主体素质不高,企业技术和产品大多以引进、跟踪、模仿为主,产量的提高主要依赖于生产设备更新,企业用于研发投入极少,普遍缺乏一种学习的意识、创新的氛围和升级的激情。企业间依赖于低成本相互模仿,带动力强、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尚未形成。加工型、劳动密集型集群占多数,产品档次、技术含量低,处于价值链低端,集群文化、品牌建设滞后,没有形成“区位品牌”优势。
二、仙桃彭场产业集群的实证分析
(一)研究区域概况
彭场镇地处湖北省仙桃市东南,距仙桃城区10 km,西邻宜黄高速公路,321省道、通顺河横贯全境。国土面积162 km2,总人口10万人,耕地面积10.5万亩;集镇建成区面积5.5 km2,集镇人口5.5万人,城镇化水平55%。2006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30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超过25亿元,完成工商税收3000万元,出口创汇3500万美元,占全市外贸出口的40%。2008年全镇工业企业189家,从业人员3万人,年发放职工工资超过1.8亿元;居民储蓄存款超过2.7亿元。无纺布制品加工及配套企业136家,从业人员2.4万人,基本形成了无纺布生产——制品加工——包装装饰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年出口集装箱标柜1.7万个,出口交货值过22亿元,出口量占全国总量的40%,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无纺布制品加工出口基地。
(二)彭场产业集群兴起的原因分析
彭场,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坚持打造无纺布特色产业品牌。把小产品盘成了大产业,闯进了大市场。力争“仙桃站排头、湖北创一流、全国争上游”,能够积极推动“中国无纺布出口基地”这一产业集群快速稳步发展,是由其产业基础、文化传统、政府支持等多方面因素促成。
1.产业底蕴高,拥有良好的产业集群基础。彭场历来是仙桃市的工业镇。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拥有轻办、纺办、镇办、街办、村办企业96家。1987年产值突破亿元大关,跃居荆州地区之首,被授予“明星乡镇”称号,多次被沔阳县评为“工业红旗单位”。1992年跻身全国亿元乡镇200强。乡镇企业比较发达,为以后无纺布的发展提供了现成的厂房、设备及管理经验。
2.政府的大力支持与正确决策。20世纪90年代,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乡镇企业的经营模式发生了新的变化,原有优势受到极大的冲击。在体制制约和市场竞争的双重压力下,企业发展举步维艰,逐步走入低谷。面对困境鼓场镇政府和财政部门转变观念,放开企业经营形式,实行公有民营、民有民营,改善投资环境,落实优惠政策,财务管理不断创新,迅速给企业带来活力。围绕建设中国无纺布制品出口第一镇和全省工业强镇的目标,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大力招商引资,重点培育无纺布制品加工,并于2001年启动工业园建设。目前建成区面积800多亩,由新发、八步、共同、太子湖工业小区组成,形成了“一园四区”的格局。
3.无纺布行业协会的作用。彭场镇于2005年成立无纺布行业协会,它以民间形式广泛同各种经济组织发生联系,开展交往活动,按照企业间的共同利益协调同行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按照政府的产业政策和意图推行行业协调与管理。首先有效降低了各企业由于竞争而相互压价的行为,起到了组织协调的作用;其次在质量监督和标准化生产方面发挥作用,防止出现“次品逐良现象”;再次行业协会能及时分析外部市场信息,积极了解国内外市场在技术、产品、价格、供需等方面的变化情况,开辟信息渠道。
三、我国欠发达地区乡镇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探析
一要始终立足地情,坚持从本地工业化发展水平和要素禀赋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为本地产业发展定好位,力戒脱离实际、盲目攀比和求成过急;二要切实按照网络性和植根性的要求,围绕本地的优势产业培育和发展专业化生产,力求形成资源配置效率高的产业集群,并使之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
(一)充分发挥区域所拥有的资源和产业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具有区域经济特色的小企业集群
目前我国许多欠发达地区的区域经济特色不突出、不显著。具有区域资源和产业比较优势的欠发达地区完全可以学习借鉴珠三角和长三角的成功经验,大力发展具有区域经济特色的小企业集群。首先,大力发展资源加工型的小企业集群,如黄淮海地区发展全国优质小麦优势产区;湖南、湖北、安徽形成饲料稻谷优势产业基地。其次,大力发展商贸型的小企业集群。如江苏苏北地区的沭阳县建成苏北地区最大的建材专业市场。另外,大力发展物流型的小企业集群。
(二)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接受国内外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小企业集群
我国欠发达地区要努力解放思想,更新发展观念,抢抓新一轮对外开放的有利机遇,学习借鉴深圳、东莞、苏南等地区的成功经验,培育和发展一批专业化特色强和关联度比较高的小企业集群。
(三)借助区域内大中型国有企业的基础优势,大力发展与之关联度高和配套能力强的小企业集群
我国中西部和东北等老工业基地都有一批相当规模和经济效益比较好的大中型国有企业,但这些企业对所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和拉动作用并不显著。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它们周边缺乏若干产业关联度高和配套能力强的小企业集群,缺乏应有的产业分工和产业特色,不能形成区域整体优势。
上述地区一定要转变重“大”轻“小”、抓“大”放“小”的导向,要重视对小企业的扶持。加强规划引导和政策支持,着力强化小企业与大中型企业之间的产业关联、配套与协同效应。按照市场导向、企业自主、政府推动、择优扶持的原则,选择一批优势产业,加强大中小企业之间的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努力扩大产业集群规模。
四、结语
从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和湖北仙桃彭场镇发展无纺布产业集群的成就,可看出:产业集群的发展具有其科学性和规律性。只要把握其特性,遵循规律,就一定会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大显神威。欠发达地区集群升级的迫切之事是,认识集群发展的成长机理和集群优势,打破集群企业主“小富即安”的思想意识。走专业化道路,创造本地主导产业,发展配套产业,形成产业链,打造本地产业集群体系,实现真正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辑慈.创新的空间一企业集群与区城发展[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张文忠著.经济区位论.科学出版社,2000
[3]梁琦著.产业集聚论.商务印书馆.2004
[4]仙桃彭场网.中国无纺布出口基地发展历程.2009-11-18
[5]张占仓.中国产业集群研究及进展[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25(5):43~49
[6]王铁.论欠发达地区小企业集群的发展模式选择[J].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