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高中教师在教学中经常困惑的课堂既要体现新课程理念——以学生为主,又要实现与高考结合——实施有效、高效教学这个教学难题着手研究,通过课堂实践证明了几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并通过教学事例证明方法的可行。
【关键词】以学生为主 课堂有效教学 教学方法
Research and practice on the teaching method of combining “base on student” with “effective classroom teaching” in biology teaching
Xu Ying
【Abstract】The writer, studying from the teaching difficulty that senior teachers not only need to show the new course idea that students are the base but also to achieve the combination with the entrance examination for college which is to actualize effective teaching with a high efficiency in the class which often puzzles them in teaching, has testified several kinds of effective teaching method through class practice and also testified the way is effective through teaching examples.
【Keywords】Base on student Effective classroom teaching Teaching method
新课程理念倡导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引导者。教师要运用多种有效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充满兴趣的学习,在兴趣的指引下,学会学习的方法,学到应掌握的知识,掌握生物学技能,提高生物素养。
高中生物在高考中占72分,虽然分值不高,但高中生物涵盖的知识面广,知识点细、碎,综合性强,要想拿到高分,不仅要读透高中课本知识,还要对许多老初中教材中的知识进行补充(因为初中课程改革后使用的教材与高中无法衔接),此外,教材抽象而跳跃,学生还需通过一定量的题型训练才能灵活应用知识。所以,许多老教师都习惯将自己多年对知识的总结、归纳的成果,仿佛是玉液琼浆一样,在课堂上一板一眼的传授给学生。这样的课堂,作为上课老师,的确是深入挖掘教材了,深入研究高考了,课堂容量很大了,是个尽职尽责的老师。作为听课的老师来说,尤其是年轻教师,感觉此教师的功底太深,佩服得五体投地,所有知识都是以面的形式呈现,经验真丰富。但对于学生呢?学生说:这老师太能扯了,一个问题,东拉西扯,我们都不知道他在讲什么了,我连怎么看书都不会了,更不知道怎么考试了。可见,教学,并没有体现以学生为主,学生坐着飞机,云里来雾里去,晕头转向,学生掌握了多少?学生达到学习要求了吗?课堂效率究竟有多高?该怎么评价呢?笔者在高中任教4年后,从对那些老教师的崇拜到对老教师教学方法的思考,到自己的探索,摸索出了几个让课堂既以学生为主,又能实施有效教学的方法,现陈述如下,不当之处还请同行批评指正。
1.探究性学习是主要方式。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主要指学生在学习生物课时自己探索问题的学习方式。最早提出在学校科学教育中要用探究方法的是杜威。他认为科学教育不仅仅是要让学生学习大量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习科学研究的过程或方法。探究性学习也是课程改革的一个突出特点。
探究性学习的突出特点就是带着问题学,带着对问题的假设探究,因此在过程中始终带有强烈的兴趣,使学习更主动。真正的探究性学习,最好问题由学生提出,再由学生进行探究,而这就是矛盾,学生的问题是高考要考的吗?学生要花多少时间来提问?所以,很多老教师当机力断,不能让学生发散。是的,高考的指挥棒不允许完整的探究,但探究的思想却是可以贯穿的。课本上一句句陈述句,让学生头晕脑胀,而如果,教师将它们变成一个个与高考衔接的问题串,学生带着问题串来探究学习,兴趣不就上来了吗?
