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工作坊式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它与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着较大的差别。本文系统地阐述了工作坊式教学模式的内涵及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厘清传统教学目标与课程性质之间的联系,为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奠定基础。
【关键词】工作坊 就业指导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1-0215-01
教育部于2007年提出《大學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旨在为了进一步提高广大院校就业指导服务水平,帮助学生在毕业后找到心仪的工作,提高广大毕业生的就业能力。该要求中提倡广大院校设置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并将该门课程融入到公共课教学计划当中去,旨在将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贯穿始终。近几年来,各院校相继开设了该门课程,但我们也应当充分意识到就业指导课程效果并不理想,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长此以往,对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是非常不利的。而采用工作坊式教育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切实增强就业指导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工作坊教学模式的提出
众所周知,现阶段,我国各院校将就业指导相关课程设置在大三下学期和大四上学期,不仅如此,教学模式多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授课模式,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机械地将知识点灌输给学生。但我们也应当意识到,由于缺乏实战演练且教学资源相对较少,学生的实践教学水平难以提升,不能满足就业单位的需求。笔者认为,开设就业指导课程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挖掘自身潜力,满足就业岗位的需求。因此,应当将理论与实践作为就业指导课程的核心,化解原有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工作坊式教学模式的特点
(1)遵循学做合一的教学理念。
“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实践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工作坊式教学模式正是基于“实际的体验”“反思的观察”“理论的直观化”和“主动的实践”,强调“学习=体验+思考+践行”。要求学生不但要“反思学习经验”,更要逐步地去“反思其他经验的相互关系”“反思如何去应用新的学习成果”,训练他们的分析、评价和综合应用能力,进一步提高学习的成效。对于就业指导这门偏经验型课程,工作坊正是在教学中强调“学做合一”,并在全过程贯彻此理念,形成“实践体验”与“反思践行”相融合的学习机制,以体验促思考,以践行促养成,培养学生学做合一的态度和行为习惯。
(2)强调社会化与系统化的教学内容。
传统的学校课程强调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学习,要求学生全面掌握本专业的知识体系。工作坊式教学模式是一种实践情景教育,在课程内容的选择和安排上,不是仅仅按照知识体系的逻辑来设计,而是紧密结合社会实际,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采取专题化设计,同时工作坊还特别注重教学成果的系统化,强调由知识层面、技能层面到态度层面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层层递进进而形成科学体系,学生通过自我分析、相互学习、沟通借鉴并最终转变态度,切实改进自己的认知与行为。
(3)采用多样化和参与性的授课方式。
教学形式丰富,参与性强是工作坊的又一特点。它的主要教学形式是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身心俱动,对学习内容有切身的体验和认知,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此外,在授课中广泛运用情景模拟法、团队训练法、课堂讨论法、任务导向法、社会调查法等方法,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教学的形式丰富多彩,学习的过程也不再是枯燥乏味的单向“填鸭式”学习,而是强调参与,让学生自己分析问题,寻找解决方法,促进自我实践与实现。
3.工作坊式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对学生职业能力提升的关键
(1)深入了解教学目标与课程性质。
目前绝大多数院校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作为公共课程之一,这充分表明各院校对学生职业发展的重视力度。通过该门课程可以激发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促使大学生在学生阶段能够对自身未来有科学合理的规划,并在日常的学习活动中不断提升自身的就业能力。笔者认为,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既是知识的传授,也适用于学生技能的培养,在授课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新的态度和观念,这对学生来说比知识的掌握更重要。而工作坊式教学模式在就业指导课程中的应用,则可以进一步强化就业指导的教学目标与课程性质,帮助学生提升学习能力。
(2)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与教学环节。
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是实现教学目的的前提条件。卢卡奇曾经提出每个现象都是一个过程性的整体,然而,在现象世界,这个整体却往往表现为固定轮廓的静止现象。正因如此,科学设计教学过程与教学环节,应用工作坊式教学模式,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教学过程,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要素。首先要为广大学生营造真实的教学情景,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在情境中培养真实的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再次,要帮助学生积累知识资料,使学生能够多方面的观察和了解,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最后,引导学生独立的思考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一步一个脚印,循序渐进的将问题解决掉。
(3)明确师生角色与任务。
笔者认为学生的自我主体性意识,只有在公共性中才能得到发展,个体价值的实现以公共价值的实现为基础和前提条件。工作坊式教学模式,可以明确教师和学生的自我主体性意识,并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实现个体与团体的共同成长,为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奠定基础。在该种教学模式中,教师处于引导者和辅助者的地位,对学生职业发展规划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可以了解职业生涯与求职就业的过程,并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引导,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设置科学合理的职业发展规划,实现职业的科学定位。
4.结语
总而言之,工作坊式教学模式,对促进学生职业能力提升具有一定的时效性,需要我们给予高度的重视。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将工作坊式教学模式应用到学生的职业能力教学活动中去,为学生的就业能力提升奠定基础,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以满足社会和企业对学生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张跃胜.劳动教育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作用[J].管理学刊,2016,(04):52-59.
[2]杨婧.提高MTI学生译员职业能力的口译“工作坊”教学模式研究[D].湖南大学,2013.
