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运用对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分析,将资本家隐藏在表面上公平的交换中的不平等给揭示出来,虚伪的平等也掩盖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马克思已将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剖析的十分深刻,本文将资本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商品两种价值的变化概述出来。
关键词:异化;使用价值;交换价值;文化符号
中图分类号:F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4-0175-02
一、马克思关于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分析
对于使用价值的分析我要先简述一下价值的定义,马克思将商品的价值定义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1将价值归结为劳动是价值理论的基础,也是唯物主义在价值论中的根本体现。
“价值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生产关系”2,而这种社会关系主要是指生产关系,分配关系以及交换关系。而商品的价值在商品生产出来之后是不变的,商品的总价值量或者是平均价值却会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变动。而商品的价值马克思认为是由在其上所付出的“劳动的量”来计量,而劳动的量主要是由凝结在商品中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 ,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创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3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会随着劳动生产力的变化而改变,影响劳动生产力的因素在生产的各个环节都有: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技的发展程度,生产资料的规模等等,生产中的许多因素都会影响劳动生产力进而改变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也回答了一些学者所说的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过于片面化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问题。
而使用价值主要的表现是“物的有用性使物成为使用价值”4并且使用价值不能孤立存在它必须依附于商品体,离开商品就不存在。“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3当一个工人自己生产的产品只使用供给给自身而不去交换时,这个产品只拥有使用价值,而没有交换价值,并且这个商品只能称做工人的所有物,并不能称作资本,因为产品没有交换没有被剥削的剩余价值产生。商品体中包含使用价值和劳动产品。
商品在发生交换的时刻才会产生交换价值,所以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可以不同时存在。“交换价值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5物与物(W--W)最开始进行交换的时候,首先是要满足物品的持有者的交换条件,即是双方约定交换的量,双方的约定俗成促使交易成立。这也就产生了交换的不确定性,交换比例会随着时间地点的变换而变换。商品在交换的时候的等价关系(1只牛=2只羊)蕴含着一定的相同因素,就是因为这些相同的因素才演化出货币,促使交换变的更加快速便捷。如今的全球商品的广泛流通就依赖不同种的货币之间也实行了比例交换,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手段。
二、资本发展后期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变异”
第一和第二次工业革命(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使生产力极大提高,人们的改变原本的生活方式,不仅仅局限于自身的吃穿住行,开始追求精神上的满足。二战后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更加激化了资本的运动,交换变得更加频繁,物质的极大丰富的同时造成了精神的极度空虚。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由低到高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当人对基本条件的完善远远不能满足加上物质条件极大丰富以及资本家的“虚假需求”就会促使交换的爆炸式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会导致人们迷失在商品中,人的异化,物化使得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发生改变。人们不再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而交换,最后变成了为了交换而交换,当交换变成了目的就是使用价值变成了一种交换价值。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物的有用性不再成为主导目的,而变成了一种炫耀的手段。
