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中相当一部分人在追寻佛法的过程中将其教义歪曲,不但将佛陀视为崇拜的偶像,还不惜重金来求得菩萨的保佑,要求神明赐给他功名富贵,把宗教的信仰建立在个人的私欲、贪求之上,使宗教的格调不能特出,人性无法透过宗教的熏陶而提高升华,由此被一些以佛牟利的人加以利用并骗取钱财,导致了人们对佛法的迷信与曲解。
祈祸而不祈福
信佛的人并不能代表着他是个佛教徒,佛教讲求的是破迷开悟,离苦得乐。通过对自身的修炼达到“无上正等正觉”,并帮助一切众生建立理智、大觉、奋发,进取、乐观、向上的慈悲济世的宇宙人生观。而佛教徒的福祸观与那些盲目信仰的人不同,他们祈福是为他人祈福,而不是为自己。而为自己祈求的是祸,希望世间一切众生的痛苦与灾祸降临到自己身上,从而使众人摆脱痛苦,实现快乐。祈求灾祸,让世间一切的痛苦都降临在自己身上,从而考验自己,能否为众生担当苦难也是一种修行的方法。正是本着佛教应该发扬服务、奉献的精神,为大众付出一片热诚,为社会献上一份关爱才是佛教的正道。人生活在欲望的世界里,“欲”有染污欲,也有善法欲。例如,发愤读书的求知欲;又如为国为民牺牲奉献的领袖欲。如果没有这些善法欲,就无法完成人生、圆满人生。任何事都有正邪、染净之别,生活在欲海中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浮沉在欲海里,欲望没有止境,这就是人生最大的悲哀。
因此,人们在修炼的过程中要时刻持有善法欲,而祛除染污欲,一切随喜随缘,不能强求,正确地看待生死,乃至解脱生死,才能真正拥有幸福的人生。佛教重视现世,可以由有名的三世因果偈看出端倪:“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做者是。”这就是要人们把握当下,努力开垦自己生命的园地,未来的世界仍然是美丽灿烂的。与人为善为带来内心的畅快、欢乐,对身体别有益处,也可从中实现人格的提升和精神的升华,这就是这句话的现实意义。
役物善财
储蓄钱财绝对不是持宝,把钱财用作救人利世,才是真正的储宝。佛陀通过对现实人间的谛察后也认为,获得财富是人类的第一需求。如《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所言:“如一切贫穷有情,饥寒,裸露,身心不安,何能造作种种事业?”当一个人连最基本的物质需求都不能满足时,他很难去向往更高境界的精神生活。佛教伦理只是不希望人们以信仰沉沦和道德堕落做为富有的代价,也不是将“信仰”与“富有”置于二者必居其一的两难中要求人们进行抉择。“越穷越光荣”的极端信仰曾经把我们这个社会推向崩溃的边缘,而今“金钱万能”的另一种极端正把我们引向万劫不复的深渊。因此,佛商在取财之时不能成为财的奴隶,而是要役物、善财,将取得的财富合理地运用。布施虽是为人,实在也是为己。做人不要过分地贪图金钱,要过合理的经济生活,那慈悲恭敬的心念才会自然涌起:嫉妒和我慢的邪执才自会消除,这就是布施的力,这就是解脱的因。而有的人布施的目的是为希求五欲的快乐,或是为好的名闻,或是为免除自己的贫贱,这不是布施的正道,怀着能让众生得到法乐和解脱而布施才能真正享受到真正的快乐。
无我与护心
