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众多的台湾诗人中,痖弦是一个注定要被文学史关注的标志性诗人。他是“创世纪”诗歌的“三驾马车之一”,著有《痖弦诗抄》《深渊》等诗集。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大陆对其诗歌的推介和研究成果却鲜有令人满意的。目前最全的集子是2016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的《痖弦诗集》,而相关研究也只是停留在其某些诗篇的介绍和分析。究其原因,是我们对诗人和诗歌的评价一直停滞在题材、主题等传统研究方法上,自然很难做到对诗歌价值的定位。就《痖弦诗集》所收入的诗歌而言,在十五年间能够创作出如此多优秀的诗作,实属奇迹;就其诗歌研究而言,目前对其诗作的评价主要还是停留在其诗歌之“真”(王梦鸥《写在痖弦诗稿后面》)、“没有滥调”、“严肃”(叶珊《<深远>后记》)等层面上。我们知道,诗歌的真正价值应该是在此基础上所做的独特性探索。也就说,一个诗人要能够“对世界进行自己的理解”[1]。基于此,我们会发现,痖弦的诗歌创作真正体现了对自我的否定与超越,具体表现为对现实、故土和诗意的眷顾与穿越,进而实现了诗人的精神回家之旅。
一、从尊重现实到穿越现实
正如《野荸荠》中写道:“裴多菲到远方革命去了/他们喜爱流血/我们喜爱流泪/野荸荠们也喜爱流泪”。诗人对现实总是充满了尊重和忧伤。他的诗歌创作是从歌唱现实出发的。就像大部分初入诗坛的诗人一样,这种写作显现出模仿的痕迹,但是他已经站在诗意的大地上,开始走向自己的内心那个隐秘的世界。因为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自然与当时的社会现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战后的台湾文学在五十年代尚处于中兴时期,痖弦参加了“创世纪”的洪流,尽管主张“横的移植”,也就是向西方文学的移植,但是我们看他的诗作最有价值的部分还是那些具有“美学上直觉的意象的表现”和具有“中国风、东方味”的作品。他在诗歌所展示的现实不仅仅是一种具象,而是对“中国”与“东方”的诗意追求。对现实的独特理解实际上就是对诗的本真性的探索,也就是对现实政治与文化的穿越,进而抵达诗性的家园。
青年时代的痖弦同所有青年人一样,对现实生活充满了童话般的期许和向往。诗中常常出现像“铁环”、“地丁花”、“打陀螺”等意象,展示现实生活之美。例如《我是一勺静美的小花朵》,就是一首纯美的小诗。“我因为偷看了人家的吻和眼泪”,“一道银亮的匕首和幽蓝的放逐令”将我发配到了“女神的足趾上”,从此开启了自己对诗与美的追求。而在《春日》中,当春天到来了,春日在“在草叶尖,在地丁花的初蕊”,“从柳笛的十二个圆孔”,“从风与海的谈话”;在春日里,男孩子们可以得到“滚铜环的草坡”,女孩子们可以得到“打陀螺的干地”,甚至是可以获得“河流的冷暖”和“月季、毛蒺藜与酸枣树”的轻轻的痛苦。在经历了一番寻找之后:掀开“那花轿前的流苏”,“春日坐在里面”。在《一九八〇年》中,诗人创造了一个内心中的神话故园,那就是“费一个春天造成的小木屋”。这座木屋有着“童话般红色的顶”,“四周是草,牛儿在啮草”,“地丁花喧噪着各种颜色”,“屋后放着小小的水缸。/天狼星常常偷偷的在那儿饮水,/猎户星也常常偷偷的在那儿饮水”。显然,诗人将内心的热烈和期待以诗做出了柔美的绘画和童话般的建构。
