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后勤管理的探析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t08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的后勤工作为了适应新时期高校教育事业的重整,做出了各种整顿和改革,为学校其他事务的顺利开展打好了基础。本人在从事高校后勤管理工作中,从工作实际出发,也探索出几点管理的方法和建议。
  【关键词】高校;后勤管理;方法
  
  近年来,随着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有些高校还建立了很多必要的后勤管理制度,实行企业化和半企业化的管理实验,努力为高校的科研以及教学事业提供更好的服务。因此,为开创高校后勤管理新局面,本人在此提出几点个人看法和意见。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注重“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
  所谓科学发展观,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全面的、可持续的发展观,因此,高校后勤管理工作中一定要突出人才在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在后勤管理体系中,从上到下都应该严格贯彻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基本目标,对员工实行人性化管理。尤其是领导层要认识到,人是团队管理的主体,人也是我们的服务对象,而且都是素质较高的、有情感的人,所以,后勤人员在管理过程中要充分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保护人,既注重法律法规的约束,也要注重各种情感基础的支撑。
  在后勤管理过程中,一定要实施民主管理,使各项管理制度透明化,让每一位员工都感到心情舒畅,体会到人性化管理的温暖,从而激发员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他们从主观上形成浓厚的向心力与凝聚力,为实现企业目标而不遗余力的做出自己的贡献。例如,在我校的后勤管理团队中,每一位主任都具有一定的自主权,他们也明白在自主权增大的同时,相应的责任感也应该加强,这样就在不知不觉中增强了员工的积极性,为进一步开发他们的创造能力打好了基础。
  二、推动后勤管理工作的社会化改革
  对于后勤工作实施社会化改革是一项具有政治性的工作,直接涉及到广大后勤职工的切身利益。因此,在改革过程中,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立足于社会稳定,着眼于社会发展,正确处理好改革目标与实现策略之间的关系,协调好师生利益与后勤职工利益之间的关系,争取做到后勤管理工作社会化改革的健康、持续和深入发展。后勤管理企业也应本着为教学、科研和广大师生服务的基本原则,坚持全心全意为学校服务的指导思想,为优化高校后勤管理工作而努力。
  三、注重后勤管理工作的规范化与标准化
  在后勤管理工作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注重管理的标准化与规范化,始终坚持“建立科学、有效的教育服务质量体系”的目标。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可以将目标分解成三部分,即任务目标、过程目标和终极目标,为所有职工建立诚信档案,将具体责任分配到个人,实行契约化管理,努力打造顺应二十一世纪社会发展潮流的高校后勤保障系统,并突出自己的管理特点。要想切实提高企业的后勤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可以对本企业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这一体系的建立过程不仅能提升后勤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更加体现了后勤管理与校园文化的紧密融合,为进一步提升职工的服务意识、质量意识提供了保证。
  四、注重高校后勤管理的企业文化建设
  狠抓企业文化建设,是提高后勤管理企业形象的重要环节;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高校校园文化氛围以及文化设施的重要方式;是塑造高校门面、对外窗口的重要途径;也是从整体上提升后勤管理企业业务能力的重要措施。后勤管理人员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不但可以在精神方面和道德方面影响学生,还能在提供服务的时候,使学生感受到良好的教育气息。因此,后勤管理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一定要被注重起来,争取做到文明管理、文明服务、文明育人,让在校师生充分体会到丰富的后勤管理文化,感受到来自后勤团队的温暖与关怀。
  五、将后勤管理企业纳入社会监督体系
  当后勤管理独立于高校,成为社会企业之后,我们往往会担心会不会因为后勤实体制的转变,而使得后勤管理脱离高校的监管范围,但是实践证明,后勤管理企业在顺利转型之后,并没有减弱高校对其监管力度,反而由于直接纳入社会体系,而受到了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监督。社会中的执法部分、社会舆论等在无形中形成了对高校后勤管理的多层监督系统,使得监管主体从学校变成了国家律法。
  六、建立市场化、科学化的后勤管理制度
  高校后勤管理想要顺应社会发展趋势、适应新型教育体制改革,就必须建立一套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市场化的后勤管理制度,尤其在物业管理日趋成熟的今天,作为高校,应该通过竞标等方式,聘请专业的物业管理单位对高校后勤进行管理和服务。作为高校后勤管理组织,应该面向市场、遵循其供求规律与价值规律,在社会化大生产的基础上建立完善与科学的管理制度,对高校后勤进行组织管理。管理制度应该包括以下内容:组织制度、人事制度、分配制度、财务制度、监督制度以及保障制度等,这些制度都应该具有较强的科学性。
  七、为实现管理目标努力提高员工素质
  对于提高员工素质的目标,我们可以将其分成两方面:一是对职工进行思想教育,加强员工的心理素质,主要表现为针对高校后勤人员的心理特点,结合实际工作情况,对他们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意在培养他们的品德修养,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例如,经常组织后勤人员到社会或各大院校进行参观和学习;利用报刊橱窗对相关内容进行宣传;组织专家对社会个方面进行讲座等。二是提高员工的职业素养,高校后勤组织不光代表了企业形象,同时也代表了高校形象,教育事业的发展实践证明:仅仅体现后勤工作的服务性与保障性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教师,乃至整个社会看到后勤工作在服务过程中,对于服务对象具有较强的教育性。
