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长大了的儿女来说,母亲只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而对于衰老了的母亲来说,儿女却是她生活的全部。
前段时间回娘家,带了一些母亲做的豆腐乳回来。母亲做的豆腐乳是村里的女人中做得最好吃、也最好看的。用翠绿的菜叶子包着,上面裹满了鲜红的辣椒粉。用筷子轻轻挑开菜叶,蘸一点豆腐放进嘴里,唇舌之间便有了一种奇异的香,经久不散。
我装了一瓶子豆腐乳带到单位。中午吃工作餐的时候夹一块拌着米饭吃。同事们纷纷向我讨要。带回来的一饭盒豆腐乳很快没有了。同事们意犹未尽,要我给母亲打电话,让她再寄点来。
三天以后,母亲却亲自来了。满头大汗,脖子上系着一条毛巾,背了个背篓,背篓里装着那只存放豆腐的土陶坛子。
母亲是坐火车来的。下了火车又顶着烈日步行了半个小时的路才到我家。母亲每次来城里看我都是步行,因为她总是搞不清楚到我所在小区的公交车到底是965路还是956路。当然,她更舍不得打的。
我说这只是个小事,寄点来就可以了,干吗亲自送来啊?还连坛子都搬来了。母亲笑笑说,你刚到新单位,要和同事搞好关系嘛。既然人家喜欢吃,就一人送一点,让他们拿回家慢慢吃。
看来母亲并不认为这只是一件小事。母亲把这件事情和她的小女儿与新同事处好关系联系在一起了。母亲的年纪大了以后,我越发感觉到她的记忆开始模糊了。常常有那种东西明明拿在手上还到处去寻的事情出现。只是,只要一涉及我和两个哥哥的事,她立马就变得精明仔细起来。我想,对于长大了的儿女,母亲只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而对于衰老了的母亲,儿女却是她生活的全部。只能这样来解释母亲的时而精明时而糊涂吧。
下午不上班。我特意去了市场,买了一只新鲜的土鸡。刚刚进家门,手里提的东西就被母亲接过去了。她执意要我坐在沙发上看电视休息,由她来做饭。拗不过她,我帮她把燃气灶打开后就靠在厨房门边看着母亲忙碌。母亲不敢独自使用燃气灶,现在家里还在用柴火做饭。每次听到开火时的那一声“啪”,母亲就会发出一声惊呼,好像面对着一个随时都会爆炸的炸弹。我喜欢看母亲的那种惊慌,在我看来,那样的惊呼也成了一种雀跃,因为那是母亲给我的惟一一个不加掩饰的表情。多年以来,母亲一直在掩饰着。掩饰她的疾苦,掩饰她的欲望,掩饰她的失落,为着我们,她硬是摒弃了一个人对于生活的全部企图,成了一个纯粹的母亲。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母亲虽然已经60岁了,可是,在我的记忆中,她没有吃过一只完整的鸡。
在我小时候,我们家里吃鸡是这样分配的:鸡头和鸡爪给父亲吃,鸡头代表了父亲在家里的地位,吃鸡爪寓意着多多地抓钱。鸡腿给两个哥哥吃,这样他们就能长得更健硕。鸡翅膀给我吃,母亲说吃了鸡翅膀就会自己梳头发了。那些白花花的细腻的鸡肉被母亲夹到一个大碗里端给一直因病卧床的奶奶。一只鸡就这样只剩下了一个身子,留给母亲的,就是那“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了。
不用说,鸡自然是母亲辛苦喂养出来的。只是那时,年幼的我并未意识到这一切对于母亲的不公平。在我的潜意识里,母亲,她就应该是这样的。她应该养鸡,因为我们喜欢吃。她吃鸡肋我们吃鸡翅和鸡腿,这也并没有什么不妥,谁让她是我们的母亲呢?
