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对常态课的认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认为,常态课应该是不追求课堂的完美性,只需要保持本色,以教有所获、生有所得为宗旨,以自我评价、自我反思为本;常态课不追求课堂的完整性,按照既定的教学且标,以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重点,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与实际发展水平,灵活安排教学进度与教学时间,对教学参考书某一个内容的课时灵活安排;常态的教学更加关注学生成长的过程,它更加真实,更加具有可行性,即使在这过程中他们出现了一些差错,那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一、什么是常态课
常态课也习惯被人们称为常规课、平常课或家常课等,一部分人认为常态课是学校里教师按课表进行的日常课,简单地理解就是“日常的课”、“经常要上的课”。还有人从准备一节课所需要的时间来定义常态课:用一节甚至更少的时间去备课,或者形成思路、简案,然后去上课,可以称之为常态课。习惯上对于常态课比较统一的定义是:在课堂教学的自然状态下,教师基于现实的教育资源,按照教学计划,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为满足学生对对学习内容的需求而进行的日常教学。对常态课形象化的概述是:一者“平平常常,保持良好的心态去上好的课”二者“实事求是”的课,日常的课,符合教学要求的课。三者“返朴归正、反映教学本质、正常状态下的课”四者“体现即时性、自主性、原生性、普遍性的课”五者有别于优质课示课、观摩课的课;六者只有新课程三维目标而没有其它目标的课”七者常态课应该是一堂自然真实有效的课。”
二、常态课的基本特征
1、朴实:新课程背景下的常态教学,就是要从课改的精神实质出发,摒弃一切形式主义的东西,没有花拳绣腿,没有矫揉造作,有的只是自然状态下的真实呈现,接近原生状态,具有质朴的原力;常态教学不是生搬硬套名人、名师的教学成果,而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结合本地区、本校教育资源条件,生源情况,教学更趋于实际,注重实效。
2、原生态:新课程背景下的常态课要经得住反复斟酌,既着意设计,又天然浑成,既充分预设,又动态生成,在行云流水之中彰显教师的功力——见解深刻、独具慧眼、旁征博引、循循善诱、充满智慧、精益求精,让学生充满梦想和希望,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使课堂焕发出教学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3、以生为本:新课程背景下的常态课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真正为学生着想,在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的基础上,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上好每一节常态课,才能真正达到”轻负担,高效率”。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索,形成良好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实现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只有这样才能触及课改的灵魂,真正提高我们的课堂效率。
三、如何提高语文常态课教学的有效性
(一)课前——故好“四备”,有备无患
1、备课标:课标对各个知识模块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建议进行了非常精辟的阐释,同时,把整个九年义务阶段的知识全部罗列,细细研读,便可轻易实现各个知识模块之间的沟通与整合,对于备课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备教材:拿到教材后一定要先对本册教材的编写理念、揣摩教材编者的意图、教材的结构体系;对于单元教材,要掌握其重点、难点;对于一篇篇课文,更是要潜心研究。只有教师与教材的用心对话。才会有学生与课文的真实对话。教师研究教材的感受、体验全面、深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会有基础。
3、备学生:“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作为充满活力的孩子,带着已有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参与课堂活动,并成为课堂教学中主要的一部分,使课堂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
4、备好自己: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而教师是学习活动的主导。备课时,教师应结合自己的特长,有效的利用好教材,以备在教学中充分张扬自己的个性,创出自己的特色来。
(二)课中——定位“主导”与“主体”提高效率
1、发挥教师的主导性
新课程强调在教学关系上“教”要促进“学”,而教学的本质在于“引导”,没有否定“教”,但是对“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凡优秀的教师,在他们的课上,内容深一些的课文,能提弦撮要,上得深入浅出;平白一点的,能浅文深研,上得厚实有味。因此教师要正把握住语文教学的正确方向。在引导和点拨中不能放任自流地让学生随意发挥,要符合教学的目的要求。
2、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应把学生放在生动活泼地主动发展的位置上。让学生以积极的状态投入课堂学习之中。学生的学习效率是衡量课堂教学效率的标尺。课堂上学生思维活跃,学习效率就会很高。所以要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的整个身心都得到解放,在教师引导、帮助和促进下,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首先要调动学生的兴趣。其次学生能积极参与;同时,学生的个性要得到张扬。
(三)课后——反思得与失
课堂教学是一门缺憾的艺术。无论是行家里手,还是年轻教师,在各自的认识层面上都会发现不足,都会留有遗憾。如果不及时反思,很多感觉稍纵即逝,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还会出现类似的问题,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学之余,留有足够的空间与时间,让自己像过电影似的再现课堂教学的情景,及时捕捉问题,记下得失。
