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一本书名为《履迹回眸》的文集清样摆在我的案头时,我认真地阅读着记录桑逢文同志履迹的文字,感到非常亲切。作为朋友,桑逢文同志请我提出意见,并希望我写几句话。他一再谦虚地说,回顾在工作岗位上的经历,感到没有什么值得夸耀的,但工作中积累下来的这些文稿,毕竟是自己的心血结晶,整理出来,对自己是一种慰藉,如果能给别人一点借鉴,那更是求之不得的。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脑海中不断浮现出与桑逢文同志多年来交往的情景,联想起桑逢文同志的工作和为人,感到很有必要写一段文字来推介这本书和这个人。都说文如其人,我觉得这个评价用来形容桑逢文同志,真是太合适了。这本书里的文字与他的为人水乳相融,相映生辉,堪称为文与为人的和谐统一。
桑逢文同志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他对党和人民、对党的事业怀有深厚的感情,这与他的出身和经历有直接的关系。桑逢文同志1939年出生于山东省平阴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后来在工作中的接触,知道我俩是邻县的老乡,自然和我有一种亲近感。平阴县属于土地瘠薄的低山丘陵区,解放前农民生活相当困难。在他二、三岁的时候,父亲去世,母亲带着全家十多口人艰难度日。在他五、六岁时,母亲患病,临终前,他还依偎在母亲身边,不知道他将要永远失去疼他爱他的母亲。母亲去世后,是哥哥姐姐呵护着他。直到家乡解放了,在幼小的心灵上,朦胧地知道,是共产党救了他一家,使他能够到本村在一个小庙里开设的一所小学读书。解放初期,平阴农村生活仍然很困难,他的哥哥、姐姐分别建立了自己的家庭,为了使他能够继续读书,1953年,在他13岁时,哥哥姐姐为他凑了路费,让他只身闯关东,到长春投奔他的三哥。他的三哥是解放前到的长春(当时称新京),经人介绍到当时国民党第54后防军医院(解放后先后更名为长春第二军医大学、白求恩医大二院、吉林大学第二临床医院)当炊事员。他的三哥离开家乡时,桑逢文同志刚满一周岁,因此哥俩见面时互相不认识,生活的磨难使哥俩抱头痛哭。从此,在三哥的照顾下,桑逢文在长春又读了一年小学六年级,尔后又考入了中学。怀着对党的感恩之情,他把全部精力用到学习上,成绩优秀,各方面表现突出,在高中读书时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担任学校学生会主席。1960年又考入吉林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在校期间先后担任吉林大学学生会主席、长春市学联主席、长春市政协委员、全国学联副主席。在学生时代就树立了远大理想,决心要把毕生精力献给党。从他走过的历程上看,他无论做什么工作,都全身心地投入,总想用最好的工作成绩来报答党的恩情。共产党人也是要讲亲情的,他总是把哥哥嫂子含辛茹苦培养了自己的事挂在心上,总觉得自己给予哥哥嫂子的太少。以至于哥嫂去世以后,把报恩延伸到哥哥、姐姐的下一代身上,关心他们的成长。这种感恩的情怀是桑逢文同志性格和处事的一个鲜明特点,于是他工作和处事上总有一种动力,总想把自己的全部才能奉献、回报给整个社会。
桑逢文同志是一个对工作极端认真、有创造性的人。正如文集的名字所叙述的那样:履迹回眸,从他走过的道路,可以看到,他无论干什么工作,都是用最饱满的热情,把工作干得很出色,很有创造性。早在1978年,他就带头总结出怀德县“国家补助一点,群众负担一点,学校勤工俭学解决一点,三股劲拧成一股绳”建设校舍的经验,并发表在人民日报上,使这个经验在吉林省乃至全国得到推广,对解决由于文化大革命破坏而造成学校校舍不足的问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他担任吉林省副省长期间,协助省长分管计划生育工作,总结了计划生育工作与发展经济相结合、与帮助群众勤劳致富奔小康相结合、与建设文明幸福家庭相结合的“三结合”经验,在全国计划生育工作会议上作了介绍,得到国家计生委的肯定,曾得到联合国有关组织的关注。他分管教育工作期间,使吉林省的普及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率先进入了全国先进行列。分管体育工作期间,吉林省体育代表团在全国第八届运动会上取得了金牌数排名第7位的骄人成绩。在总结取得这些成绩的原因时,通过深入思考,使人们看到,做任何一项工作,只要认真对待,思路正确,真抓实干,都会取得好的成绩,有了这种精神,真是无往而不胜。桑逢文同志担任过吉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代主任,他能很快地转变角色,把精力用到研究如何开展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各项工作上。针对人大工作的性质,他总结出了“依法办事、集体定事、按程序行事”的人大工作的基本原则,使人大的立法、监督、任免、决定重大事项等各项工作,都搞得有声有色,推进了地方的民主法制建设。在担任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委员期间,他认真地参加委员会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尽职尽责,受到了同志们的赞扬。