所以当母亲开玩笑说,幺女,把你的鸡翅膀给妈咬一口吧?我断然地拒绝了。每每想起这些往事,我心里就会惴惴不安,总感觉自己是一个不孝的人,那么小的年纪就从精神上伤害了自己的母亲。长大了以后,家里再吃鸡我怎么也不肯吃鸡翅膀了。母亲却还是啃着鸡肋,鸡腿和鸡翅膀我们不吃就夹到父亲的碗里。多次劝解无效后,我有点悲哀地明白了:这是一种习惯,是一个母亲的习惯,是一个持家女人的习惯。
我对吃鸡失去了兴趣。在我的潜意识里,吃鸡好像代表着一种禁忌。只有母亲来了,我才买鸡来吃。我是多么想看着我的母亲吃鸡啊,看着她吃完整个的鸡。也许这个愿望没有实现的可能了,因为现在,吃鸡腿和鸡翅膀的人变成了我的儿子和丈夫。母亲连鸡肋也不能吃了,她的牙齿和她的人一起苍老了,肉的残渣嵌在牙缝里就会犯牙疼的毛病。母亲只能喝点汤了。
母亲仍然在厨房里忙碌着。她的背影早已开始佝偻了,干活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利索,转过身的时候手臂把装香油的瓶子碰倒了,瓶子碎了,香油在地上流了大大的一摊。我蹲下身来帮着面色愧疚的母亲收拾,极力让自己脸上的表情平静如初。因为我明白,母亲这条鲜活健康的生命,是被我们三兄妹和艰苦的生活压榨干的。
饭做好了,端上了桌。母亲开始一遍一遍地去“请”丈夫和儿子来吃饭。人终于到齐了,母亲舒了口气开始挨个拿筷子、盛饭。态度谦卑得像个老仆人。我不知道天下有多少母亲是像我母亲这样的,为了儿女辛劳了一生,不但不思回报,倒好像总觉得欠着儿女很多东西似的。大哥结婚时家里为他盖了新房,可母亲总是唠叨着没有给大哥买摩托车。别人家的儿子结婚都骑着摩托车去接新娘子,大哥是把大嫂从邻村背回来的。母亲为此对大哥深怀歉疚,对大嫂的骄蛮跋扈只字不提。逢年过节,倒是母亲大包小包拎着给大哥家送过去。二哥自己做生意赚了些钱,结婚时没要家里出钱。这让母亲更不安了,二哥家就住在镇上,二嫂是镇中学的老师。母亲每个星期天都去二哥家洗衣服。家里喂的猪,母亲从来不拿去卖钱。过年的时候杀了,大哥和二哥家一人一头。我住得远,母亲便做成腊肉和香肠送过来。
三兄妹当中我读的书最多。为了我上学,父亲在建筑工地上搬了10年的砖头。母亲每天天没亮就起床卖菜。风雨无阻。可就是这样,母亲还是因为没有给我丰厚的嫁妆而觉得欠着我的。我们三兄妹的孩子都是母亲带大的。尽管我的儿子出生时,母亲刚刚做完胆结石手术不到一个月……
我也是一个女人,如今也为人妻为人母,但是我还是感觉自己缺少一种母亲那样的力量。那样强大的力量到底来自何处呢?