作者简介:
张杰,男,1967年9月16日生,汉族,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教授。研究方向:教育技术和创新创业教育。
陈争平,女,1962年9月15日生,汉族,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师,创业指导师,生涯规划师。研究方向:教学管理与就业指导。
【关键词】工作坊 就业指导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1-0215-01
教育部于2007年提出《大學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旨在为了进一步提高广大院校就业指导服务水平,帮助学生在毕业后找到心仪的工作,提高广大毕业生的就业能力。该要求中提倡广大院校设置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并将该门课程融入到公共课教学计划当中去,旨在将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贯穿始终。近几年来,各院校相继开设了该门课程,但我们也应当充分意识到就业指导课程效果并不理想,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长此以往,对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是非常不利的。而采用工作坊式教育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切实增强就业指导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工作坊教学模式的提出
众所周知,现阶段,我国各院校将就业指导相关课程设置在大三下学期和大四上学期,不仅如此,教学模式多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授课模式,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机械地将知识点灌输给学生。但我们也应当意识到,由于缺乏实战演练且教学资源相对较少,学生的实践教学水平难以提升,不能满足就业单位的需求。笔者认为,开设就业指导课程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挖掘自身潜力,满足就业岗位的需求。因此,应当将理论与实践作为就业指导课程的核心,化解原有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工作坊式教学模式的特点
(1)遵循学做合一的教学理念。
“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实践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工作坊式教学模式正是基于“实际的体验”“反思的观察”“理论的直观化”和“主动的实践”,强调“学习=体验+思考+践行”。要求学生不但要“反思学习经验”,更要逐步地去“反思其他经验的相互关系”“反思如何去应用新的学习成果”,训练他们的分析、评价和综合应用能力,进一步提高学习的成效。对于就业指导这门偏经验型课程,工作坊正是在教学中强调“学做合一”,并在全过程贯彻此理念,形成“实践体验”与“反思践行”相融合的学习机制,以体验促思考,以践行促养成,培养学生学做合一的态度和行为习惯。
(2)强调社会化与系统化的教学内容。
传统的学校课程强调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学习,要求学生全面掌握本专业的知识体系。工作坊式教学模式是一种实践情景教育,在课程内容的选择和安排上,不是仅仅按照知识体系的逻辑来设计,而是紧密结合社会实际,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采取专题化设计,同时工作坊还特别注重教学成果的系统化,强调由知识层面、技能层面到态度层面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层层递进进而形成科学体系,学生通过自我分析、相互学习、沟通借鉴并最终转变态度,切实改进自己的认知与行为。
(3)采用多样化和参与性的授课方式。
教学形式丰富,参与性强是工作坊的又一特点。它的主要教学形式是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身心俱动,对学习内容有切身的体验和认知,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此外,在授课中广泛运用情景模拟法、团队训练法、课堂讨论法、任务导向法、社会调查法等方法,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教学的形式丰富多彩,学习的过程也不再是枯燥乏味的单向“填鸭式”学习,而是强调参与,让学生自己分析问题,寻找解决方法,促进自我实践与实现。
3.工作坊式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对学生职业能力提升的关键
(1)深入了解教学目标与课程性质。
目前绝大多数院校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作为公共课程之一,这充分表明各院校对学生职业发展的重视力度。通过该门课程可以激发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促使大学生在学生阶段能够对自身未来有科学合理的规划,并在日常的学习活动中不断提升自身的就业能力。笔者认为,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既是知识的传授,也适用于学生技能的培养,在授课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新的态度和观念,这对学生来说比知识的掌握更重要。而工作坊式教学模式在就业指导课程中的应用,则可以进一步强化就业指导的教学目标与课程性质,帮助学生提升学习能力。
(2)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与教学环节。
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是实现教学目的的前提条件。卢卡奇曾经提出每个现象都是一个过程性的整体,然而,在现象世界,这个整体却往往表现为固定轮廓的静止现象。正因如此,科学设计教学过程与教学环节,应用工作坊式教学模式,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教学过程,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要素。首先要为广大学生营造真实的教学情景,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在情境中培养真实的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再次,要帮助学生积累知识资料,使学生能够多方面的观察和了解,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最后,引导学生独立的思考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一步一个脚印,循序渐进的将问题解决掉。
(3)明确师生角色与任务。
笔者认为学生的自我主体性意识,只有在公共性中才能得到发展,个体价值的实现以公共价值的实现为基础和前提条件。工作坊式教学模式,可以明确教师和学生的自我主体性意识,并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实现个体与团体的共同成长,为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奠定基础。在该种教学模式中,教师处于引导者和辅助者的地位,对学生职业发展规划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可以了解职业生涯与求职就业的过程,并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引导,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设置科学合理的职业发展规划,实现职业的科学定位。
4.结语
总而言之,工作坊式教学模式,对促进学生职业能力提升具有一定的时效性,需要我们给予高度的重视。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将工作坊式教学模式应用到学生的职业能力教学活动中去,为学生的就业能力提升奠定基础,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以满足社会和企业对学生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张跃胜.劳动教育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作用[J].管理学刊,2016,(04):52-59.
[2]杨婧.提高MTI学生译员职业能力的口译“工作坊”教学模式研究[D].湖南大学,2013.
作者简介:
张杰,男,1967年9月16日生,汉族,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教授。研究方向:教育技术和创新创业教育。
陈争平,女,1962年9月15日生,汉族,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师,创业指导师,生涯规划师。研究方向:教学管理与就业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