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是一种怎样的文字艺术

来源 :星星·诗歌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sadand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是什么?有无数个答案,我们直接跳过“(审美)意识形态”、“实践活动”、“话语”这些外围描述,回到它的本质上来:“诗”一种文字艺术。无论它“行善”还是“作恶”、“再现”还是“表现”,“沉思”还是“抒情”,它都是意愿、想象力、经验与技巧的综合。在英语语境里,Art有时被称为Fine Arts,即“精致艺术”,这更加说明,艺术不是粗鄙之物,虽然它们可以描写粗鄙之物,但“技术”的介入总能把它们从日常或粗鄙状态中区分开来。缺乏“技巧”的情感、想象、经验,不会自动成为艺术,传递审美的愉悦,除非它们凑巧暗合了“艺术”的形式,或者已经经过了“艺术”装置的选择。如果我们承认诗是艺术的话,现在我们要讨论的是:诗是一种怎样的文字艺术?
  首先,我们认为,诗是文字压缩的艺术,格律诗是,自由诗也是。
  相对于小说的“典型性”、戏剧的“三一律”等等这些“以小博大”、“以少博多”的技巧,诗更是试图以最少的语言去表现最多的情感与生活信息,高度简洁、凝练是诗的首要特征,如诗人徐芳所言,一首好诗的标准,也许就是如何做到以最少说最多(《今天我们该如何写诗》)。在文字上做减法,删去一切不可观看、不可感知、无法产生意义、无关结构的字词,惜字如金,抛字之至简至少,这是诗在体制上的基本要求。
  一首被称作“诗”的分行文字,总有自己的字面信息和言外之意。假如我们把一首诗要传达的生活内容、个人情感、经验智慧、判断认知等信息比作“所指”,而诗人所选择使用的文字及句式所实际传达出来/读者可能会接受到的信息比作“能指”的话,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字面之义与言外之意,通过考察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以为我们判断分行文字,即所谓的诗,是否成立提供帮助。一般说来,如果它的字面之义与言外之意、“能指”与“所指”明显不符,这显然是辞不达意,语句不通,缺乏基本的文字表现能力,这不在我们讨论之列。如果它的字面之义明显大于言外之意,“所指”大于“能指”,如果不是特别的修辞的话,比如刻意模仿、拟态或者追求一种饶舌的风格,那么这些分行文字极有可能是“啰嗦”。如果一段分行文字的字面之义、“所指”严格等于言外之意、“能指”,那么它们极有可能是公文,法律条文,科学术语、概念等,我们自然不能把它们称之为“诗”。如果它的“能指”远远大于“所指”、“言外之意”远远大于“字面之义”,即我们需要用更多的文字去解释它的“言外之意”、“能指”,这样的分行文字极有可能就是诗了,或者说它们就是诗的语言,哪怕它们是不经意之间的生活语言。“只要一想起人生中后悔的事,梅花便落满了南山……”(张枣《镜中》),这样的文字充满了张力、潜台词,没有说出来的远远比说出来的多,其蕴藏在“所指”之中的意味,无论使用何种理论去整除,纵使知无不言,也会言之不尽,留有余数。
  其次,诗是一种炫技、主动修辞的文字艺术。