然而,生活不可能总是充盈着温情和暖阳。作为一名来自大陆的青年,他少小离家,在岛上飘零,种种经历已经体验到人生的苦涩和无奈。也是诗人从最初的温情拥抱诗歌走向对诗的本真的一次穿越。在《斑鸠》中,“梦从桦树上跌下来”;在《野荸荠》中,“我们喜爱流泪/野荸荠们也喜爱流泪”;在《瓶》中,“我实在已经装了太多太多。/于是,秋天我开始麟麟的龟裂,/冬季便已丁丁的迸裂。”这就是那弥漫在“曼陀铃”上的挥之不去的春天的忧郁;这就是在《鼎》中,“古代去远了……/光辉的灵魂已消散。/神祗死了/没有膜拜,没有青烟”。现实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种种理想的破灭,让一个人在成长中感受到切实的痛和诸多的无奈。“神衹死了”,宣告了内心理想的破灭,也是对一个时代发出的无奈的宣判。
综上所述,诗人所创作的这一类型的诗歌多为现实感叹之作,在风格上多清新自然,而又洋溢着淡淡的忧伤。因为立足于一种人所共有的成长之痛,诗歌又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对现实的镜像写作,指向了人类所共同追寻的美,像《春日》《一九八〇年》等带有温暖的诗情画意。从忧郁中开出的花朵,自然要不断去寻找真理的方向。
二、从寻找故园走向穿越故土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台湾诗坛,有一个突出的主题,那就是对乡愁的难以摆脱的伤痛。痖弦生在河南乡下,来到台湾二十岁左右。但是自此一别,就成了永别,故乡成了他诗歌中不断眷顾的彼岸。在他的很多诗中,都能够看到故乡意象,感受到他对故乡的痛彻骨髓的思念。如《一片槐树叶》中:“故国啊,要等到何年何月何日/才能让我回到你的怀抱里”。这在同一时期的诗人余光中、张秀亚等那里获得同样的体现。故乡的一草一木,故乡的村庄都市,都化为他们诗句中的意象,流露出浓浓的故乡情。在痖弦的诗歌王国里,故土意象不但是对故乡的深深思念,而且是对传统中国文化的坚守和传承。
首先,故土之思与民族文化之恋。游子思乡是中国传统文学的一个重要母题。对于痖弦这一代离开大陆的游子而言,回家在变得遥遥无期。“我离家时17岁了,所以对家乡的记忆非常完整。我的文学创作很多都是围绕着母亲和故乡两个主题。”[2]在痖弦的诗作中,我们会列出诸如《土地祠》《山神》《红玉米》《乞丐》《战时》《庙》《协奏曲》《在中国街上》等一系列书写故乡记忆的诗作,可见其对故土热恋之深切,思念之强烈。譬如《红玉米》一诗,诗人将自己的故土之思寄托于“红玉米”这一独特的意象。在“宣统那年的风”与“一九五八年的风”这一历史时间段中,诗人内心升腾起了北方的忧郁:儿时的逃学、祖父的去世、滚着铜环遥望外婆家等。如果说这种沉浸在记忆中的忧郁还仅仅是一种记忆中的孤独,那么更令人悲凉的是来自当下的隔膜:“你们永不懂得”、“我底南方出生的女儿也不懂得”。这种忧郁就是自己最亲近的女儿也难以懂得。诗人的孤独和悲伤瞬间被放大,成为一个天地之间的孤独者。应该说,这是一首绝妙的小诗。其内容之丰富,其技巧之精练,无不得益于诗人对“红玉米”这一意象的精心打造。在《庙》中,诗人把耶稣与庙意象放在一起,让两种文化的不相容展示得淋漓尽致。“这儿的白杨永远也雕不成一支完美的十字架”,“他从不到我们的庙里来”,因为“这是中国,中国底旷野。”诗中“宝塔、禅房、木鱼、尼姑、菩提树、白杨、燕麦、龙、大秦景教碑、琵琶”等意象就是中国文化的隐喻,因而耶稣面对这一文化只能表现出无奈。《我的灵魂》一个流浪在外的人渴望回家的恋歌。“啊啊,君不见秋天的树叶纷纷落下/我虽浪子,也该找找我的家。”随后,诗中的“黑龙江的浪花”、“珠江的藻菜”、“黄山的古钟”、“西蜀栈道上的小毛驴”、“殷墟的甲骨文”、“九龙鼎的篆烟”、“敦煌的法掌”等故土意象,成为我的灵魂的住所。“希腊哟,我仅仅住了一夕的客栈哟/我必需向你说再会/我必需重归”。秋叶飘落,叶落归根,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信仰。