关键是问题的深度、难度以及有效度。既要让学生够得着,又要扣高考,才能体现课堂的效率。
如:在细胞的增殖的教学中,关于细胞周期这个知识点,高考的考点是概念和特点,但绝不是填空或陈述句,是理解概念特点后对相关问题的识别,包括识图、周期长短的判断等。我们可以这样设计问题串:什么样的细胞有细胞周期?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所持续的时间一样吗?一个细胞周期的起点、止点各是什么时候?细胞周期涉及的两个阶段在时间分配上有什么特点?(这里再安排一个识图的题目)有人比喻:细胞在这两个阶段相当于“十月怀胎,一朝分娩”。请猜想:这两个阶段各完成什么活动?学生在探究前3个问题的时候,就是对概念关键词的理解,使概念不再空洞,变得有实际意义,再通过对识图题的实战演练,加深了对间期、分裂期在时间差异上的理解和识记,效率立刻提高。同时第四个问题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引入下一个知识点。
一句话,有效的课堂探究就是有效提问,就是教师在研究课本、研究高考后,将陈述句变成问题串的能力。
2.教学资源的适当呈现能让思维在指定范围内发散,能提高课堂效率。当然,不是所有的知识靠问题的提出,学生去探究就能达到要求的。尤其是一些思维可以发散的,这时候,如果控制不好,就可能既浪费了时间,又达不到学习目标。所以,这个问题提出后,应该给一定的资源呈现,让学生在一定的范围内思考,从而提高课堂效率。比如:在植物的激素调节一节中,关于设计实验探究向性运动,提出问题:根是否有向地性呢?然后,教师给出实验室可以提供的器材,让学生用给出的器材来设计,这样,就不会有太离谱的事情发生,而这种材料呈现设计实验的方法又刚好是高考中实验题经常呈现的方式。一举而两得,学生既做了学习的主人,主动学习,又进行了能力培养的教学,真正体现了有效教学。
3.教师要强调的问题要让学生主动提出。课本中还有很多知识存在很多漏洞,表面程序简单,实际需做很多补充,学生才能理解。如果这些补充内容教师直接传授,学生听的艰深,印象不深,很容易遗忘。这样的知识可以让学生自己讲、自己提,然后在解决的过程中学生就会很主动的学,体现做学习主人的快乐。
比如:关于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培育。流程很简单,但有太多疑问,学生都能提出问题,所以,可以这样设计:先让学生看书,请一个同学讲述培育过程。然后问有疑问吗?以下都是学生提的问题:用二倍体做母本,四倍体做父本,可以吗?为什么会紊乱?有没有可能有籽?和无籽番茄的培育一样吗?有没有受精?发育着的种子产生生长素,没有种子,为什么果实能发育?问题一个比一个深入,学生饶有兴趣,课堂充满探究,而且紧扣高考。
所以,学生能提出的问题让学生提,更能让学生体会做学习主人的乐趣。当然,如果学生层次不够,提不出,教师可酌情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
4.多媒体的有效运用能提高课堂效率。诚然,主动学习和传授的被动学习,主动学习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探索的时间,而传授法的被动学习就可以省却这个时间,因此,很多教师很困惑,生物课时少,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再给学生留点时间,怎么完得成教学任务?所以,不敢尝试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其实,时间是可以节约出来的,现代教育教学技术——多媒体的深入课堂,就是为了解放一些不必要的书写时间。
首先,问题串打在屏幕上,直观、清晰,避免了板书或口述时学生听不清楚而不断重复浪费的时间。
其次,直观的课件演示节约了一遍遍画图和解释所浪费的大量时间。如:有丝分裂的过程,全过程或各阶段通过学生观察模拟动画就可以按问题串归纳出来,方便、快捷,而且学生自己归纳的内容清晰。同时,直观的演示又能让学生形成有效的视觉刺激,增强注意力和兴趣。而传统的教学,就是带着学生一起画图,表面上看学生都画了一遍,但画完后,机械学习的后果就是所有的图都混淆了,而且浪费了大量时间。笔者用以上方法上有丝分裂这一课,40分钟完成了细胞增殖、细胞周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分裂过程中DNA、染色体、染色单体变化的知识传授,并进行总结,以短片归纳。而在贵阳市的市级公开课上,一位老教师展示传统教学,带着学生连有丝分裂的图都只画到中期就下课了。根本没有完成教学任务。可见,时间不是理由。合理的运用多媒体,既能将课堂还给学生,还能提高课堂效率。
当然,要避免依赖多媒体,尤其是重要的板书,不能简单呈现在多媒体上,因为页面一翻而过,学生会应接不暇,不凸显重点、关键,复习时就没有线索。所以,结论的归纳总结以及重要的线索应带着学生一起板书,形成笔记。
总之,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教师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这个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课堂有效、高效教学不仅不矛盾,而且是互相补充的,教师要认真探索,寻求多种方法,让我们的学生更快乐的学习,获得更多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赖胜蓉.《探究性学习的组织》
2 刘恩山.《中学生物学教学论》
3 石中英、王卫东.《基础教育新概念——有效教学》.教育科学出版社
4 鲍里奇.《有效教学方法》
【关键词】以学生为主 课堂有效教学 教学方法
Research and practice on the teaching method of combining “base on student” with “effective classroom teaching” in biology teaching
Xu Ying
【Abstract】The writer, studying from the teaching difficulty that senior teachers not only need to show the new course idea that students are the base but also to achieve the combination with the entrance examination for college which is to actualize effective teaching with a high efficiency in the class which often puzzles them in teaching, has testified several kinds of effective teaching method through class practice and also testified the way is effective through teaching examples.
