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韩军老师所授《背影》一课,引发备受学界关注的"韩李之争"。争论的双方,虽然运用儿童视角,但关注的都是"成人化的儿童",并未真正走进儿童,回到当时上课的儿童本身。观察发现,课上学生具备一定的心理词典和认知图示;抽象性思维欠缺,且个体之间差异大;受到中华文化意识形态的影响,相信权威。《背影》一课存在着"强制阐释""单一化设计"和"话语霸权"的问题,并不符合韩老师所认为的"契合初中生心理"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