丰子恺明确表示鄙视那些同佛做买卖,靠念佛祈求一己幸福的“信徒”,理由是“真正信佛”,应该理解佛陀四大皆空之义,而摒除私利,应该体会佛陀的物我一体,广大慈悲之心,而护爱群生(《佛无灵》)。《大智度论》称“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这一佛教的真精神并非为所有学人所接受,起码批评佛教为消极出世者就不这么看。在弘一法师看来,佛教“不唯非消极,乃是积极中之积极者”,因为大乘佛法皆说空与不空两方面,“不空”为救世,“空”为忘我(《佛法十论略释》)。护生之旨是护心,不杀蚂蚁非为爱惜蚂蚁之命,乃为爱护自己的心,使勿养成残忍(《佛无灵》)。只要真能护心,吃素吃荤实为小事。若过份钻牛角尖,只吃没有雄鸡交合而生的蛋,不养会吃老鼠的猫,那不只迂腐可笑,失却佛学本旨,而且类推到底,非饿死不可,因植物也有生命。民初作家程善之就写过一篇题为《自杀》的小说,写接受近代科学知识的佛教徒因了悟水中布满微生物,为不杀生只好自杀。
正信之途
佛陀认为修学真正的大道,出家与在家都没有分别。有的在深山之中学道却堕落,有的在家庭里面修行而获福。生灭的法,不分少长,不分老幼,没有决定的年月,举行祭神大会,祈福利、求延命,这都是愚痴罪恶的行为。不崇正法,祭神奉祀,杀害生灵而延我的命,这不是慈悲的行为,而是迷妄的作为。洪应明在《菜根谭》中有言缠脱只在自心,心了则屠肆糟廛,居然净土。不然,纵一琴一鹤,一花一卉,嗜好虽清,魔障终在。禅宗语云:“能休尘境为真境,未了僧家是俗家。”信夫。
中国大陆佛教的努力从总体上来看还是停留在建设寺庙,培育僧才,学习佛法的层面上,实际上还需要在社会的实践方面更进一步。譬如寺庙和社会的互动,僧人和社会人群的交流和引导,寺庙财务和管理的现代化等。现在的大陆寺庙的功能大多局限于为亡人超度,为生人息灾的服务上,而忽略了对社会群众生活上的引导。早在民国时期,面对当时佛教界的重死人、鬼神的现象,到目前为止,人们对待佛教还是希求能够卜筮未来,神鬼沟通,与神牟利,而不是随喜而作,追求普渡众生,成为裨益人群的布教生活。
自太虚大师提出人间佛教的口号以来,中国大陆的赵朴初等,台湾的印顺、星云等继承和发扬这种理念,开创了佛教的新局面。人间佛教作为时代的产物,它,必然具备某些时代的特征,这是它区别以传统佛教之处。
随着“人间佛教”的尝试与发展,佛教逐渐开始走入人们的生活,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在西方国家佛化婚礼已开始盛行,这种仪式对社会、家庭、人心乃至对人间佛教的推动,都有其正面、积极的作用。佛化婚礼对在家的佛教信仰者来说是佛,法、僧三宝为他们幸福人生和佛化家庭的一种祝福,也是佛化婚礼男女双方彼此承诺,持守“不邪淫”戒,相亲相爱的誓言。从世界各地的佛教道场来看,出了安静的禅修中心和严格受持比丘尼戒的持律道场外,佛教道场都需要面对社会人群,解决众生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不是一味的讲出离,念佛就可以应付了事。所以,西方佛教场所具备了多功能的用途。比如:教育,慈善、传统文化、佛教活动,包括佛教徒的婚丧嫁娶,消灾、祈福等种种实际的宗教活动。因此,把佛教道场认定为只是单纯的禅修或者念佛而已,那是很狭隘不切合实际僵硬的看法。世界各地所有的佛教寺院根据住持的发心,文化水准、修行程度和护持者的善因善缘以及建寺的因缘条件,各有其弘法利生的不同功能。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大陆佛教也出现了一些佛化婚礼,但其仪式也是在摸索过程当中,亟待探索一条合理化、规范化的发展之路。
2006年,绍兴一家婚庆公司应新婚夫妇的要求承办了一场佛化婚礼,整个过程就像是西方人在基督教堂内举行婚礼一样,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但是这个婚礼的程序显然比他们复杂多了。据悉,现在香港的一些名门望族、上海和内地的其他大城市里,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这种佛化婚礼,他们觉得在佛前举行婚礼很神圣,很庄重,也很有意义。
