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药的艺术之药

来源 :精品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guwenshuruf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次接过黄药的名片,是几周前的一次朋友聚餐上。他的名片很特别,像一本缩微的书籍,可以“翻阅”。对于名片上的“药艺术馆”,我起初的理解是他是个卖药的,估计是中医出身。后来通过交流才知道他卖的是艺术之药。
  他叫黄药,1987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1992年获美国芝加哥州立大学艺术硕士,1993年定居美国成为职业艺术家。近年来他一直活跃于南京先锋艺术的前沿,策划组织了多场大型行为艺术,如“失重”、“流动药房”、“抗生素”、“8+8同床异梦”、“清明”……作为药艺术馆的掌门人,这些行为艺术活动就是他给这个世界开出的处方单。
  在许多人的眼里,搞行为艺术的总是神经兮兮的,基本上可以鉴定为疯子。眼前的黄药没有疯子的任何迹象。
  也许是平常生活造就的慵懒吧,除了自己策展一些艺术活动外,平时的黄药上午睡觉做梦,下午半梦半醒,晚上正式清醒,许多灵感基本上都是在晚上和朋友的聊天中获得的。偶尔骑骑车、爬爬山,这是他与自然亲密接触的时刻,到馆外去散步,然后带着一身尘埃回馆内,任精神自由逍遥。
  八十年代时,一帮愤青以摇滚的姿态开始呐喊这个世界怎么了的时候,黄药和他的朋友们以艺术展示的形式展示他们的理想,那是理想主义盛行的年代,单纯,干净,无拘却有束。
  早在1986年,黄药就和一群南京的艺术青年们搞起了“晒太阳”的艺术展示活动,从那时候起,他们就自觉地享受自娱自乐不受干扰的自助式艺术展示活动。
  “晒太阳”艺术活动是中国当代第一个大型户外艺术派对。20多年后的今天,在艺术因为资本与市场而“疯狂”时,对它的追溯与梳理,发掘其内涵与启示,正当其时。于是,《晒太阳:跨越20年的艺术行动:中国南京》在黄药和他另一个朋友的努力下,于2010年正式出版了。这是一群奉献社会的艺术家们共同走过的路,是历史的见证。
  作为旅美画家,我们首先关注的是他自己对东西方的艺术发展的看法。在关于“东西方艺术交错”的问题上,黄药讲了几个实例,其中一个是这样的,有人在先前从来没有画过画,却在一次意外事故后突然成了天才画家。我想,这就是传说中的小宇宙被打开了吧。任何天才的最终丧失是源自于思想的束缚。有时,当我们面对一个疯子随手涂鸦出来的东西时,不得不惊叹于他们有常人无法超越的高度,简直就是天才。这就是为什么成人画不出儿童画的原因。我们自小就接受着模具式的教育,艺术的表达靠的是个性的张扬,而不是墙上学生的作品一眼看过去就知道“师出同门”的悲哀。
  


  黄药推崇的“东西方艺术交错”,准确地说是为了体现当下一种新的艺术观念。这种艺术交错将更直接地给中国艺术界在制度上带来一种创新的设计,呈现新的思维和启示。
  1987年黄药远赴美国芝加哥州立大学视觉艺术系求学。一天,导师带他去参观自己学生的作品,回来后问黄药有什么印象。黄药说每个人的作品风格都不同。导师说这就对了。那一刻,黄药突然悟出了什么,激动地在自己的画室里画了个通宵。这是他永远记住的一天。在此后长达一个月的时间里,他几乎没有停笔地挥毫作画,激情澎湃。他说,感觉被压抑了多年的激情彻底爆发,他的灵感终于宣泄成了现实。
  国外这段艺术硕士的求学生涯对他来讲影响巨大,也正是因为这个时期生活的影响,促使他要把鼓励个性张扬的理念带回国。