最初人类生产商品就是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它生产的就是使用价值,因为使用价值是物质承担着。使用价值在交换的时候要有质的差别,同一种物品进行交换是没有意义的。而交换价值则要有质的差别,交换价值主要表现为一种比例关系。“商品交换的明显特点就是在于抽去了使用价值”,[1]在商品的交换发生时,商品的原来的所有者同时将失去商品的使用价值,就在商品发生交换的同时发生。而交换的目的则是为了获得他人的劳动产品的使用价值。
但是随着社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人们不仅仅满足于消费物品,需求转变为消费精神。一个商品的消费不仅仅取决于它的物质资料的价值还要看它的精神价值是否能够满足消费者。现如今商品中不仅包括使用价值和劳动产品,还包括精神价值,这种精神价值是由少数社会人约定俗成的,最开始会有一段空白的时间(商品宣传期),最终在人普遍形成同一种价值观时精神价值就形成了。但这种精神价值只是对于购买这种产品的人才适用,并不代表商品本身的价值包含这种精神价值。这种精神价值是相对的,并不是普遍的。社会中的奢侈品就是依据人们的消费心理而产生的。鲍德里亚通过对由符号和意义构成的消费社会的分析,深刻揭示了在消费社会中消费者不是对具体物的功用性或使用价值有所需求,而是对商品所赋予的意义有所需求。他认为,商品的使用价值逐步被消解成一种承载社会价值和意义的符号。
这种商品符号的本质实质上是一种文化,文化符号的意义被附加到商品身上,表面上看起来是文化生产取代物质生产,是指上这只是资本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所产生的表象。西方马克思用文化来否定马克思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概念是因为没有看到两点现象:1、“异化”消费的基础仍然是普遍生产,没有普遍生产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也就不会出现大量的虚假需求去满足人物质之外的精神追求。2、商品的文化符号是资本创新的一种手段。产品在生产大于需求时产生危机,资本为了生存需要寻求不同的出路。
现代社会中商品的使用价值不仅仅是局限在物的有用性上了,已经附加了社会价值以及人们的心理期望。但由于社会中资本的充分发展,各种金融形式应运而生,虚拟商品以及为了满足人们的空虚的消费心理的奢侈品都是将人引向深渊的“糖果”,虚拟商品为了卖而买,奢侈品为了炫耀而买,交换的目的发生了转变,商品的持有者被商品社会所异化。商品作为活动者的主体的对象需要依据主体的需求而发生改变,但如果主体的需求发生异化。并且这种异化导致使用价值变异了一种交换价值,不是为了自身的生产需求而交换,只是为了交换而交换,这种交换将生存世俗化了并物化了人自身的存在,失去了原本的意义。 三、使用价值“变异”导致的后果
人们按照自身的活动的需要按照对自己有用的方式来生产改变生产资料的物质形态,从而将生产资料转化为可用物,通过交换使可用物变为商品。而隐含商品中的是人们的有用劳动,这种本身劳动的社会性质反映在商品上变成了实体的物,五官可以感知的商品。劳动产品一旦要变成商品公开售卖就容易走上物欲的道路,最后就表现为物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
这种物与物之间的促使人们世俗化发展。最后由于人们的异化导致自身的需求产生改变后,持续的结果只会使商品的价格远大于它自身的价值,而价格只是价值的表现符号,在市场经济时期多数情况二者是不等的,一般情况下都是价格大于价值,由于资本家要榨取剩余价值,换取更多的资本进行在生产,而价值与价格的大小关系也会随着市场的波动而变化。
当商品的价格远远大于它自身的价值时,也就预示着资本家能够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能都生产更多的产品,积累更多的资本。循环往复会造成资本过度集中,工人阶级的生活更加的窘迫,最后造成垄断。而垄断的后果更会加强两极分化,财富分配的极度不合理。两极分化到一定的程度时就导致社会动乱甚至激起底层人民的反抗。
四、结语
在商品生产过剩的今天,生活的基本需求早已不再是我们追求的对象了,由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消费形式以及充斥的物欲的消费意识形态,催促人们朝异化和物化的方向发展,使用价值甚至都“变异”为另一种形式的交换价值,当交换不再是为了自身的基本需求而是为了交换而生产,为了交换而交换,这种流俗化的盲目性会形成各种不成文的风气,导致人们背离自身忘却初衷。也许你尼采在宣布上帝已死时已经看到了工业社会给人带来的无力感,精神的极大空虚单凭借物质肯定是难以满足的。我们深入挖掘商品中各种价值要素的深刻含义可以让我们反思商品中的包含的现实意义,对我们更好的认识商品社会中的交换关系也有借鉴作用。
注解: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一卷, 人民出版社, 1995第2版,第117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一卷, 人民出版社, 1995年2版,第118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一卷, 人民出版社, 1995年2版,第115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一卷, 人民出版社, 1995年2版,第116页。
[5]刘维春,试论鲍德里亚的使用价值批判[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3年3月,34卷第2期。
