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在评改作文的实践中学习作文之法,历来受到文章大家的重视。而传统的作文教学,把学生写出的文章,由教师独家评改,忽视了学生自己修改这一重要训练环节,久之成习,自然造成了学生对自己的文章一交了事。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传统的“全收全改,精批细改”,改动繁密,眉批总评,满篇红字,教师着实花了不少力气,可是学生拿到作文本,却往往只看分数,或看一眼批语,就束之高阁,根本不去考虑教师为何如此修改的道理,这正如叶圣陶所说的那样:“教师改文,业至辛勤,苟学生弗晓其故,即功夫同于虚掷。”反思自己过去作文批改收效甚微的实况和叶老的话,使我深切地醒悟:如果没有学生评改作文的主动性、积极性,要想进一步提高作文评改的效果,显然是不可能的事。
那么,怎样评改学生作文,才能既克服传统作文评改的弱点,又能收到应有的批改效果呢?叶圣陶说:“学生作文教师改,跟教师命题学生作一样,学生都处于被动地位。能不能把古来的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呢?”叶老的这段话就是我们的方向。因而,作文评改方法可以因教师的特长和学生实际而不同,但必须让学生在评改的过程中处于主动地位。
为了调动学生评改作文的主动性,以进一步提高作文评改的实效,我采取了作文前与作文后的两步评改法。
一、作文前,要重视下笔前的“评改”。一般人总是把评改看作是文章写毕之后的润饰工作,其实不然。这里所指的下笔前的“评改”,即是指学生自己或互相推敲写作提纲。这种下笔前的“评改”,是最要紧不过了。这正如盖房子,首先要设计好图样。要是这一步功夫没有用够,就常常写不下去,或者勉强写下去,结果还是要不得。这样事先“评改”提纲,大部分学生过去是不做的。他们习惯于提起笔就写,“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有的学生即使写了提纲,也只是为了应付教师的抽查,或者初步认识到写提纲的好处,但还不曾意识到,这是下笔前十分要紧的“评改”做法。我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极力启发学生意识到这一点。为了使这一点得到落实,我在课堂巡视时,总要将学生中写得较好的提纲读出来,引导大家把下笔前的“评改”做妥帖。
二、作文后,要充分发动学生主动参加“评改”。好的文章总是经过作者苦心经营,反复修改,逐步臻于完善的,俗话说“七篇、八篇不如七遍、八遍”。具体评改办法如下:
1.小组合作引路。即教师事先选出优秀的、中等水平的作文各一篇,印发给学生,布置他们于课外独立修改。然后在课堂上,先由教师评议一篇优秀习作,给学生评议作示范。教师在评论中,既要肯定学生作文中的优点,又要指出其不足之处,并简析产生这些缺点的原因,指出修改的路子。接着由前后四人小组“会诊”一篇中等习作。此时,教师在巡视时要热情启发学生大胆评议,提倡不同见解互相争辩。我在尝试这一环节时,目睹学生时而搔头凝思,时而喜上眉梢,时而窃窃私语,时而热烈议论的情景,内心着实高兴。我感觉到这种尝试对扭转评改作文学生处于被动局面是颇有作用的。四人小组议论后,再在全班展开交流,这样做既能集思广益,又为下步“互相交流评点”奠定了初步基础。
2.互相交流评点。即由同桌两学生互换作文本,于课外互相评点。“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由旁座同学先行评点,用铅笔在作文本上打上各种记号,可供小作者自我修改时参考。这样做,既可使评点者学到旁人写作中的优点,也能使被评点者逐步养成虚心吸取别人意见的好学风。
3.自我主动修改。即要求学生抓住自己作文中最薄弱的环节,自觉主动地作反复修改。一改错别字和标点;二改文理不通的句子;三改篇章结构和思想内容。教学此环节时,教师应说明“小组合作引路”、“互相交流评点”大都属于外因,外因是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因此,要求学生把重锤敲打在“自我修改”这鼓心上。为了督促学生努力修改自己的作文,我特别强调了“教师检查,评定成绩”这一关,教师检查,应着重在补充学生批改中的不足和遗漏之处。