【Keywords】Base on student Effective classroom teaching Teaching method
新课程理念倡导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引导者。教师要运用多种有效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充满兴趣的学习,在兴趣的指引下,学会学习的方法,学到应掌握的知识,掌握生物学技能,提高生物素养。
高中生物在高考中占72分,虽然分值不高,但高中生物涵盖的知识面广,知识点细、碎,综合性强,要想拿到高分,不仅要读透高中课本知识,还要对许多老初中教材中的知识进行补充(因为初中课程改革后使用的教材与高中无法衔接),此外,教材抽象而跳跃,学生还需通过一定量的题型训练才能灵活应用知识。所以,许多老教师都习惯将自己多年对知识的总结、归纳的成果,仿佛是玉液琼浆一样,在课堂上一板一眼的传授给学生。这样的课堂,作为上课老师,的确是深入挖掘教材了,深入研究高考了,课堂容量很大了,是个尽职尽责的老师。作为听课的老师来说,尤其是年轻教师,感觉此教师的功底太深,佩服得五体投地,所有知识都是以面的形式呈现,经验真丰富。但对于学生呢?学生说:这老师太能扯了,一个问题,东拉西扯,我们都不知道他在讲什么了,我连怎么看书都不会了,更不知道怎么考试了。可见,教学,并没有体现以学生为主,学生坐着飞机,云里来雾里去,晕头转向,学生掌握了多少?学生达到学习要求了吗?课堂效率究竟有多高?该怎么评价呢?笔者在高中任教4年后,从对那些老教师的崇拜到对老教师教学方法的思考,到自己的探索,摸索出了几个让课堂既以学生为主,又能实施有效教学的方法,现陈述如下,不当之处还请同行批评指正。
1.探究性学习是主要方式。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主要指学生在学习生物课时自己探索问题的学习方式。最早提出在学校科学教育中要用探究方法的是杜威。他认为科学教育不仅仅是要让学生学习大量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习科学研究的过程或方法。探究性学习也是课程改革的一个突出特点。
探究性学习的突出特点就是带着问题学,带着对问题的假设探究,因此在过程中始终带有强烈的兴趣,使学习更主动。真正的探究性学习,最好问题由学生提出,再由学生进行探究,而这就是矛盾,学生的问题是高考要考的吗?学生要花多少时间来提问?所以,很多老教师当机力断,不能让学生发散。是的,高考的指挥棒不允许完整的探究,但探究的思想却是可以贯穿的。课本上一句句陈述句,让学生头晕脑胀,而如果,教师将它们变成一个个与高考衔接的问题串,学生带着问题串来探究学习,兴趣不就上来了吗?