  许多人对行为艺术存在偏见,认为是一场作秀的行为。有人问黄药,你搞那些活动赚钱吗?这是很多人心头的一个谜团。从先后20年的“晒太阳”,到近些年的行为艺术活动,都是黄药和他的朋友们自发搞起来的,没有一分钱的收益,都是赔本,倒贴钱的。唯一的动力来自于艺术家们内心的焦虑而焕发出来的使命感。
  如果说,摇滚青年以咆哮的嗓音向世界表明态度,演员以出色的表演向世人传达生活的真谛,行为艺术家们则以他们独有的方式宣泄内心的理想主义,表达对万物生灵的立场。
  “药艺术馆”的诞生,源自“使命”这个词。 “药艺术馆”藏身于南京定淮门大街“世界之窗科技软件园”内,一栋建在小山顶上的欧式别墅,不仔细找,根本就不知道在这闹市区还有这么一块安静的艺术创作场所。软件园是技术创新、企业孵化、企业家培育于一体的高新技术园区。黄药的“药艺术馆”是孵化精神药物的,以艺术家的气质和担当为处方,以行为艺术展示社会亟待关注和解决的种种问题。
  如今,药艺术馆成为南京先锋艺术家们常聚的活动场所,很多行为艺术的展示就在药艺术馆进行。这里不收任何人门票,人们可以观看思考,可以自己亲身参与,可以在里面吃烧烤喝啤酒畅谈海阔天空,气氛融洽友好。很多生活在南京的老外们也终于找到了自由互动的天空,成了药艺术馆的常客。他们经常给黄药打电话,嗨,黄先生,最近有什么活动?
  


  2011年3月,美国探索与发现(Discovery)栏目组一行来到南京,他们通过中国文化部打算找五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制作一些关于当地文化类的节目。南京是五个城市之一,那几天,以探索南京的文化亮点的老外们被政府宣传部门的领导带到许多最具南京文化的场所去采风拍摄。几天下来,节目编导尼克一直打不起精神,后来他通过美国的一本杂志了解到南京有个药艺术馆,于是他打电话给黄药,要求见面。那几天,这位Discovery编导兴奋了!黄药在短短的几天内,在药艺术馆策划组织了一场“清明”的行为艺术,无论是作品的内涵,还是场面的火爆,都让尼克大呼过瘾,自己也亲身参与了进来。他说,这是他在南京发现的最大亮点。
  黄药和他的药艺术馆尽管一直“隐藏”在这个城市的深处,但我觉得凡是对这个世界有所仁慈的艺术家,他们的行动必将电闪雷鸣,轰轰烈烈。
  那天,我和同事小青走出药艺术馆时,下意识地回望了那扇小小的院门,我仿佛经历了一场穿越,门内门外是两个不同的世界。 黄昏的街头,依然车水马龙,天空中零零星星地落下了雨滴。空气中飘忽着浮躁的气息,让人不安。
  我看见那片乌云笼罩的地方,我知道,暴雨将至。
其他文献
记得早年读过的一篇苏童的小说,小说结尾那个叫“榆”的少年发出一声凄厉的尖叫,推开人群在公路上狂奔起来,苏童写道:榆头戴孝布在公路上狂奔起来,远看很像一匹白鬃烈马。  我的许多年少时光里,也有类似这样的“白色”记忆。在那些遥远的白色印象里,有着一丝恐惧、梦幻以及一些不确定的事物。当然,这其中也洒着温暖、细碎的阳光。那阳光映照在往昔的河床上,是白色的。由于是白色,如今的我可以在上面任意图画着远去的景色
期刊
老外假期多,经常可以出去旅游。国人退休早,喜欢含饴弄孙。这有点象分期付款与一次性付清的关系。  每年的清明节期间都正值老外的复活节。地球这头的华人在为死去的亲人扫墓上香,那头的西方人在合家团圆庆祝耶稣的复活,真是个有趣的世界。  这些天,公司里的老外都回去过复活节了,加上他们带薪休假多(一般老外是每年20天,外派员工是30天),连着复活节,很多人一休就是两个礼拜。  因为老外都是领导,领导不在,没
期刊