  从传递信息角度上说,实用文体的写作追求文字的字面之义与言外之意、“能指”与“所指”的吻合,达到语言的明白晓畅目的,避免语言的不当运用,我们把这种语用称为消极修辞。而在诗这里,“明白晓畅”、“准确无误”会导致文字的一览无余,恰恰是要避免的行为。好诗往往使用或连续使用特定功能的修辞格,自由跳跃,超常规组合,甚至“扭断语法的脖子”,建构一种新颖别致的陌生化与“含混”的效果,让“所指”通向“能指”之路百转千回。从文体成规上说,诗是一种以极简主义为立身之本,在文字的“所指”与“能指”之间,设置巨大的信息和情感容量与最小的篇幅之间的对峙,尽可能地通过修辞上的省略、并置、象征、意象切割、“蒙太奇”特写以及结构上的抛字、跳转等方式,简化语言同时又增大意蕴空间,留下有意味的“空白”、“不确定性”,完成特殊的文体审美要求。
  在表情达意方面,诗自觉选择了“困难模式”,没有困难也要创造困难。格律诗是这种困难模式的极致,它将一首诗的字数、行数、声音及节奏等等各方面做了严格限定,格律诗写作,就是带着格律的镣铐跳舞的行为。当然,格律只是有型的镣铐,格律诗(包括仿格律诗、俳句等)的写作完成的是规定动作。自由诗不愿意遵循格律的限制,要求“自由自在”的创作,表演“自选动作”。但我们不能由此认为自由诗的写作就降低了难度,准入门槛“无下线”,实际上,自由诗写作是带着无形的镣铐跳舞。我们很难比较格律诗与自由诗写作的到底哪个难度更大,但失去了格律的外在限制,许多人反而不知“创新”的方向和“自由”的限度,相反,借助于格律或仿格律的帮助,诗似乎更容易被完成、被辨识(这也是为何“老干部体”诗流行的原因)。但正如最优秀的运动员总能在限制中实现大自由、在自由中加大限制,尽可能地发挥人体潜能,诗同样要借助各种形式的限制,最大限度地发挥文字的潜能,完成由“文字”到“艺术”的提升。
  第三,诗是一种反转度最高的文字艺术。
  叙事就是讲故事,故事是事件,叙事文体以讲故事、说事件为己任。长篇小说、电视连续剧讲长故事,讲人的一生、长时段的事件;短篇小说、小品文讲人的某个时刻、短时间的事件。无论是长故事还是短故事、大事件还是小事件,“变化”总是其情节线索:或人物的转变,或事件性质(我们对它的认识,比如秘密被揭示,意义被翻转等)的转变。长篇故事讲主人公的成长或颓废,短故事讲事件的突转、出人意料。巴赫金曾将人类的故事情节概括为“成长”和“死亡”两大变化结构,而“欧·亨利结尾”则形象的揭示了短篇小说/短故事的结构秘密:反转!但在结构上,诗却是一种反转度最高的文字艺术。这种反转或是体现在意象与意义之间,或是体现在行为与动机之间,或是现象与价值之间,等等。
  特雷斯修女的《无论如何》写道:“人们不讲道理、思想谬误、自我中心”、“如果你友善,人们会说你自私自利、别有用心”、“如果你成功以后,身边尽是假的朋友和真的敌人”……,如此反复之后,她又坚定地告诉人们:“不管怎样,还是爱他们”、“不管怎样,还是要友善”、“不管怎样,还是要成功”……这里面存在着行为与动机的不合常规的断裂,到最后才告诉读者:“你看,说到底,它是你和上帝之间的事,这决不是你和他人之间的事。”行为与动机之间的反转,省略了完整的论证过程,极大增加了诗的容量,也让我们理解了诗人高贵的情操和异常坚韧的内心世界。   在很多时候,“反转”与“翻转”、“反差”是等同的,反转的目的就是为了形成各个层面的反差。这种反转最常见的体现在它的体制上,即以高度仪式化、非日常化的装置去表现普通的生活内容、永恒的人类情感,在某种意义上说,诗是最“不自然”的艺术。这一点我们在古体诗、格律诗中看得更清楚,“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等即是。这是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反差,是“诗意”产生的重要渠道和外在表征。另一种常见的反转是在日常生活中产生新奇的发现,或者给日常生活赋予新的意义,像我们第一次发现它一样,这是自由诗、现代诗最常见的构思方式,当然也是“诗意”产生的内在机制。
