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培养高级人才的重要阵地是高校,公民素质的重要内容便是高等教育,目前社会改革大学教育的重要要求便是积极培养全面发展与社会进步相符合的大学生。改变传统教育理念,提升大学生的素质,促使对人的素质全面发展,与培养人才的世界目标相吻合,这也是我国高等教育进行改革的根本。
【关键词】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评估体系
人类物质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重要产物便是艺术,也是人类本身最为初始的要求。教育的基本条件便是艺术教育,也是构成人文素质的关键内容。它能够对大学生的审美素质积极培养,对道德情操积极陶冶,激发创新思维,对民族文化有效宣扬,强化人文素质,进而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艺术教育在培养人才素质方面发挥的作用是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高校实施人文素质教育与美育的重要内容与方式就是全面普及开展艺术教育。我国教育部虽然高度进行了重视并且编订了专业文件,各高校也积极采用了很多措施,获得了一定的成绩,可是却产生了很多的现实问题。虽然综合性大学近年来大举兴办了有关艺术学院、电影学院等教育专业院校,可是其对于公共艺术教育发挥的真正作用还缺乏充分认识,更加不用说制度化与规范化的艺术教育。如何才能使艺术教育在培养全面素质人才方面充分发挥其特有的功能,成为我们当今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建立健全公共艺术教育机制
中国的应试教育占我国教育的主导地位。从管理高校的角度来看,我国普通高等院校的公共艺术教育在教育机制上的缺陷是非常明显的。素質教育在我国是教育的基础,但过往很多年的教育过程中,并没有真正把素质教育贯彻到实处,教育者和家长们的“分数第一、考试第一”教育观念,也是导致素质教育和艺术教育普及不到位的原因之一,从国家到学校、教师再到家长、学生都没有形成以重视公共艺术教育为核心的教育机制。很多高中考生利用艺术类专业在高考中文化线分数低的现状,从高二开始专学艺术课程,让艺术教育成为进入高等学府的跳板。而公共艺术教育在教育中的特性和作用也被完全忽视了,对学生完美的艺术人格的形成没有实现其效果,全民族的素质方面所具有的独特的、不可替代的特性作用没有体现。我国普通高校开展公共艺术教育的政策、法规相对滞后,从1999年才有正式的规定出台,相对应的组织机构也不完善,没有对普通高校开展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指导、统筹、监督的机构。再加上高校领导只重生源数量、就业数量和考研数量,忽视了公共艺术教育的功效,就更谈不上对公共艺术教育的统一规划和部署了,在当前对于大部分高校来说,根本就没有把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的管理纳入日程。从以上一系列原因来看, 我国公共艺术教育没有归口管理的部门,还处于多头管理或者管理无序的状态,还没有建立健全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管理体制。这也就造成了在一些高校无法全面开展公共艺术教育工作,或即使开展公共艺术教育工作,也必然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所面临的这些问题,促使我们必须在艺术教育体制机制上有所创新。我国高校要想摘掉艺术教育落后的“帽子”,确保高校中的公共艺术教育的顺利实施和发展,就必须虚心学习和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结合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构建适应我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发展的机制和体制。
美国开展公共艺术教育的经验是我们要借鉴的,美国各高校使用的教材都具有自己的特点,政府对使用的教材没有统一硬性规定,但唯独对艺术教育却规定要求使用统一的国家标准教材。这不难看出美国从政府角度对艺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以及艺术教育对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产生的重要作用。面对我国大部分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还不健全的现象,我认为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学校领导、老师、学生都应当清醒认识到,公共艺术的目标就是促使学生获得人文素质的熏陶,不断对人格心理素质进行健全,完善个性的发展,调整知识结构,开发多元化智力,提高融汇不同学科的综合能力。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是培养大学生的欣赏能力、提高大学生的艺术判断力以及增强大学生的艺术素养的课程。我们必须要明确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教育目标和价值标准。因此,它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基本的、普及的素质教育,其目标并不是对专业技术技能的艺术家的培养,而是通过普及艺术教育,促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化与丰富心灵,提高欣赏水平,加强创造艺术鉴赏的能力。