我抬起头。看见儿子正在啃鸡翅膀。我对儿子说:把你的鸡翅膀给妈咬一口好吗?儿子摇摇头,突然想起了什么似的,转过头把鸡翅膀放到母亲的嘴边。姥姥给你吃。母亲愣了一下,脸上随即笑开了花。姥姥不吃,姥姥的乖孙吃。母亲说。
儿子脸上的表情认真起来,不,姥姥吃。妈妈说是姥姥把我带大的。妈妈还说,人要知道感恩。我一把把儿子搂在怀里。一股暖洋洋的情意荡漾在我的心里,温暖得我几乎要流泪。我知道,那是人世间最温暖的感情,那是亲情。我想,在艰苦和漫长的生活中,母亲也有过脆弱的时刻吧?只是那样的脆弱,很快就被儿女绕膝的欢喜替代了。
这个时候,我才真正明白,亲情的定义其实是:虽然你不思回报,但我必须知道感恩。这样一代又一代,代代相传,最终形成了可以抵御一切困苦的亲情。
前段时间回娘家,带了一些母亲做的豆腐乳回来。母亲做的豆腐乳是村里的女人中做得最好吃、也最好看的。用翠绿的菜叶子包着,上面裹满了鲜红的辣椒粉。用筷子轻轻挑开菜叶,蘸一点豆腐放进嘴里,唇舌之间便有了一种奇异的香,经久不散。
我装了一瓶子豆腐乳带到单位。中午吃工作餐的时候夹一块拌着米饭吃。同事们纷纷向我讨要。带回来的一饭盒豆腐乳很快没有了。同事们意犹未尽,要我给母亲打电话,让她再寄点来。
三天以后,母亲却亲自来了。满头大汗,脖子上系着一条毛巾,背了个背篓,背篓里装着那只存放豆腐的土陶坛子。
母亲是坐火车来的。下了火车又顶着烈日步行了半个小时的路才到我家。母亲每次来城里看我都是步行,因为她总是搞不清楚到我所在小区的公交车到底是965路还是956路。当然,她更舍不得打的。
我说这只是个小事,寄点来就可以了,干吗亲自送来啊?还连坛子都搬来了。母亲笑笑说,你刚到新单位,要和同事搞好关系嘛。既然人家喜欢吃,就一人送一点,让他们拿回家慢慢吃。
看来母亲并不认为这只是一件小事。母亲把这件事情和她的小女儿与新同事处好关系联系在一起了。母亲的年纪大了以后,我越发感觉到她的记忆开始模糊了。常常有那种东西明明拿在手上还到处去寻的事情出现。只是,只要一涉及我和两个哥哥的事,她立马就变得精明仔细起来。我想,对于长大了的儿女,母亲只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而对于衰老了的母亲,儿女却是她生活的全部。只能这样来解释母亲的时而精明时而糊涂吧。
下午不上班。我特意去了市场,买了一只新鲜的土鸡。刚刚进家门,手里提的东西就被母亲接过去了。她执意要我坐在沙发上看电视休息,由她来做饭。拗不过她,我帮她把燃气灶打开后就靠在厨房门边看着母亲忙碌。母亲不敢独自使用燃气灶,现在家里还在用柴火做饭。每次听到开火时的那一声“啪”,母亲就会发出一声惊呼,好像面对着一个随时都会爆炸的炸弹。我喜欢看母亲的那种惊慌,在我看来,那样的惊呼也成了一种雀跃,因为那是母亲给我的惟一一个不加掩饰的表情。多年以来,母亲一直在掩饰着。掩饰她的疾苦,掩饰她的欲望,掩饰她的失落,为着我们,她硬是摒弃了一个人对于生活的全部企图,成了一个纯粹的母亲。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母亲虽然已经60岁了,可是,在我的记忆中,她没有吃过一只完整的鸡。
在我小时候,我们家里吃鸡是这样分配的:鸡头和鸡爪给父亲吃,鸡头代表了父亲在家里的地位,吃鸡爪寓意着多多地抓钱。鸡腿给两个哥哥吃,这样他们就能长得更健硕。鸡翅膀给我吃,母亲说吃了鸡翅膀就会自己梳头发了。那些白花花的细腻的鸡肉被母亲夹到一个大碗里端给一直因病卧床的奶奶。一只鸡就这样只剩下了一个身子,留给母亲的,就是那“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了。
不用说,鸡自然是母亲辛苦喂养出来的。只是那时,年幼的我并未意识到这一切对于母亲的不公平。在我的潜意识里,母亲,她就应该是这样的。她应该养鸡,因为我们喜欢吃。她吃鸡肋我们吃鸡翅和鸡腿,这也并没有什么不妥,谁让她是我们的母亲呢?
