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语文教学必须与德育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语文课程中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以“育人”为教学的根本,让它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之中。本文从“以语文课堂为‘主渠道’,全方位渗透传统文化的德育教育;以课外活动为‘切入点’,多形式强化传统文化的德育教育;以社会实践为‘活水’,多角度内化传统文化的德育教育”三方面进行论述,用文之“活水”,启道之“清渠”,实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智育与德育的统一,从而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风化雨般的德育教育效果。
关键词: 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传统文化;德育;渗透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该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那么,语文教学中又如何进行传统文化的德育渗透呢?
一、以语文课堂为“主渠”,全方位渗透传统文化的德育教育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语文教材“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与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教材中的名家名篇,不仅充满古人才华的艺术性,而且极富思想性、人文性、德育性。
1.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爱国主义教育又是传统文化的永恒主题。现行语文教材中包含生动、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元素。有孔子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入世思想以及民本思想;屈原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爱民思想和忠君思想;王勃的“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的报国情怀;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忧国忧民的抱负;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责任感;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的爱国情怀……这些,都能使学生批判地继承古人的思想,得到人生的启迪,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熏陶着他们的爱国思想。教学这些名篇时,语文教师要认真引领他们秉爱国之志、走爱国之路、做爱国之人。
2.渗透孝道教育
古语曰:“百善孝为先。”孝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孝道是古人应具有的最重要的德行,也是现代人必备的品德。讲授《陈情表》一课时,我运用现代化多媒体课件展现2007感动中国人物——大孝至爱、感天动地的谢延信的事迹,然后让学生体会作者李密对祖母的深厚感情:“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乌鸟私情,愿乞终养”。最后让学生联系自己,谈谈对“孝”的看法。我相信,只要人人都有尊老爱幼之心,我们的家庭就会更更加和睦,我们的社会就会更加和谐。”
3.渗透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
中学时期是人的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人的心理冲突和心理矛盾较为剧烈的时期,因而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尤为重要。学习屈原的《离骚》,要领会屈原“路漫漫而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学习诸葛亮的《出师表》,要领会诸葛亮对国事的深切关心、对事业的无限忠诚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我教学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时,首先让学生收集道德败坏、堕落腐化、丧失人格的反面人物的材料,比如,江西省原副省长胡长清利用职权,大肆索贿受贿,大搞权钱交易,道德败坏,生活腐化、堕落等。然后,我让学生讨论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人生观、价值观。通过分析对比,培养了学生辨别善恶、美丑的能力,树立了正确的荣辱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4.渗透做人教育
“学语文,就是学做人。”梁启超在《教育与政治》、《为学与做人》两文中写道:“教育是什么?教育是教人学做人——学做现代人。”陶行知指出:“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怎样做人?古人概括为五个字:仁、智、礼、信、义。作为现代人,只有“仁、智、礼、信、义”的做人信条还不够,还应该具有以下七条标准:①积极进取开拓的精神;②崇高的道德品质和对人类的责任感;③在急剧变化的竞争中,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④有宽厚扎实的基础知识,有广泛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⑤有终身学习的本领,适应科学技术综合化的发展趋势;⑥有丰富多彩的健康个性;⑦具有和他人协调和进行国际交往的能力。由此可见,做人教育不仅是教育工作者们应为之奋斗的最终目标,也是当今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这样,才达到“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教育目的。
二、以社会实践为“活水”,多角度内化传统文化的德育教育
《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中要求“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教师要组织学生参加适当的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把语文学习引向家庭、社区、社会,在广泛的生活实践中活学语文,活用语文。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风光、文物古迹、历史名胜、风俗民情等,使语文教学成为学生走向语文实践的桥梁和纽带。
1.利用生活中的语文资源,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①认真宣传和学习《八荣八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培养学生的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提升荣辱观,增强社会责任感。②组织收看北京“奥运会”、“神七”发射,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爱国热情。③引领学生参观“王船山故居”、“石鼓书院”等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增强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思想;参观南岳衡山、回雁峰等风景名胜,培养热爱家乡的感情。
2.利用假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如:当导游、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等,让学生在大自然、大社会、大环境中获得成长。我组织了“我为家乡做导游”活动系列,学生们积极参与,撰写出不少优秀的活动心得,如蒋立群、刘诗嘉同学的《衡阳雁去无留意》,张瀚文、刘颖婕同学写的《第一避暑圣地——东洲岛》,何子瑜、刘熙同学写的《鸟类天堂——江口鸟洲游》等。
总之,语文教材蕴藏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德育资源,作为施教者的语文教师不仅仅是“教书”,更要“育人”,要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经典中的德育素材,依据语文学科人文性和思想性的特点,以文之“活水”,启道之“清渠”,来塑造人之灵魂,使之成为德才兼备的国家栋梁!