所以说,诗人在书写自己内心的无尽的故土之恋时,将这种情感进行了个体化的理解,升华为一种家国之思。 其次,西方文明之批判。从五十年代起,台湾开始走向对欧美的依赖,同时欧美文化大量进入其中。西方现代文化不但在物质上为台湾输入现代技术和基础设施,而且将各种现代、后现代文化带入。这种状况势必导致两种文化的冲突,造成人们心灵上的种种不适。在《工厂之歌》中,诗人宣布“神祗的铜像倒下去了呀”,“烟囱披着魔女黑发般的雾,密密地/缠着月亮和星辰了……/啊啊,神死了!新的神坐在锅炉里/狞笑着,嘲弄着”。现代工业正在修改着台湾的历史,将一个田园优美、诗情画意的绿岛变成了工厂密布、浓烟滚滚的地方,将一个时代带入“大火之祭”。同样,《京城》中的“指南车”、“甲骨文”在如今被“冷冷的钢轨”替代,“一种金属的秩序,钢铁的生活/一种展开在工厂中的/新的歌宴/啊啊,振幅哟,速率哟,暴力哟”。旧日的慢节奏的诗意在钢铁的世界中消融殆尽,诗人感叹道:“你底鼓楼再也擂不响现代”。诗中字字句句流露着对现代文明的强烈的抗议和愤慨,但是这些又是无可奈何的叹息。这种对现代工业文明的批判,在其名作《深渊》中显得尤为突出。“我们用铁丝网煮熟麦子。我们活着。/穿过广告牌悲哀的韵律,穿过水门汀肮脏的阴影,/穿过从肋骨的牢狱中释放的灵魂。”诗中的月光是“有毒”的,太阳是“冷血”的。这是一个纯真的诗人所不能容忍的。西方现代文明正在侵害着本土,不但改变了土地上的一切,让其伤痕累累,还导致了我们的生活日益虚伪、严酷。“我们的这个时代,机器统治人的时代,工业化 的秩序让肉体生命显示出了它的可怜和软 弱的一个时代,也是铁的那种冷酷、铁的那种坚硬来挤压我们的生存的一个时代。”[3]
结合诗人的人生经历,不难发现这一类型的诗歌着意于故土之思,风格变得凌厉尖锐,有着难以压抑的幽愤之情。但是,诗人又没有简单地停滞在对故土的追思,而是将其指向对民族文化乃至现代文明的追慕和反思。
三、诗意家园的建构与穿越之困
在当下的文学研究中,很多人认为文学应该是不断进步的。也就说,后一时代的文学要好于前一时代,作家后期的作品应该比前期的要好。其实,这是将进化论应用到文学研究的一种现象。但是艺术领域却非如此,她从来就不遵循这样的规则。艺术家后期的作品未必就比前期的艺术价值高,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很多作家其成名作就是其最初的创作。如戴望舒在1928年发表的诗歌《雨巷》就是其成名作,后期虽然也创作了一部分有影响力的作品,但并没有超过《雨巷》的影响力。对于诗人痖弦而言,他却依然能够在后期写出了一些富有创新性的佳作,实属罕见。这些作品堪称思想与艺术兼美,诸如《苦苓林的一夜》《如歌的行板》等。它们充分展示了诗人对诗意家园的建构:现实与诗意的完美结合、技巧与诗意的完美结合。
痖弦将现实的反思与艺术的锤炼做到了完美结合。在探寻现代诗歌的大路上,歌咏中的他、批判中的他以不断前行来不断突破自己既有的成就,逃离自我复制的悲哀。在《如歌的行板》中,诗人将“木樨花、薄荷茶、观音、罂粟”等传统意象与“加农炮、证券交易所、盘尼西林、马票”等现代意象并峙在诗中,以“必要”作为统领,揭示生活的世俗化和本真性;“之”字则是二者的粘合剂,将世俗中的休闲与苦涩、黑暗与自由、古典与现代,巧妙地融合为一体。生活如歌,一切那么琐屑,一切又那么诗意。这首歌让琐碎化作了生活,唱出了生活的本然。作为一名对生活无比热爱又充满激情的诗人,当人到中年之际重新回顾走过的道路,自然会生出无限的感慨和思考。诗人感叹道:“而既被目为一条河总得继续流下去的/ 世界老这样总这样”,道出了人生的无奈与前行的必须。“观音在远远的山上/罂粟在罂粟的田里”。或许,这个世界上的善与恶总是各得其所。《给桥》是一首温馨的爱情之歌。