其次,艺术教育对人产生的作用并不是能够看见的效果,而是在潜移默化中逐渐深入的,无法性急也不能忽视。它把美术、音乐、舞蹈、影视等艺术手段和艺术内容融入到丰富多彩的艺术教育课堂中,使大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能够得到培养。艺术教育具有的美育特点,它不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无法被其他学科所替代。
第三,在积极认识的前提下,创造一些条件,加强管理措施,确保积极开展公共艺术教育。例如,对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作用积极发挥,加强理论结合实践,利用教育原理,对公共教育规律进行研究,尽快申报公共艺术教育课题,有效开展中外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的沟通交流,奠定了科学发展的重要基础。例如安排大学各院校之间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探讨会,不断交流经验。发达国家的艺术教育已经超越了我们,具有非常宝贵的经验教训,非常值得学习研究。因此,经常安排艺术教育工作者出国进行学习,或者邀请国外专家经验交流是具有必要性与可行性。增加艺术教育所需的经费,改善教学基础条件。公共艺术教育开展的基础与保证就是经费,学校应当加大投入财力、人力以及物力,编制对应的规章制度,并且积极对财政支出情况进行严格监督。例如综合学生实际情况,课堂数量等条件,科学规划每一年增加的财政状况,在教学设施、教学器材和内容方面进一步组织规划。另一方面需要有效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鼓励教师尽量开设一些艺术课程。科学建设院校文化,为学生提供一个艺术教育的实践平台。通常艺术课程比较少,学生可以选择的课程也不多,要想达到艺术教育最终的目标,仅仅依赖课堂教学是不足的,所以,需要大力建设校园文化,对第二、第三课堂的作用充分重视是非常关键的。形成优良的校园文化氛围,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对自己的才华充分展现,锻炼自己的学习能力,还在潜意识中影响学生的道德情感与人生价值观,同时还体现了学校的特点。例如,对各类艺术活动积极组织,最大程度上发挥学校宣传部门、学生会、艺术团队、文化基地的作用,按照一定的时间组织校园文艺活动,组织一些校园文化节,提倡各种艺术沙龙的举办等。 四、创新科学的教育方法
(一)选择出发点,我们要从学生兴趣出发,以学生为本。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是需要我们来培养和挖掘的。教师要向学生讲授公共艺术教育素材,帮助他们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作者性格、人生经历、历史意义、文化知识等;同时还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发挥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启发他们对这些有价值的艺术作品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培养对艺术作品的鉴赏力。
(二)区别于应试教育,摒弃标准答案。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是提高素质教育为目标的,不应该将应试教育的考试与考核与其挂钩,学校要把对艺术的美、对艺术的欣赏美作为推动和发扬大学生品格美、激情美的教育宗旨,挖掘大学生对艺术教育的热情和潜能。把欣赏教育作为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方式方法,就是让学生认识事物、理解事物、把握作者的意图,从而提高自身素质。欣赏也是一种教育,它不仅能开拓大学生的艺术思维、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而且还能净化他们的心灵,洞察艺术之美,深入到艺术的海洋中。
(三)完善教学形式。普通高等院校的公共艺术教育課程应该考虑到当代学生的特点,以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一些审美问题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解决当前校园内大学生所共同关注的审美问题,弥补课堂教育的不足,还可以利用举办艺术专题讲座、手工制作、比赛演讲、文娱活动等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形式,对课堂教学没有活力、艺术教育课程选择性狭窄等问题进行解决。以此调动学生们对公共艺术的积极性。
(四)积极开展“第二课堂”等活动,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所谓的第二课堂实际上主要是指以实践为主的学习活动,增强学生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实践。要充分借鉴国外公共艺术教育的实例,探索多元化教学途径,多层次、多渠道地开展课堂以外的教育教学内容。公共艺术教育不能将教学局限在课文内容的范围内,而是要鼓励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去,因为在实践中更容易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还可以提高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要指导学生用自己对艺术的认识和理解来诠释艺术作品,让学生了解艺术作品,挖掘艺术内涵,提高审美效果。例如听音乐会、参观艺术展览、举行戏剧表演等,使学生掌握艺术欣赏的基本方法,运用比较欣赏法、联系欣赏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我理解、自我掌握。有计划、有秩序的安排好“第二课堂”活动,让学生动动手、动动脑,参与到丰富的艺术实践活动中来,融入到公共艺术教育的过程中,让艺术与生活相结合,艺术与思想相结合,提高全民素质,达到艺术教育的最终目标。