桑逢文同志是一个善于团结同志、乐于助人的人。他生性憨厚,富有幽默感,爱说爱笑,善于与同志共事,待人比较随和,没有架子,因而群众关系好。他尊敬和关心老同志,对于培养和关心他成长的老领导一直念念不忘。他能够与同事和谐相处,做到体谅下情、关心他人。当有的群众有困难,求助于他时,他总是热情地接待,尽力帮助解决。他欢迎群众监督,愿意听取群众意见。在他主持吉林省九届人大常委会工作期间,第一个提出设立领导干部信访接待日和群众旁听人大常委会的制度。他说,我们总说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公仆的责任就是为人民办事、受人民监督,不能光发号施令,普通群众有难处时想到了你,是对你的信任,帮助他解决困难是你的责任。因而,凡是不违背原则的事,他都尽力帮助解决。他在任副省长时,经常深入到学校、体育训练基地,深入贫困地区,了解普通教师、运动员和普通百姓的疾苦,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很多人至今感念不忘。
桑逢文同志是一个淡泊名利、心胸豁达、为人和善的人。据我所知,在他政治生涯的征途上,并非一帆风顺。但桑逢文同志能正确对待,从不计较,反而还反思自己。桑逢文同志常常对年轻人说,职务提拔了更好,提供了你给人民多做点事的机会;如果别人被提拔了,人家可能比你做得更好,同样应该高兴。正因为他有这样的胸怀,所以他常用周恩来同志的“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无求品自高”的家训鞭策自己,教育后人。这就是他淡泊名利、心胸豁达、为人和善的原因。
桑逢文同志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使我很赞佩。毕业于中文系的他具有文人气质,很想写出一些脍炙人口的文章,但以前的时间属于工作。他说,退休之后属于自己的时间更多了,要把通过“履迹回眸”焕发出来的激情,融入到今后的生活中去。除了履行一个共产党员的社会责任外,他想更多地发现挖掘生活中的美,书写那些好人、好事。我期待着他的这个愿望早日实现。
(作者系原国务院副总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桑逢文同志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他对党和人民、对党的事业怀有深厚的感情,这与他的出身和经历有直接的关系。桑逢文同志1939年出生于山东省平阴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后来在工作中的接触,知道我俩是邻县的老乡,自然和我有一种亲近感。平阴县属于土地瘠薄的低山丘陵区,解放前农民生活相当困难。在他二、三岁的时候,父亲去世,母亲带着全家十多口人艰难度日。在他五、六岁时,母亲患病,临终前,他还依偎在母亲身边,不知道他将要永远失去疼他爱他的母亲。母亲去世后,是哥哥姐姐呵护着他。直到家乡解放了,在幼小的心灵上,朦胧地知道,是共产党救了他一家,使他能够到本村在一个小庙里开设的一所小学读书。解放初期,平阴农村生活仍然很困难,他的哥哥、姐姐分别建立了自己的家庭,为了使他能够继续读书,1953年,在他13岁时,哥哥姐姐为他凑了路费,让他只身闯关东,到长春投奔他的三哥。他的三哥是解放前到的长春(当时称新京),经人介绍到当时国民党第54后防军医院(解放后先后更名为长春第二军医大学、白求恩医大二院、吉林大学第二临床医院)当炊事员。他的三哥离开家乡时,桑逢文同志刚满一周岁,因此哥俩见面时互相不认识,生活的磨难使哥俩抱头痛哭。从此,在三哥的照顾下,桑逢文在长春又读了一年小学六年级,尔后又考入了中学。怀着对党的感恩之情,他把全部精力用到学习上,成绩优秀,各方面表现突出,在高中读书时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担任学校学生会主席。1960年又考入吉林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在校期间先后担任吉林大学学生会主席、长春市学联主席、长春市政协委员、全国学联副主席。在学生时代就树立了远大理想,决心要把毕生精力献给党。从他走过的历程上看,他无论做什么工作,都全身心地投入,总想用最好的工作成绩来报答党的恩情。共产党人也是要讲亲情的,他总是把哥哥嫂子含辛茹苦培养了自己的事挂在心上,总觉得自己给予哥哥嫂子的太少。以至于哥嫂去世以后,把报恩延伸到哥哥、姐姐的下一代身上,关心他们的成长。这种感恩的情怀是桑逢文同志性格和处事的一个鲜明特点,于是他工作和处事上总有一种动力,总想把自己的全部才能奉献、回报给整个社会。
