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吕叔湘先生指出:“语文教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艺术。”长期以来,由于高考压力使得语文教学只重功利,没有灵魂,使得大部分学生失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所以现在我们实行素质教育,改革语文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增强语文课的吸引力,使学生在美的熏陶中实现个性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阅读;人情味;多媒体;语文活动
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作用。高中语文课程改革是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育改革的延伸和深入,高中语文课程改革实施几年来,很多方面都随之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因此,本文立足于新课程下高中语文教学的探索谈几点体会。
一、创设民主、和谐、宽松的课堂环境
心理学家罗杰斯曾指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其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民主、和谐、宽松的课堂环境是教学民主的重要体现。因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使学生消除对权威和失败的畏惧心理,激发学生参与、思考、交流的良好环境,让学生感到自己在这个环境里是安全的、融洽的、自主能动的,他能和同学、教师甚至教材进行平等的对话。他讲错,没有关系;他提出问题,有人关注;他不认同教师,不会受批评;他对教材有异议,也没有人指责。在这个过程中,师生、生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当他学习困难时,会得到善意的帮助;当他取得成功时,会得到诚挚的祝福;在这样的环境里,学生迫切地想与大家交流自己的学习体验,课堂成了学生放飞心灵的天空。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即是典型代表。他不仅班级管理依靠民主,讨论问题发扬民主,就连每节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跟学生共同商量。
二、课前课后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活动
在教学中适时开展一些开放、多彩、活泼的语文活动,让每个学生的个性得以凸现,才华得以展示,使之获得强烈的成功体验。课前课后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活动。如5分钟演讲、成语接龙、名句欣赏、即兴发言、佳作鉴赏、读书心得交流、口头作文比赛、语文知识竞赛、诗文片段背诵比赛、名人伟人介绍、学做主持人、小品表演等等。教师可根据教学及学生需要,在不同阶段开展不同形式的活动。语文活动应以语文教学为中心,用它鲜活色彩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使之为教学服务,在激发学生兴趣、展现个性特长的同时,促使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例如,以课本《我与地坛》为主线,渗透母爱教育,课后开展“献给母亲一句话“的即兴演讲赛,学生心灵受到震撼,更加懂得母爱伟大。活动必须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需要安排内容,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志趣自主选择、自行设计、自觉参与。
三、让高中语文课堂更具“人情味”
高中新课程标准强调:“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应鼓励学生批判质疑,发展不同见解。”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必须自觉地发展自己人性的成份,发展自己心灵深处真善美的成份。语文教师不仅要教书,而且要育人。要育人,就要研究人性需要。人的需要有多种层次,低层次的有衣食住行等生存的需要,安全的需要;高层次的有亲情、友情和爱情等情感的需要;最高层次是追求文明、进步,承担社会责任,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高层次需要才是源自学生内心的需要。作为语文教师,要着重发展学生心灵中那部分需要,使其成为学生进步的动力。例如,教师可以引领学生从《我与地坛》中体会母子情深,从《边城》中认识祖孙、兄弟之情,从《雨霖铃》中体悟“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离情别绪,从《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感悟拳拳赤子之情……的确,语文教学确实是情意绵绵,怎一个情字了得!
四、加强阅读,积累语感
在语文教学中要高度重视和重新审视阅读教学的作用,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技巧,使学生从阅读中真正感受到语文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从而发挥出阅读的巨大作用。高中语文课本中很多篇章,大多文质优美,情文并茂,鼓励学生读背这些文章,是学生积累知识、丰富语感的很重要的途径。阅读是积累语感的有效途径。多读、熟读、读后深思,能有效地激发语感。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讲的就是诵读的效果。高中学生阅读时,其实就是以自身的主观情感介入文本,面对主观的言语作品,带着自己的经验进入这一主观世界,对其主观价值作出自己主观的回答,或肯定或否定,或者提出别种意图。如在教杜甫的《兵车行》时,主要让学生在反复诵读吟咏中体会诗歌沉郁顿挫的特点和想象官吏到处捕人,一家老小生离死别、哭声振野的图景。
五、让多媒体为高中语文争光添彩
应用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是一种高效率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为我们教学手段的改进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多媒体具有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及独有的系统功能。教学中与语文整合,可使计算机的视、听功能全部展现出来,打破传统媒体的“线性限制”,以随机性、灵活性、全方位、整体化的方式把语文知识形象、直观地展现给学生。多媒体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的整合,能够使我们的教学工作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讲授朱自清的名作《荷塘月色》之前,先放了一段杨善乐作曲的小提琴曲《夏夜》进行情境教学,因为《夏夜》描写的湖光月影、睡莲垂柳以及小桥流水的那种宁静,安祥的自然美,正与《荷塘月色》中所描绘营造的那种情景相吻合、相协调。在此背景音乐的渲染下,再作配乐朗诵,这样一下子便把学生带进那种氛围当中,产生一种如身临其境的真切感受,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更深刻、更全面地理解课文。
总之,具体实施以学生为主体性的语文教学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项重要举措。它需要教师的耐心细致和高度责任感,让学生活泼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使学生真正成为语文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以实现学习主体各方面素质和谐充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京海.成功教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2]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作者单位:江苏省阜宁县沟墩中学)