【关键词】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评估体系
人类物质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重要产物便是艺术,也是人类本身最为初始的要求。教育的基本条件便是艺术教育,也是构成人文素质的关键内容。它能够对大学生的审美素质积极培养,对道德情操积极陶冶,激发创新思维,对民族文化有效宣扬,强化人文素质,进而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艺术教育在培养人才素质方面发挥的作用是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高校实施人文素质教育与美育的重要内容与方式就是全面普及开展艺术教育。我国教育部虽然高度进行了重视并且编订了专业文件,各高校也积极采用了很多措施,获得了一定的成绩,可是却产生了很多的现实问题。虽然综合性大学近年来大举兴办了有关艺术学院、电影学院等教育专业院校,可是其对于公共艺术教育发挥的真正作用还缺乏充分认识,更加不用说制度化与规范化的艺术教育。如何才能使艺术教育在培养全面素质人才方面充分发挥其特有的功能,成为我们当今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建立健全公共艺术教育机制
中国的应试教育占我国教育的主导地位。从管理高校的角度来看,我国普通高等院校的公共艺术教育在教育机制上的缺陷是非常明显的。素質教育在我国是教育的基础,但过往很多年的教育过程中,并没有真正把素质教育贯彻到实处,教育者和家长们的“分数第一、考试第一”教育观念,也是导致素质教育和艺术教育普及不到位的原因之一,从国家到学校、教师再到家长、学生都没有形成以重视公共艺术教育为核心的教育机制。很多高中考生利用艺术类专业在高考中文化线分数低的现状,从高二开始专学艺术课程,让艺术教育成为进入高等学府的跳板。而公共艺术教育在教育中的特性和作用也被完全忽视了,对学生完美的艺术人格的形成没有实现其效果,全民族的素质方面所具有的独特的、不可替代的特性作用没有体现。我国普通高校开展公共艺术教育的政策、法规相对滞后,从1999年才有正式的规定出台,相对应的组织机构也不完善,没有对普通高校开展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指导、统筹、监督的机构。再加上高校领导只重生源数量、就业数量和考研数量,忽视了公共艺术教育的功效,就更谈不上对公共艺术教育的统一规划和部署了,在当前对于大部分高校来说,根本就没有把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的管理纳入日程。从以上一系列原因来看, 我国公共艺术教育没有归口管理的部门,还处于多头管理或者管理无序的状态,还没有建立健全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管理体制。这也就造成了在一些高校无法全面开展公共艺术教育工作,或即使开展公共艺术教育工作,也必然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所面临的这些问题,促使我们必须在艺术教育体制机制上有所创新。我国高校要想摘掉艺术教育落后的“帽子”,确保高校中的公共艺术教育的顺利实施和发展,就必须虚心学习和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结合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构建适应我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发展的机制和体制。
美国开展公共艺术教育的经验是我们要借鉴的,美国各高校使用的教材都具有自己的特点,政府对使用的教材没有统一硬性规定,但唯独对艺术教育却规定要求使用统一的国家标准教材。这不难看出美国从政府角度对艺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以及艺术教育对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产生的重要作用。面对我国大部分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还不健全的现象,我认为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学校领导、老师、学生都应当清醒认识到,公共艺术的目标就是促使学生获得人文素质的熏陶,不断对人格心理素质进行健全,完善个性的发展,调整知识结构,开发多元化智力,提高融汇不同学科的综合能力。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是培养大学生的欣赏能力、提高大学生的艺术判断力以及增强大学生的艺术素养的课程。我们必须要明确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教育目标和价值标准。因此,它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基本的、普及的素质教育,其目标并不是对专业技术技能的艺术家的培养,而是通过普及艺术教育,促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化与丰富心灵,提高欣赏水平,加强创造艺术鉴赏的能力。
其次,艺术教育对人产生的作用并不是能够看见的效果,而是在潜移默化中逐渐深入的,无法性急也不能忽视。它把美术、音乐、舞蹈、影视等艺术手段和艺术内容融入到丰富多彩的艺术教育课堂中,使大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能够得到培养。艺术教育具有的美育特点,它不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无法被其他学科所替代。