  在一首诗的内部,行为、意象与主题之间也会存在结构上的反转,雷平阳的《杀狗的过程》中,“金鼎山农贸市场3单元”发生的“杀狗”事件与记录这个事件的“诗”、杀狗的残忍与狗对人的忠诚、“人性”与“狗性”、表面的冷峻与文字内部的炽热等形成了意义上的对峙,但这些对峙所产蕴藏的惊心动魄的力量在结尾的反转中爆发出来:“11点20分,主人开始叫卖/因为等待,许多围观的人/还在谈论着它一次比一次减少/的抖,和它那痉挛般的脊背/说它像一个回家奔丧的游子”。“回家奔丧的游子”与全文格格不入,刹那间扭转了上述各种对峙双方的位置。实现反转功能的句子可以在结尾,作为点题收束句说段落;可以在中间,它就是整首诗的核心句;可以在开头,作为核心意象;甚至还可以作为题目,比如伊沙的《张常氏,你的保姆》,“我在一所外语学院任教/这你是知道的/我在我工作的地方/从不向教授们低头/这你也是知道的/我曾向一位老保姆致敬/闻名全校的张常氏/在我眼里/是一名真正的教授/系陕西省蓝田县下归乡农民/我一位同事的母亲/她的成就是/把一名美国专家的孩子/带了四年/并命名为狗蛋/那个金发碧眼/一把鼻涕的崽子/随其母离开中国时/满口地道秦腔/满脸中国农民式的/朴实与狡黠/真是可爱极了”,正是诗的题目“张常氏,你的保姆”扭转了整首诗的文字信息:张常氏,不是他人的保姆,是你我的保姆,在文化传播与文化自信上,我们包括“外语学院的教授”都没有成人——这不是“真是可爱极了”,而是一点也不好笑。
  诗永远是文字艺术,这其实是常识,但诗不是文字艺术已经很久了。不尊重常识,“常态”也不正常,诗也如此。否认或者没有认识到诗是文字艺术,等于完全拆掉了诗写作的门槛,导致“口水诗”、“老干部体”这些伪诗横行、泛滥,真正的诗反而被淹没。没有认识到或否认诗是文字艺术,导致我们这个时代对那些精致的文字、真正的诗充满了偏见,“读不懂”、“装”、“学院派”伪批评甚嚣尘上。我们一边在抱怨没有“诗”,一边在抱怨“读不懂”;一边在恶意攻击诗的艺术属性,一边在责备诗的粗鄙。诗与批评、诗人与读者无法正常对话,最终受伤的还是诗本身。
  爱诗之心等于爱美之心,读诗与写诗是自由选择,无可厚非,但是,读懂好诗、写出好诗却不是天赋权利,缪斯女神也从来没有按需分配,因为诗不是粗鄙之物,诗是文字艺术!
其他文献
现代河南作家群中,徐玉诺(1894—1958)是为全国瞩目最早的诗人和小说家之一。其文学活动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分别在20世纪20年代和50年代,1922年和1925年是他创作的高产期。  一般认为,徐玉诺的诗歌成就高于小说和杂文的成就。叶圣陶为其写了万言长篇评论《玉诺的诗》,称《玉诺的诗》有“奇妙的表现力、微美的思想、绘画一般的技术和吸引人心的句调”,[1]此外瞿秋白、郑振铎、朱自清、闻一多等人,
期刊
读向以鲜《我的孔子》,感觉很独特。这部作品在选材、内容、结构和表达方式上,都表现出个性。可以概括为:文化的肉身、哲学的灵魂、史的因由、事的展开、诗性的情怀、敏捷的语言。思接千载而与时不“隔”,是一部很耐读的好作品。  所谓文化的肉身,是指这部诗集,首先是一个文化的选材,依据于儒学先圣,依据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如果没有熟读经史,没有研究儒学的功底,肯定就不可能做这样的选择。这个
期刊
当一个诗人将自己逝去的岁月当作观察与思考的目标时,他亲历的每一个孤独的瞬间、痛苦的遭遇开始以不同频率震颤,最终各种各样的痛苦在同一频段发酵,然后形成粮食或石头。正是在痛苦中,他意识到时间的深度,对“逝者如斯夫”的体认逐渐与生命融为一体。“词语破碎处无物存在”,像一个谶语,或一束光,擦拭那些面容模糊的孤独瞬间,昭示了只能倒退着前进的道路与命运。“生活是在路上的死亡”,博尔赫斯以智性的方式认领了这一命
