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童是否感染幽门螺杆菌,与其家庭密切接触者是否为幽门螺杆菌患者有关,父母亲感染幽门螺杆菌是儿童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
目前,幽门螺杆菌在人群中的感染率很高,儿童则是幽门螺杆菌的易感人群。许多资料表明,绝大多数幽门螺杆菌患者的第一次感染是在儿童期,这些儿童经常出现腹痛、腹胀、恶心等症状,从而影响了日常的学习和生活。如果不予治疗,可导致终身性慢性胃炎,而慢性胃炎又能引起其他一系列病变。据统计,上海市7~12岁儿童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 36%。值得注意的是,儿童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随着年龄的增大而递增,为此我们曾对在校学生作过调查(见下图)。对出现消化道症状的儿童调查结果显示,5~8岁组是容易被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年龄段。
儿童是否感染幽门螺杆菌,与其家庭密切接触者是否为幽门螺杆菌患者有关,父母亲感染幽门螺杆菌是儿童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国外一项对5~7岁儿童的研究表明,母亲感染幽门螺杆菌,其孩子受感染的危险性可以增加4倍;父亲感染幽门螺杆菌,其孩子受感染的危险性可以增加2倍。研究还发现,儿童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家庭聚集分布现象,如父母亲均感染幽门螺杆菌的儿童,其感染率较父母未感染幽门螺杆菌的儿童高得多,前者为89.74%,后者为16.68%,且在感染幽门螺杆菌儿童的同胞兄妹中,至少有80%同时存在感染。
那么,幽门螺杆菌是通过何种途径传播的呢?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患者的口腔、唾液、牙斑中存有活性的幽门螺杆菌,从而提出口-口传播的可能性。还有人认为母亲喂小孩,帮助其咀嚼食物,或吃饭时共享一个菜碗,可能是发展中国家幽门螺杆菌传播较广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从粪便中也可培养出幽门螺杆菌,故认为粪-口传播也是幽门螺杆菌传播的另一途径。
因此,孩子有以下两种情况,家长应及时带其到医院检查是否有幽门螺杆菌感染:①孩子的父母亲以前患有胃部疾病,或检查证实有幽门螺杆菌。②孩子经常出现腹胀、腹痛、恶心、胃口差等症状,或近期内体重不增加。
孩子检查幽门螺杆菌的方法,应根据病情作选择。症状较轻或无症状的孩 子,可采用以下三种方法:①“血清免疫学检测”。即采集孩子的血液进行检查,这种方法可靠、方便而且价格低廉,准确性也高,但只能准确判断孩子曾经感染过幽门螺杆菌,不能确诊孩子目前是否存在感染。②13C尿素呼气试验。孩子只需口服一杯13 C尿素饮料,收集第10、20、30、40和第50分钟时呼出的气体并进行分析,即可准确、快速地诊断出孩子目前是否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而且还能用于药物疗效的观察,具有安全、无痛苦的优点,但是检查费用比较昂贵。③从粪便中检查幽门螺杆菌的免疫学方法。可采集孩子任何时候的粪便,只需检测一次,就可确定孩子是否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孩子若已出现明显腹痛、上腹部不适、呕吐等症状,应该进行胃镜检查,它不仅可以明确是否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而且还可观察孩子胃部的病变情况,有利于进一步治疗。
若确诊孩子胃中存有幽门螺杆菌,要不要及时治疗呢?专家认为,不需对每一个幽门螺杆菌携带者都进行根除治疗,一般应遵循以下治疗原则:无症状、无危险因素的孩子不需作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治疗;对出现腹痛、上腹部不适、呕吐等症状的孩子,则必须给予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目前治疗小儿幽门螺杆菌的药物主要为酸分泌抑制剂(如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H 2受体阻止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等)、铋剂(如胶态枸橼酸铋)及抗生素(羟氨苄青霉素、克拉霉素、甲硝唑等)。治疗方案要综合考虑患儿的病情及家长的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但有一点可以告诉大家,只要坚持正规治疗,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可达到80%以上。
在日常生活中,要预防儿童感染幽门螺杆菌,应注意以下几方面:①父母若为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应该特别注意饮食卫生,提倡家庭分餐制。②教育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饭前便后勤洗手、勤换衣被等。③多吃豆类食物,少吃辛辣食物,有助于减少幽门螺杆菌感染。④ 加强幼儿园、小学学校集体伙食的管理,防止幽门螺杆菌集体感染或社区内流行。⑤一旦发现孩子出现胃部不适、腹痛、呕吐等症状,应及时带其到医院进行检查,尽早明确诊断并及时治疗。