【关键词】阅读;人情味;多媒体;语文活动
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作用。高中语文课程改革是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育改革的延伸和深入,高中语文课程改革实施几年来,很多方面都随之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因此,本文立足于新课程下高中语文教学的探索谈几点体会。
一、创设民主、和谐、宽松的课堂环境
心理学家罗杰斯曾指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其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民主、和谐、宽松的课堂环境是教学民主的重要体现。因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使学生消除对权威和失败的畏惧心理,激发学生参与、思考、交流的良好环境,让学生感到自己在这个环境里是安全的、融洽的、自主能动的,他能和同学、教师甚至教材进行平等的对话。他讲错,没有关系;他提出问题,有人关注;他不认同教师,不会受批评;他对教材有异议,也没有人指责。在这个过程中,师生、生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当他学习困难时,会得到善意的帮助;当他取得成功时,会得到诚挚的祝福;在这样的环境里,学生迫切地想与大家交流自己的学习体验,课堂成了学生放飞心灵的天空。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即是典型代表。他不仅班级管理依靠民主,讨论问题发扬民主,就连每节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跟学生共同商量。
二、课前课后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活动
在教学中适时开展一些开放、多彩、活泼的语文活动,让每个学生的个性得以凸现,才华得以展示,使之获得强烈的成功体验。课前课后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活动。如5分钟演讲、成语接龙、名句欣赏、即兴发言、佳作鉴赏、读书心得交流、口头作文比赛、语文知识竞赛、诗文片段背诵比赛、名人伟人介绍、学做主持人、小品表演等等。教师可根据教学及学生需要,在不同阶段开展不同形式的活动。语文活动应以语文教学为中心,用它鲜活色彩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使之为教学服务,在激发学生兴趣、展现个性特长的同时,促使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例如,以课本《我与地坛》为主线,渗透母爱教育,课后开展“献给母亲一句话“的即兴演讲赛,学生心灵受到震撼,更加懂得母爱伟大。活动必须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需要安排内容,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志趣自主选择、自行设计、自觉参与。
三、让高中语文课堂更具“人情味”
高中新课程标准强调:“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应鼓励学生批判质疑,发展不同见解。”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必须自觉地发展自己人性的成份,发展自己心灵深处真善美的成份。语文教师不仅要教书,而且要育人。要育人,就要研究人性需要。人的需要有多种层次,低层次的有衣食住行等生存的需要,安全的需要;高层次的有亲情、友情和爱情等情感的需要;最高层次是追求文明、进步,承担社会责任,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高层次需要才是源自学生内心的需要。作为语文教师,要着重发展学生心灵中那部分需要,使其成为学生进步的动力。例如,教师可以引领学生从《我与地坛》中体会母子情深,从《边城》中认识祖孙、兄弟之情,从《雨霖铃》中体悟“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离情别绪,从《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感悟拳拳赤子之情……的确,语文教学确实是情意绵绵,怎一个情字了得!
四、加强阅读,积累语感
在语文教学中要高度重视和重新审视阅读教学的作用,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技巧,使学生从阅读中真正感受到语文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从而发挥出阅读的巨大作用。高中语文课本中很多篇章,大多文质优美,情文并茂,鼓励学生读背这些文章,是学生积累知识、丰富语感的很重要的途径。阅读是积累语感的有效途径。多读、熟读、读后深思,能有效地激发语感。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讲的就是诵读的效果。高中学生阅读时,其实就是以自身的主观情感介入文本,面对主观的言语作品,带着自己的经验进入这一主观世界,对其主观价值作出自己主观的回答,或肯定或否定,或者提出别种意图。如在教杜甫的《兵车行》时,主要让学生在反复诵读吟咏中体会诗歌沉郁顿挫的特点和想象官吏到处捕人,一家老小生离死别、哭声振野的图景。
五、让多媒体为高中语文争光添彩
应用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是一种高效率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为我们教学手段的改进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多媒体具有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及独有的系统功能。教学中与语文整合,可使计算机的视、听功能全部展现出来,打破传统媒体的“线性限制”,以随机性、灵活性、全方位、整体化的方式把语文知识形象、直观地展现给学生。多媒体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的整合,能够使我们的教学工作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讲授朱自清的名作《荷塘月色》之前,先放了一段杨善乐作曲的小提琴曲《夏夜》进行情境教学,因为《夏夜》描写的湖光月影、睡莲垂柳以及小桥流水的那种宁静,安祥的自然美,正与《荷塘月色》中所描绘营造的那种情景相吻合、相协调。在此背景音乐的渲染下,再作配乐朗诵,这样一下子便把学生带进那种氛围当中,产生一种如身临其境的真切感受,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更深刻、更全面地理解课文。
总之,具体实施以学生为主体性的语文教学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项重要举措。它需要教师的耐心细致和高度责任感,让学生活泼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使学生真正成为语文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以实现学习主体各方面素质和谐充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京海.成功教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2]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作者单位:江苏省阜宁县沟墩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