加强课堂教学反思。针对教学中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能使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教学反思可以分成教学过程中的行动前反思、行动中反思、行动后反思,可以从教学设计是否切合实际、教学行为是否符合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是否解决现实问题、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等方面进行。
【作者单位:广州市白云区螺涌小学广东510165】
一、什么是常态课
常态课也习惯被人们称为常规课、平常课或家常课等,一部分人认为常态课是学校里教师按课表进行的日常课,简单地理解就是“日常的课”、“经常要上的课”。还有人从准备一节课所需要的时间来定义常态课:用一节甚至更少的时间去备课,或者形成思路、简案,然后去上课,可以称之为常态课。习惯上对于常态课比较统一的定义是:在课堂教学的自然状态下,教师基于现实的教育资源,按照教学计划,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为满足学生对对学习内容的需求而进行的日常教学。对常态课形象化的概述是:一者“平平常常,保持良好的心态去上好的课”二者“实事求是”的课,日常的课,符合教学要求的课。三者“返朴归正、反映教学本质、正常状态下的课”四者“体现即时性、自主性、原生性、普遍性的课”五者有别于优质课示课、观摩课的课;六者只有新课程三维目标而没有其它目标的课”七者常态课应该是一堂自然真实有效的课。”
二、常态课的基本特征
1、朴实:新课程背景下的常态教学,就是要从课改的精神实质出发,摒弃一切形式主义的东西,没有花拳绣腿,没有矫揉造作,有的只是自然状态下的真实呈现,接近原生状态,具有质朴的原力;常态教学不是生搬硬套名人、名师的教学成果,而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结合本地区、本校教育资源条件,生源情况,教学更趋于实际,注重实效。
2、原生态:新课程背景下的常态课要经得住反复斟酌,既着意设计,又天然浑成,既充分预设,又动态生成,在行云流水之中彰显教师的功力——见解深刻、独具慧眼、旁征博引、循循善诱、充满智慧、精益求精,让学生充满梦想和希望,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使课堂焕发出教学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3、以生为本:新课程背景下的常态课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真正为学生着想,在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的基础上,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上好每一节常态课,才能真正达到”轻负担,高效率”。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索,形成良好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实现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只有这样才能触及课改的灵魂,真正提高我们的课堂效率。
三、如何提高语文常态课教学的有效性
(一)课前——故好“四备”,有备无患
1、备课标:课标对各个知识模块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建议进行了非常精辟的阐释,同时,把整个九年义务阶段的知识全部罗列,细细研读,便可轻易实现各个知识模块之间的沟通与整合,对于备课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备教材:拿到教材后一定要先对本册教材的编写理念、揣摩教材编者的意图、教材的结构体系;对于单元教材,要掌握其重点、难点;对于一篇篇课文,更是要潜心研究。只有教师与教材的用心对话。才会有学生与课文的真实对话。教师研究教材的感受、体验全面、深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会有基础。
3、备学生:“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作为充满活力的孩子,带着已有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参与课堂活动,并成为课堂教学中主要的一部分,使课堂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
4、备好自己: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而教师是学习活动的主导。备课时,教师应结合自己的特长,有效的利用好教材,以备在教学中充分张扬自己的个性,创出自己的特色来。
(二)课中——定位“主导”与“主体”提高效率
1、发挥教师的主导性
新课程强调在教学关系上“教”要促进“学”,而教学的本质在于“引导”,没有否定“教”,但是对“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凡优秀的教师,在他们的课上,内容深一些的课文,能提弦撮要,上得深入浅出;平白一点的,能浅文深研,上得厚实有味。因此教师要正把握住语文教学的正确方向。在引导和点拨中不能放任自流地让学生随意发挥,要符合教学的目的要求。
2、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应把学生放在生动活泼地主动发展的位置上。让学生以积极的状态投入课堂学习之中。学生的学习效率是衡量课堂教学效率的标尺。课堂上学生思维活跃,学习效率就会很高。所以要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的整个身心都得到解放,在教师引导、帮助和促进下,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首先要调动学生的兴趣。其次学生能积极参与;同时,学生的个性要得到张扬。
(三)课后——反思得与失
课堂教学是一门缺憾的艺术。无论是行家里手,还是年轻教师,在各自的认识层面上都会发现不足,都会留有遗憾。如果不及时反思,很多感觉稍纵即逝,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还会出现类似的问题,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学之余,留有足够的空间与时间,让自己像过电影似的再现课堂教学的情景,及时捕捉问题,记下得失。
加强课堂教学反思。针对教学中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能使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教学反思可以分成教学过程中的行动前反思、行动中反思、行动后反思,可以从教学设计是否切合实际、教学行为是否符合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是否解决现实问题、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等方面进行。
【作者单位:广州市白云区螺涌小学广东510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