这样一篇习作完成后,经过教师略阅,结合评讲优秀习作,提供修改路子,让学生在“互相交流评点”的基础上,针对原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改,完成第二稿,对其中特优和特差的作文,再由教师批阅,肯定修改得好的部分,指出遗留问题后,让学生完成第三稿,直到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为止。
总之,作文如何评改才好,前辈叶圣陶先生为我们开辟了道路,如何走好这路,还需我们不断地去思辨、去探索。
(作者单位:庄浪县水洛中学)
那么,怎样评改学生作文,才能既克服传统作文评改的弱点,又能收到应有的批改效果呢?叶圣陶说:“学生作文教师改,跟教师命题学生作一样,学生都处于被动地位。能不能把古来的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呢?”叶老的这段话就是我们的方向。因而,作文评改方法可以因教师的特长和学生实际而不同,但必须让学生在评改的过程中处于主动地位。
为了调动学生评改作文的主动性,以进一步提高作文评改的实效,我采取了作文前与作文后的两步评改法。
一、作文前,要重视下笔前的“评改”。一般人总是把评改看作是文章写毕之后的润饰工作,其实不然。这里所指的下笔前的“评改”,即是指学生自己或互相推敲写作提纲。这种下笔前的“评改”,是最要紧不过了。这正如盖房子,首先要设计好图样。要是这一步功夫没有用够,就常常写不下去,或者勉强写下去,结果还是要不得。这样事先“评改”提纲,大部分学生过去是不做的。他们习惯于提起笔就写,“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有的学生即使写了提纲,也只是为了应付教师的抽查,或者初步认识到写提纲的好处,但还不曾意识到,这是下笔前十分要紧的“评改”做法。我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极力启发学生意识到这一点。为了使这一点得到落实,我在课堂巡视时,总要将学生中写得较好的提纲读出来,引导大家把下笔前的“评改”做妥帖。
二、作文后,要充分发动学生主动参加“评改”。好的文章总是经过作者苦心经营,反复修改,逐步臻于完善的,俗话说“七篇、八篇不如七遍、八遍”。具体评改办法如下:
1.小组合作引路。即教师事先选出优秀的、中等水平的作文各一篇,印发给学生,布置他们于课外独立修改。然后在课堂上,先由教师评议一篇优秀习作,给学生评议作示范。教师在评论中,既要肯定学生作文中的优点,又要指出其不足之处,并简析产生这些缺点的原因,指出修改的路子。接着由前后四人小组“会诊”一篇中等习作。此时,教师在巡视时要热情启发学生大胆评议,提倡不同见解互相争辩。我在尝试这一环节时,目睹学生时而搔头凝思,时而喜上眉梢,时而窃窃私语,时而热烈议论的情景,内心着实高兴。我感觉到这种尝试对扭转评改作文学生处于被动局面是颇有作用的。四人小组议论后,再在全班展开交流,这样做既能集思广益,又为下步“互相交流评点”奠定了初步基础。
2.互相交流评点。即由同桌两学生互换作文本,于课外互相评点。“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由旁座同学先行评点,用铅笔在作文本上打上各种记号,可供小作者自我修改时参考。这样做,既可使评点者学到旁人写作中的优点,也能使被评点者逐步养成虚心吸取别人意见的好学风。
3.自我主动修改。即要求学生抓住自己作文中最薄弱的环节,自觉主动地作反复修改。一改错别字和标点;二改文理不通的句子;三改篇章结构和思想内容。教学此环节时,教师应说明“小组合作引路”、“互相交流评点”大都属于外因,外因是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因此,要求学生把重锤敲打在“自我修改”这鼓心上。为了督促学生努力修改自己的作文,我特别强调了“教师检查,评定成绩”这一关,教师检查,应着重在补充学生批改中的不足和遗漏之处。
这样一篇习作完成后,经过教师略阅,结合评讲优秀习作,提供修改路子,让学生在“互相交流评点”的基础上,针对原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改,完成第二稿,对其中特优和特差的作文,再由教师批阅,肯定修改得好的部分,指出遗留问题后,让学生完成第三稿,直到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为止。
总之,作文如何评改才好,前辈叶圣陶先生为我们开辟了道路,如何走好这路,还需我们不断地去思辨、去探索。
(作者单位:庄浪县水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