祈祸而不祈福
信佛的人并不能代表着他是个佛教徒,佛教讲求的是破迷开悟,离苦得乐。通过对自身的修炼达到“无上正等正觉”,并帮助一切众生建立理智、大觉、奋发,进取、乐观、向上的慈悲济世的宇宙人生观。而佛教徒的福祸观与那些盲目信仰的人不同,他们祈福是为他人祈福,而不是为自己。而为自己祈求的是祸,希望世间一切众生的痛苦与灾祸降临到自己身上,从而使众人摆脱痛苦,实现快乐。祈求灾祸,让世间一切的痛苦都降临在自己身上,从而考验自己,能否为众生担当苦难也是一种修行的方法。正是本着佛教应该发扬服务、奉献的精神,为大众付出一片热诚,为社会献上一份关爱才是佛教的正道。人生活在欲望的世界里,“欲”有染污欲,也有善法欲。例如,发愤读书的求知欲;又如为国为民牺牲奉献的领袖欲。如果没有这些善法欲,就无法完成人生、圆满人生。任何事都有正邪、染净之别,生活在欲海中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浮沉在欲海里,欲望没有止境,这就是人生最大的悲哀。
因此,人们在修炼的过程中要时刻持有善法欲,而祛除染污欲,一切随喜随缘,不能强求,正确地看待生死,乃至解脱生死,才能真正拥有幸福的人生。佛教重视现世,可以由有名的三世因果偈看出端倪:“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做者是。”这就是要人们把握当下,努力开垦自己生命的园地,未来的世界仍然是美丽灿烂的。与人为善为带来内心的畅快、欢乐,对身体别有益处,也可从中实现人格的提升和精神的升华,这就是这句话的现实意义。
役物善财
储蓄钱财绝对不是持宝,把钱财用作救人利世,才是真正的储宝。佛陀通过对现实人间的谛察后也认为,获得财富是人类的第一需求。如《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所言:“如一切贫穷有情,饥寒,裸露,身心不安,何能造作种种事业?”当一个人连最基本的物质需求都不能满足时,他很难去向往更高境界的精神生活。佛教伦理只是不希望人们以信仰沉沦和道德堕落做为富有的代价,也不是将“信仰”与“富有”置于二者必居其一的两难中要求人们进行抉择。“越穷越光荣”的极端信仰曾经把我们这个社会推向崩溃的边缘,而今“金钱万能”的另一种极端正把我们引向万劫不复的深渊。因此,佛商在取财之时不能成为财的奴隶,而是要役物、善财,将取得的财富合理地运用。布施虽是为人,实在也是为己。做人不要过分地贪图金钱,要过合理的经济生活,那慈悲恭敬的心念才会自然涌起:嫉妒和我慢的邪执才自会消除,这就是布施的力,这就是解脱的因。而有的人布施的目的是为希求五欲的快乐,或是为好的名闻,或是为免除自己的贫贱,这不是布施的正道,怀着能让众生得到法乐和解脱而布施才能真正享受到真正的快乐。
无我与护心
丰子恺明确表示鄙视那些同佛做买卖,靠念佛祈求一己幸福的“信徒”,理由是“真正信佛”,应该理解佛陀四大皆空之义,而摒除私利,应该体会佛陀的物我一体,广大慈悲之心,而护爱群生(《佛无灵》)。《大智度论》称“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这一佛教的真精神并非为所有学人所接受,起码批评佛教为消极出世者就不这么看。在弘一法师看来,佛教“不唯非消极,乃是积极中之积极者”,因为大乘佛法皆说空与不空两方面,“不空”为救世,“空”为忘我(《佛法十论略释》)。护生之旨是护心,不杀蚂蚁非为爱惜蚂蚁之命,乃为爱护自己的心,使勿养成残忍(《佛无灵》)。只要真能护心,吃素吃荤实为小事。若过份钻牛角尖,只吃没有雄鸡交合而生的蛋,不养会吃老鼠的猫,那不只迂腐可笑,失却佛学本旨,而且类推到底,非饿死不可,因植物也有生命。民初作家程善之就写过一篇题为《自杀》的小说,写接受近代科学知识的佛教徒因了悟水中布满微生物,为不杀生只好自杀。