关键词: 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传统文化;德育;渗透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该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那么,语文教学中又如何进行传统文化的德育渗透呢?
一、以语文课堂为“主渠”,全方位渗透传统文化的德育教育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语文教材“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与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教材中的名家名篇,不仅充满古人才华的艺术性,而且极富思想性、人文性、德育性。
1.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爱国主义教育又是传统文化的永恒主题。现行语文教材中包含生动、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元素。有孔子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入世思想以及民本思想;屈原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爱民思想和忠君思想;王勃的“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的报国情怀;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忧国忧民的抱负;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责任感;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的爱国情怀……这些,都能使学生批判地继承古人的思想,得到人生的启迪,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熏陶着他们的爱国思想。教学这些名篇时,语文教师要认真引领他们秉爱国之志、走爱国之路、做爱国之人。
2.渗透孝道教育
古语曰:“百善孝为先。”孝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孝道是古人应具有的最重要的德行,也是现代人必备的品德。讲授《陈情表》一课时,我运用现代化多媒体课件展现2007感动中国人物——大孝至爱、感天动地的谢延信的事迹,然后让学生体会作者李密对祖母的深厚感情:“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乌鸟私情,愿乞终养”。最后让学生联系自己,谈谈对“孝”的看法。我相信,只要人人都有尊老爱幼之心,我们的家庭就会更更加和睦,我们的社会就会更加和谐。”
3.渗透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
中学时期是人的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人的心理冲突和心理矛盾较为剧烈的时期,因而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尤为重要。学习屈原的《离骚》,要领会屈原“路漫漫而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学习诸葛亮的《出师表》,要领会诸葛亮对国事的深切关心、对事业的无限忠诚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我教学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时,首先让学生收集道德败坏、堕落腐化、丧失人格的反面人物的材料,比如,江西省原副省长胡长清利用职权,大肆索贿受贿,大搞权钱交易,道德败坏,生活腐化、堕落等。然后,我让学生讨论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人生观、价值观。通过分析对比,培养了学生辨别善恶、美丑的能力,树立了正确的荣辱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4.渗透做人教育
“学语文,就是学做人。”梁启超在《教育与政治》、《为学与做人》两文中写道:“教育是什么?教育是教人学做人——学做现代人。”陶行知指出:“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怎样做人?古人概括为五个字:仁、智、礼、信、义。作为现代人,只有“仁、智、礼、信、义”的做人信条还不够,还应该具有以下七条标准:①积极进取开拓的精神;②崇高的道德品质和对人类的责任感;③在急剧变化的竞争中,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④有宽厚扎实的基础知识,有广泛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⑤有终身学习的本领,适应科学技术综合化的发展趋势;⑥有丰富多彩的健康个性;⑦具有和他人协调和进行国际交往的能力。由此可见,做人教育不仅是教育工作者们应为之奋斗的最终目标,也是当今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这样,才达到“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教育目的。
二、以社会实践为“活水”,多角度内化传统文化的德育教育
《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中要求“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教师要组织学生参加适当的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把语文学习引向家庭、社区、社会,在广泛的生活实践中活学语文,活用语文。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风光、文物古迹、历史名胜、风俗民情等,使语文教学成为学生走向语文实践的桥梁和纽带。
1.利用生活中的语文资源,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①认真宣传和学习《八荣八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培养学生的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提升荣辱观,增强社会责任感。②组织收看北京“奥运会”、“神七”发射,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爱国热情。③引领学生参观“王船山故居”、“石鼓书院”等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增强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思想;参观南岳衡山、回雁峰等风景名胜,培养热爱家乡的感情。
2.利用假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如:当导游、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等,让学生在大自然、大社会、大环境中获得成长。我组织了“我为家乡做导游”活动系列,学生们积极参与,撰写出不少优秀的活动心得,如蒋立群、刘诗嘉同学的《衡阳雁去无留意》,张瀚文、刘颖婕同学写的《第一避暑圣地——东洲岛》,何子瑜、刘熙同学写的《鸟类天堂——江口鸟洲游》等。
总之,语文教材蕴藏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德育资源,作为施教者的语文教师不仅仅是“教书”,更要“育人”,要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经典中的德育素材,依据语文学科人文性和思想性的特点,以文之“活水”,启道之“清渠”,来塑造人之灵魂,使之成为德才兼备的国家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