诗人笔下的爱情是质朴的,是琐碎的,又是浸入骨髓的。“常喜欢你这样子/坐着,散起了头发,弹一些些的杜步西/在折断的牛蒡上/在河里的云上”。“整整的一生是多么的、多么的长啊/纵有某种诅咒久久停在/竖笛和低音萧们那里/而从朝至暮念着他,惦着他是多么的美丽”。像这样的句子,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语词表达,而是隐藏在字里行间深处的对爱情的天长地久的诉说。可见,痖弦后期的诗歌已经做到了思想与艺术的巧妙结合,在素朴的话语中传递着浓浓的诗意。这已经脱离了现代主义诗歌的晦涩和朦胧,达到一种纯熟的境界。
经过前期的不断探索,痖弦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诗歌艺术,那就是在不断吸纳中西方诗歌要素的基础上打造属于自己的艺术。痖弦虽然被归为“现代派”诗人,但是其所做的努力和获得的价值是自己对诗歌的独特理解和建构。他是一位独特性极强的诗人。这种独特性在艺术上体现为大胆的突破与创新。例如在他的诗歌中很少使用晦涩的语汇和典故,通常用简单凝练的语句来建构自己的诗意王国。《红玉米》中,“犹似现在/我已老迈/在记忆的屋檐下/红玉米挂着/一九五八年的风吹着/红玉米挂着”。整首诗歌的语言可谓行云流水,自然天成;意象趋于鲜明,而不乏独特的内蕴。而《如歌的行板》则将这种表达方式运用到极致。全诗没有变幻多样的句式,也没有使用令人匪夷所思的隐喻,而是采用例举生活中常见意象的方法建成诗歌大厦:“之必要”成为诗歌的核心,读来令人感觉句式紧凑、朗朗上口。当然,诗歌在艺术层面的探索绝不是孤立的,而是一种诗歌观念的外在体现。痖弦的探索实质上是对诗歌本真的回归,是一种独创性所具有的自信心表现。
1965年之后,痖弦中断了他的诗歌创作。他在序言和各种访谈中透露出这其中的缘由,或为稻粱谋,或为现实中诗歌的处境,或期待自己是一座沉睡的火山。但是我们认为,最根本的原因应该是他已经写出了令自己心安的东西,至于其它的诗歌,完全可以融入自己的生命,伴随自己度过慢慢人生:“一日诗人,一世诗人”。
注 释
[1]吴炫:《何为理论——原创的方法与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199页。
[2]王立:《痖弦的乡愁》,《北京晚报》2016年3月16日。
[3]张清华:《人格见证精神背景经验提升——关于诗歌写作问题的三个视角》 《延河》2011年第6期,第161页。
一、从尊重现实到穿越现实
正如《野荸荠》中写道:“裴多菲到远方革命去了/他们喜爱流血/我们喜爱流泪/野荸荠们也喜爱流泪”。诗人对现实总是充满了尊重和忧伤。他的诗歌创作是从歌唱现实出发的。就像大部分初入诗坛的诗人一样,这种写作显现出模仿的痕迹,但是他已经站在诗意的大地上,开始走向自己的内心那个隐秘的世界。因为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自然与当时的社会现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战后的台湾文学在五十年代尚处于中兴时期,痖弦参加了“创世纪”的洪流,尽管主张“横的移植”,也就是向西方文学的移植,但是我们看他的诗作最有价值的部分还是那些具有“美学上直觉的意象的表现”和具有“中国风、东方味”的作品。他在诗歌所展示的现实不仅仅是一种具象,而是对“中国”与“东方”的诗意追求。对现实的独特理解实际上就是对诗的本真性的探索,也就是对现实政治与文化的穿越,进而抵达诗性的家园。