正信之途
佛陀认为修学真正的大道,出家与在家都没有分别。有的在深山之中学道却堕落,有的在家庭里面修行而获福。生灭的法,不分少长,不分老幼,没有决定的年月,举行祭神大会,祈福利、求延命,这都是愚痴罪恶的行为。不崇正法,祭神奉祀,杀害生灵而延我的命,这不是慈悲的行为,而是迷妄的作为。洪应明在《菜根谭》中有言缠脱只在自心,心了则屠肆糟廛,居然净土。不然,纵一琴一鹤,一花一卉,嗜好虽清,魔障终在。禅宗语云:“能休尘境为真境,未了僧家是俗家。”信夫。
中国大陆佛教的努力从总体上来看还是停留在建设寺庙,培育僧才,学习佛法的层面上,实际上还需要在社会的实践方面更进一步。譬如寺庙和社会的互动,僧人和社会人群的交流和引导,寺庙财务和管理的现代化等。现在的大陆寺庙的功能大多局限于为亡人超度,为生人息灾的服务上,而忽略了对社会群众生活上的引导。早在民国时期,面对当时佛教界的重死人、鬼神的现象,到目前为止,人们对待佛教还是希求能够卜筮未来,神鬼沟通,与神牟利,而不是随喜而作,追求普渡众生,成为裨益人群的布教生活。
自太虚大师提出人间佛教的口号以来,中国大陆的赵朴初等,台湾的印顺、星云等继承和发扬这种理念,开创了佛教的新局面。人间佛教作为时代的产物,它,必然具备某些时代的特征,这是它区别以传统佛教之处。
随着“人间佛教”的尝试与发展,佛教逐渐开始走入人们的生活,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在西方国家佛化婚礼已开始盛行,这种仪式对社会、家庭、人心乃至对人间佛教的推动,都有其正面、积极的作用。佛化婚礼对在家的佛教信仰者来说是佛,法、僧三宝为他们幸福人生和佛化家庭的一种祝福,也是佛化婚礼男女双方彼此承诺,持守“不邪淫”戒,相亲相爱的誓言。从世界各地的佛教道场来看,出了安静的禅修中心和严格受持比丘尼戒的持律道场外,佛教道场都需要面对社会人群,解决众生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不是一味的讲出离,念佛就可以应付了事。所以,西方佛教场所具备了多功能的用途。比如:教育,慈善、传统文化、佛教活动,包括佛教徒的婚丧嫁娶,消灾、祈福等种种实际的宗教活动。因此,把佛教道场认定为只是单纯的禅修或者念佛而已,那是很狭隘不切合实际僵硬的看法。世界各地所有的佛教寺院根据住持的发心,文化水准、修行程度和护持者的善因善缘以及建寺的因缘条件,各有其弘法利生的不同功能。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大陆佛教也出现了一些佛化婚礼,但其仪式也是在摸索过程当中,亟待探索一条合理化、规范化的发展之路。
2006年,绍兴一家婚庆公司应新婚夫妇的要求承办了一场佛化婚礼,整个过程就像是西方人在基督教堂内举行婚礼一样,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但是这个婚礼的程序显然比他们复杂多了。据悉,现在香港的一些名门望族、上海和内地的其他大城市里,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这种佛化婚礼,他们觉得在佛前举行婚礼很神圣,很庄重,也很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