5月的第一个节日就是“五一”国际劳动节。此节源于美国芝加哥城的工人大罢工。1886年5月1日,芝加哥的二十一万六千余名工人为争取实行8小时工作制而举行大罢工,经过艰苦的流血斗争,终于获得了胜利。为纪念这次伟大的工人运动,1889年7月,第二国际宣布将每年的5月5日定为国际劳动节。这一决定立即得到世界各国工人的积极响应。1890年5月1日,欧美各国的工人阶级率先走向街头,举行盛大的示威游行与集会,争
期刊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硫使大气环境质量恶化,酸雨的危害加重,SO2的排放对人类的生存环境产生了极大的威胁。本文分析了我国大气污染的现状、SO2的危害等;对各类烟气脱硫技术的发展概况进行了综述并分析比较了各种脱硫方法的优缺点。
   目前,稀土抛光粉废粉基本作为固体废物进行堆放,没有进行有效地管理及利用,造成周边环境的污染。在研究它的可资源化利用特性之前,一定要对其可能产生的危害进行分析。本文研究了稀土抛光粉废粉可资源化利用及污染特性,结果表明:该废粉中主要含有稀土、氟等元素,
2012年4月13日,美国加州,一名行人经过商店橱窗中的海滩比基尼女郎海报时,因为大风暴雨而无法打开雨伞。
期刊
一位男人在公司干了10年,他每天用同样的方法做着同样的工作,每个月都领着同样的薪水。一天,愤愤不平的男人决定要求老板给他加薪及晋升。他对老板说:“毕竟,我已经有了10年的经验。”“亲爱的员工,”老板叹气说,“你没有10年的经验,你是一条经验用了10年。”  这是一条被狂转数万次的微博,而背后隐藏的是身为“螺丝钉”职场人的恐慌。的确,没有人想在35岁时,继续领25岁的薪水。  对职场人来说,35岁是
期刊
因为去了趟以色列,我终于知道了自己其实也长了一副很诡计多端的样子,并且成功思考和总结了自己的人生。  这一切都得感谢以色列领事馆、机场、大饭店和百货公司严格到让人瞠目结舌的安检。自从我开始准备前往以色列拜访各家科技公司和风投基金以后,我大概经历四次有关我是否涉及恐怖主义活动的严格询问,以及数次大大小小的搜包。  在我那天火烧火燎地从香港赶回广州,到以色列驻广州领事馆申请签证前,一直以为美国领事馆会
期刊
第一次到养老院采访,我心里有点忐忑,害怕看到一些无助的老人家,而我又不懂得安抚他们。出乎我意料的是,香港长者良好的生活态度,根本不是我所想象的那么灰暗,他们让我了解什么叫“有尊严地生活”。  进入张伯的房间,会惊叹于他的整洁。床铺、衣物干净整齐,桌面、地板一尘不染。他喜欢读报、了解时事。  陈伯因为腿脚不灵便,需要扶着墙走路。但是他同样乐观健谈、有良好的兴趣爱好。他喜欢飞机模型,桌子上叠放着厚厚几
期刊
卡迈勒·贾迪迪:不营销,毋宁死  2011年12月19日~20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市场营销学教授卡迈勒·贾迪迪第一次来到北京,为50余位来自金融、IT、电器、新闻出版等行业的高管学员授课。本刊编辑部对贾迪迪教授进行了独家专访。  在谈话中,贾迪迪教授不断强调营销一定要以客户为中心,任何损害客户利益的行为都是“自杀”。  而作为一名有社会担当的大学教授,贾迪迪提出了“社会企业家”可以的概念,他
期刊
下厨如化妆。有些食材天生丽质,如李渔就说螃蟹五味俱全,根本不用重味,略加点染即可。也有些食材,一清二白,就看如何调味了。比如面之一物,就没什么味道——当然,也有舌刁口灵的人物,能品出面的谷物香味来。但大体上,面是素淡一流。但恰因为其白净无味,像一张白脸孔,能让化妆师当调色盘来收拾了。  日本传统荞麦面,八分荞麦二分小麦粉揉成,淡而无味,而能迷倒江户众生,就因为其配方。传统拉面是得有好酱油、调味米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