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施语文新课标、新课程后,小学的语文教学有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一些先进的教学理念,有效的教法,使我们的语文教学焕然一新。然而,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也出现了一些片面、极端的做法。为了更好地领会新课改精神,深化语文教学改革,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充分体现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特点,笔者认为,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关系,才能让语文教学收到实效。
一、必须正确处理好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关系
新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由过去过分强调语文的工具性质转向重视语文的双重性质,体现了语文自身的无穷魅力,还语文以本来面目,语文的内涵也进一步拓展了。但在新课标的理念下,现在有些语文课堂教学出现了另一种极端的做法:重视人文精神的挖掘,却忽视了语文的工具性。为了突出人文精神,有的教师在教学中置文本的解读和基础知识的掌握于不顾,抛开课文做许多引申和发挥。上公开课,课堂教学热热闹闹,教学形式变化多样,可很难听到琅琅读书声,看不到语言文字的品味,欣赏不到对优美、精彩语段的分析理解。如教学《“空中霸王”的克星》一课,为了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激发他们保护自然的热情,教师用多媒体在屏幕上打出人类残害野生动物以及破坏生态环境的画面,让学生谈感想,不少学生举手要求发言,课堂气氛非常热烈,但作为一篇说明文,文章是如何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来说明的,却很少让学生获得真正的体会和感受。这样的学习过程造成学生忽视对字词句段的理解,少了听、说、读、写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不能不说是偏离了语文学习的轨道。
笔者认为,倡导新课程改革,突出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应以尊重语文的学科特点为前提,决不能削弱对学生的基本训练。其实,语文是一门关于语言的学科,语文教学最根本的任务在于“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所以,语文教学要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把握,教师引导学生不断积累,努力汲取营养,以丰富的知识积累为保证,只有在教学中真正做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把提升人文素养渗透于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之中,語文教学的理想境界才有可能实现。
二、必须正确处理好学生主体性和教师主导性的关系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学生学得主动、积极。但我们教师却出现了另一种极端的做法:课堂上找不到自己的位置,甚至认为既然学生是主体,那么就是课堂教学的主角,教师是配角。在组织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有的教师在教学中,该给学生引导的怕引导,该给学生讲解的不敢讲,惟恐占据学生学习的时间,害怕别人说“理念不新”;有的教师往往游离教学目标,脱离文本。整个课堂由于缺乏教师的正确引导,教师让学生漫无目的去“探究”、“发散”。如在文本的诵读与理解中,在没有充分引导虚设情境的情况下让学生“想读哪一段就读哪一段”,“想和谁交流就和谁交流”,“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交流读书感受”,而教师又不能及时发挥主导作用,一堂课给学生大量的时间自读,结果是:甲也正确,乙也不错,丙很好,丁真棒。这样的学习过程名义上是“把学生失去的课堂还给学生”,实则是把过去的“一言堂”变为“大放羊”,学生理解偏了,思维乱了,也不指点,甚至出现了错误结论,教师或者不过问,或者就模棱两可,认为只有这样才是把课堂完全开放了,才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从而由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我想,这样做,一定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三、必须正确处理教法与教学实效的关系
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鲜与活力,课堂教学也随之出现了体现创新思想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逐渐改变了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可谓百花齐放:小组讨论、演讲、演小品、说相声、唱歌、跳舞、讲故事、辩论等。层出不穷的授课方式,让语文课有了盎然生机。然而,热闹的课堂是否就等于丰硕的教学成果,值得我们深思。当然,并不是说这些方法不可以用,而是要根据语文的特点,恰当、灵活的运用。
近年来,笔者听了不少公开课,最突出的一个特点是,采用了分组讨论,即所谓的合作学习。一般的过程往往是这样:教师提出问题,然后要求学生:“讨论”,学生就分组围成了一团,学生的讨论声响成一片,课堂气氛非常热烈。几分钟后,教师一声令下:“好了!”于是,学生的讨论戛然而止。结果展示讨论成果的往往是几个优等生,而大部分学生只是在那里当“看客”,课堂上没有他们的一席之地,这不但不能真正起到讨论的作用,还让他们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所以真正的讨论,应该是教师提出问题后,给学生以充分的思考时间,切不可学生的思路刚刚打开就草草收场,使讨论只流于表面的形式,而且这样的讨论表面上热热闹闹,结果会导致部分学生思想行为上的懒惰,注意力不集中,同时课文被搁置一边,一堂课下来,只见活动得热闹,不见对文本的有效阐释、挖掘和师生的情感共鸣。