青年时代的痖弦同所有青年人一样,对现实生活充满了童话般的期许和向往。诗中常常出现像“铁环”、“地丁花”、“打陀螺”等意象,展示现实生活之美。例如《我是一勺静美的小花朵》,就是一首纯美的小诗。“我因为偷看了人家的吻和眼泪”,“一道银亮的匕首和幽蓝的放逐令”将我发配到了“女神的足趾上”,从此开启了自己对诗与美的追求。而在《春日》中,当春天到来了,春日在“在草叶尖,在地丁花的初蕊”,“从柳笛的十二个圆孔”,“从风与海的谈话”;在春日里,男孩子们可以得到“滚铜环的草坡”,女孩子们可以得到“打陀螺的干地”,甚至是可以获得“河流的冷暖”和“月季、毛蒺藜与酸枣树”的轻轻的痛苦。在经历了一番寻找之后:掀开“那花轿前的流苏”,“春日坐在里面”。在《一九八〇年》中,诗人创造了一个内心中的神话故园,那就是“费一个春天造成的小木屋”。这座木屋有着“童话般红色的顶”,“四周是草,牛儿在啮草”,“地丁花喧噪着各种颜色”,“屋后放着小小的水缸。/天狼星常常偷偷的在那儿饮水,/猎户星也常常偷偷的在那儿饮水”。显然,诗人将内心的热烈和期待以诗做出了柔美的绘画和童话般的建构。
然而,生活不可能总是充盈着温情和暖阳。作为一名来自大陆的青年,他少小离家,在岛上飘零,种种经历已经体验到人生的苦涩和无奈。也是诗人从最初的温情拥抱诗歌走向对诗的本真的一次穿越。在《斑鸠》中,“梦从桦树上跌下来”;在《野荸荠》中,“我们喜爱流泪/野荸荠们也喜爱流泪”;在《瓶》中,“我实在已经装了太多太多。/于是,秋天我开始麟麟的龟裂,/冬季便已丁丁的迸裂。”这就是那弥漫在“曼陀铃”上的挥之不去的春天的忧郁;这就是在《鼎》中,“古代去远了……/光辉的灵魂已消散。/神祗死了/没有膜拜,没有青烟”。现实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种种理想的破灭,让一个人在成长中感受到切实的痛和诸多的无奈。“神衹死了”,宣告了内心理想的破灭,也是对一个时代发出的无奈的宣判。
综上所述,诗人所创作的这一类型的诗歌多为现实感叹之作,在风格上多清新自然,而又洋溢着淡淡的忧伤。因为立足于一种人所共有的成长之痛,诗歌又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对现实的镜像写作,指向了人类所共同追寻的美,像《春日》《一九八〇年》等带有温暖的诗情画意。从忧郁中开出的花朵,自然要不断去寻找真理的方向。
二、从寻找故园走向穿越故土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台湾诗坛,有一个突出的主题,那就是对乡愁的难以摆脱的伤痛。痖弦生在河南乡下,来到台湾二十岁左右。但是自此一别,就成了永别,故乡成了他诗歌中不断眷顾的彼岸。在他的很多诗中,都能够看到故乡意象,感受到他对故乡的痛彻骨髓的思念。如《一片槐树叶》中:“故国啊,要等到何年何月何日/才能让我回到你的怀抱里”。这在同一时期的诗人余光中、张秀亚等那里获得同样的体现。故乡的一草一木,故乡的村庄都市,都化为他们诗句中的意象,流露出浓浓的故乡情。在痖弦的诗歌王国里,故土意象不但是对故乡的深深思念,而且是对传统中国文化的坚守和传承。
首先,故土之思与民族文化之恋。游子思乡是中国传统文学的一个重要母题。对于痖弦这一代离开大陆的游子而言,回家在变得遥遥无期。“我离家时17岁了,所以对家乡的记忆非常完整。我的文学创作很多都是围绕着母亲和故乡两个主题。”[2]在痖弦的诗作中,我们会列出诸如《土地祠》《山神》《红玉米》《乞丐》《战时》《庙》《协奏曲》《在中国街上》等一系列书写故乡记忆的诗作,可见其对故土热恋之深切,思念之强烈。譬如《红玉米》一诗,诗人将自己的故土之思寄托于“红玉米”这一独特的意象。在“宣统那年的风”与“一九五八年的风”这一历史时间段中,诗人内心升腾起了北方的忧郁:儿时的逃学、祖父的去世、滚着铜环遥望外婆家等。如果说这种沉浸在记忆中的忧郁还仅仅是一种记忆中的孤独,那么更令人悲凉的是来自当下的隔膜:“你们永不懂得”、“我底南方出生的女儿也不懂得”。