作者简介:雷怡鸿(1991-),女,汉,江西省上饶市鄱阳镇,学生,哲学硕士,单位:苏州大学,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发展哲学。
关键词:异化;使用价值;交换价值;文化符号
中图分类号:F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4-0175-02
一、马克思关于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分析
对于使用价值的分析我要先简述一下价值的定义,马克思将商品的价值定义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1将价值归结为劳动是价值理论的基础,也是唯物主义在价值论中的根本体现。
“价值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生产关系”2,而这种社会关系主要是指生产关系,分配关系以及交换关系。而商品的价值在商品生产出来之后是不变的,商品的总价值量或者是平均价值却会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变动。而商品的价值马克思认为是由在其上所付出的“劳动的量”来计量,而劳动的量主要是由凝结在商品中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 ,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创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3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会随着劳动生产力的变化而改变,影响劳动生产力的因素在生产的各个环节都有: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技的发展程度,生产资料的规模等等,生产中的许多因素都会影响劳动生产力进而改变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也回答了一些学者所说的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过于片面化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问题。
而使用价值主要的表现是“物的有用性使物成为使用价值”4并且使用价值不能孤立存在它必须依附于商品体,离开商品就不存在。“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3当一个工人自己生产的产品只使用供给给自身而不去交换时,这个产品只拥有使用价值,而没有交换价值,并且这个商品只能称做工人的所有物,并不能称作资本,因为产品没有交换没有被剥削的剩余价值产生。商品体中包含使用价值和劳动产品。
商品在发生交换的时刻才会产生交换价值,所以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可以不同时存在。“交换价值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5物与物(W--W)最开始进行交换的时候,首先是要满足物品的持有者的交换条件,即是双方约定交换的量,双方的约定俗成促使交易成立。这也就产生了交换的不确定性,交换比例会随着时间地点的变换而变换。商品在交换的时候的等价关系(1只牛=2只羊)蕴含着一定的相同因素,就是因为这些相同的因素才演化出货币,促使交换变的更加快速便捷。如今的全球商品的广泛流通就依赖不同种的货币之间也实行了比例交换,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手段。
二、资本发展后期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变异”
第一和第二次工业革命(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使生产力极大提高,人们的改变原本的生活方式,不仅仅局限于自身的吃穿住行,开始追求精神上的满足。二战后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更加激化了资本的运动,交换变得更加频繁,物质的极大丰富的同时造成了精神的极度空虚。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由低到高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当人对基本条件的完善远远不能满足加上物质条件极大丰富以及资本家的“虚假需求”就会促使交换的爆炸式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会导致人们迷失在商品中,人的异化,物化使得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发生改变。人们不再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而交换,最后变成了为了交换而交换,当交换变成了目的就是使用价值变成了一种交换价值。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物的有用性不再成为主导目的,而变成了一种炫耀的手段。