所以当母亲开玩笑说,幺女,把你的鸡翅膀给妈咬一口吧?我断然地拒绝了。每每想起这些往事,我心里就会惴惴不安,总感觉自己是一个不孝的人,那么小的年纪就从精神上伤害了自己的母亲。长大了以后,家里再吃鸡我怎么也不肯吃鸡翅膀了。母亲却还是啃着鸡肋,鸡腿和鸡翅膀我们不吃就夹到父亲的碗里。多次劝解无效后,我有点悲哀地明白了:这是一种习惯,是一个母亲的习惯,是一个持家女人的习惯。
我对吃鸡失去了兴趣。在我的潜意识里,吃鸡好像代表着一种禁忌。只有母亲来了,我才买鸡来吃。我是多么想看着我的母亲吃鸡啊,看着她吃完整个的鸡。也许这个愿望没有实现的可能了,因为现在,吃鸡腿和鸡翅膀的人变成了我的儿子和丈夫。母亲连鸡肋也不能吃了,她的牙齿和她的人一起苍老了,肉的残渣嵌在牙缝里就会犯牙疼的毛病。母亲只能喝点汤了。
母亲仍然在厨房里忙碌着。她的背影早已开始佝偻了,干活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利索,转过身的时候手臂把装香油的瓶子碰倒了,瓶子碎了,香油在地上流了大大的一摊。我蹲下身来帮着面色愧疚的母亲收拾,极力让自己脸上的表情平静如初。因为我明白,母亲这条鲜活健康的生命,是被我们三兄妹和艰苦的生活压榨干的。
饭做好了,端上了桌。母亲开始一遍一遍地去“请”丈夫和儿子来吃饭。人终于到齐了,母亲舒了口气开始挨个拿筷子、盛饭。态度谦卑得像个老仆人。我不知道天下有多少母亲是像我母亲这样的,为了儿女辛劳了一生,不但不思回报,倒好像总觉得欠着儿女很多东西似的。大哥结婚时家里为他盖了新房,可母亲总是唠叨着没有给大哥买摩托车。别人家的儿子结婚都骑着摩托车去接新娘子,大哥是把大嫂从邻村背回来的。母亲为此对大哥深怀歉疚,对大嫂的骄蛮跋扈只字不提。逢年过节,倒是母亲大包小包拎着给大哥家送过去。二哥自己做生意赚了些钱,结婚时没要家里出钱。这让母亲更不安了,二哥家就住在镇上,二嫂是镇中学的老师。母亲每个星期天都去二哥家洗衣服。家里喂的猪,母亲从来不拿去卖钱。过年的时候杀了,大哥和二哥家一人一头。我住得远,母亲便做成腊肉和香肠送过来。
三兄妹当中我读的书最多。为了我上学,父亲在建筑工地上搬了10年的砖头。母亲每天天没亮就起床卖菜。风雨无阻。可就是这样,母亲还是因为没有给我丰厚的嫁妆而觉得欠着我的。我们三兄妹的孩子都是母亲带大的。尽管我的儿子出生时,母亲刚刚做完胆结石手术不到一个月……
我也是一个女人,如今也为人妻为人母,但是我还是感觉自己缺少一种母亲那样的力量。那样强大的力量到底来自何处呢?
我抬起头。看见儿子正在啃鸡翅膀。我对儿子说:把你的鸡翅膀给妈咬一口好吗?儿子摇摇头,突然想起了什么似的,转过头把鸡翅膀放到母亲的嘴边。姥姥给你吃。母亲愣了一下,脸上随即笑开了花。姥姥不吃,姥姥的乖孙吃。母亲说。
儿子脸上的表情认真起来,不,姥姥吃。妈妈说是姥姥把我带大的。妈妈还说,人要知道感恩。我一把把儿子搂在怀里。一股暖洋洋的情意荡漾在我的心里,温暖得我几乎要流泪。我知道,那是人世间最温暖的感情,那是亲情。我想,在艰苦和漫长的生活中,母亲也有过脆弱的时刻吧?只是那样的脆弱,很快就被儿女绕膝的欢喜替代了。
这个时候,我才真正明白,亲情的定义其实是:虽然你不思回报,但我必须知道感恩。这样一代又一代,代代相传,最终形成了可以抵御一切困苦的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