一、必须正确处理好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关系
新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由过去过分强调语文的工具性质转向重视语文的双重性质,体现了语文自身的无穷魅力,还语文以本来面目,语文的内涵也进一步拓展了。但在新课标的理念下,现在有些语文课堂教学出现了另一种极端的做法:重视人文精神的挖掘,却忽视了语文的工具性。为了突出人文精神,有的教师在教学中置文本的解读和基础知识的掌握于不顾,抛开课文做许多引申和发挥。上公开课,课堂教学热热闹闹,教学形式变化多样,可很难听到琅琅读书声,看不到语言文字的品味,欣赏不到对优美、精彩语段的分析理解。如教学《“空中霸王”的克星》一课,为了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激发他们保护自然的热情,教师用多媒体在屏幕上打出人类残害野生动物以及破坏生态环境的画面,让学生谈感想,不少学生举手要求发言,课堂气氛非常热烈,但作为一篇说明文,文章是如何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来说明的,却很少让学生获得真正的体会和感受。这样的学习过程造成学生忽视对字词句段的理解,少了听、说、读、写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不能不说是偏离了语文学习的轨道。
笔者认为,倡导新课程改革,突出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应以尊重语文的学科特点为前提,决不能削弱对学生的基本训练。其实,语文是一门关于语言的学科,语文教学最根本的任务在于“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所以,语文教学要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把握,教师引导学生不断积累,努力汲取营养,以丰富的知识积累为保证,只有在教学中真正做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把提升人文素养渗透于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之中,語文教学的理想境界才有可能实现。
二、必须正确处理好学生主体性和教师主导性的关系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学生学得主动、积极。但我们教师却出现了另一种极端的做法:课堂上找不到自己的位置,甚至认为既然学生是主体,那么就是课堂教学的主角,教师是配角。在组织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有的教师在教学中,该给学生引导的怕引导,该给学生讲解的不敢讲,惟恐占据学生学习的时间,害怕别人说“理念不新”;有的教师往往游离教学目标,脱离文本。整个课堂由于缺乏教师的正确引导,教师让学生漫无目的去“探究”、“发散”。如在文本的诵读与理解中,在没有充分引导虚设情境的情况下让学生“想读哪一段就读哪一段”,“想和谁交流就和谁交流”,“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交流读书感受”,而教师又不能及时发挥主导作用,一堂课给学生大量的时间自读,结果是:甲也正确,乙也不错,丙很好,丁真棒。这样的学习过程名义上是“把学生失去的课堂还给学生”,实则是把过去的“一言堂”变为“大放羊”,学生理解偏了,思维乱了,也不指点,甚至出现了错误结论,教师或者不过问,或者就模棱两可,认为只有这样才是把课堂完全开放了,才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从而由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我想,这样做,一定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三、必须正确处理教法与教学实效的关系
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鲜与活力,课堂教学也随之出现了体现创新思想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逐渐改变了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可谓百花齐放:小组讨论、演讲、演小品、说相声、唱歌、跳舞、讲故事、辩论等。层出不穷的授课方式,让语文课有了盎然生机。然而,热闹的课堂是否就等于丰硕的教学成果,值得我们深思。当然,并不是说这些方法不可以用,而是要根据语文的特点,恰当、灵活的运用。
近年来,笔者听了不少公开课,最突出的一个特点是,采用了分组讨论,即所谓的合作学习。一般的过程往往是这样:教师提出问题,然后要求学生:“讨论”,学生就分组围成了一团,学生的讨论声响成一片,课堂气氛非常热烈。几分钟后,教师一声令下:“好了!”于是,学生的讨论戛然而止。结果展示讨论成果的往往是几个优等生,而大部分学生只是在那里当“看客”,课堂上没有他们的一席之地,这不但不能真正起到讨论的作用,还让他们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所以真正的讨论,应该是教师提出问题后,给学生以充分的思考时间,切不可学生的思路刚刚打开就草草收场,使讨论只流于表面的形式,而且这样的讨论表面上热热闹闹,结果会导致部分学生思想行为上的懒惰,注意力不集中,同时课文被搁置一边,一堂课下来,只见活动得热闹,不见对文本的有效阐释、挖掘和师生的情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