这种忧郁就是自己最亲近的女儿也难以懂得。诗人的孤独和悲伤瞬间被放大,成为一个天地之间的孤独者。应该说,这是一首绝妙的小诗。其内容之丰富,其技巧之精练,无不得益于诗人对“红玉米”这一意象的精心打造。在《庙》中,诗人把耶稣与庙意象放在一起,让两种文化的不相容展示得淋漓尽致。“这儿的白杨永远也雕不成一支完美的十字架”,“他从不到我们的庙里来”,因为“这是中国,中国底旷野。”诗中“宝塔、禅房、木鱼、尼姑、菩提树、白杨、燕麦、龙、大秦景教碑、琵琶”等意象就是中国文化的隐喻,因而耶稣面对这一文化只能表现出无奈。《我的灵魂》一个流浪在外的人渴望回家的恋歌。“啊啊,君不见秋天的树叶纷纷落下/我虽浪子,也该找找我的家。”随后,诗中的“黑龙江的浪花”、“珠江的藻菜”、“黄山的古钟”、“西蜀栈道上的小毛驴”、“殷墟的甲骨文”、“九龙鼎的篆烟”、“敦煌的法掌”等故土意象,成为我的灵魂的住所。“希腊哟,我仅仅住了一夕的客栈哟/我必需向你说再会/我必需重归”。秋叶飘落,叶落归根,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信仰。所以说,诗人在书写自己内心的无尽的故土之恋时,将这种情感进行了个体化的理解,升华为一种家国之思。 其次,西方文明之批判。从五十年代起,台湾开始走向对欧美的依赖,同时欧美文化大量进入其中。西方现代文化不但在物质上为台湾输入现代技术和基础设施,而且将各种现代、后现代文化带入。这种状况势必导致两种文化的冲突,造成人们心灵上的种种不适。在《工厂之歌》中,诗人宣布“神祗的铜像倒下去了呀”,“烟囱披着魔女黑发般的雾,密密地/缠着月亮和星辰了……/啊啊,神死了!新的神坐在锅炉里/狞笑着,嘲弄着”。现代工业正在修改着台湾的历史,将一个田园优美、诗情画意的绿岛变成了工厂密布、浓烟滚滚的地方,将一个时代带入“大火之祭”。同样,《京城》中的“指南车”、“甲骨文”在如今被“冷冷的钢轨”替代,“一种金属的秩序,钢铁的生活/一种展开在工厂中的/新的歌宴/啊啊,振幅哟,速率哟,暴力哟”。旧日的慢节奏的诗意在钢铁的世界中消融殆尽,诗人感叹道:“你底鼓楼再也擂不响现代”。诗中字字句句流露着对现代文明的强烈的抗议和愤慨,但是这些又是无可奈何的叹息。这种对现代工业文明的批判,在其名作《深渊》中显得尤为突出。“我们用铁丝网煮熟麦子。我们活着。/穿过广告牌悲哀的韵律,穿过水门汀肮脏的阴影,/穿过从肋骨的牢狱中释放的灵魂。”诗中的月光是“有毒”的,太阳是“冷血”的。这是一个纯真的诗人所不能容忍的。西方现代文明正在侵害着本土,不但改变了土地上的一切,让其伤痕累累,还导致了我们的生活日益虚伪、严酷。“我们的这个时代,机器统治人的时代,工业化 的秩序让肉体生命显示出了它的可怜和软 弱的一个时代,也是铁的那种冷酷、铁的那种坚硬来挤压我们的生存的一个时代。”[3]
结合诗人的人生经历,不难发现这一类型的诗歌着意于故土之思,风格变得凌厉尖锐,有着难以压抑的幽愤之情。但是,诗人又没有简单地停滞在对故土的追思,而是将其指向对民族文化乃至现代文明的追慕和反思。
三、诗意家园的建构与穿越之困
在当下的文学研究中,很多人认为文学应该是不断进步的。也就说,后一时代的文学要好于前一时代,作家后期的作品应该比前期的要好。其实,这是将进化论应用到文学研究的一种现象。但是艺术领域却非如此,她从来就不遵循这样的规则。艺术家后期的作品未必就比前期的艺术价值高,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很多作家其成名作就是其最初的创作。如戴望舒在1928年发表的诗歌《雨巷》就是其成名作,后期虽然也创作了一部分有影响力的作品,但并没有超过《雨巷》的影响力。对于诗人痖弦而言,他却依然能够在后期写出了一些富有创新性的佳作,实属罕见。这些作品堪称思想与艺术兼美,诸如《苦苓林的一夜》《如歌的行板》等。它们充分展示了诗人对诗意家园的建构:现实与诗意的完美结合、技巧与诗意的完美结合。