  当然,在今后的高校后勤管理工作中,只有不断继续深化改革,才能推动高校后勤管理工作不断完善和发展,提高管理水平,更好发挥后勤工作部门的职能和作用。
  
  参考文献
  [1]唐立英.浅议高校后勤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J].教师,2010,(18)
  [2]陈雪峰.关于高校后勤管理模式改革与创新的几点思考[J].经济师,2010,(04)
  [3]蔡颖颖.浅谈高校后勤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J].科技资讯,2010,(17)
  [4]张臣.对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探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0,(17)
  [5]李波.高校后勤管理改革制度创新研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01)
其他文献
朗读就是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是对文字信息的再创作,它是小学生完成阅读教学任务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就语文学习而言,朗读是最重要的。朗读是阅读的起点,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在朗读的过程中,学生的眼、心、口、耳、唇、舌,多种感官积极地投入活动,由视觉神经所感受到的书面文字经过传导中枢传至口,变成口头的有声语言,并且还受到耳的监视,比较输入和输出是否一致;从教学效果来看,朗读能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训
为了让学生更加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全面地得到发展。要求教师讲究教学艺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打下扎实的基础,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础。    在新课程大力倡导轻负担、高质量的今天,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中学教师,如何做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一、充分准备,备优质课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备好课不等于能上好课。备课中的主角是教师本身,而上好课的主角是师生双方。上课如
【摘 要】本文通过列举教材中大量的教学内容,论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实现的过程中,物理学史的功能。  【关键词】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实验探究  物理学史研究人类对自然界各种物理现象的认识史。它研究的是物理学发生和发展的基本规律、物理学概念和思想的发展和变革。包含物理科学知识体系逐步成熟发展的过程,包括科学家们探索追求真理的事实与故事。在全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信息技术越来越普遍地应用于数学课堂,使课堂越来越生动、精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堂
【摘要】在小学低段写话中,孩子刚刚接触写话,对它充满了神秘感和恐惧感,这时候我们教师不必过分强调写话的规矩,字词的表达。这时的学生即使没有“作文”的意识也不要紧,要紧的是让孩子敢于去写,我们应当鼓励学生把心中所想、口中所要说的话写下来。本文分别从学生的兴趣、教材的拓展、多姿的生活素材谈谈自己对小学低段写话中的看法。  【关键词】小学低段写话兴趣想象生活    新课标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
苏教版小语高年级教材,在涉及名人佳作、名家名著时,文本的后面增加了“作家卡片”或“名著便览”等知识性内容介绍(以下简称“知识卡片”)。他虽然只有“豆腐块”大小的篇幅,却蕴含丰富,是文本的有机的组成部分。因此,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这些“知识卡片”的作用,使之更好地为学生的阅读活动服务。  一、激发兴趣,走近文本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是优化文本阅读教学的首要一步。小语教材中的“知识
摘 要:中学政治教师作为对学生实施马克思主义教育和品德教育的特殊群体,要具有过硬的政治素质、优良的道德素质、较强的专业素质、超前的创新素质。  关键词:政治教师;角色素质    中学政治教师作为对学生实施马克思主义教育和品德教育的特殊群体,他们自身应该具备那些综合素质?本文就从中学政治教师应具备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专业素质及创新素质等四个方面来对中学政治教师的应有素质做出回答。  一、要有过硬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提出素质教育,至今已二十年,可以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新制定的《国家教育中长期发展纲要》对素质教育又有明确的规定,这对于思想品德课教师来说责任重大,自从教来我以极大的热情进行这门课的教学,我是怎样实施素质教育的下面谈谈几点做法。  (一)把育人放在思想品德的首位   思想品德课与其它学科相比,具有特殊的育人作用。因此把思品课习惯性地称为德育课、育人课。当然各科都承担着既要向学生传授知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明确阅读训练目标,还要创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力争做到阅读与理解同步,促进学生感悟文本内容、获取知识信息、领悟人文思想的能力,使学生情感受到陶冶和教育。因此,我认为高效的阅读教学课堂,是让学生成为阅读教学的主体。  一、教师认真备课,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  高
中国的诗词歌赋,经典文论等浩如烟海的传统文化,是雄奇天下的精神长城,是民族生命的根脉。我们语文教育的职责之一就是去传承、去升华、去创新。  回首中国的语文教育,这条路“道阻且长”,它在“之乎者也”中陶醉过、沉积过:在昂扬的政治热情中虚张过、失落过;在应试魔棒的旋转下眩晕过、徘徊过。面对新课程语文改革的呼唤,坚守语文课堂的精神家园迫在眉睫。真正的语文课,应该是扎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气沉丹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