桑逢文同志是一个对工作极端认真、有创造性的人。正如文集的名字所叙述的那样:履迹回眸,从他走过的道路,可以看到,他无论干什么工作,都是用最饱满的热情,把工作干得很出色,很有创造性。早在1978年,他就带头总结出怀德县“国家补助一点,群众负担一点,学校勤工俭学解决一点,三股劲拧成一股绳”建设校舍的经验,并发表在人民日报上,使这个经验在吉林省乃至全国得到推广,对解决由于文化大革命破坏而造成学校校舍不足的问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他担任吉林省副省长期间,协助省长分管计划生育工作,总结了计划生育工作与发展经济相结合、与帮助群众勤劳致富奔小康相结合、与建设文明幸福家庭相结合的“三结合”经验,在全国计划生育工作会议上作了介绍,得到国家计生委的肯定,曾得到联合国有关组织的关注。他分管教育工作期间,使吉林省的普及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率先进入了全国先进行列。分管体育工作期间,吉林省体育代表团在全国第八届运动会上取得了金牌数排名第7位的骄人成绩。在总结取得这些成绩的原因时,通过深入思考,使人们看到,做任何一项工作,只要认真对待,思路正确,真抓实干,都会取得好的成绩,有了这种精神,真是无往而不胜。桑逢文同志担任过吉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代主任,他能很快地转变角色,把精力用到研究如何开展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各项工作上。针对人大工作的性质,他总结出了“依法办事、集体定事、按程序行事”的人大工作的基本原则,使人大的立法、监督、任免、决定重大事项等各项工作,都搞得有声有色,推进了地方的民主法制建设。在担任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委员期间,他认真地参加委员会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尽职尽责,受到了同志们的赞扬。
桑逢文同志是一个善于团结同志、乐于助人的人。他生性憨厚,富有幽默感,爱说爱笑,善于与同志共事,待人比较随和,没有架子,因而群众关系好。他尊敬和关心老同志,对于培养和关心他成长的老领导一直念念不忘。他能够与同事和谐相处,做到体谅下情、关心他人。当有的群众有困难,求助于他时,他总是热情地接待,尽力帮助解决。他欢迎群众监督,愿意听取群众意见。在他主持吉林省九届人大常委会工作期间,第一个提出设立领导干部信访接待日和群众旁听人大常委会的制度。他说,我们总说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公仆的责任就是为人民办事、受人民监督,不能光发号施令,普通群众有难处时想到了你,是对你的信任,帮助他解决困难是你的责任。因而,凡是不违背原则的事,他都尽力帮助解决。他在任副省长时,经常深入到学校、体育训练基地,深入贫困地区,了解普通教师、运动员和普通百姓的疾苦,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很多人至今感念不忘。
桑逢文同志是一个淡泊名利、心胸豁达、为人和善的人。据我所知,在他政治生涯的征途上,并非一帆风顺。但桑逢文同志能正确对待,从不计较,反而还反思自己。桑逢文同志常常对年轻人说,职务提拔了更好,提供了你给人民多做点事的机会;如果别人被提拔了,人家可能比你做得更好,同样应该高兴。正因为他有这样的胸怀,所以他常用周恩来同志的“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无求品自高”的家训鞭策自己,教育后人。这就是他淡泊名利、心胸豁达、为人和善的原因。
桑逢文同志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使我很赞佩。毕业于中文系的他具有文人气质,很想写出一些脍炙人口的文章,但以前的时间属于工作。他说,退休之后属于自己的时间更多了,要把通过“履迹回眸”焕发出来的激情,融入到今后的生活中去。除了履行一个共产党员的社会责任外,他想更多地发现挖掘生活中的美,书写那些好人、好事。我期待着他的这个愿望早日实现。
(作者系原国务院副总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