痖弦将现实的反思与艺术的锤炼做到了完美结合。在探寻现代诗歌的大路上,歌咏中的他、批判中的他以不断前行来不断突破自己既有的成就,逃离自我复制的悲哀。在《如歌的行板》中,诗人将“木樨花、薄荷茶、观音、罂粟”等传统意象与“加农炮、证券交易所、盘尼西林、马票”等现代意象并峙在诗中,以“必要”作为统领,揭示生活的世俗化和本真性;“之”字则是二者的粘合剂,将世俗中的休闲与苦涩、黑暗与自由、古典与现代,巧妙地融合为一体。生活如歌,一切那么琐屑,一切又那么诗意。这首歌让琐碎化作了生活,唱出了生活的本然。作为一名对生活无比热爱又充满激情的诗人,当人到中年之际重新回顾走过的道路,自然会生出无限的感慨和思考。诗人感叹道:“而既被目为一条河总得继续流下去的/ 世界老这样总这样”,道出了人生的无奈与前行的必须。“观音在远远的山上/罂粟在罂粟的田里”。或许,这个世界上的善与恶总是各得其所。《给桥》是一首温馨的爱情之歌。诗人笔下的爱情是质朴的,是琐碎的,又是浸入骨髓的。“常喜欢你这样子/坐着,散起了头发,弹一些些的杜步西/在折断的牛蒡上/在河里的云上”。“整整的一生是多么的、多么的长啊/纵有某种诅咒久久停在/竖笛和低音萧们那里/而从朝至暮念着他,惦着他是多么的美丽”。像这样的句子,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语词表达,而是隐藏在字里行间深处的对爱情的天长地久的诉说。可见,痖弦后期的诗歌已经做到了思想与艺术的巧妙结合,在素朴的话语中传递着浓浓的诗意。这已经脱离了现代主义诗歌的晦涩和朦胧,达到一种纯熟的境界。
经过前期的不断探索,痖弦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诗歌艺术,那就是在不断吸纳中西方诗歌要素的基础上打造属于自己的艺术。痖弦虽然被归为“现代派”诗人,但是其所做的努力和获得的价值是自己对诗歌的独特理解和建构。他是一位独特性极强的诗人。这种独特性在艺术上体现为大胆的突破与创新。例如在他的诗歌中很少使用晦涩的语汇和典故,通常用简单凝练的语句来建构自己的诗意王国。《红玉米》中,“犹似现在/我已老迈/在记忆的屋檐下/红玉米挂着/一九五八年的风吹着/红玉米挂着”。整首诗歌的语言可谓行云流水,自然天成;意象趋于鲜明,而不乏独特的内蕴。而《如歌的行板》则将这种表达方式运用到极致。全诗没有变幻多样的句式,也没有使用令人匪夷所思的隐喻,而是采用例举生活中常见意象的方法建成诗歌大厦:“之必要”成为诗歌的核心,读来令人感觉句式紧凑、朗朗上口。当然,诗歌在艺术层面的探索绝不是孤立的,而是一种诗歌观念的外在体现。痖弦的探索实质上是对诗歌本真的回归,是一种独创性所具有的自信心表现。
1965年之后,痖弦中断了他的诗歌创作。他在序言和各种访谈中透露出这其中的缘由,或为稻粱谋,或为现实中诗歌的处境,或期待自己是一座沉睡的火山。但是我们认为,最根本的原因应该是他已经写出了令自己心安的东西,至于其它的诗歌,完全可以融入自己的生命,伴随自己度过慢慢人生:“一日诗人,一世诗人”。
注 释
[1]吴炫:《何为理论——原创的方法与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199页。
[2]王立:《痖弦的乡愁》,《北京晚报》2016年3月16日。
[3]张清华:《人格见证精神背景经验提升——关于诗歌写作问题的三个视角》 《延河》2011年第6期,第16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