目前,幽门螺杆菌在人群中的感染率很高,儿童则是幽门螺杆菌的易感人群。许多资料表明,绝大多数幽门螺杆菌患者的第一次感染是在儿童期,这些儿童经常出现腹痛、腹胀、恶心等症状,从而影响了日常的学习和生活。如果不予治疗,可导致终身性慢性胃炎,而慢性胃炎又能引起其他一系列病变。据统计,上海市7~12岁儿童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 36%。值得注意的是,儿童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随着年龄的增大而递增,为此我们曾对在校学生作过调查(见下图)。对出现消化道症状的儿童调查结果显示,5~8岁组是容易被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年龄段。
儿童是否感染幽门螺杆菌,与其家庭密切接触者是否为幽门螺杆菌患者有关,父母亲感染幽门螺杆菌是儿童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国外一项对5~7岁儿童的研究表明,母亲感染幽门螺杆菌,其孩子受感染的危险性可以增加4倍;父亲感染幽门螺杆菌,其孩子受感染的危险性可以增加2倍。研究还发现,儿童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家庭聚集分布现象,如父母亲均感染幽门螺杆菌的儿童,其感染率较父母未感染幽门螺杆菌的儿童高得多,前者为89.74%,后者为16.68%,且在感染幽门螺杆菌儿童的同胞兄妹中,至少有80%同时存在感染。
那么,幽门螺杆菌是通过何种途径传播的呢?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患者的口腔、唾液、牙斑中存有活性的幽门螺杆菌,从而提出口-口传播的可能性。还有人认为母亲喂小孩,帮助其咀嚼食物,或吃饭时共享一个菜碗,可能是发展中国家幽门螺杆菌传播较广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从粪便中也可培养出幽门螺杆菌,故认为粪-口传播也是幽门螺杆菌传播的另一途径。
因此,孩子有以下两种情况,家长应及时带其到医院检查是否有幽门螺杆菌感染:①孩子的父母亲以前患有胃部疾病,或检查证实有幽门螺杆菌。②孩子经常出现腹胀、腹痛、恶心、胃口差等症状,或近期内体重不增加。
孩子检查幽门螺杆菌的方法,应根据病情作选择。症状较轻或无症状的孩 子,可采用以下三种方法:①“血清免疫学检测”。即采集孩子的血液进行检查,这种方法可靠、方便而且价格低廉,准确性也高,但只能准确判断孩子曾经感染过幽门螺杆菌,不能确诊孩子目前是否存在感染。②13C尿素呼气试验。孩子只需口服一杯13 C尿素饮料,收集第10、20、30、40和第50分钟时呼出的气体并进行分析,即可准确、快速地诊断出孩子目前是否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而且还能用于药物疗效的观察,具有安全、无痛苦的优点,但是检查费用比较昂贵。③从粪便中检查幽门螺杆菌的免疫学方法。可采集孩子任何时候的粪便,只需检测一次,就可确定孩子是否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孩子若已出现明显腹痛、上腹部不适、呕吐等症状,应该进行胃镜检查,它不仅可以明确是否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而且还可观察孩子胃部的病变情况,有利于进一步治疗。
若确诊孩子胃中存有幽门螺杆菌,要不要及时治疗呢?专家认为,不需对每一个幽门螺杆菌携带者都进行根除治疗,一般应遵循以下治疗原则:无症状、无危险因素的孩子不需作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治疗;对出现腹痛、上腹部不适、呕吐等症状的孩子,则必须给予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目前治疗小儿幽门螺杆菌的药物主要为酸分泌抑制剂(如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H 2受体阻止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等)、铋剂(如胶态枸橼酸铋)及抗生素(羟氨苄青霉素、克拉霉素、甲硝唑等)。治疗方案要综合考虑患儿的病情及家长的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但有一点可以告诉大家,只要坚持正规治疗,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可达到80%以上。
在日常生活中,要预防儿童感染幽门螺杆菌,应注意以下几方面:①父母若为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应该特别注意饮食卫生,提倡家庭分餐制。②教育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饭前便后勤洗手、勤换衣被等。③多吃豆类食物,少吃辛辣食物,有助于减少幽门螺杆菌感染。④ 加强幼儿园、小学学校集体伙食的管理,防止幽门螺杆菌集体感染或社区内流行。⑤一旦发现孩子出现胃部不适、腹痛、呕吐等症状,应及时带其到医院进行检查,尽早明确诊断并及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