第三,在积极认识的前提下,创造一些条件,加强管理措施,确保积极开展公共艺术教育。例如,对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作用积极发挥,加强理论结合实践,利用教育原理,对公共教育规律进行研究,尽快申报公共艺术教育课题,有效开展中外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的沟通交流,奠定了科学发展的重要基础。例如安排大学各院校之间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探讨会,不断交流经验。发达国家的艺术教育已经超越了我们,具有非常宝贵的经验教训,非常值得学习研究。因此,经常安排艺术教育工作者出国进行学习,或者邀请国外专家经验交流是具有必要性与可行性。增加艺术教育所需的经费,改善教学基础条件。公共艺术教育开展的基础与保证就是经费,学校应当加大投入财力、人力以及物力,编制对应的规章制度,并且积极对财政支出情况进行严格监督。例如综合学生实际情况,课堂数量等条件,科学规划每一年增加的财政状况,在教学设施、教学器材和内容方面进一步组织规划。另一方面需要有效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鼓励教师尽量开设一些艺术课程。科学建设院校文化,为学生提供一个艺术教育的实践平台。通常艺术课程比较少,学生可以选择的课程也不多,要想达到艺术教育最终的目标,仅仅依赖课堂教学是不足的,所以,需要大力建设校园文化,对第二、第三课堂的作用充分重视是非常关键的。形成优良的校园文化氛围,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对自己的才华充分展现,锻炼自己的学习能力,还在潜意识中影响学生的道德情感与人生价值观,同时还体现了学校的特点。例如,对各类艺术活动积极组织,最大程度上发挥学校宣传部门、学生会、艺术团队、文化基地的作用,按照一定的时间组织校园文艺活动,组织一些校园文化节,提倡各种艺术沙龙的举办等。 四、创新科学的教育方法
(一)选择出发点,我们要从学生兴趣出发,以学生为本。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是需要我们来培养和挖掘的。教师要向学生讲授公共艺术教育素材,帮助他们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作者性格、人生经历、历史意义、文化知识等;同时还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发挥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启发他们对这些有价值的艺术作品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培养对艺术作品的鉴赏力。
(二)区别于应试教育,摒弃标准答案。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是提高素质教育为目标的,不应该将应试教育的考试与考核与其挂钩,学校要把对艺术的美、对艺术的欣赏美作为推动和发扬大学生品格美、激情美的教育宗旨,挖掘大学生对艺术教育的热情和潜能。把欣赏教育作为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方式方法,就是让学生认识事物、理解事物、把握作者的意图,从而提高自身素质。欣赏也是一种教育,它不仅能开拓大学生的艺术思维、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而且还能净化他们的心灵,洞察艺术之美,深入到艺术的海洋中。
(三)完善教学形式。普通高等院校的公共艺术教育課程应该考虑到当代学生的特点,以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一些审美问题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解决当前校园内大学生所共同关注的审美问题,弥补课堂教育的不足,还可以利用举办艺术专题讲座、手工制作、比赛演讲、文娱活动等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形式,对课堂教学没有活力、艺术教育课程选择性狭窄等问题进行解决。以此调动学生们对公共艺术的积极性。
(四)积极开展“第二课堂”等活动,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所谓的第二课堂实际上主要是指以实践为主的学习活动,增强学生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实践。要充分借鉴国外公共艺术教育的实例,探索多元化教学途径,多层次、多渠道地开展课堂以外的教育教学内容。公共艺术教育不能将教学局限在课文内容的范围内,而是要鼓励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去,因为在实践中更容易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还可以提高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要指导学生用自己对艺术的认识和理解来诠释艺术作品,让学生了解艺术作品,挖掘艺术内涵,提高审美效果。例如听音乐会、参观艺术展览、举行戏剧表演等,使学生掌握艺术欣赏的基本方法,运用比较欣赏法、联系欣赏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我理解、自我掌握。有计划、有秩序的安排好“第二课堂”活动,让学生动动手、动动脑,参与到丰富的艺术实践活动中来,融入到公共艺术教育的过程中,让艺术与生活相结合,艺术与思想相结合,提高全民素质,达到艺术教育的最终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