关键是问题的深度、难度以及有效度。既要让学生够得着,又要扣高考,才能体现课堂的效率。
如:在细胞的增殖的教学中,关于细胞周期这个知识点,高考的考点是概念和特点,但绝不是填空或陈述句,是理解概念特点后对相关问题的识别,包括识图、周期长短的判断等。我们可以这样设计问题串:什么样的细胞有细胞周期?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所持续的时间一样吗?一个细胞周期的起点、止点各是什么时候?细胞周期涉及的两个阶段在时间分配上有什么特点?(这里再安排一个识图的题目)有人比喻:细胞在这两个阶段相当于“十月怀胎,一朝分娩”。请猜想:这两个阶段各完成什么活动?学生在探究前3个问题的时候,就是对概念关键词的理解,使概念不再空洞,变得有实际意义,再通过对识图题的实战演练,加深了对间期、分裂期在时间差异上的理解和识记,效率立刻提高。同时第四个问题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引入下一个知识点。
一句话,有效的课堂探究就是有效提问,就是教师在研究课本、研究高考后,将陈述句变成问题串的能力。
2.教学资源的适当呈现能让思维在指定范围内发散,能提高课堂效率。当然,不是所有的知识靠问题的提出,学生去探究就能达到要求的。尤其是一些思维可以发散的,这时候,如果控制不好,就可能既浪费了时间,又达不到学习目标。所以,这个问题提出后,应该给一定的资源呈现,让学生在一定的范围内思考,从而提高课堂效率。比如:在植物的激素调节一节中,关于设计实验探究向性运动,提出问题:根是否有向地性呢?然后,教师给出实验室可以提供的器材,让学生用给出的器材来设计,这样,就不会有太离谱的事情发生,而这种材料呈现设计实验的方法又刚好是高考中实验题经常呈现的方式。一举而两得,学生既做了学习的主人,主动学习,又进行了能力培养的教学,真正体现了有效教学。
3.教师要强调的问题要让学生主动提出。课本中还有很多知识存在很多漏洞,表面程序简单,实际需做很多补充,学生才能理解。如果这些补充内容教师直接传授,学生听的艰深,印象不深,很容易遗忘。这样的知识可以让学生自己讲、自己提,然后在解决的过程中学生就会很主动的学,体现做学习主人的快乐。
比如:关于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培育。流程很简单,但有太多疑问,学生都能提出问题,所以,可以这样设计:先让学生看书,请一个同学讲述培育过程。然后问有疑问吗?以下都是学生提的问题:用二倍体做母本,四倍体做父本,可以吗?为什么会紊乱?有没有可能有籽?和无籽番茄的培育一样吗?有没有受精?发育着的种子产生生长素,没有种子,为什么果实能发育?问题一个比一个深入,学生饶有兴趣,课堂充满探究,而且紧扣高考。
所以,学生能提出的问题让学生提,更能让学生体会做学习主人的乐趣。当然,如果学生层次不够,提不出,教师可酌情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
4.多媒体的有效运用能提高课堂效率。诚然,主动学习和传授的被动学习,主动学习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探索的时间,而传授法的被动学习就可以省却这个时间,因此,很多教师很困惑,生物课时少,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再给学生留点时间,怎么完得成教学任务?所以,不敢尝试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其实,时间是可以节约出来的,现代教育教学技术——多媒体的深入课堂,就是为了解放一些不必要的书写时间。
首先,问题串打在屏幕上,直观、清晰,避免了板书或口述时学生听不清楚而不断重复浪费的时间。
其次,直观的课件演示节约了一遍遍画图和解释所浪费的大量时间。如:有丝分裂的过程,全过程或各阶段通过学生观察模拟动画就可以按问题串归纳出来,方便、快捷,而且学生自己归纳的内容清晰。同时,直观的演示又能让学生形成有效的视觉刺激,增强注意力和兴趣。而传统的教学,就是带着学生一起画图,表面上看学生都画了一遍,但画完后,机械学习的后果就是所有的图都混淆了,而且浪费了大量时间。笔者用以上方法上有丝分裂这一课,40分钟完成了细胞增殖、细胞周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分裂过程中DNA、染色体、染色单体变化的知识传授,并进行总结,以短片归纳。而在贵阳市的市级公开课上,一位老教师展示传统教学,带着学生连有丝分裂的图都只画到中期就下课了。根本没有完成教学任务。可见,时间不是理由。合理的运用多媒体,既能将课堂还给学生,还能提高课堂效率。
当然,要避免依赖多媒体,尤其是重要的板书,不能简单呈现在多媒体上,因为页面一翻而过,学生会应接不暇,不凸显重点、关键,复习时就没有线索。所以,结论的归纳总结以及重要的线索应带着学生一起板书,形成笔记。
总之,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教师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这个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课堂有效、高效教学不仅不矛盾,而且是互相补充的,教师要认真探索,寻求多种方法,让我们的学生更快乐的学习,获得更多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赖胜蓉.《探究性学习的组织》
2 刘恩山.《中学生物学教学论》
3 石中英、王卫东.《基础教育新概念——有效教学》.教育科学出版社
4 鲍里奇.《有效教学方法》