最初人类生产商品就是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它生产的就是使用价值,因为使用价值是物质承担着。使用价值在交换的时候要有质的差别,同一种物品进行交换是没有意义的。而交换价值则要有质的差别,交换价值主要表现为一种比例关系。“商品交换的明显特点就是在于抽去了使用价值”,[1]在商品的交换发生时,商品的原来的所有者同时将失去商品的使用价值,就在商品发生交换的同时发生。而交换的目的则是为了获得他人的劳动产品的使用价值。
但是随着社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人们不仅仅满足于消费物品,需求转变为消费精神。一个商品的消费不仅仅取决于它的物质资料的价值还要看它的精神价值是否能够满足消费者。现如今商品中不仅包括使用价值和劳动产品,还包括精神价值,这种精神价值是由少数社会人约定俗成的,最开始会有一段空白的时间(商品宣传期),最终在人普遍形成同一种价值观时精神价值就形成了。但这种精神价值只是对于购买这种产品的人才适用,并不代表商品本身的价值包含这种精神价值。这种精神价值是相对的,并不是普遍的。社会中的奢侈品就是依据人们的消费心理而产生的。鲍德里亚通过对由符号和意义构成的消费社会的分析,深刻揭示了在消费社会中消费者不是对具体物的功用性或使用价值有所需求,而是对商品所赋予的意义有所需求。他认为,商品的使用价值逐步被消解成一种承载社会价值和意义的符号。
这种商品符号的本质实质上是一种文化,文化符号的意义被附加到商品身上,表面上看起来是文化生产取代物质生产,是指上这只是资本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所产生的表象。西方马克思用文化来否定马克思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概念是因为没有看到两点现象:1、“异化”消费的基础仍然是普遍生产,没有普遍生产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也就不会出现大量的虚假需求去满足人物质之外的精神追求。2、商品的文化符号是资本创新的一种手段。产品在生产大于需求时产生危机,资本为了生存需要寻求不同的出路。
现代社会中商品的使用价值不仅仅是局限在物的有用性上了,已经附加了社会价值以及人们的心理期望。但由于社会中资本的充分发展,各种金融形式应运而生,虚拟商品以及为了满足人们的空虚的消费心理的奢侈品都是将人引向深渊的“糖果”,虚拟商品为了卖而买,奢侈品为了炫耀而买,交换的目的发生了转变,商品的持有者被商品社会所异化。商品作为活动者的主体的对象需要依据主体的需求而发生改变,但如果主体的需求发生异化。并且这种异化导致使用价值变异了一种交换价值,不是为了自身的生产需求而交换,只是为了交换而交换,这种交换将生存世俗化了并物化了人自身的存在,失去了原本的意义。 三、使用价值“变异”导致的后果
人们按照自身的活动的需要按照对自己有用的方式来生产改变生产资料的物质形态,从而将生产资料转化为可用物,通过交换使可用物变为商品。而隐含商品中的是人们的有用劳动,这种本身劳动的社会性质反映在商品上变成了实体的物,五官可以感知的商品。劳动产品一旦要变成商品公开售卖就容易走上物欲的道路,最后就表现为物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
这种物与物之间的促使人们世俗化发展。最后由于人们的异化导致自身的需求产生改变后,持续的结果只会使商品的价格远大于它自身的价值,而价格只是价值的表现符号,在市场经济时期多数情况二者是不等的,一般情况下都是价格大于价值,由于资本家要榨取剩余价值,换取更多的资本进行在生产,而价值与价格的大小关系也会随着市场的波动而变化。
当商品的价格远远大于它自身的价值时,也就预示着资本家能够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能都生产更多的产品,积累更多的资本。循环往复会造成资本过度集中,工人阶级的生活更加的窘迫,最后造成垄断。而垄断的后果更会加强两极分化,财富分配的极度不合理。两极分化到一定的程度时就导致社会动乱甚至激起底层人民的反抗。
四、结语
在商品生产过剩的今天,生活的基本需求早已不再是我们追求的对象了,由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消费形式以及充斥的物欲的消费意识形态,催促人们朝异化和物化的方向发展,使用价值甚至都“变异”为另一种形式的交换价值,当交换不再是为了自身的基本需求而是为了交换而生产,为了交换而交换,这种流俗化的盲目性会形成各种不成文的风气,导致人们背离自身忘却初衷。也许你尼采在宣布上帝已死时已经看到了工业社会给人带来的无力感,精神的极大空虚单凭借物质肯定是难以满足的。我们深入挖掘商品中各种价值要素的深刻含义可以让我们反思商品中的包含的现实意义,对我们更好的认识商品社会中的交换关系也有借鉴作用。
注解: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一卷, 人民出版社, 1995第2版,第117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一卷, 人民出版社, 1995年2版,第118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一卷, 人民出版社, 1995年2版,第115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一卷, 人民出版社, 1995年2版,第116页。
[5]刘维春,试论鲍德里亚的使用价值批判[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3年3月,34卷第2期。
作者简介:雷怡鸿(1991-),女,汉,江西省上饶市鄱阳镇,学生,哲学硕士,单位:苏州大学,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发展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