期刊
人类精神有两个度:向度和高度。向度是方向值,高度是价值值,高度必须建基于正确的向度之上。时代精神由人类精神向度和高度构成。海德格尔在对荷尔德林《记忆》一诗的长篇评论中说:“充满灵魂的人是情绪高昂的人,他有勇气去奢望至高无上的东西。”这里的灵魂海德格尔特指心灵的存在体验,“诗人期盼的,就是在根本性的愿望中意求的东西,亦即合天命的东西。并不是说诗人意求它它就来临,而毋宁说是诗人作诗而期盼来临,因为如此
期刊
一  现代诗人试图寻找具有这种特性的词:有力量、可增生、多样化,既能相对准确和充分表达想要表达之意,言明想要言及之物,又能超越其本身,具有不受词典意义限定的灵动性和活跃性。“只需要一个词/树木就绿了/只需要一声召唤,大地上/就会腾起美妙的光芒”。[1]同样是让树木变绿,古典汉诗似乎也有类似的文本闪现:“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泊船瓜洲》),但具有此种神奇魔力的施动者却不相同。“春风又绿江南岸”,
期刊
以微信为主角的新媒体进一步推动了诗歌的大众化与价值凸显。2016年,“手机-微信-诗歌”的合体及随身,使诗歌作为大众精神的需求品可以随时随地享受到,另方面,显态蓬勃的诗坛又杂草丛生,“内部或阶段式的热闹”与各种会议、活动及出版物的相对“高冷”反差明显。在诗歌网络时空的惯性变动中,虽然以民谣和诗电影为代表的“诗文艺”创造出了“诗与远方”的美好景象,但在浮躁与张扬的网络风气之下,诗歌显著的营销作为和优
期刊
一、新诗写作的现代性  现代性已不是一个新的提法,但却是一个贯穿于每个人写作历程的参照系,随着时代境况的变更,现代性也随之演变。现代性包括科学技术的现代性、社会的现代性(“地球村”的全球经验互动化)、公民意识的现代性,我国目前在前两者上都有长足的发展,但公民意识上的现代性却处于滞后状态。[1]意识上的现代性在写作上又分为观念(公民独立意识、价值取向等)、语境、知识及认知上的现代性。  文学,尤其是
期刊
无论如何,我都要为牧雨的散文诗集《一条河的注释》写一段感想文字,因为他的执着,因为他对于散文诗朝圣般的热爱。  1  说到执着,是他的请求与等待让我无法拒绝。自从诗稿的文档发给我到现在,时间已经过了一年多,我实在无法抽出时间好好阅读他的全部诗稿而写一些我的感想。然而,他却选择等待,一直要等到我的这些不成熟的文字写出来。现在,据说书都快要出版了,我再也没有时间再继续拖延下去,只能挤出这周末的一天时间
期刊
本文论证翟永明诗歌中水晶对照形象化描述。水晶对照在其诗作里反复出现,构成一种独特的意象类型。在光和黑暗对照的环境里水晶对照提供了诸多的反映选择,不同光线由不同方向反映出各种形象、幻想。关于翟永明水晶对照形象化描述,翟永明诗作里的水晶对照可分成玻璃对照、水晶对照与无色和水晶对照。玻璃对照与真正的水晶对照相比,限于平的玻璃形象化,比如说窗户等。水晶对照则包含了玻璃片、水晶类似物的对照。此外,除了上述水
期刊
南 鸥:本刊栏目主持人。  叶延滨:当代诗人、散文杂文家、批评家。现任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主任。曾先后任《星星》诗刊主编,北京广播学院文学艺术系主任,中国作家协会《诗刊》主编。中国作家协会第六、七、八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迄今已出版个人文学专著47部,其中诗集有《不悔》(1983年)、《二重奏》(1985年)、《乳泉》(1986年)、《心的沉吟》(1986年)、《囚徒与白鸽》(1988年)、《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